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

李开芳挨了廷杖没死,是因为他是会试算学第一,他的兄友弟恭,他的仁义礼智孝,都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获得大明皇帝的勉励,至于会不会有人整天到午门表演伏阙,朱翊钧充满了期待!

不仅仅是朱翊钧,宫里的宦官,镇抚司的缇骑都在等着。

赵梦祐让缇骑们打廷杖,缇骑们连老手艺都不熟练了,还得垫个垫子,因为手生了,毕竟十多年没有廷杖了。

万历年间的儒学士们总是少了一些勇气,学学当初杨廷和父子,直接纠集260余名骨鲠之辈,大喊着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天,跑到皇极门前乌央乌央的伏阙,那样才热闹。

这次廷杖没死人,朱翊钧真诚的希望,儒学士们见到这个场面,可以鼓起勇气来!

来伏阙!来挑衅!来给朱翊钧枯燥的日理万机的生活,添加一些乐趣。

“你可愿意入格物院?如果不愿,可以继续入朝为官。”朱翊钧询问起了李开芳的去向,李开芳是双榜进士,意味着他可以做双向的选择,如果他执意做官,那朱翊钧也不会拦着,只是可惜了他的算学天才。

大明的官僚和学者是合为一体的,这一点是生产力低下的必然,掌握了大量知识的知识分子,既是官僚也是学者,也让大明的理工变得困难重重,只有技术,没有科学,始终没能形成系统性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这就是遗憾。

皇家格物院录取算学进士,就是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分科治学不仅仅是在教学培养人才上,还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学生愿意前往皇家格物院。”李开芳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他很喜欢仰望星空,对世界万物无穷之理充满了好奇,对那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李开芳最喜欢的杂报集,就是格物院的《格物报》,上面总是记载着各种有趣的道理,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这是何等浪漫的事儿。

“好!一个很聪明的选择。”朱翊钧露出了笑容。

李开芳就是千金买马骨的那个马骨,哪怕是他一生什么成成就都没有,那也足够了,他的会试第一,他进入格物院,就是榜样作用,可以让大明学子们,看到另外一条路,知识的最高殿堂,不只是翰林院,还有格物院。

李开芳这个双榜提名的人,能够选择皇家格物院,那么算学金榜的前五十名,也会在模范作用下,选择进入格物院内。

在李开芳的带动下,算学金榜的前五十名,最终都选择了入格物院备选,至此,皇帝增设算学进士五十员,得到了贯彻,成为了大明科举的定制。

斗争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设这五十额员。

朱翊钧心情极好,溜溜达达的回到了文华殿,继续研究自己手中的游龙号去了,根据游龙号的海测,大明会在量产版上进行深入的优化,一年十二艘的产能,会让大明在海贸上彻底站稳优势地位。

海瑞离开国子监后,就去寻王崇古,结果没找到,王崇古去了西山煤局,不在京师,王崇古很少在文渊阁坐班,也很少在刑部坐班,多数时间,王崇古都会在廷议结束后,前往西山煤局和永定毛呢厂坐班。

一直到了晚上,王崇古才赶在了城门关闭之前,进了城,因为有驰道的缘故,王崇古才能如此快速的来往,从西山煤局到大明京堂的驰道,也是大明当下最为繁忙的驰道,羊毛入厂、宣府大同来的碱面入厂、各地铁料入厂、毛呢、蜂窝煤、焦炭、铁器出场,京西生产的铁锅,行销海外,供不应求。

单算从京西驰道这一段,钞关抽分局其实已经把京西驰道的成本完全收回,今年开始,这条驰道就已经开始盈利了。

但驰道总体的项目,还是亏损严重,这就是国朝了,有些驰道,亏钱也要修,如果是以利润为导向,那么亏钱的不要修,一些地方永远不会拥有驰道,就永远会处在贫困之中。

“爹,海总宪过来了。”王谦给父亲倒了一杯茶。

王崇古也没顾着喝茶,直接站了起来说道:“快快有请。”

海瑞很少违反宵禁,虽然大明京师的宵禁政策,早已经有些名存实亡了,尤其是对朝廷大臣而言,校尉们哪里敢管大臣们入夜后的活动?但海瑞很少违反这种规矩,显然是有重要的事儿。

海瑞和王崇古互相见礼,在书房坐定,开始寒暄。

“所以海总宪是来找我,是问鼎建反腐的事儿?”王崇古搞清楚了海瑞的来意后,面色凝重的问道。

海瑞点头说道:“嗯。”

这方面的经验,只能询问贪官了,海瑞在这方面经验不足,鼎建大工反腐,对海瑞而言是个新的课题,同样也是新的业绩增长点,贪官就是海瑞的指标。

“这里面的门道那就多了去了。”王崇古沉默了片刻,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大体上分为了四个方面,卡吃拿要,这四个方面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循环往复,灵活选用。”

王崇古以嘉靖三十六年,大明皇宫三殿两楼十五门俱灾,也就是中轴线建筑一体被烧毁而后重建为例子,和海瑞详细的讲解了下里面的门道。

海瑞听得一愣一愣的,居然还能这么做!

卡就人为设限,人都是自私的,但凡是手里攥着那么一捏捏的权力,都想着变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卡的设限,还是隐形的设限,就是里面的门道和规矩,不为外人道也,懂的都可以入门,不懂就只能在门外徘徊。

而吃,就是吃吃喝喝,不是为了那口吃的喝的,而是人情往来,比如这个喝,没有国窖,你连请人都请不了,人情往来,饭桌社交,在鼎建大工里,更加常见,喝到位了,你没有资质也是你的,喝不到位,你方方面面都合格,也不是你的,这里可以获得情绪价值,同样可以收获一个日后可以继续利用的人脉网。

而拿,除了受贿之外,就是顺手牵羊,这鼎建大工就是个金山银山,你不拿有的是人拿,所以大家都一起拿,这受贿是讲艺术的,拿银子不是直接拿,那多有辱斯文!多数的拿,都是通过经济买办掮客,经纪买办们居中沟通往来,事成之后,银子也不会直接到人的手里,而是不存在的远方表亲出面拿走这笔银子。

而要,就是索贿,没有人会明目张胆的索要,但一旦项目推动过程中,突然横生阻力,懂事的人就应该知道,有人要东西,具体要什么、要多少,都要自己去衡量,就像王家屏在两广那样,习惯了殷正茂、凌云翼直接索要认捐的两广缙绅遮奢户们,对什么都需要去猜的王家屏,那真的是受不了。

要杀要剐给个准话。

之所以索要这个环节,要欲盖弥彰,要欲擒故纵,要遮遮掩掩,就是不明说,又回到了卡这个方面来,规矩模糊化就掌握了解释权,好处就是利益最大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规则的模糊化,有利于设限,设限有利于聚集可以谋利的工具人,而拿这个环节,就是收获,要则是规则模糊化。

当一个官吏能够熟练使用卡吃拿要这四个技能的时候,就是成熟的时刻了。

王崇古笑着说道:“大体而言,就这四个方面,具体的话,那门路就多了去了,其实吃点喝点拿点要点,这没什么,工程上的事儿,这都正常,最大的问题,还是层层扑买,这才是最要命的事儿。”

“卡吃拿要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海瑞愕然,他多少有点低估了这鼎建大工反腐的难度。

卡吃拿要的逻辑十分严密,现在居然还有更加严重的问题。

王崇古素来都是这样的,他主持的大工鼎建,都是抓大放小,工程质量必须保证,穷民苦力每日口粮和劳动报酬必须下发,至于其他的,他就是再能干,也无能为力了,能保证工程质量,能保证穷民苦力能拿到工钱,已经是王崇古的极限了,中间的人拿多少,他也很少去管。

让王崇古在鼎建之中,恨得咬牙切齿的就是层层扑买和转包,这意味着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劳动报酬的下发,过了太多次手,最终导致了干完活的苦力,拿不到钱。

工兵团营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就是王崇古受够了这种层层转包的不可控,才自己拉了一只建筑队,仿照京营的建制,进行了规划,再加点官厂团造的生产法,随着工程越来越庞大,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

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鼎建大工。

层层扑买代表着每多一层,就多一层的贪腐,层层转包,代表着权责不明,不断的转包,追责困难的同时,涉及的方面太多,调查困难,踢皮球就成了常态,你去找谁都是不归我管,最终时间一久,就没人关切了。

拖字决,就是鼎建大工里,最让人头皮发麻的恶事,层层扑买和转包,就是鼎建大工里,最大的恶。

王崇古总结的说道:“一旦层层扑买超过了三层,那这个工程就会变得前途未卜,一旦超过了五层,这个工程必然无法完成,与其反贪,不如抓这个层层转包,只要能够权责清晰,卡吃拿要那点事儿,我觉得不是问题。”

“把主要精力放在层层扑买上,也是反腐抓贪,其实多数卡吃拿要,都是通过层层扑买实现的。”

“陛下讲,轻重缓急,这层层扑买为重急之务也。”

王崇古在尽量说服海瑞,他讲的其实是水至清则无鱼。

他其实不喜欢海瑞,因为根本不是一路人,在王崇古看来,海瑞就是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骨鲠正臣,和他这个僭越聚敛佞臣,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去,海瑞来问,王崇古就照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一番解释,至于有多大的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谨受教。”海瑞听完了王崇古分享的经验,可谓是收获满满。

“额,海总宪觉得王某说的有几分道理?”王崇古极为惊讶的问道,海瑞居然认同了他的说法,这让王崇古格外的意外。

“反腐稽税,也是需要成本的。”海瑞摇头说道:“只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影响更恶劣的事情上。”

实践告诉海瑞,想要这天下哪里都是干干净净,那不现实,他只能要求自己干干净净,也只能做到自己干净,而且从矛盾说的角度出发,就是抓主要矛盾,在缓解了主要矛盾的时候,次要矛盾会得到顺带的解决。

鼎建大工涉及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如抓大鱼,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反腐效率更高。 轻重缓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海瑞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原来海总宪也是循吏。”王崇古笑着说道:“都是为了陛下办事。”

“自然。”海瑞没有纠正王崇古的话,的确是为陛下办事,但也是为大明办事。

驰道的修建,陛下其实赚不了几个钱,真的赚钱,多去海外弄点种植园来钱的速度更快,说到底,陛下心里装着天下黎民,所以政令上,还是以建设大明为主。

京开驰道可是真正的陛下自掏腰包修的驰道,陛下不掏这笔银子,也没有人指责陛下。

但王崇古说的也没错,陛下心怀天下,陛下=大明,在陛下身上,是成立的,在道爷和隆庆皇帝身上,是不成立的。

自万历元年以来,皇帝没有从国帑要过额外的一厘钱,甚至帮国帑度过难关,连利钱都不要。

陛下借钱给泰西时,利息要的高利贷看了都竖起大拇指,展期的玩法,连大明势要豪右都的说一声,朘剥,还是得看陛下。

“我这里有本奏疏,海总宪看看要不要一起联名上奏。”王崇古抖了抖袖子,从里面拿出了一本奏疏,海瑞看完之后,眼前一黑,多少有点没绷住。

这奏疏的内容极为炸裂,是万士和捣鼓出来的,送到了王崇古这里,问王崇古是不是要联名上书。

海瑞想了想,还是在这三本内容大致相同的奏疏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选择了告辞。

这本奏疏在大臣手里兜兜转转,最后送到了文渊阁,而后送进了通和宫的御书房。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也是一脸呆滞的问道:“这里面怎么还有海瑞、沈鲤的名字?”

“海总宪去寻王次辅问这鼎建大工反腐的事儿,王次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完了经验后,就拿出了这本奏疏,海总宪不签也得签,否则日后,海总宪还怎么去询问王次辅呢?”

“少宗伯是礼部堂上官,这奏疏出自礼部,部议通过,少宗伯自然要签字。”冯保说明了其中的详情。

海瑞是被强行绑到一起的,但凡是这种事海瑞大多数时候都不参与,这次是碰到了,躲不过,只好签字,沈鲤更是当事人,躲不过去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写好自己的名字。

奏疏的内容,大抵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大明廷臣联合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

五龙驰道要变成了六龙驰道,修往开封的驰道,本身就是京广驰道的一部分,前期的绘测和规划工部早就做好了,就等银子到位后,开始征召民夫,甚至连官厂的选址都确定好了位置,这个时候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驰道需要指示标牌。

比如北京西站、西直门、煤市口、菜市口、德胜门、北大营这些都需要挂牌额,每一个牌额都让陛下亲笔题写,那是浪费皇帝时间。

那么指示标牌全部用朱翊钧的大字,挑选出来写好的字,组成指示标牌牌额,就成了礼部给出的答案,陛下大字素来喜欢俗文俗字,而且读书这十多年来,字体极为规范,极其容易辨认的同时,还能将忠诚二字,写满驰道的每一个角落。

忠诚!

将陛下这些年写的字,都收集整理起来,活字印刷,这很有可能创造出一种类似于隶书、楷书、馆阁体这类的字体来。

礼部动心起念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拍马屁,主要是陛下的字体沉稳中带着锐利,好看的同时,也确实适合辨识。

这奏疏的内容,海瑞、沈鲤之类的人,一向是敬而远之,毕竟是谄媚的行径,这次赶上了,一报还一报,这官场上也是讲人情往来的,王崇古帮忙,海瑞不帮忙,那日后就没人帮海瑞了。

这本来是个会被人喷的体无完肤的做法,但有了海瑞、沈鲤的加入,事情就变的不太一样了。

毕竟海瑞是骨鲠正臣,沈鲤是第二骨鲠,二人算是用自己个人的名声,维护了廷臣们的名声,规范书写,方便辨认,这怎么能是媚上行为呢?这分明是为了大明变得更好!

“这些个读书人拍起马屁来,当真是不知廉耻!一天天正事不干,净琢磨着这点事儿。”冯保一脸嫌弃还带着些愤怒的说道,大明外廷大臣抢了内监的活儿,冯保不生气才怪!

宦官居然在拍马屁这件事上输给了外廷,实在是让冯保气不打一处来,这种拍马屁上的落后,也不是第一次了,上一次是新辟之地,各地朝向京师的门都叫通和门这件事。

读书人真的用心拍马屁的时候,宦官根本就不是对手。

“下章礼部用隶书吧,就不必用朕的字了。”朱翊钧想了想还是否定了这本奏疏,他主要是怕社死,走到哪里都看到自己写的字被挂的到处都是,多少有些尴尬。

倒不必担心有人模仿皇帝的笔迹伪造文书办坏事,公文里最重要的是印章,而不是字,绝大数人都不知道,皇帝的章是三寸,一品二品为两寸五分,以下每一级减一分,官越小,章越小,伪造印章可是个技术活,当然也很刑就是了。

朱翊钧也在长大,他的字体也在变,变的更加大气磅礴,变得更加锐利。

而且这种事要反复推辞两次,然后在群臣相请的情况下,朱翊钧作为皇帝,用一副‘都是伱们害苦了朕’的样子答应下来,才算是符合礼法和中庸之道,他也不想的,都是朝臣们反复请命。

朱翊钧选择了推辞,礼部很快就把第二封早就准备好的奏疏,送到了通和宫内,再次被否定后,礼部当天就把第三本诸部明公签好的奏疏送到了宫里,朱翊钧勉为其难的将奏疏留中一天,第二天发还文渊阁,十分‘无奈’的同意了礼部所请。

驰道所有沿路的指示标牌,都会采用皇阁体,就是皇帝还在读书时候的字体。

万士和再一次被骂的狗血淋头,见过拍马屁的,就没见过这样拍马屁的,干脆也不要叫万软骨了,叫万无骨好了,还连累着海瑞、沈鲤的名节一起受损!大宗伯万士和根本不作回应,他忙着呢,哪有功夫回应这个?反正陛下最后答应下来了。

礼部谄媚,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干出这种事来,也不稀奇,关键是奏疏上还有海瑞、沈鲤这种骨鲠之臣的签名,就让批评变得尴尬了起来,这两位的名声可是极好的,所以仕林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就当这件事从未发生好了。

皇阁体,是一个插曲,科举还是坊间关注的头等大事。

会试之后便是殿试,殿试分为了两场,一场是经学,一场是算学,倒是算学那场进行的时间更久更长,皇帝更加注意,五十个算学进士,最终只有二十一个人通过了格物院的遴选,其余二十九个人,都将前往皇家理工学院任教,可以任教时候,继续备考皇家格物院。

有些不是天赋有限,而是没有经过系统的算学教育,才不会一些题的解法,甚至连见都没见过,经过系统学习后,这些人考入皇家格物院的几率很大。

朱载堉、邢云路对李开芳满意的不得了,都是算学一道的天才,自然有许多的共同话题。

京师极为热闹,金榜题名者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落榜之人,则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落寞。

五千举人云集京师,最终只有三百五十人成为了新科进士,其余都是失败者。

而朱翊钧拿到了户部写的一本奏疏,这本奏疏是阶级论第一卷的延伸,将穷民苦力和乡贤缙绅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究竟什么样的人家才能称之为乡贤缙绅?

贫佃民,一户田亩不足五亩之地,一口人不足一亩之家,就是赤贫佃户;农户,则是一户田亩不足二十亩,每口五亩地为农户;上农户,一户田亩不足五十亩,每口十亩左右为上农;中人之家,则是一户田亩不足百亩,每口不足二十亩为中人之家。

这个范围内,都是穷民苦力的范围,连中人之家都是如此,中人之家勉强能算作是寒门了,但一旦有天灾人祸,土地黔首,中人之家仍然会快速向下滑落,就比如李开芳的父亲没有病逝之前,就是中人之家,久病缠身,中人之家变成了生计都没有保障的赤贫。

只有一户田亩超过了三百亩,每口五十亩以上的殷实户,才有资格称之为小富即安的乡贤,一户田亩超过了千亩,每口过百亩,才算缙绅。

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划分,以此来划分,大明已经完成普查丁口和清丈的山东、南直隶十四府、北直隶等地,贫佃户、农户、上农占比为86.64%,中人之家占比为3.08%,乡贤缙绅及以上,为10.28%,这符合之前户部对大明整体情况的预估,即天下八成赤贫,乡野之间九成八的农户都处于破产边缘。

部分上农、中人之家,拼尽全力,也能够供得起一个脱产的读书人。

户部上这道奏疏,只是陈述现状,既没有说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说解决的办法,意思也很明确,大明的确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但情况依旧不乐观,随着万历维新的持续推进,根本性的矛盾出现在了朝廷的面前,大明再次伟大的道路,道阻且长。

大明已经足够好了,大明新政是不是可以停下来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此时停下来,就意味着,新政的一切都会毁于一旦,新政不能退,不能停,因为身后就是万丈悬崖,身后是豺狼虎豹。

新政在持续推行,一则好消息传到了京师,在船坞里的飞云号,终于开始准备下水了。

飞云号是基于快速帆船设计的风帆战舰,整个船只就是为了战争而生,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大明具备风帆战舰的制造能力,意味着大明可以进行远洋作战了,这一点对大明开海非常非常重要。

风帆战舰相比较商舶更加复杂,而且由于存在大量火药,如何进行保管和管理,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风帆战舰,它的下水标志着大明开海,正式看向了全球。

商舶贩货四洋,是需要武力去保护的,否则数量众多的种植园,也不过是案板上的肉。

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455章 私掠许可证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学附加卷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437章 前恭而后倨,思之令人发笑第一百九十九章 当大明的看门狗,岂不是能吃到骨头?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违,践履之实不可弃,两难如何自解?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8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304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第502章 不解风情朱翊钧第507章 陛下虽然好杀人,但的确是仁君!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513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这样的人,小肚鸡肠第505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海寇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论,时运相逆人离群第296章 朕当初欠考虑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二十七章 划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学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520章 无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辅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二十七章 划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33章 再苦一苦这贱儒,骂名张居正来担第390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国叛徒,献土以求苟安第377章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违,践履之实不可弃,两难如何自解?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个好主意!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第394章 把努尔哈赤送进解刳院去第362章 海瑞带着骨鲠正气,来到了西苑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第342章 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软弱,习以为常的妥协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341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赃不均、赏罚不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总是一如既往的有办法第313章 衍圣公?谁爱要谁要,我们南宗不要第436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东林元老第368章 是谁蛊惑陛下变的如此邪恶第503章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黄金马桶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07章 封建礼教害死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干抹净不干事第362章 海瑞带着骨鲠正气,来到了西苑第549章 奇观:正衙钟鼓楼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529章 不想当国王的院长不是好船长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营,号令为:回家第423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宁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524章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尊王攘夷,就第404章 颠倒黑白,倒行逆施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个好主意!第471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第七十二章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第523章 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矫矫虎臣,腹心干城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个办法第463章 天道偏偏负善人,世事翻腾似转轮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第417章 法不严则不能信,法不信则不能治第536章 大明掌控历法的神第510章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
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455章 私掠许可证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学附加卷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437章 前恭而后倨,思之令人发笑第一百九十九章 当大明的看门狗,岂不是能吃到骨头?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违,践履之实不可弃,两难如何自解?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8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304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第502章 不解风情朱翊钧第507章 陛下虽然好杀人,但的确是仁君!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513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这样的人,小肚鸡肠第505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海寇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论,时运相逆人离群第296章 朕当初欠考虑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二十七章 划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学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520章 无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辅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二十七章 划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33章 再苦一苦这贱儒,骂名张居正来担第390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国叛徒,献土以求苟安第377章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违,践履之实不可弃,两难如何自解?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个好主意!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第394章 把努尔哈赤送进解刳院去第362章 海瑞带着骨鲠正气,来到了西苑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护泰西番夷第342章 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软弱,习以为常的妥协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341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国?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赃不均、赏罚不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总是一如既往的有办法第313章 衍圣公?谁爱要谁要,我们南宗不要第436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东林元老第368章 是谁蛊惑陛下变的如此邪恶第503章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黄金马桶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307章 封建礼教害死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干抹净不干事第362章 海瑞带着骨鲠正气,来到了西苑第549章 奇观:正衙钟鼓楼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529章 不想当国王的院长不是好船长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营,号令为:回家第423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宁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第524章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尊王攘夷,就第404章 颠倒黑白,倒行逆施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干净,拢共分三步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个好主意!第471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第七十二章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第523章 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矫矫虎臣,腹心干城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个办法第463章 天道偏偏负善人,世事翻腾似转轮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第417章 法不严则不能信,法不信则不能治第536章 大明掌控历法的神第510章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