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京军是陛下的京军!

“胡老师父。”朱瞻墡站起来,迎上了胡濙。

胡濙是带着自己的徒弟刘吉来的,刘吉就是那个无条件喊陛下圣明的谄臣,比胡濙的无德让朝臣更加恨的咬牙切齿。

在某种意义上,胡濙就是朱瞻墡的救命恩人。

不是胡濙搞出的‘告密’制,朱瞻墡现在很有可能已经变成了意图谋反的乱臣贼子,说不定已经被忠诚于陛下的缇骑们砍成了三百六十份了。

但是告密制度一出,人人自危,谁还有空给朱瞻墡的头上扣帽子?惟恐自己被扣个帽子。

郑王朱瞻埈都被收监宗人府了!

在大明德高望重的明公,是有资格被称之为老师父的,当然,胡濙没有德,更没有望。

但是朱瞻墡认为胡濙有德更有望,认为胡濙为大明朝局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胡濙老了,肉眼可见的苍老,甚至让人怀疑胡尚书能不能撑到陛下回京,但是稍微打量就能看到见,胡濙的眼中还闪着精光,人老不糊涂。

告密制,可不是什么好招,很容易就变成了人人自危,无人理政的局面,但凡不是老师父,没点功力,玩告密制,等于玩火。

但显然,大明朝依旧正常运转,朝廷之中那种歪风邪气反而荡然一空,这让朱瞻墡处理国事,轻松了许多许多。

“坐坐坐,罗长史,上些好茶。”朱瞻墡让罗炳忠上茶。

趁着上茶的功夫,朱瞻墡将广州府飞鸽传书送来的奏疏,递给了胡濙。

胡濙端起了奏疏举着对着光,眯着眼凑近了看,终究没看清楚,他拿出了一个老花镜放到了眼睛上,才算是完全看清楚,这是太医院为明公们专门定制。

他满是温和的笑道:“人老了,不中用了,看都看不清楚了。”

朱瞻墡佯怒道:“看胡老师父说的哪里话,可不能这么说,谁不知道胡尚书寿比南山不老松,还能做事儿,还能为国尽力,为陛下尽忠。”

胡濙点着名教罪人说道:“名教罪人,这招着实狠辣,哪个文臣不听话,可用此招对敌。”

胡濙说的是对敌,在他看来,一些文臣是敌人。

中原王朝的文人,在经过了两宋重文轻武和胡元宽纵总计四百余年的莽荒生长之后,已经成为了国朝的敌人。

他们内部用所谓的文脉、座师、出身、籍贯、政治诉求进行分类,展开残酷的内部倾轧,最后获得权力,损公肥私,丝毫不顾国家公利,只为求一家兴旺。

他们对外则精诚团结,高举君臣、崇古、礼法、四书五经,垄断知识和知识的解释权,操控政治、司法、财经事务、戎政,只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为占据分配地位不择手段,而枉顾江山社稷。

在胡濙看来,一些把书读进了狗肚子里,为朘剥百姓摇旗呐喊、鼓噪声势的文人毫无疑问,都是敌人,是乱臣贼子。

国贼自然当诛。

比如大明的开海,明明用陛下这种方法,市舶司抽分,鼓励商贸活动,可以实现陛下、朝廷、遮奢豪户、手工作坊、工匠、普通百姓共赢。

可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在商贸中的独占垄断地位,为了更好的收租,不断鼓噪风力,实现了十五年的禁海。

以损害大明利益维护自身私利为做事纲领的文人,这不是大明的敌人,又是什么?

所以,此策对敌。

朱瞻墡对名教罪人这种法子,同样是高度认同的,在朱瞻墡看来,胡濙常常被人骂作无德,可是作为朝中明公,最大的公德,不应该是忠于陛下吗?不应该是维护大明最广众百姓的利益吗?

若以朱瞻墡的公德说,来论断胡濙,朱瞻墡以为胡濙应是有公德无亏,私德无垢。

相比较前任首辅陈循和现任首辅王文,他们的私德又好到哪里去呢?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考科举,闹得满城风雨,最后都把官司闹到了陛下面前。

相反,胡濙的大儿子未曾参加科举,亡故之后,胡濙的二儿子胡长祥,朝臣都不知道在做什么。

朱瞻墡却是知道的。

胡长祥在太医院操持方术贱业,继承了胡濙医术的胡长祥,在太医院里已经成为了一名救人性命的太医。

胡长祥有一个《礼部尚书的父亲》,却在太医院做一个别人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太医。

胡濙的德行,真的和朝臣们说的那么差?

朱瞻墡颇为诚恳的说道:“如此,有劳胡尚书交给皇嗣此等方法了。”

胡濙探着身子,摁着《名教罪人疏》颇为认真的说道:“还是要完善下,比如说,让礼部主持此事,陛下作为人君,怎么能下旨让翰林们写诗文骂人呢?这件事得礼部来做。”

“还有陛下最为最终的裁决,有控制事端不会被扩大化的权力,当事情鼓噪到快要无法收拾的时候,陛下可以出面平抑风波,这样一来,群臣咸服,乃帝王术也。”

帝王自然有术,只是陛下走的是天下为公的大道之行,这术自然就很少用了。

“还是胡老师父通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朱瞻墡心服口服,怪不得于谦在奏疏里,反复强调,这《名教罪人》让胡尚书看过完善后教给皇嗣,这样一改良,事情便有了转圜的政治余地。

政治余地在朝堂狗斗中的意义,就是不让党争演变成亡国四祸之一的党锢,余地在政治活动弥足珍贵,撕破脸的政治活动,就是党锢。

当年元祐党人碑,就是没有控制好朝堂狗斗的力度,党锢就成为了北宋亡国的一个注脚。

哪怕是披着一层遮羞布,那也是体面和余地不是?

“至于这本。”胡濙当然知道《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疏》的内容,而且沈翼在递上奏疏之前,也是跟师爷们都通过气儿的。

胡濙也是有些犹豫,他知道这本奏疏的意义,这也是最近朝堂中,议论最凶的一件事,胡濙非常希望这本奏疏能够通过廷推,最后成为大明的永例。

胡濙握着那本奏疏,深吸了口气,看着朱瞻墡说道:“陛下睿哲天成,最让臣等惊骇的是陛下在财经事务上的建树,唯有生产,方有昌盛。”

“陛下登基至今,所作所为,旨在提高大明的生产力,这是陛下所有事的初衷,如果能看清楚这个初衷,就能看懂陛下所作所为。”

“陛下,从来不是一个圣心难测的君王,相反,非常好猜,甚至不用猜。”

在胡濙看来,没有比陛下更好猜度心思的君主了。

陛下在群臣面前就跟透明人一样,要做什么,明明白白的写着,陛下还生怕别人不知道,还要写圣旨告诉所有人,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胡濙稍微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就以陛下在广州府办的坐寇案而言,坐寇是广州府四大家的家奴、工具,他们是朘剥百姓的那把刀,把这把刀折了,百姓们就能把生活成本转移到婚配、生子、养育之上。”

“人多了,生产力才能提高,以人为本,为了让这么多人活着,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提高亩产、提高分工与合作的效率、增加田亩。”

“否则,饿的眼睛通红的人,听闻大富大贵在山珍海味的时候,会泯灭人性,是不会跟你讲什么礼义廉耻,他们只会敲碎有粮人的脑袋,喂饱自己。”

“十年前的福建,福建布政使将手伸向了百姓的最后一口粮,百万之众,波及五省的民乱浩浩汤汤,国本震动。”

胡濙点出了陛下同意这本奏疏的主因,陛下看的不仅仅是人亡政息,陛下更看重的是大明生产力的提高,这才是关键。

陛下始终不移的坚定消灭着一些只想着躺着收租的肉食者,目的就是放松百姓脖子上的枷锁,进而扩大生产力。

五万万丁口,如果在六十年后,大明真的有这么多人,那大明要么大乱,要么大治,别无他途。

“听胡老师父一席话,真的是茅塞顿开,喝茶,喝茶!”朱瞻墡眼睛越来越亮,推着茶盏说道。

罗炳忠低声问道:“那胡尚书看,这永不加赋,办还是不办?”

胡濙紧握着奏疏说道:“办!昭告天下的办!无论多大阻力都得办下去。”

“廷推的事儿,殿下勿虑,臣来和朝臣们分说。”

胡濙不知道自己天命何时,他要趁着自己还足够的清醒,在朝廷仍有威望的时候,帮陛下做更多的事儿。

“那就有劳胡尚书了。”朱瞻墡长松了口气,有胡濙帮忙,这件事通过廷推才会简单。

朱瞻墡无奈的问道:“可是如何执行下去呢?”

胡濙成竹在胸的说道:“科层制官僚,是对上负责的,当事情涉及到了他们的升迁的时候,就变的极其重要了,纳入考成之后,必然有人不甘心自己的钱袋子瘪了下去。”

胡濙混迹官场五十载,屹立不倒,太了解这些科层制的官僚了,他们就只是对上负责,只要纳入考成,就足够执行了。

考成法和士绅一体纳粮,是陛下平定了南衙僭朝叛乱之后的重要战果,当然要好生利用。

朱瞻墡追问道:“那倘若有人倍之呢?”

“《名教罪人》。”胡濙拍了拍另外一本奏疏,颇为认真的说道:“有人胆敢倍之,就用此法教他做人,用骂诗和千字文,石刻后,填满他家祠堂,遗臭万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判了蒲氏一家对不起宋室,责令蒲家人不得参加科举,就这一招,就把煊赫了数百年的蒲氏,打的改名更姓,最终泯然。

如果用名教罪人,效果更佳,这就是陛下送给襄王施政的宝剑。

“那孤就没什么疑问了。”朱瞻墡郑重的点头说道。

胡濙拄着拐杖站了起来,一步一步的向着御书房外走去,他站在楼梯口,驻足许久,送行的罗炳忠和成敬,也没有打扰胡濙。

几个人就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平平无奇的楼梯口。

成敬和罗炳忠都不知道胡濙在看什么。

胡濙用力的攥着手中的拐杖,当年陛下的御书房在这讲武堂聚贤阁的二楼,而不是一楼,他有一次觐见陛下上楼梯,在楼梯拐角的位置停顿了一下,陛下后来就把御书房搬到了一楼来。

显然是出门宣他觐见的兴安,将这个事儿告诉了陛下,陛下才做了这个决定。

或许陛下早就忘了此事,但是胡濙一直都记得。

胡濙开口对罗炳忠和成敬说道:“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陛下宽仁德爱,臣感激涕零,铭记五内。”

“走了。”

胡濙说完之后,一步步的走出了聚贤阁,走进了轿撵之中,向着礼部衙门而去。

次日的清晨,阳光明媚,七月的天气,京师也变得燥热了几分,而此时的文华殿,气氛如同烈火烹油。

陛下核准了户部尚书沈翼的永不加赋奏疏,新生人丁不再征收人头税,于少保做了注解,送到了文华殿廷推议事。

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御史、文渊阁大学士、司礼监暂领提督太监、六科给事中、五军都护府中军都督武清侯石亨等人,分别坐在文华殿大长桌两侧。

文华殿的大长桌上,有一个玻璃压实的半个龙旗大纛,那是稽戾王在宣德门前,被陛下上阵夺旗,拿下的半面龙旗大纛。

已经两鬓有些斑白的石亨,首先开口说道:“我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但是我提醒诸位:京军是陛下的京军!”

“作为京师总兵官,陛下的剑指向哪里,大明军就打到哪里!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我的话说完了。”

忠诚!

大明京营是大明的压舱石,而石亨的态度非常明显,陛下要做的,他高度拥护,陛下要打谁,他就是死,也要打。

石亨之所以当着这么多人说这么狠的话,完全是因为最近有人找上了他。

大明要郡县安南,这是外战,打完必然有公爵要封,石亨已经是世侯了,还是当打之年,却没有做征夷将军。

有些人就认为石亨心里必然有怨气,所以才找到了石亨,反对永不加赋的政令。

别人不知道的是,陛下在离京之前,就和他石亨推心置腹的聊过这个问题。

在主帅人选上,石亨是北地武将,没有南方作战经验,而陈懋有丰富的南方作战经验,这是石亨最大的短板。

其次,石亨最想揍的是瓦剌人,所以一直在北方剿匪训练骑兵,即便是瓦剌人跑了,万一陛下要追,他石亨也有用武之地。

陛下要不要追?这是设问,石亨和陛下都清楚的知道,一定是要追的,血仇需要献血去洗刷。

石亨没有任何怨气,相反,满心都是对气吞万里如虎的野望。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个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谢礼第729章 一贯作风,敢打敢胜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开时,没一个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欢乐的空气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岛作战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三十三章 国体之根本第675章 在一声声号子声中,宝船下水第771章 京军是陛下的京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艺复兴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对飚演技第四百四十章 衔令者,君之尊也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791章 石景厂价值三十四万银币的牌额第九十六章 兴安的日常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二十八章医者刳腹 岐圣门庭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间乐,不思明第953章 锡兰女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谦不咬饵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82章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鞑靼才是主场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还怎么赚钱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长短并存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税了?不,还得交双份!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话要说!第二百五十章 内廷外廷 必有一战第六百一十七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干最后一滴倭国武士的血之前,决不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889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936章 一个初步的小目标,日不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论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国五病 臃肿痿痹第889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772章 胡尚书的杀手锏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于陛下!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内耗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办法我干活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第867章 断子绝孙的毒计第三十三章 国体之根本第985章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第五百二十章 这天底下最难得是两个字是:知耻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遗产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第九十一章 临时抽检第892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烂摊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则无法无天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那皇爷爷见识下咱们的厉害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优游享富贵 势贾食租死安逸第778章 十万大山一条路 唯有谅山可通行第799章 《论世界帝国》第851章 当皇帝,天分重要还是教育重要?第730章 无题第744章 公权和私权的界限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则明示之第930章 没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圣公,他有几个团营?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第889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咨政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经吃的很饱了,别送了(打赏加更)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662章 本地帮会很没有礼貌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归流的本质第749章 只要价格合适,绞死自己的绞绳也可第六百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达古巴岛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为流浪武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会议——论海权第804章 李代桃僵,鸠占鹊巢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谦,从不说谎!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864章 说一套做一套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第九十三章 冠军旗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狱就在人间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风地动仪的成功复刻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四百九十三章 廪盈法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们还是在害她们呢?第885章 最好欺负的便是佃户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财经事务的基本底色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个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谢礼第729章 一贯作风,敢打敢胜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开时,没一个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欢乐的空气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岛作战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三十三章 国体之根本第675章 在一声声号子声中,宝船下水第771章 京军是陛下的京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艺复兴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对飚演技第四百四十章 衔令者,君之尊也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791章 石景厂价值三十四万银币的牌额第九十六章 兴安的日常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二百二十八章医者刳腹 岐圣门庭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间乐,不思明第953章 锡兰女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谦不咬饵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82章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鞑靼才是主场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还怎么赚钱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见,长短并存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税了?不,还得交双份!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话要说!第二百五十章 内廷外廷 必有一战第六百一十七章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干最后一滴倭国武士的血之前,决不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889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936章 一个初步的小目标,日不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论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国五病 臃肿痿痹第889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772章 胡尚书的杀手锏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于陛下!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内耗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办法我干活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第867章 断子绝孙的毒计第三十三章 国体之根本第985章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第五百二十章 这天底下最难得是两个字是:知耻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遗产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第九十一章 临时抽检第892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烂摊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则无法无天第三百五十二章 让那皇爷爷见识下咱们的厉害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优游享富贵 势贾食租死安逸第778章 十万大山一条路 唯有谅山可通行第799章 《论世界帝国》第851章 当皇帝,天分重要还是教育重要?第730章 无题第744章 公权和私权的界限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则明示之第930章 没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圣公,他有几个团营?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第889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咨政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经吃的很饱了,别送了(打赏加更)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662章 本地帮会很没有礼貌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归流的本质第749章 只要价格合适,绞死自己的绞绳也可第六百二十二章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达古巴岛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为流浪武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会议——论海权第804章 李代桃僵,鸠占鹊巢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谦,从不说谎!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864章 说一套做一套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第九十三章 冠军旗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狱就在人间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风地动仪的成功复刻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四百九十三章 廪盈法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们还是在害她们呢?第885章 最好欺负的便是佃户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财经事务的基本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