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

鼎建大工抢过来,不必自己做,五百万银的大工,先拿走三百万,接下来发包,两转、三转、四五六七八转,第把手接大工的人,不偷工减料,怎么赚钱?

这就是王崇古自万历元年开始填宣大段长城鼎建窟窿后,最深恶痛绝的事儿,所以他督办的皇宫、通和宫禁苑、皇家格物院、讲武学堂、潞王府德王府、佛塔、十王城、皇家理工学院,全都是用的自组建工兵团营,从他在宣大安置十九万流民开始,这法子一直用了十多年。

好用,鼎建大工的质量有保障,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人头不保。

本来应该用‘八脚’之力的石灰水泥,用成了‘一脚’之力,那这鼎建大工不塌才怪。

大明的水泥,或者说石灰,是当年茅坤献上郑和下西洋的旧案文牍,大明进行考古科研找到的。

永乐年间,龙江造船厂用来给船坞底部硬化所用,后来松江造船厂,专门到龙江造船厂旧址,刨开了浮土,找到了硬底,一百七十年时光荏苒,船坞底部的硬化,依旧坚硬如初。

为了区分石灰,大明将这种硬化石灰叫做水泥,而衡量标准,则以脚为单位。

一脚的单位是:陛下十八岁那年,用力踹十脚后取平均力度,对力度进行测算后,再将陛下鞋底面积计算,做成标准铸铁方型压力平面,最终用螺旋轧印施加压力,确定一脚的标准。

只有皇宫和通和宫禁苑是九脚标号,九脚,即九倍陛下脚力以相同面积施加压力而不崩,就是皇宫鼎建的标号。

朱翊钧曾经极力反对这种标号,但最终还是如此确定了这种标准,因为工部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衡量标准了。

你烧的水泥,和他烧的水泥,哪里有区别呢?这个时候,需要一个标准去衡量。而天下标准的制定,都发端于陛下,那就以陛下的脚力为准好了。

之所以要标号,是万历二年的度数旁通,精确计量带来的结果。

一如矛盾说的矛盾,给大明带来的改变,大明政令的制定,变得极为谨慎,而不是拍脑袋决定。

思想文化上的思辨,看起来没什么效用,但时间线一旦拉长到了以十年计算时,这些不起眼的思辨成果,往往会令人惊叹不可思议。

层层转包被禁止的同时,还有债务禁止更名转移。

这后面一项,没几十年的贪官经验,能这么清晰洞彻其中的内情?!

都知道府库亏空,都知道火龙烧仓,可是这府库是怎么亏空的?王崇古用自己掏空大同府府库现身说法,告诉了皇帝,告诉了天下人,府库就是这么亏空的。

一个一万银的营堡,经过这么一鱼两吃,直接就是九万银的亏空。

朝中的贱儒们,之所以要以郭有章为首,发动倒王运动,甚至已经开始联袂,这王崇古再特么不死,这些个手段,全都要被王崇古给暴露了!

这两面包夹的禁止,让‘一鱼两吃’成为了一种非常困难。

郭有章要倒王,把王崇古扳倒,那是在反对王崇古吗?那是在反对皇帝!在反对大明新政!反对万历维新!

忠君上重振大志,体国朝振奋之心,是忠君体国,郭有章既不忠君,也不体国!

郭有章看着黄公子那年轻而锐利的模样,嗤笑了一声说道:“你不过住在大将军府的一个阔公子罢了,你让我去爪哇,我就得去吗?”

“咱不行,但大将军可以,回头让大将军参你一本。”朱翊钧极其嚣张的说道,脸上写满了仗势欺人,你奈我何的狷狂和嚣张。

郭有章还真没办法,王崇古还能斗一斗,大将军府那是个碰都不能碰的禁忌话题。

郭有章面色通红,怒急攻心,气的眼睛珠子都红了,愤怒无比的喊道:“你!”

“收队!”朱翊钧一甩袖子,带着人耀武扬威的离开了,再次留下了黄公子仗着戚继光的威名嚣张跋扈的传奇故事。

黄公子姓甚名谁,京师无人知晓,朱翊钧以黄公子的名义行事,但黄公子做的那些事儿,举世皆知,恨不得把仗势欺人四个字刻在脸上那种。

朱翊钧离开了郭有章的家宅之后,看到了林辅成等在门外,林辅成也是过来瞧热闹,他主要是来找两位投资人的。

总算是见到了这两位爷!

别人家投个生意,恨不得派十八个账房,把生意里的账全都盘的明明白白,但这两位爷投了光德书坊,银子没少花,账房就派了一个,直接不管不顾全都丢给了林辅成去打理。

卖杂报其实没几个钱,王谦都把卖杂报赚的钱,都留给了书坊用于发展,但杂报上卖广告的钱,王谦和陛下直接五五分成了。

卖广告多数都是王谦联系,所以就是在光德书坊走个账,银子不会入书坊。

王谦和朱翊钧很少干涉杂报的内容,除了官逼民反这种实在是禁忌的话题。

“林大师这等久了吧,走走走,茶楼里喝口茶,吃点点心。”朱翊钧乐呵呵的招呼着林辅成进了茶楼的包厢里。

王谦和林辅成寒暄了两句问道:“林大师是有什么事儿吗?”

“这光德书坊现在账上有七百两银子,二位公子不拿走吗?”林辅成说起了账目,光德书坊卖杂报的盈利,超过了七百两。

七百两,很多很多银子!能买一百多个倭女了。

“七百银,不是七百万银啊,林大师拿着零花吧。”王谦十分大度的说道,七百银的确没多少,还不够王谦在太白楼给花魁送十个花篮的。

一个花篮一百银,可十个花篮一起送是一千二百银,只有斗富的地方,才能有这种反向优惠的事情发生,而且卖的极为火爆。

你就送一个花篮,你也好意思出手?

王谦不缺这点银子,最重要的是,逍遥逸闻最重要的是书刊内容,林辅成输出的内容是重点,是逍遥逸闻竞争、销量的核心,而销量则是广告议价权的核心。

“还有一件事。”林辅成面色犹豫的说道:“我有一个想法。”

“林大师有什么想法?”朱翊钧好奇的问道。

“基于自由的想法。”林辅成眉头紧皱的说道:“朝廷其实完全可以不顾及穷民苦力的死活,但依旧能够长久而稳定。”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伱这个说辞,是不是有点过于大胆了?不顾忌穷民苦力的死活?坐看穷民苦力揭竿而起,然后进京来摘了皇帝的脑袋当球踢?”

“的确,戚帅很强,但是面对这种天下沸反的局面,戚帅就是四处救火,救得过来吗?”

“而且,你的自由说里,大自由的基础是物质大丰富,没有生产力提高,哪来的物质大自由?你今天这个想法,背离了你的大同世界。”

“你这是对自由的背叛!”

朱翊钧非常非常不喜欢林辅成说的这个想法,他进一步教训道:“大家来到世上都是做人的,不是做畜生的。”

“是可以做到的。”林辅成左右看了看,有点心虚的说道。

林辅成深吸了口气说道:“我们在地方上,将田赋和人头税完全交给地方自决,换来地方对朝廷的拥戴。”

“朝廷财税则完全依赖于三件事。”

“第一个就是关,都饷馆的海关、驰道的钞关抽分局等等,将关税的抽分从6%增加到30%以上;”

“除了关税之外,第二就是官营,煤铁盐酒矾碱官营,煤铁在快速增长,碱面刚刚开始,只需要将这些关税掌控在手里,朝廷是不会缺钱的。”

“第三个就是海外种植园,烟土利极厚,只需要在海外种植园种植,掌控了船只,就掌控了烟土的流入,就掌控了银子。”

“朝廷还是组建京营水师,只要强军能压得住地方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就很自由了。”

朱翊钧听完叹为观止!

这么玩的话,其实就是封建制+官僚制+军阀割据的三座大山,再加上烟土对身心健康的残害,这要是压在老百姓的头上,老百姓还有活路可言?

“草,自由个屁!”王谦拍桌而起,猛地站了起来,作为读书人,他出口成脏,一点都不斯文,作为大明官僚,他察觉到了这一套的可行性,显然是被林辅成兜售的自由给气到头晕。

作为大明官僚,他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制度的‘可靠性’。

大明的京营、水师,只要足够的强大,可以将田赋和丁口四差银,完全的交给地方,这样一来,地方绝对拥戴朝廷,至于是不是真心拥戴,但表面上一定如此,朝廷维持强军,就没人能挑战皇帝的地位。

而且最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就不用费劲清丈、还田、组织工兵团营了,这些费劲,但是对于朝廷而言,并不会增加太多收入的活儿,费力不讨好。

王谦撸起了袖子说道:“林大师,你是不是觉得刑部大牢的牢犯好吃啊!今天我王谦,就仗势欺人一次,把你林辅成扔进大牢里!让你见识下什么是自由!”

这个林辅成在妖言惑众!他给皇帝提供了一种十分轻松且稳定可靠的统治办法,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陛下觉得这个法子可行,那大明会向何等方向滑落?!

谗言,绝对是谗言,简直是该死!

“这不就是闲谈吗?”林辅成连连摆手说道:“这是基于自由贸易,或者说自由说的另外一种形式。”

“矛盾说告诉咱,这天下就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儿,那么这个绝对自由之下的朝廷,看似江山万代传,它的问题在哪儿呢?”朱翊钧示意王谦稍安勿躁,林辅成这个读书人,最喜欢的就是欲扬先抑,显然他还有话要说。

林辅成十分肯定的说道:“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

“啊,不适合,那没事了。”王谦稳稳当当的坐下了,这个模型乍一听是十分合理的,唯一承受代价的就是百姓罢了,但看起来林辅成还有高论。

林辅成摇头说道:“千好万好,它不适合大明,看起来,地方完全财税自决,就能够充分压制底层小民,而朝廷呢,只需要维持强盛的京营,就可以维持江山的存续,但这两件事,一个也做不到。”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百姓揭竿而起之时,就是大明亡国之日,地方财税自理,真的能压制地方的民乱吗?历史会说话,告诉我们,并不能。”

“而另一方面,京营、水师凭什么忠诚于朝廷呢?武力在手,缺你那点银子?没银子抢就是行了,所以军队一定不会忠诚,而且一旦民乱四起,恐怕带兵打仗的将领,就要黄袍加身了。”大明就这个文化,这封建+官僚+军阀三座大山的模式,在构想中,看起来十分的合理,但唯一问题就是对大明而言不合适。

中原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时候的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朝历代,亡国都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大规模起义,造成的天下动荡,直到完成生产资料再分配才结束。

而另一方面,黄袍加身的戏码也在上演,前有王莽篡汉,后有董卓入京、司马懿老骥伏枥、赵匡胤黄袍加身等等,这类的戏码并不稀奇。

军队的忠诚,也就是向心力,需要军饷去保障,但也需要更加崇高的目标去共同努力。

墩台远侯、海防巡检,阵亡率奇高无比的时候,依旧有人前赴后继的成为墩台远侯、海防巡检,这就是崇高目标的魅力所在。

只靠银子是无法保证忠诚的,当然,没有银子更不行。

“那么,这套自由说得到的设想,其实可以出口到海外去,不适合大明,但是它适合泰西,费利佩二世的附庸封建制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一套,正正好。”林辅成不疾不徐平静的说道。

“林大师这燕国的地图实在是太长了。”朱翊钧听完也是唏嘘不已,这哪是林大师,分明就是林毒夫,就这些个读书人的阴谋诡计,实在是太可怕了。

“地图太长了?”林辅成愣了愣,才明白了黄公子的意思,图穷匕见。

“啧啧啧!啧啧啧!林辅成,你还真的是个读书人啊!”王谦听完只能感慨,林辅成真的是个王八蛋,又不方便骂人,就只能以读书人代称了。

朱翊钧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他们家门里的事儿,咱们不便过于干涉。”

一饮一啄,今天大明输出这些东西,明天就会反噬大明,这么反动的玩意儿,朱翊钧也就在民国身上见过。

朱翊钧和林辅成又聊了两句,明白了林辅成是怎么想到这件事的,其实还是没写出来那一卷游记,官逼民反引发的思考,他其实描绘的就是大明继续衰亡下去后的模样。

大明皇帝的黄衣使者再也无法离开京师,皇帝的政令,被完完全全的束缚在了京师,地方官衙财权自理,土地兼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流民遍地都是,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虽然没写出来,但他还是在思考,但是拿不准能不能讨论,就找看热闹的黄公子、王公子把把关。

朱翊钧觉得没什么不能谈的,他描绘的景象,恰恰就是大明必须要避免发生的情况。

最终朱翊钧核准了林辅成新一期逍遥逸闻的文章,让他发在逍遥逸闻上,探讨这个问题。

朱翊钧离开了茶楼后,就去了戚继光的大将军府,还真找戚继光说道了要弹劾郭有章的事儿,主打一个有始有终。

大明皇帝的承诺重比千金,说让戚帅弹劾就让戚帅弹劾!

“行,以什么罪名劾其罪责呢?”戚继光立刻就答应了下来,具体罪名戚帅不掌握材料,自然不知道罪名是什么。

戚继光已经差人去了户部要户贴了,大将军府办这点事还是极为轻松的,再加上户部堂上官张学颜知道黄公子根本就是皇帝,也不会阻拦,户部支持陛下收拾贱儒。

收拾贱儒等于维护新政,等于维护户部地位。

户部上下各级,都不愿意再回到过去那个兜里没有一厘银子,地位低下,走到哪里都得点头哈腰的年代了。

现在,户部上下各级官员,那都是财神爷,走到哪里都是趾高气昂!

咱大明国帑、内帑有银子了!

所以,沈安娘的那个儿子,改姓沈,并且落户官厂就成了必然,而且也到惠民药局看过了,情况有点不太妙。

“大工鼎建,贪腐成性。”朱翊钧拿出了一本奏疏。

这是都察院总宪海瑞上的一本奏疏,自从海瑞从王崇古处知道还能这么玩之后,就去找了户部的旧案,发现了这个郭有章银子的来源。

他养外室,那么多银子,俸禄是决计不够用的,那么银子从哪里来的,就变得有趣了起来。

郭有章里外拐一共掏了十万两银子,按着洪武旧法,五十两银子,就该剥皮揎草,树立在土地庙前了,但大明国朝已经两百年了,贪腐十万银,还真的罪不至死,他的事迹会立在朝阳门外的快活碑林里,他全家都要被流放到爪哇去。

一死了之对郭有章反而算是解脱,想一死了之也没门,子孙后代都在爪哇受苦吧!

“这不是万历元年,应天府尹顾章志四十八万河道疏浚银,贪腐了三十万银的那个案子吗?”戚继光看完了海瑞的奏疏,愣了片刻,这居然是个十年前的旧案。

戚继光印象极为深刻,四十八万银贪三十万,王崇古都没这么大的胆子,但顾章志就有,这个案子也是大明万历朝第一件反腐抓贪的案子。

自此以后,反腐抓贪就成了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当海瑞领着缇骑提刑千户开始四处调查的时候,反腐抓贪终于成为可以执行的吏治手段。

这一步步走来,实属不易。

朱翊钧点头说道:“就是那个案子,层层扑买转包多制造了一笔三十万银的债务,这笔不应该存在的债务,掏空了南衙户部太仓库,所以万历元年河道疏浚,其实成本不是四十八万,而是七十八万。”

“原来如此。”戚继光在奏疏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后下印。

戚继光眉头紧皱的说道:“陛下为何不手刃了这等人渣?这个郭有章还是个人吗?”

“浪费粮食。”

“这不是不想给大将军找麻烦吗?”朱翊钧摇头说道,他披着马甲出去的,要是当街杀人,恐怕戚继光要背骂名了。

如果是以皇帝身份出行,朱翊钧当场把郭有章给杀了也没关系,刑部尚书可是给了十张空白的驾帖,直接填名就是合法杀人。

这十张空白的驾帖,朱翊钧一张也没用过,作为规则最大受益人,不应该去破坏对自己有利的规则。

戚继光一脸复杂的说道:“陛下当年手刃了贱儒陈友仁。”

这也是贱儒们始终不敢去伏阙的原因,这年头去伏阙,搞不好会被陛下亲自骂一顿,然后手刃,成为大明笑话。

陈友仁这个事儿,戚继光其实想不明白,那时候诋毁他戚继光的人很多,诋毁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的也不少,但陛下从来没管过后者,反而杀了陈友仁。

戚继光没问过,其实理由也蛮简单的,戚继光还活着,戚继光还有满腔雄心等着实现,大明也需要振武,一切都是为了万历维新,当然杀陈友仁,里面也夹杂着朱翊钧大量的个人情绪。

陈友仁说了什么不重要,没有陈友仁对朱翊钧很重要!

朱翊钧和戚继光聊了聊重开西域之事,戚继光表示自己老当益壮,虽然五十多岁了,不能亲自杀敌,但还能长途行军,陛下不必担心。

绥远驰道修完之后,朝廷才会修京师到嘉峪关的驰道,这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但看戚继光的状态,朱翊钧觉得戚继光等得到那一天。

郭有章被都察院总宪海瑞弹劾,这说得过去,因为海瑞就是反贪的,但是奏疏上有戚继光的名字,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之外!

戚继光成为迁安伯提领京营成为总兵,已经十一年的时间了,戚继光从未弹劾过任何一个朝官。

这是唯一的一次,稍微一打听,原来是黄公子去看热闹,郭有章得罪了黄公子,那就不意外了!

知道黄公子是皇帝的大臣,不意外,因为那是皇帝的意思,不知道的也不意外,奉国公戚继光对别的也没有太多的欲望,也就纵容一下家门里的黄公子,这不算什么,大明京堂纨绔那么多,不缺这么一个。

郭有章的处置,廷议很快就做出了决定,流放爪哇,一家人都去对着大鳄鱼龇牙去吧。

爪哇隶属于旧港总督府,但也没有多少统治力量,当地的土著、大猩猩以及大蚊子,会教会郭有章应该如何做人。

这些年坏人见多了,这个郭有章属实是恶心。

林辅成的逍遥逸闻,很快就成了京师最大的热点,甚至是盖过了对郭有章的口诛笔伐,很快翰林院的大学士甚至上奏皇帝,请皇帝看看逍遥逸闻这一篇,提醒皇帝要引以为戒。

朱翊钧十分意外,士大夫阶级,看起来像是这一套的框架下的既得利益者,但其实翰林院的翰林们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完全失序后,他们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州、县城都能攻破的民乱,一般会把乡贤缙绅和势要豪右一并给杀了。

民乱是暴动,是走投无路之下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嘶吼,州县被攻破,乡贤缙绅们一个也躲不过去。

林辅成的逍遥逸闻,促使了大明上下对工兵团营法的认可,让郭有章更显得像个小丑了,在一片骂声之中,郭有章被押解离开了京师,向着爪哇而去,这是一个漫长的海上旅行,而到了地方,更是有大蚊子的疟疾在等着他。

“国帑和内帑现在的确富了,但是王次辅搞这个东西,我还是不认可!”文华殿上王国光炮轰王崇古!

王国光双手一摊说道:“没钱,京开驰道的修建就没什么钱,是借陛下的,你拿一百二十万银,建这么个玩意儿,我不同意!”

王崇古上了一道奏疏,请求建一个奇观,一个高三十丈,九层八面的琉璃塔,总预算高达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琉璃塔,什么用都没有,就为了给李太后祝寿。

三十七岁的李太后,现在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的祝寿吗!

“就是技术验证,全玻璃外墙,内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是为了提高烧玻璃的技术。”王崇古一脸无奈的解释道,祝寿是个名义,主要还是为了烧玻璃技术进步。

各色奇形怪状的玻璃烧制,目的是为了把玻璃颜色研究明白,比如磁选后的玻璃就不会过绿,虽然仍然带着一点绿色,那么什么样的杂质会呈现什么颜色,都可以成体系的研究并且总结。

“那也太多了。”张学颜立刻搭腔说道:“我们还欠着陛下七百万银,欠着国债1000万银,这就一千七百万银的负债了,不能再欠钱了,真的弄到了借新还旧的地步,那朝堂体统何在?”

“烧玻璃这个不急,可以慢慢来。”

“一百二十万银,可以修120里的驰道了,还有的剩,不行,绝对不行。”

户部现在对花钱非常的抵触,现在国帑虽然还算充盈,可是欠债1700万银,还是压力很大,陛下那700万银无息,可是这1000万银的国债,还是有利息的。

户部的意思很明确,奇观误国,大建兴邦!

第367章 国破,山河亦不在第一百零三章 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第350章 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二百三十六章 捣巢灭倭长策疏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511章 元辅次辅,收收神通吧!第336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第一百零八章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433章 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失去了一切,但是获得了自由第387章 抢着给皇帝送钱,算怎么回事儿?第343章 药不对症,就换方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数学不会骗人,不会是真的不会第301章 这结个婚,比西山拼杀都累!第436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第402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第344章 谁输谁赢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374章 两宫太后非但不阻拦,还一起胡闹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二百一十三章 体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330章 震惊!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币了!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义,判尔斩立决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288章 怎么可能让狗皇帝顺意!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350章 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330章 震惊!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币了!第396章 人主当急万民之所急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国叛徒,献土以求苟安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鱼两吃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学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394章 把努尔哈赤送进解刳院去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312章 条陈务虚儒生共疾疏第495章 借工兵团营法一用第359章 大明不是让他们喜欢的,是让他们怕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万方有罪第二百六十三章 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第二百六十八章 论迹不论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观兴国,大建安邦第547章 言速胜多是养寇自重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失去了一切,但是获得了自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八十三章 《矛盾说》已然大成,成书刊刻天下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二百零三章 读书人最后一丝脸面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经心的炫耀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国用之费出无经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帅,张四维他欺负朕!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一十一章 幕后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413章 作恶多端,大祸自招第563章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433章 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42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种全新的铸炮法,专利人:戚继光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287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第561章 诏废贱奴籍仁极至功德,乡野田亩间第339章 野山猪不会投降,但是人会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谭纶,认可谭纶,成为谭纶第二百五十二章 贱儒们那张犯贱的嘴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
第367章 国破,山河亦不在第一百零三章 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第350章 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二百三十六章 捣巢灭倭长策疏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511章 元辅次辅,收收神通吧!第336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第一百零八章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433章 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失去了一切,但是获得了自由第387章 抢着给皇帝送钱,算怎么回事儿?第343章 药不对症,就换方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数学不会骗人,不会是真的不会第301章 这结个婚,比西山拼杀都累!第436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第402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第344章 谁输谁赢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374章 两宫太后非但不阻拦,还一起胡闹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二百一十三章 体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330章 震惊!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币了!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义,判尔斩立决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288章 怎么可能让狗皇帝顺意!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350章 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330章 震惊!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币了!第396章 人主当急万民之所急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国叛徒,献土以求苟安第六十四章 坏的极其纯粹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鱼两吃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学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394章 把努尔哈赤送进解刳院去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312章 条陈务虚儒生共疾疏第495章 借工兵团营法一用第359章 大明不是让他们喜欢的,是让他们怕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万方有罪第二百六十三章 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第二百六十八章 论迹不论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观兴国,大建安邦第547章 言速胜多是养寇自重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失去了一切,但是获得了自由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钧第八十三章 《矛盾说》已然大成,成书刊刻天下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二百零三章 读书人最后一丝脸面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经心的炫耀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国用之费出无经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帅,张四维他欺负朕!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一十一章 幕后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413章 作恶多端,大祸自招第563章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433章 战争只是暂停,从未结束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42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种全新的铸炮法,专利人:戚继光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287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第561章 诏废贱奴籍仁极至功德,乡野田亩间第339章 野山猪不会投降,但是人会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谭纶,认可谭纶,成为谭纶第二百五十二章 贱儒们那张犯贱的嘴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