第七十六章 特工随行

萨马尔•阿黛尔来到了位于呼米浩特的纳古大学,她要到这里找研究西夏文的权威金教授。

来楚国之前,罗曼教授曾经告诉过她,虽然米国、扶桑和欧罗亚洲的一些学术机构都有研究西夏文的学者,但是,金教授才是这个领域最受人推崇的权威。

找到金教授,一定可以破解那本羊皮书上的秘密。

昨天,她已经见到了金教授,把那本羊皮书留在了金教授那里。

金教授需要一些时间,她还得等待几天。

现在,陪在她身边的,是阿黛尔的米国同胞德里克,一个楚裔美国人。

据他自己介绍,他的祖父是从红港移民到米国的,他本人就出生在米国。现在受雇于一家叫做帕托可的基金会。

阿黛尔曾经在网上查过这家基金会,可是网上的资料很简单,让人感到比较有用的信息,就是这家基金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趋势和教育培训措施的。

至于基金会的背景,则没有什么介绍。

她还试图检索帕托可基金会的研究成果,比如一些报告和学术论文、刊物等资料,可都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资料。

两个人的相识似乎很偶然,是在一家餐厅里相遇,德里克主动搭讪结识的。

阿黛尔曾经当过三年战地记者,从高级军官到底层大兵,她都打过很多交道。

对军人和战场都很熟悉。在德里克身上,她隐隐约约地感到了一股军人气息,至少是一种纪律部队的气息。

当她就这个疑问向德里克求证时,德里克坚决地否认了自己有从军或者在纪律部队履职的经历。

只是说自己小时候曾经当过童子军,几年前曾经在蓝水公司从事过文职工作。如果这些算是纪律部队的履历的话,那就是他的全部了。

尽管阿黛尔曾经有过怀疑,但这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

自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米国人,没有做过任何出卖过米国利益的事。

到了楚国后,也没有哪个楚国人来策反过她,让她搜集情报、发展她做什么间谍之类的事儿。

来做访问学者,研究的也只是跨界民族史,不涉及任何敏感领域和敏感话题。

无论对楚国和对米国,她都不承担任何特殊使命,也不会构成任何危害。

如果德里克是受命来监视或者调查她的话,她实在想象不出,自己在德里克所代表的势力的眼中有什么价值。

因此,阿黛尔得出结论:德里克不会有什么敏感身份,他只不过是一家没什么名气的,运作很不专业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而已。

像这样的基金会,米国有成千上万。很容易就成立一个。

自己的基金会还不是一样,也就是自己和一个助手,一共才两个人。

阿黛尔是这样想的,可是德里克的思维逻辑却与她完全不同。

作为一个情报局特工,阿黛尔在他的眼里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物。其依据是:

1、阿黛尔曾经做过战地记者,在伊沙克和阿里汗都与米国军方人物接触过;

2、阿黛尔是黎尔嫩裔人,虽然他的爷爷从年轻时就来到米国了,虽然她是基督徒,但萨马尔家族一直与中东的某些势力有联系,现在还向中东销售军火;

3、米国情报名局一直怀疑,楚国采取包括黑客入侵在内的各种手段窃取米国的高端军事技术,萨马尔公司的**技术很先进,没人能够保证楚国人不对**技术感兴趣;

4、阿黛尔和海伦是朋友,海伦的朋友凡奇是个楚国人,虽然有米国的绿卡,但没有加入米国籍,没有对米国国旗宣誓,也就是说,他没有效忠米国的义务;

5、阿黛尔到楚国后,交了两个朋友,一个是官方电视台的记者秦望舒,一个是警察赵玉棠,尽管赵的公开身份是一个监狱警察,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她和楚国的情报机构有什么联系,但是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6、阿黛尔和他的两个朋友秦、赵在一起谈论最多的人,是一个叫做圣林的前楚国海军陆战队军官。

圣林曾经在中东执行过军事任务,那个凡奇又曾经是他的搭档,虽然他们名义上已经退役,圣林现在也在监狱里,但他们的身份太敏感,实在是值得关注;

7、阿黛尔这次到纳谷大学,随身带了一本羊皮书的扫描件,在火车上,德里克趁着阿黛尔睡觉之际,已经把这本书拍下来,发回去请专家们进行分析破译。

事实证明,这次拍下这本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书里的文字很奇怪,很象楚国文字,却又不是楚国文字,极度疑似某种密码。

8、在来楚国之前,阿黛尔曾经去过中亚的哈里克斯坦,而近年来楚国人在中亚很活跃,阿黛尔去过黎尔嫩,那个凡奇最近也去过黎尔嫩,这中间是否有某种联系呢?

此时,德里克正和阿黛尔在游览韶君庙。

据说,这是楚国古代的一个公主,为了和平的目的,嫁给了一个属国的国王,用以换取他的丈夫不对他的父亲的国家发动军事进攻。

他们的向导是金教授的一个研究生,正热情地给他们介绍有关情况。

阿黛尔兴致很高,不时发问。

她的楚语虽然已经不错,可有时还是跟不上向导的速度,不得不请求向导重新做一些解释,或者重复一遍。

德里克的楚语也是很不错的,就连一些儿化音都说的很地道。

看似漫不经心,其实,阿黛尔和向导的每一句话,他都听得十分专心。

虽然德里克已经在阿黛尔的身上悄悄地安装了窃听器,但是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从表面上看,那个向导确实很像一个没经过特工训练的研究生,但是,真正的特工高手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

楚国人的哲学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天人合一,大道无形,就连他们的功夫,也讲究无招胜有招。

所以,必须时刻对他们保持警惕,不能被他们的伪装给欺骗了。

那个向导的话,德里克基本上都能够听得懂,可是,阿黛尔这个臭女人,总是爱跟其他的一些游客问那问这的。这让德里克非常苦恼。

因为那些游客总是讲一些方言或者可能是暗语。

对于楚国的方言,德里克是领教过的。

还在十年前,他曾经跟他的祖父回过祖籍湖建,那里的人讲话,让德里克感到简直就是到了外星球。即使是相邻的村子,方言都不相同。

在这一点上,他的情报局同事们和他有着共同感受。

那些负责监听楚国通讯和网络舆情的同事们,经常抱怨他们的工作挑战性太大。

除了那些方言让他们头疼外,近些年来,楚国网络上一些陌生的词语呈现出井喷式地增长。尤其是一些网民们的帖子,大量的不明含义的词语频繁出现。

德里克和那些情报分析师们都知道,楚语的构词方法主要有象形、谐音、假借、指代、转注、会意等,可是,他们用这些方法对那些新词进行分析时,还是不能解读其真正含义。

说这是楚国情报机关与它们的间谍进行密码通讯吧?又实在不符合情理和逻辑。

当今世界,还没见过哪个国家的情报沟通和传递采取这么公开的方式进行的。

虽然楚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可也不至于自信到如此愚蠢的地步。

专家们虽然解读不了,但作为世界上最为庞大、最有效率的情报机构,还是有解决方案的。

他们以每人2万米金币的出价和毕业后加入米国国籍的承诺,请来了4个刚从楚国来的留学生,帮助那些专家破译这些词语。

每个留学生配一个情报分析专家,组成一个小组,各自独立工作。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预防这些留学生在一起互相串通。

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他们的意外,可偏偏4个小组的结论又惊人地一致。

那些在他们看来像密码似的词语,根本就与密码无关,全都是楚国网民们骂人的话。

骂**、骂警察、骂城管、骂公务员、骂贪官、骂富人……,当然,还有骂扶桑和米国的。

按说,楚语里那些骂人的话,德里克和他的情报分析师同事们也是知道的,可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些话就更新换代了。

这真是应了楚国人那句话: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是德里克第三次到楚国来了。

第一次, 是随自己的祖父回祖籍湖建。

第二次, 是他刚刚加入情报局不久的一次历练。

那次,他没有什么使命,只是伪装成一个旅游者,到楚国的各地转悠。为的是熟悉楚国的情况,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做一些准备。

在他组织的分工中,由于他的楚裔身份,自然地被分到了对楚国情报的部门。

直到今天,德里克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的祖父那么眷恋他的祖籍,总是一有机会就从米国飞到楚国,在他故乡的山山水水间流连忘返,要知道,他当初可是从哪里逃出去的。

对于这些楚国人,德里克感到很厌烦。

他们不讲秩序,大声讲话,随手乱扔垃圾,总是愿意问别人挣多少钱。

街道上,市场里,总是有很多带着大盖帽的类似于警察的人,随便一家公司、机构的门口,都有这种人站岗,中国人把他们叫做“保安”,看来应该是一支民间警察力量。

虽然号称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可是大部分人仍然很贫穷。如果真的要跟米国比的话,大概也就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米国差不多。

他们中的许多人,总是认为米国衰落了,想改变游戏规则。

他们崇拜白人,总是愿意给白人特殊的礼遇,年轻的女人总是愿意嫁给白人,试图不劳而获就享受西方社会的福利。

常常对我这样的黄皮肤人不屑一顾,而他们自己恰恰就是黄种人。

这可真是个奇怪的国度

德里克收回了自己的胡乱思绪,继续监视着阿黛尔。

他坚信,阿黛尔身负某种特殊使命。可是,她伪装的实在太完美,以至于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她出现什么破绽。

她是如此自信,以至于自己提出与她同行时,竟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她究竟是接受了什么样的训练,能够让她相信自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就能够完成她的使命?

第5天,金教授约阿黛尔来到学校。

此次,德里克没有跟来,但他在宾馆的房间里,通过特制的手机,仍然能够清楚地听见阿黛尔和金教授的每一句谈话。

“这是一个亚美尼亚商人写的游记,记录了他在楚国——确切地说,是楚国当时的一个割据政权,自号麒麟国——的所见所闻。

这个亚美尼亚人叫莫林思科,是做香料生意的。

他在麒麟国的都城兴阳居住了23年,他的祖先曾经在西夏王朝时,在西夏的都城经商,因而他们家族的人懂得西夏文字。

西夏文是以楚字为参考,通过楚字的变体创造出来的。

在莫林思科的时代,西夏王朝其实已经灭亡,西夏文字也随着王朝的灭亡,逐渐失去了应用。

只在一些历史典籍和留存的碑刻中遗留下来。

实际上,即使在西夏王朝全盛时期,西夏文的应用范围也是很狭窄的,只在官方和统治阶级的上层内,小范围地应用。

这个莫林思科之所以会西夏文,原因来自于他家族的传统。

他们家族用西夏文记录账目和一些客户资料,这样,无论他们的雇员或者是竞争对手,即使得到了这些资料,也看不懂,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守他们的商业机密。

书的材质之所以用羊皮,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个时候纸很少,即使在楚国这个造纸术传入较早的国家,那时候的纸也是奢侈品。

从书中作者的语气看,这本书是在他晚年返回家乡亚美尼亚时,写下的回忆录。

那时的亚美尼亚还没有造纸术,因而,用羊皮作为记录媒介也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除了反映了一些商业史上的史料外,还在于它记录了一些宝贵的历史资料。

最核心的,就是反映了麒麟国的一些史实。

麒麟国,是宋、金、辽时期在黄河流域的一个割据政权,由林姓的汉人开国创立,都城就在兴阳,这个地名一直延续到今天。

莫林思科在兴阳的时候,已经是这个麒麟国的末期了,当时,麒麟国与他的北方邻国萨马尔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战争。

这场战争,表面上是麒麟国胜利了,实际上是两败俱伤。

萨马尔王朝经此一战,军队主力被麒麟国太子林圣武全歼,国境被占,各部落不得不向西迁徙,有的留在今天的中亚,最远的则到了中东和欧罗亚洲。

萨马尔国虽然也号称是一个王朝,但他们的国统、政权组织形式、宗教、文化、经济结构和经济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与麒麟国不同。

实际上,这种不同,也是历代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中原王朝的不同。

从先秦的匈奴,到后来的突厥,鲜卑、羯、氐、羌、吐蕃、党项、契丹、蒙古、女真、满洲等,说是经常战胜中原政权,实际上,只要是中原王朝自己的武备不松弛衰微,那些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上都不是中原王朝的对手。

萨马尔国也是如此。

萨马尔国虽然也号称一个王朝,但本质上,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它的军队,说是军队,其实与一支职业军队相去甚远。

军官们是部落首领和头人,士兵们则是一些牧民和奴隶。平时游牧,战时从军,只是骑射功夫比较好。

而当时的麒麟国,则由其太子林圣武训练和统帅一支职业军队。

在当时的时代,这只军队的军人素质、职业精神、训练水准、实战能力、战略战术思想以及装备等,几乎是天下无敌的。

太子林圣武麾下有五个智勇双全而又忠心耿耿的将军,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将军。

还有一个可以算是天才的军师——西门海岸,他的角色类似于今天的参谋长。

林圣武是个军事天才,在战争中,一战彻底打败了萨马尔国。

但在政治上,他可以算是一个白痴。在战胜敌国后,他却自杀了。这源于麒麟国的一场宫廷政变。

在萨马尔国和麒麟国的关系史上,战争并不是常态。实际上,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往来还十分频繁。

两国的皇族甚至还经常通婚。太子林圣武就娶了一位萨马尔皇族的女子,名字叫做萨马尔•阿黛尔……。”

“什么!萨马尔•阿黛尔?”

米国大妞阿黛尔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由于动作过猛,身体撞在桌子上,杯子里的咖啡都撒了出来。

“不错,就是萨马尔•阿黛尔,跟你的名字一模一样。”

金教授的语气不容置疑。

第四十三章 金色大厅第二百二十一章 碧血黄沙(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血黄沙(十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神行动(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同学聚会第一百零四章 谈判第二百二十章 碧血黄沙(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金导弹(四)第六十一章 最后陈述第二百五十一章 经济命脉(一)第一百三十章 黑金(一)第二百七十章 沉陷(六)第二百九十章 高价值目标第一百九十五章 脱离轨迹第二百一十八掌 碧血黄沙(十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麦拉油田(二)第四十章 选将第三百二十五章 决战(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碧血黄沙(五)第八十二章 江湖法则第三百零一章 英雄故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西线战事(四)第二百零九章 碧血黄沙(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麦拉油田(六)第二百一十八掌 碧血黄沙(十三)第七十二章 一鸣惊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借壳建国第五十九章 访问学者第二百一十一章 碧血黄沙(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衡关系第一百六十三章 余波未了(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麦拉油田(八)第三百一十四章 惊心第三百零四章 女泼皮无赖(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来了就别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路向西(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续追捕第三百二十三章 决战(九)第七十章 绝不低头第二百六十六章 沉陷(二)第八章 逼供(一)第四十章 选将第三百二十六章 决战(十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商贸城第七十三章 生活轨迹第二百三十六章 碧血黄沙(三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西线战事(一)第一百零六章 英雄阵线第三百零六章 临时停火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事全非第三百一十八章 决战(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碧血黄沙(二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血黄沙(十七)第九十一章 天罗地网(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碧血黄沙(二十三)第十五章 青宁之死(二)第八十章 防火墙(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蒋菲菲(一)第二百零一章 内奸第二十八章 整合与转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打通黑石峡第三十三章 万家灯火(二)第七章 领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挤兑风潮(一)第十五章 青宁之死(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挤兑风潮(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狱(五)第五十九章 访问学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神与战神(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碧血黄沙(二十三)第四十九章 韩氏父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余波未了(三)第六十六章 代父出征第二百三十二章 碧血黄沙(二十七)第七十章 绝不低头第二百五十八章 经济命脉(八)第七十四章 流氓警察第三十六章 越狱(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各有使命第二十七章 整合与转型(一)第三百二十章 决战(六)第七十七章 不是穿越第二百五十二章 经济命脉(二)第五十三章 反政府武装第一百七十六章 渗透第二百八十六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零六章 临时停火第三十五章 万家灯火(四)第二百六十章 经济命脉(十)第二百九十六章 挑破心结第三百一十四章 惊心第四十二章 最美发言人第五十四章 梦回前尘第二百一十二章 碧血黄沙(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碧血黄沙(二十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衡关系第三百零八章 斩首计划第二百九十三章 来了就别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圣氏风格(一)第三十九章 对策
第四十三章 金色大厅第二百二十一章 碧血黄沙(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血黄沙(十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神行动(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同学聚会第一百零四章 谈判第二百二十章 碧血黄沙(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紫金导弹(四)第六十一章 最后陈述第二百五十一章 经济命脉(一)第一百三十章 黑金(一)第二百七十章 沉陷(六)第二百九十章 高价值目标第一百九十五章 脱离轨迹第二百一十八掌 碧血黄沙(十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麦拉油田(二)第四十章 选将第三百二十五章 决战(十一)第二百一十章 碧血黄沙(五)第八十二章 江湖法则第三百零一章 英雄故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西线战事(四)第二百零九章 碧血黄沙(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麦拉油田(六)第二百一十八掌 碧血黄沙(十三)第七十二章 一鸣惊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借壳建国第五十九章 访问学者第二百一十一章 碧血黄沙(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衡关系第一百六十三章 余波未了(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麦拉油田(八)第三百一十四章 惊心第三百零四章 女泼皮无赖(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来了就别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路向西(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续追捕第三百二十三章 决战(九)第七十章 绝不低头第二百六十六章 沉陷(二)第八章 逼供(一)第四十章 选将第三百二十六章 决战(十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商贸城第七十三章 生活轨迹第二百三十六章 碧血黄沙(三十一)第三百零九章 西线战事(一)第一百零六章 英雄阵线第三百零六章 临时停火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事全非第三百一十八章 决战(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碧血黄沙(二十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血黄沙(十七)第九十一章 天罗地网(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碧血黄沙(二十三)第十五章 青宁之死(二)第八十章 防火墙(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蒋菲菲(一)第二百零一章 内奸第二十八章 整合与转型(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打通黑石峡第三十三章 万家灯火(二)第七章 领地第二百四十八章 挤兑风潮(一)第十五章 青宁之死(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挤兑风潮(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越狱(五)第五十九章 访问学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神与战神(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碧血黄沙(二十三)第四十九章 韩氏父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余波未了(三)第六十六章 代父出征第二百三十二章 碧血黄沙(二十七)第七十章 绝不低头第二百五十八章 经济命脉(八)第七十四章 流氓警察第三十六章 越狱(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各有使命第二十七章 整合与转型(一)第三百二十章 决战(六)第七十七章 不是穿越第二百五十二章 经济命脉(二)第五十三章 反政府武装第一百七十六章 渗透第二百八十六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零六章 临时停火第三十五章 万家灯火(四)第二百六十章 经济命脉(十)第二百九十六章 挑破心结第三百一十四章 惊心第四十二章 最美发言人第五十四章 梦回前尘第二百一十二章 碧血黄沙(七)第二百三十二章 碧血黄沙(二十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平衡关系第三百零八章 斩首计划第二百九十三章 来了就别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圣氏风格(一)第三十九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