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奇观:正衙钟鼓楼

王谦长大了,有自己擅长的事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虽然顶着一个纨绔的名头,但从来没做过越线的事儿,比如王谦就从来没有草菅人命,更没有包庇奸猾纵容不法,也没有向太子索贿,这一切都让王崇古十分的安心。

而这次的《有价票证分析》的书,王崇古还真的仔仔细细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王谦对整个交易行的投资,观察的非常细致,总结的极为到位,并且王谦身体力行,对里面涉及的‘四个秘密’,王谦是知行合一,全都做到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知行合一,基本上就能把自己安顿好了。

王崇古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开始积极筹措建琉璃塔之事。

李太后面对价值衡量法,仍然坚决不同意,她才不管什么价值衡量,她就知道自己真的答应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必然有她的名字,大兴土木可不是什么好词,尤其是形容具体某个人的时候。

最后,北衙琉璃塔,定名为了正衙钟鼓楼。

琉璃塔的整个建筑风格没有改变,仍然是以南衙大报恩寺琉璃塔为样板,但是做出了简单的修改,在顶部悬挂了一个巨大的表盘,表盘上有十二个时辰,而每个时辰分为了两个小时辰,每个小时辰分为六十分,每分钟六十秒。

循环不止。

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辰,是宋代天文学家苏颂的分法,而每整点的时候,钟鼓楼上的更夫就会敲响吊在鼓楼上的时钟,告诉所有人,到了整点。

整个表盘由大明皇家格物院设计,在时针的基础上,增加了分针和秒针,六十为进制。

之所以选六十进制,而不是大明天文学里传统的天、刻、分、秒百进制,是因为计算不方便,60是123456的最小公倍数,可以方便计算,一个小时的三分之一是二十分钟,而且日晷是圆形的,还涉及到了圆的等分。

其实这都是算学上的规定,算学就是精准的定义。

之所以六十进制,主要是文化。

中原自古有十天干十二地支,而天干地支进行循环组合,从甲子到癸亥一共六十个。

大明的年、月、日、时,都是以六十为一个循环,比如万历十一年的科举是:癸未科殿试金榜名录,比如是在二月的己丑日,确定了余有丁为主考官。

大明年月日是以六十为循环,那大明的时辰也是六十一个循环吗?

时辰也是六十循环,时候的侯,其实就是六十个时辰为一侯,六十个时辰正好是五个十二时辰,正好五天时间,所以也叫五天一侯。

年月日时都是六十一循环,那么时下面的时间单位分和秒,都以六十为一个循环,唯理所在。

正衙钟鼓楼的大钟表设计起来,对于皇家格物院而言,没有任何难题,因为是时间单位,六十次一循环,那不是理所当然之事吗?

草图在三月初七那天通过了廷议,而后开始了具体的设计,与此同时,选址也确定好了,就在东华门外。

原来东华门外是十王府,就是大明未就藩,仍然留在京师的亲王的住所,但因为大明大宗人丁不兴,甚至闹出了绝嗣旁支入大宗之事,十王府年久失修。

而且有了十王城后,十王府就没什么意义了,成为了正衙钟鼓楼的选址。

本来,高达三十三丈有余的钟鼓楼可以一眼看穿整个皇宫,这对皇帝非常不利,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选在这里才对,但因为皇帝不住皇宫,这个选址就非常合适了。

皇宫因为皇帝住在里面才是皇宫,现在的皇极殿、文华殿,顶多算是个大明皇帝的办公衙门。

礼部选了个良辰吉日,开始破土动工。

皇帝的生活总是枯燥且充实的,大明皇帝每日都很忙碌,京师的所有人也习惯了皇帝陛下的勤勉和活跃,直到四月初三这天,本该大朝会的日子,大明皇帝突然下旨,停罢大朝会推迟召开。

原因很简单,御门听政十多年的大明皇帝病了,而且发起了高烧。

本来已经进入了四月的初夏,这个季节,已经开始炎热,皇帝陛下一如既往的前往了京营操阅军马,在回城的路上,西北强冷空气忽然而至,天气突然变得寒冷了起来。

十多年来,勤勉的皇帝陛下,终于病倒了,这一病就是…一天。

解刳院的大医官匆匆忙忙入宫的时候,陛下已经退烧,风寒的症状已经全部褪去,大医官们再来晚点,陛下就全好了。

得益于长期习武,身体强健的陛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恢复了健康。

为了不让朝臣们担忧,朱翊钧在四月初五召开了大朝会,当群臣看到了大明皇帝再次出现在皇极殿的宝座上时,一切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了。

“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大明皇帝而言,何其的重要。”朱翊钧看着桌子上堆着的奏疏,叹了口气说道:“就是偶感风寒,就这么多的问安奏疏,恨不得把朕的御书房全部堆满!”

这些写满了忠诚的奏疏,各种肉麻的词汇层出不穷,朱翊钧还不得不翻看这些奏疏。

应批尽批,是朱翊钧答应过张居正的,自然要做到。

朱翊钧拿起了桌上的一枚章,上面就三个字,[朕躬安],意思是朕的身体挺好的,对于问安的奏疏,朱翊钧专门刻了个章,遇到就框框的盖章,磨坊的驴也要学会自己想办法省力。

“王谦发家的四个秘密,销量如何?”朱翊钧一边盖章,笑着问道。

“那真的是火爆京师!甚至已经开始向各地散货了,不得不说,这个名字是取得真的好!”冯保为陛下的灵机一动点了个赞,真的是太棒了!

“矛盾说要不要改个名字?”冯保举一反三,想到了矛盾说的推广能不能用这个办法。

“瞎胡闹。”朱翊钧嗤笑了一声说道:“你怎么不去勾栏瓦舍对着那些仙女讲政治呢?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严肃政治学的矛盾说等刊物文集,完全不适合这样传播,因为它本身就很严肃,将政治娱乐化,本身就是一种很危险的行径,搞不好就是。

政治活动,是群体决策的过程;而娱乐是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将政治完全娱乐化的恶果,就是政治活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完全以关注度和话题度为导向,不断的抛出各种不可能兑现的许诺、荒诞不经的论点、毫无根据的阴谋论、极其短视或者痴人说梦的目标,而且往往充斥着子虚乌有的谎言和欺骗。

政治娱乐化会缺少事实,只有谎言。

因为娱乐的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关注度和话题度而展开,一旦政治活动发展到这种趋势,那所有的群体决策,都会违背事实去进行。

大明存在类似的现象,表现为大明言官们为了弹劾而弹劾。

谭纶朝日坛咳嗽,都要把兵部尚书劾去的地步,整个过程充满了谎言和欺骗,若非谭纶直接挑明了说,那张王崇古提举京营将领的名单,才是斗争的关键,坐在台上的小皇帝,真的能看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吗?

“吏部这本奏疏不是问安疏。”朱翊钧手都举起来就要盖章,才看到不是问安的奏疏,而是吏部尚书梁梦龙的奏疏,谈论的内容是考成法的弊病。

“梁梦龙不是张居正的学生吗?梁梦龙居然指责张居正的考成法有弊病!这是要倒反天罡不成?”朱翊钧惊讶至极,这个梁梦龙的胆子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冯保想了想说道:“有没有可能是先生授意的?”

他看到那本奏疏的时候也是这个想法,但从司礼监拿到御前的时候,冯保确信,张居正知道这本奏疏,甚至可能这本奏疏就是在张居正的指导下完成的。

“啧啧,言之有物。”朱翊钧发现了梁梦龙写的奏疏,直指考成法的核心问题,那就是考成法高压下的官场生态。

这是张党的自我纠错,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这一点张居正很早就告诉了皇帝,而考成法的高压给大明官场带来了许多的好处,同样,坏处一样不少。

考成法破坏了大明原来的座师制,给大明百官带来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而不再是给座师当牛做马才能换来可能的升转机会。

考成法是大明百官的废除贱奴籍之法,这大大的激发了官场的活力,与此同时,残酷的竞争开始了。

在高压之下,大明各级衙门都结成了不同的小团体,这些个小团体之间的斗争格外的残酷,是真正的你死我活,能者上庸者下成为了官场的基本规则。

如果仅仅是斗争也就罢了,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斗争和矛盾一样无处不在。

但现在这些个小团体的成员之间,开始了权力共享,这是张居正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现象,而且很快开始普遍了起来。

考成法的压力很大,一旦在限定的时间没能做完某件事,立刻就会得到下评,而攒够了三个下下,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而想要升转最少也要上评甚至上上评。

都是千军万马中卷出来的进士,谁还不是个人中龙凤啊!

卷。

为了卷赢对手,小团体之间,开始了互相行方便,就是你给我方便,我给你方便,这样一来,大家都方便,可以快速的完成朝廷的考成,办事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当然也带来了权责不明的巨大吏治问题。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件案子,往往都是窝案,牵连广众。

也就是说大明本身的条条块块,正在考成法的高压之下,块块正在快速的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这其实对朝廷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么继续下去,地方就会形成实质上的小朝廷,甚至更进一步,就是藩镇化。

因为梁梦龙观察到,这些个小团体之间,开始互相行方便了,不再局限于小团体的内部,往往以知府或者布政使、参政、按察使为一个核心组成的小团体之间,权利共享。

这样一来,看起来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地方已经有形成合力的趋势,各地的巡抚甚至有可能被架空,或者干脆在裹挟之下,为了考成的上上评和地方成为了一个整体。

条条块块的条条,在块块的团结之下,开始失效,大明的行政力量会在‘块块’团结一致之下,快速失去,就像是开元盛世到天宝乱世一样的快速转变,这是张居正绝对不想看到的局面。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麻烦啊。”朱翊钧由衷的说道。

梁梦龙的这本奏疏上有张居正本人的浮票,按照张居正的说法,现象的确存在,而且问题非常严峻,需要立刻去解决,一旦地方这种小团体之间的互相方便,成为潜规则,那么就是和座师制一样的危害,是制造离心力。 再发展些时间,抗命就会变成普遍现象。

梁梦龙和张居正这两个师徒,商量了很久,还真给他们找到了办法。

这个办法当然不是废止考成法,考成法可是大明行政力量恢复的重要政令,也不是进行高压改变,比如类似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瓜蔓连坐,这种高压,只会让地方更加团结,加速地方的团结一致,对抗朝廷。

梁梦龙、张居正给出的办法是短任法。

确切的说,一地三司使不能在一个地方六年以上,因为一旦超过六年,就会形成非常稳定的人事关系,这很方便结党营私,但是任期时间太短,权力就会被地方吏员完全掌控,再根据实践的经验,确定了六年到九年这个时间。

到了九年的时候,就是天大的事儿,也应该升转或者转任,不得再任。

这是为了避免地方以三司使为核心形成根深蒂固的小团体,一朝天子一朝臣,朝堂如此,地方也是如此,这样强行换脑袋的做法,就是逼地方进行新陈代谢,人员的流动,会限制这种小团体之间的互相行方便,危害就小的多了。

大明条条也不至于失效。

朱翊钧想起了新都杨氏案中的前四川巡抚罗瑶,罗瑶是湖广人,是张党的嫡系中的嫡系,到了四川,面对近乎于铁板一块的四川地方,意志不坚定的罗瑶选择了投降,贪腐了三十六万两白银,最终声名狼藉,被皇帝褫夺了官身和功名。

梁梦龙综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办法是极为有效的,能架空巡抚的只有三司使。

“下章内阁知道,明日此事廷议,司礼监把奏疏多抄一份,放在朕的案前。”朱翊钧额外交待了一下,这本奏疏要放在面前,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一件事,那就是矛盾相继释万理,一个矛盾解决会有新的矛盾出现,没有任何政令可以推行下去就高枕无忧,坐享其成。

贱儒们总是法三代之上,希望有一个万世不移之法,但事实上,不存在。

考成法也需要修修补补,才能持续发力。

“臣遵旨。”

张居正对考成法的修修补补很快就通过了廷议,而且吏部马上开始了行动,对久任超过十年的地方官展开了升转或者转任,这一轮快速的人事调动,吏部显然是早有准备,对于考成法之弊,张居正也不是毫无察觉。

朝堂上没有党锢之祸,张居正有更多的精力放到吏治和制度完善之上。

万历十一年四月初七,一辆马车从通州水马驿出发,车上是大明广东巡抚王家屏,他还带了两个人,万文卿、伍维忠,这两个人初任广州市舶司的监当官,因为连续的上上评,已经成为了一方知府,这个升转速度已经很快了。

万文卿、伍维忠两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逛青楼,他们离开京师的目的,就是去广州逛青楼。

王家屏用尽了全力,才制止了二人逛青楼的做法,现在他们只能眼馋了。

“京师真的是日新月异,我们离开的时候,朝阳门外的民舍,离通州还有很远很远,现在都连成一片了。”万文卿看着窗外,感慨万千的说道。

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京畿的变化之大,让二人有些触景生情,当年离开的时候,虽然称不上破败,但远没有现在繁华。

“我入京后,要去解刳院看望一位故人,你们两个人就不要去了。”王家屏看着两个弟子十分确信的说道。

伍维忠眉头一皱的说道:“范应期吗?老师,你天天在广州府装糊涂,到了京师,也可以装一次糊涂,范应期的问题不小,和他产生瓜葛,对老师不好,他关在解刳院里,你去看他,陛下怎么看你?”

“老师,装一次糊涂吧,就这一次。”

王家屏叹了口气说道:“对,就是他,我其实在入京的路上也在犹豫,犹豫再三,还是要去,不去麻烦更大。”

“不去麻烦更大?”万文卿眉头紧皱,这话让他有点糊涂。

“我和他是好友,无论我去还是不去,都是问题,两害取其轻吧,因为我不去,就是不信不义,朝中的那些个道德的卫道士们,就会对我口诛笔伐,我倒是不怕他们,但我不去,就说明我有问题,这才是最难过的关。”王家屏叹了口气,这个范应期不检点,连累了他。

王家屏看着两个弟子一脸迷茫的样子,叹气的说道:“我知道伱们不明白,我不去说明我在怕,怕什么?怕牵连到我身上,说明我心里有鬼,我问心无愧也会变成有问题,所以必须要去。”

“去了可能会牵连,不去必然会被牵连。”

大明的科道言官最惹人厌的就是诛心,你不敢去看望故人,就是怕引火上身,就是心里有鬼,就是有问题,至于问题是什么,你倒下了自然就暴露了!科道言官的思维,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万文卿思索再三说道:“去之前,还是先找一趟党魁吧,让他拿拿主意。”

“王崇古已经在逐渐舍弃晋党了,虽然大部分的晋人都没有察觉到,但我看出来了。”王家屏两手一摊,对王崇古的转变,他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崇古抛弃晋党。

晋党,快散架了,就在王崇古死后,没有出来扛旗的人,那晋党就会分崩离析,一如当初的严党、徐党,都会投奔他门,但半路出家当和尚,哪个庙敢收呢?

王一鹗就因为是徐阶的学生,在顺天府丞的位置上,干了整整十年,未能得到升转,若不是陛下一意孤行,王一鹗还要继续在顺天府丞的位置上蹉跎下去。

万文卿和伍维忠互相看了一眼,他们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他俩官瘾真的没多大,他们就想找个地方,脱离王家屏的控制,好继续潇洒快活,继续做官是给家里、给过去的自己一个交待,把差事办好,是忠人之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升转什么的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

“你们俩那没出息的样儿!晋党都要散伙了,你们都无动于衷!”王家屏一脸怒其不争的说道,这俩弟子,哪哪都好,能力都很强,唯独没有什么上进心,算是官场里的异类了。

王家屏入京下榻了会同馆驿,而后去了全晋会馆,没见到王崇古,刑部尚书王次辅不在文渊阁,也不在刑部衙门,而是在西山煤局。

王家屏没去西山煤局,而是径直去了解刳院,在查验了牙牌之后,在缇骑的带领下,王家屏走入了解刳院内。

“怎么凉飕飕的。”王家屏没由来的打了个寒颤,他眉头紧皱的打量着四周,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就是有点阴冷的感觉,这显然是心理作用,解刳院里干干净净,并没有脏东西。

这个人间地狱,王家屏也是第一次走进来。

“来了。”一个平静的声音在王家屏的身后突然响起。

“啊!”王家屏吓了一大跳,看着身后的陈实功,跳到了嗓子眼的心落了回去,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你这走路怎么没有声音?”

“王巡抚说笑了,我走路这不是有声音吗?”陈实功笑着说道:“你听,这不是脚步声?”

“走吧。”

王家屏身上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非常怪异,刚才明明没有脚步声,但现在又有了,王家屏很确信刚才没有听到。

是什么东西捂住了他的耳朵吗?

“这是…”王家屏路过了一间打开的房间,看向了里面,里面陈列着各种被松脂包裹的物件,他有些好奇。

解刳院一般人不会过来,里面有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也不是解刳院闭门谢客,实在是围绕着解刳院,有太多太多的志怪故事,故事太多,给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就更没人愿意来了。

“这都是张四维。”陈实功看着那些标本说道。

“啊?啊,这是张四维啊。”王家屏急走了两步,他走的很快,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像是想要忘记刚才的事儿。

但越是想要忘记就越是无法忘记,却记忆越发的深刻,深刻到永远无法忘记的地步。

那一片片、一块块被封在松脂里的标本,都是张四维。

王家屏认识张四维,而且还有过矛盾,当真的亲眼看到了那些标本的时候,王家屏还是心跳加速了几下。

终于终于,王家屏见到了范应期,范应期比之前瘦弱了很多很多,原来是略有些富态,现在瘦骨嶙峋,皮包骨头的瘦弱,两个眼眶深陷,黯淡无光,而且看起来有些萎靡,以前眼中那种天下舍我其谁的神采消失了,反而变成了一种浑浊。

“来了?”范应期看到了王家屏,笑了笑,露出了两个黄牙,这是吸了阿片球,里面的焦油染黄的。

王家屏坐在了椅子上,看着坐在床边的范应期问道:“你怎么回事儿?”

“我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被扔进来是解刳的,我被扔进来是戒阿片的,不一样的,陛下没有禁止我离开,前段时间戒成功了之后,陛下准许我回家了。”范应期喃喃自语的说道:“我和他们不一样。”

王家屏还真的不知道范应期已经成功,已经得到了陛下批准可以回家了,范应期主要是智齿长歪了牙疼,在解刳院内,大医官们给他拔掉了智齿,不再需要镇痛之后,范应期也对自己发了狠,戒了阿片。

王家屏疑惑的问道:“那你为什么还在这里?”

“你看我这个不人不鬼的样子,是不是很适合这个不生不死的地方呢?”范应期摇头说道:“不出去了,我出去还能做什么?我之前是晋党的青年俊杰,意气风发,现在呢?冢中枯骨罢了。”

“你不明白的,我现在就是活着比死还难受,又没勇气去死的懦夫,反倒是这里,挺好的。”

“我准备学医,做个解刳院的大夫,给自己找点事儿做。”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范应期打算把自己的社会关系用解刳院的院墙隔绝,这样一来,他就不用面对外面那些指指点点,那些辱骂,那些嗤笑,那些不屑一顾了,虽然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第562章 《永乐大典简要本》第486章 一群远不如前辈的怂货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541章 沿街乞讨亦祖宗成法乎?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449章 秣兵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577章 让格物,赢在起点!推荐一本书:《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346章 去奢崇俭,诚乃救时要务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299章 取之于贱儒,用之于贱儒第552章 权利无限大,责任无限大第415章 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559章 大明举重冠军朱翊钧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个办法第433章 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强烈的求生欲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学附加卷第四十二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296章 朕当初欠考虑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请假条第341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第八十八章 元辅先生,朕带你去看彩虹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钧的算学小课堂,开课了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六十一章 知行并尽,表里如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干抹净不干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518章 自此以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498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308章 人给狗送葬,天下奇闻!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第307章 封建礼教害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遥遥领先!第536章 大明掌控历法的神第306章 袖手谈心性,甚可羞妇人态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学宝鉴》、《算法统宗》和《泰西算学》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没敢多拿一厘钱!第499章 知耻,谓有羞恶知荣辱之心第333章 再苦一苦这贱儒,骂名张居正来担第570章 陛下和元辅,实在是太善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364章 在最后一个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绝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话杀死比赛第563章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第520章 无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辅第二百零五章 复古派中的古墓派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一百三十八章 坏了,日后当明公得会算学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48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457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会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六十七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第469章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第548章 《王谦发家的四个秘密》第323章 大明处处都是回旋镖第560章 我们泰西应该联手抗明!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
第562章 《永乐大典简要本》第486章 一群远不如前辈的怂货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541章 沿街乞讨亦祖宗成法乎?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449章 秣兵厉武以讨不义,务以德安近而绥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577章 让格物,赢在起点!推荐一本书:《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346章 去奢崇俭,诚乃救时要务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299章 取之于贱儒,用之于贱儒第552章 权利无限大,责任无限大第415章 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559章 大明举重冠军朱翊钧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个办法第433章 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强烈的求生欲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学附加卷第四十二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296章 朕当初欠考虑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请假条第341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第八十八章 元辅先生,朕带你去看彩虹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钧的算学小课堂,开课了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六十一章 知行并尽,表里如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干抹净不干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518章 自此以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498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308章 人给狗送葬,天下奇闻!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第307章 封建礼教害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遥遥领先!第536章 大明掌控历法的神第306章 袖手谈心性,甚可羞妇人态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学宝鉴》、《算法统宗》和《泰西算学》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没敢多拿一厘钱!第499章 知耻,谓有羞恶知荣辱之心第333章 再苦一苦这贱儒,骂名张居正来担第570章 陛下和元辅,实在是太善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364章 在最后一个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绝不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话杀死比赛第563章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第520章 无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辅第二百零五章 复古派中的古墓派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一百三十八章 坏了,日后当明公得会算学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48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457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会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六十七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第469章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第548章 《王谦发家的四个秘密》第323章 大明处处都是回旋镖第560章 我们泰西应该联手抗明!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