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578.第574章 袁咸安审案记

bookmark

眼尖的《顺天政报》万记者,是常年跑刑名监察线的,对官场比较熟悉,目光扫了一圈,把在场的官员看了个仔细,心里有了数,不由暗暗咋舌。

后面《滦河报》的邓记者对这块不熟,进来的官员没几个认识的。

哪个衙门的官员都不知道,这报道怎么写?回去肯定要被报社的编辑骂。

他急得抓耳挠腮,突然看到前面坐着的《顺天政报》万记者,是崇义公学出来的学长,以前还受邀回公学给大家上过课。

后来在校友聚会上见过两次,喝过一次酒。

他就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拉了拉万记者的衣襟。

记者这个称呼也是新进冒出来的,来源不详,反正是随着报纸盛行,需要大量记者编辑后流传开来。

“万哥,万哥!”

万记者回头一看。

“是我,小邓。《滦河报》的记者,崇义公学隆庆二年毕业生。”

万记者一听是崇义公学的学弟,脸上浮现起热情,他戳了戳旁边的同伴,“跟我学弟换个位置,回去请你喝酒。”

同伴知道崇义公学、一念公学这帮人最讲团结的,心里不愿,却不敢得罪万记者,讪讪地跟邓记者换了座位。

“师哥,晚生我刚跑通判署这条线,什么都不懂,还请师哥提携。”

“好说,大家都是崇义公学出来的,互相帮忙,那是没得话说。问吧,有什么不懂的,你只管问。”

“师哥,这堂上坐着的官老爷,晚生一个都不认识,这案子不知道怎么动手写。”

“不急,多跑几次,没事就来通判署,去刑部和都察院转转,转多了就都熟了。我们做记者的,靠的就是多跑多看多记。

现在我给你介绍。主审官是顺天府通判袁老爷,伱知道吗?”

“这个我知道。”

“他左右两边是同审官,是通判署的判官,一个姓刘,一个姓赵。袁通判亲自出面,他俩就是个摆设,也就结案签名时动动手,待会肯定是天聋地哑。

前面是三位书记官,专事笔记案情,你可以把他们当成是没有感情,会自行写字的毛笔就好了。

不过中间那位姓茅,也是我们崇义公学出来的,嘉靖四十六年毕业,国子监律科生。

你有机会认识认识他。书记官官阶不高,才八九品,但是消息特别灵通,以后你想知道通判署什么消息,问他没错了。”

邓记者马上记下。

“谢谢师哥。”

“客气啥!我们继续。按照《范律》规定,审民事案时公堂左边坐着的是原告,右边是被告。

审刑事案,左边坐着的是公诉人,被告也就是案犯得跪在堂下。

今天审的是刑事案,所以左边是公诉人。你看,为首穿白鹇补子青袍的那位,是刑部中央检法厅头号检法官,司法郎中张玉诚。”

“张玉诚?”

“对,是个老刑名。

没改制前,他是刑部主事。他手里定过上千号人的死刑,有宗室王爷,有勋贵,有文武百官,有名士大儒。

一支勾魂笔,笔下无无名之辈,人称玉面判官。”

邓记者吸了一口凉气,听听这外号,想想就刺激。

看样子今天这审案,会精彩无比。

“张郎中左右两边三人都是他的助手,今天是他挑大梁,这三人无关紧要。最边上两位你要注意了。”

“穿新式制服的那两位?请师哥指教。”

公堂左边案桌上,最前面边上坐着两位,穿着类似隆庆二年制式军装的制服。

藏青色,上衣下裤,扎着皮带,圆檐帽,红领章,肩章上的符号跟军阶类似,不过军阶是红底黄色,它是蓝底银色。

一个是两杠三颗星,另一个是一杠三颗星。

左臂有臂章,上面写着京师警政四字,左胸有一块小长方形白底硬布条,绣着两人的名字。

“他们穿的是新式警服,刑部王尚书看着新式军装眼热,就叫人设计了这么一套,用在他改制的警政部门里。

不过现在还只是京畿、直隶附近的警政部门有穿。

看到没,他们肩章上叫警衔,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再上面是准将、少将和中将,听起来跟军阶很像。

据说警政部门最高警衔就是中将。”

“这些警衔也是王尚书改的?”

“是的,不过听说是王尚书先搞了一套,太复杂了,皇上知道了把他叫到西苑,两人商量了一下就改成这样。

你看到没,最外面那位肩章是一杠三颗星,是上尉,京师警政厅直属分局刑侦大队队正粱四平。

坐在他里面那位,肩章两杠三颗星,是上校,京师警政厅专管侦缉破案的副都事,严维安。案子名义上是他们侦办的,按理要跟着一起来,随时备询。

对了师弟,还记得不,这位严都事曾经去崇义公学上过课,做过我们教官。”

邓记者眼睛一亮,“师哥,你这么一说,我记起来了。严教官,当时我们都叫他阎罗王。”

“嘿嘿,记得就好。有机会叫他一声教官,拉拉关系。我们做记者的,笔杆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消息灵通。

京师地面上,消息最灵通的就是警政厅这帮人了。你把严都事的线拉上了,受益无穷!”

邓记者激动了,今天这审案来对了。

“谢谢师哥,等审完案子,学弟请你下馆子。”

“哈哈,好说,好说。我给你继续介绍。”

“谢谢师哥。”

“右边是列席位,来的都是各衙门的人。

那两位穿斗牛服的,是锦衣卫的人。不要听外面瞎比比,师哥告诉你真相,这案子全程就是锦衣卫办下来的,京师警政厅的人,就是跑跑腿。”

“原来如此,所以他们也来列席。”

“没错。

旁边那两位穿鹭鸶补子青袍的官员,是都察院中央监察厅的司直主事,一个姓闻,一个好像姓吴。

再旁边两位穿㶉𫛶补子青袍的,是大理寺的司理推官,好像一个姓王,另一个我不大熟。大理寺管的都是通天的案子,我们接触的少。

还有那两位,一位穿白鹇补子青袍的,是刑部办公厅的郎中,好像姓张。另一位穿黄鹂绿袍的应该是他下属。张郎中应该是奉刑部王尚书之命,来列席旁观。”

两人正说着话,袁咸安看着众人都坐好了,一拍惊堂木,大声道:“带被告人犯!”

前廊哗的一声响,有人紧张地站了起来。

过了几分钟,十二名警员两人押一个,押着六位穿着号衣囚服的人犯走了进来,依次跪在堂前。

轰的一声,前廊和前院都爆出整齐又响亮的惊叹声。

前廊又站起了不少人,前院的人看不清楚,不由地往前挤,挤到人,踩到脚,很快就响起叫骂喧闹声。

袁咸安一拍惊堂木,“把喧闹之人给本官叉出去!”

维持秩序的警员马上冲进前院人群里,把吵得最凶的四人架了出去。

袁咸安再一次高声严申道:“再有喧哗扰乱公堂者,就不是赶出去,当场杖十下!”

等公堂安静,袁咸安说道:“林有才被毒杀一案,现在开审。书记官,开始点名人犯。”

“是!”

前面的一位穿绿袍的书记官站起来,拿着簿子开始点名。

“贾友山!”

跪在堂前一位人犯垂头丧气地答道:“在!”

“贾友山,直隶河间府南皮县人士,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原弘文馆编撰.”书记官把贾友山的相貌大致说了一下,最后说道:“开审前本庭核对过贾友山左右拇指指纹,与卷宗中被缉捕时录入指纹相同无误。”

书记官把六位人犯全部如这样流程点名一遍。

这六人有弘文馆编撰,有詹事府右赞善、右中允,有翰林院侍读和编撰,有通政司右参议。

其中翰林院侍读黄怀璧就是林有才的表姐夫,此案的主凶。

书记官把六名人犯点完名后,袁咸安说道:“检法官,请提请公诉文书。”

张玉诚站了起来,大声念起公诉书。

“万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原户部稽核司正八品经历林有才,因玩忽职守、懈怠误政,经户部铨政局合议,报户部右侍郎批复,将其给予免职处分”

万记者和邓记者支着耳朵倾听公诉书里讲述的案情。

其实案情并不复杂,要不然锦衣卫镇抚司也不会这么快就破了案。

无非是黄怀璧听到林有才因为顶撞张居正被免职,马上带着几位好友跑到林家,名为安慰,实际上是劝林有才去告御状,给张居正一个难看。

林有才又不是大傻子。

自己本来就理屈,确实是拖延政务,又顶撞上官,怎么申诉都要吃处分。

再去告御状,简直就是寻死。

黄怀璧等人轮流上阵,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怂恿林有才,还满口许下各种承诺。

什么保你无事,下诏狱也能把你捞出来,完事后在张居正伸不到手的南京,再给你寻个肥差.

林有才多猾的人,他会信?

信你个鬼!

他先是假装答应,收下表姐夫等人凑的“壮行安家费”,二百圆银圆,然后装模作样的不收拾行李,退掉定好的船票,出去街上逛了一圈,又回来了。

等着林有才告御状被严惩,好趁机一涌而上的黄怀璧等人,傻眼了,你这不是在欺骗善良诚朴的我们吗?

感觉受到伤害的黄怀璧等人一合计,无毒不丈夫,死了的林有才比活着的林有才更有用处,于是就置办一桌送行酒送到林家,酒水有毒。

林有才喝完酒后很快就中毒身亡。

黄怀璧等人装作闻讯赶来的样子,怂恿家属闹事。

可林家家人也不傻,这事一看就有蹊跷,先报官再说。

黄怀璧等人没有办法,就雇了十几个泼皮无赖,抢了林有才的棺椁,抬着准备去户部闹事,还没出坊就被警政厅的人拦住,然后锦衣卫镇抚司接手

关键是查到让人信服的证据。

张玉诚在公诉书里提到了某药店掌柜,指证买药的主犯,黄怀璧的好友之一贾友山,是他打着毒老鼠的旗号,买了三两砒霜。

砒霜是剧毒物,一般药店没有卖,有卖的都会做好记录,免得牵连自己吃官司。

药店账簿上有那位贾友山的亲笔签字,当然了,用的假名,但笔迹认得出来。

公诉书还有林有才妻妾和家仆证词,证明了黄怀璧等人与林有才互相忽悠的过程,以及证实是黄怀璧家仆送来酒菜。

警政厅在封存的林家酒坛残余物里检出砒霜毒物.

然后是贾友山等四位人犯的供词

黄怀璧死不招认,但是没关系,有足够的人证物证,证实他是主犯。

张玉诚边念公诉书,边叫助手把证词、物证展示给众人看。

后面又让警政厅刑侦大队队正粱四平讲述侦办此案过程。

众人听得入神,林家家眷不由大哭,边哭边骂黄怀璧等人。

前廊和前院的人忍不住议论起来,这些读书人,真是心黑又胆小,只知道叫人去送死,自己却不敢上前。

怂恿不成,居然敢杀人,这时胆子却有了。

邓记者向师哥万记者说出了自己疑惑:“师哥,这几人好歹也是进士翰林,读过书的人,怎么做起事来没头没脑,最后还杀起人来。”

“学弟,你要是听老前辈说起以前办案的事,就不会怎么想了。

以前办案,多半是和稀泥,那有这么容易破案?没听说吗?以前破案,全靠凶犯自首或亲人检举。

再加上这些翰林以前都有面子,五城兵马司的御史多是他们的同科同门,打声招呼,这案子就稀里糊涂地过去。

按照服毒自杀办,再闹一闹,给内阁一个难看,他们出口恶气。

黄怀璧他们蠢就蠢在还用以前的老黄历算今天的凶吉,那算得准个屁啊。

新政新气象,这些还在坐井观天的人,根本没适应过来。”

等张玉诚念完公诉书,展示完证词和物证,还传唤了四位证人,当堂作证。

一个小时后,袁咸安问六位人犯有什么要申诉的?

四人当场认罪,请求轻罚。

黄怀璧和那位关参议,死活不认罪,嘴里念念有词。

“清者自清!”

“天日昭昭!”

天日你个锤子!

袁咸安一拍惊堂木,满堂鸦雀无声。

“现在本官宣布.”

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704章 居然是他!629.第625章 还不够啊,要不你再凑凑!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715章 没打痛了吧?请再来一次!第105章 徐阁老,你们的预案呢?407.第406章 致命一击!129.第129章 你还是老实地住在紫禁城吧第804章 奥葡波三国使节问,我们该怎么办?第837章 都不简单!146.第146章 带不动的亲爹第354章 以后你们斗去吧!187.第187章 先毁其巢穴524.第521章 皇上,万万不可啊!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变了!第396章 灭国莫氏第356章 大家都在粪坑里,你也就不臭了第845章 浊酒一杯家万里第817章 滦钢职工医院第359章 必须严惩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38.第535章 与民同乐410.第409章 我要弹劾霍老糊涂!422.第421章 攻守易势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败天方海盗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来全靠你们了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267.第267章 大明国库受得住吗?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19.第516章 西进路上有人抬杠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里?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814章 这些娘们什么都敢说329.第329章 有人还想再努力一把537.第534章 张居正的纠葛481.第479章 徐阶心静似高山不动278.第278章 图们汗,怎么对付?第773章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442.每日更新变化说明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给你机会第66章 松浦党的反应第692章 他是顺天府尹,我是五城总管第56章 一团和气第31章 阉党肆虐东南241.第241章 与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锋268.第268章 内忧外患的大明第790章 李药王研制新神药第367章 诸藩宗室,该不该留?580.第576章 移风易俗 再立教化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点差池,断绝父子关系!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没学精433.第432章 克升龙城590.第586章 石破天惊第1章 祖孙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789章 这就是大明的大学第812章 明国就是礼数多啊!236.第236章 内廷的事先抓一抓27.第27章 父与子第658章 水太冷了!221.第221章 张居正辣手平乱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扬州官场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弹劾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442.每日更新变化说明495.第493章 天降异象 警示苍生第771章 皇上和海公良苦用心啊!420.第419章 大战前的大同城第38章 给海瑞上课578.第574章 袁咸安审案记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47章 香河大捷295.第295章 海公,钱够花吗?第788章 这就是海府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队成立了!567.第564章 左右为难的张居正第66章 松浦党的反应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540.第537章 你们咋才来呢!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则!586.第582章 一身羁苦俗人轻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20.第517章 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终南捷径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第728章 腰杆子很硬的内阁和张相第692章 他是顺天府尹,我是五城总管147.第147章 非常苦恼的张居正303.第303章 还有一个赤峰城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里?第73章 万事不要伤和气第33章 海瑞杀伤力初现267.第267章 大明国库受得住吗?第747章 站在大明国门前610.第606章 脑子嗡嗡的张相!407.第406章 致命一击!第11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们怕不怕?
第363章 我真是太懂事了第704章 居然是他!629.第625章 还不够啊,要不你再凑凑!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715章 没打痛了吧?请再来一次!第105章 徐阁老,你们的预案呢?407.第406章 致命一击!129.第129章 你还是老实地住在紫禁城吧第804章 奥葡波三国使节问,我们该怎么办?第837章 都不简单!146.第146章 带不动的亲爹第354章 以后你们斗去吧!187.第187章 先毁其巢穴524.第521章 皇上,万万不可啊!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变了!第396章 灭国莫氏第356章 大家都在粪坑里,你也就不臭了第845章 浊酒一杯家万里第817章 滦钢职工医院第359章 必须严惩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38.第535章 与民同乐410.第409章 我要弹劾霍老糊涂!422.第421章 攻守易势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败天方海盗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来全靠你们了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267.第267章 大明国库受得住吗?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19.第516章 西进路上有人抬杠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里?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814章 这些娘们什么都敢说329.第329章 有人还想再努力一把537.第534章 张居正的纠葛481.第479章 徐阶心静似高山不动278.第278章 图们汗,怎么对付?第773章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442.每日更新变化说明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给你机会第66章 松浦党的反应第692章 他是顺天府尹,我是五城总管第56章 一团和气第31章 阉党肆虐东南241.第241章 与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锋268.第268章 内忧外患的大明第790章 李药王研制新神药第367章 诸藩宗室,该不该留?580.第576章 移风易俗 再立教化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点差池,断绝父子关系!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没学精433.第432章 克升龙城590.第586章 石破天惊第1章 祖孙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789章 这就是大明的大学第812章 明国就是礼数多啊!236.第236章 内廷的事先抓一抓27.第27章 父与子第658章 水太冷了!221.第221章 张居正辣手平乱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扬州官场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弹劾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442.每日更新变化说明495.第493章 天降异象 警示苍生第771章 皇上和海公良苦用心啊!420.第419章 大战前的大同城第38章 给海瑞上课578.第574章 袁咸安审案记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47章 香河大捷295.第295章 海公,钱够花吗?第788章 这就是海府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队成立了!567.第564章 左右为难的张居正第66章 松浦党的反应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540.第537章 你们咋才来呢!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则!586.第582章 一身羁苦俗人轻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520.第517章 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终南捷径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第728章 腰杆子很硬的内阁和张相第692章 他是顺天府尹,我是五城总管147.第147章 非常苦恼的张居正303.第303章 还有一个赤峰城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里?第73章 万事不要伤和气第33章 海瑞杀伤力初现267.第267章 大明国库受得住吗?第747章 站在大明国门前610.第606章 脑子嗡嗡的张相!407.第406章 致命一击!第11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们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