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陛下虽然好杀人,但的确是仁君!

朱翊钧收到水师总兵陈璘的密疏时,产生了一个由衷的疑惑,大明水师都是这样的吗?陈璘怀疑张居正,陈天德怀疑陈璘,还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也是用怀疑的吗?

就像陈璘怀疑张居正,陈天德怀疑陈璘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这不是好人、坏人去界定的,是立场界定。

陈璘用什么立场去做这件事?养寇自重的话,那么大个倭国摆在那儿,等着大明对信风、洋流、复杂的台风、海啸进一步了解后,进行攻伐,陈璘真的要养寇自重,那也是倭国,海寇实在是不上台面。

嘉靖年间东南倭乱,连胡宗宪都没有养寇自重,陈璘没有立场的。

张居正的新政,陈璘领导的水师,是他们的根本,立根之本,没有了新政,张居正是个五十八岁的帅老头,没有了水师,陈璘就是个有血气之勇的将领,甚至可能和以前的俞大猷一样,得不到重用,说不定陈璘还能成为大诗人呢。

即便是到了万历十年,这两个根本,依旧是寄托于皇权才能存在,是需要皇权作为裁判,进行有倾向的偏袒,才能生存的。

“什么样的?奸臣模样?”朱翊钧笑着问道。

陈璘亲眼看到这里的时候,对这个了老巢,实在是再满意不过了。

大明禁令,凡私有兜售烟土及售与外人者,不论多寡,均斩首示众,这是死刑犯,任何死刑三复奏,得到大明皇帝朱批,很多案犯都要押解京师徐行提问,这也是解刳院标本的来源之一,也能极大的避免弄虚作假,杀良冒功获得万能灵活指标的可能。

王次辅家手刃逆子,和都察院御史们上街挑水,成为了京师两大最著名的热闹和乐子,只要闹起来,就是围观者众。

“陛下,其实可以再往上涨一涨这个门槛。”张居正作为保守派,提议把门槛再提高一点,防止穷民苦力猪油蒙了心,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参与交易行的博弈。

“陛下,先生在御书房外请求觐见。”冯保略显忐忑的说道:“还有大宗伯也在御书房外恭候。”

而当今大明天下,毫无疑问,陛下的白银最多,皇帝因为持有远超其他庄家的货币,这个绝对影响力有三种用法。

更加明确的讲,依托于朱翊钧这个人存在。

而且还会缴获大量货物,这是立刻可以获得的利益,海寇劫掠了大量的货物,这些货物,都是可以变现或者供给大明使用,大明京营讨伐板升的短期收益即缴获,是无法和投入相提并论的,甚至连赏银的成本都是无法填补的。

万金油万士和,对此颇有信心。

“就用第一种办法吧,幸好,票证最小的交易额为五银每张,算是设立了门槛。”

陛下无等差爱人,体现在每年皇极门外近千人各阶层之人奏闻民间疾苦;体现在贱儒们总是发表逆天言论,还要耐着性子看完,实在忍不住会批评;体现在每一次廷议都会综合各方面意见。

万士和的情绪非常稳定,皇帝和元辅之间有分歧,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很多次了,有的时候陛下说服先生,有的时候先生说服陛下,大家的目标是大明再次伟大,只要这个根本目标不变,就不会道不同不相为谋,发生根本性决裂性的分歧。

朝臣们的哗然是必然的,因为密疏制度本身,本身就是廷臣们才知道的秘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密疏制的建立。

郑和下西洋战陈祖义、再战锡兰、设立旧港宣慰司,大明水师强攻密雁港,再击马尼拉,强袭九州岛诸令制国、张元勋猛击果阿总督府等等,都是如此,可以因粮于敌。

比如知县甲某,今年限时10件事里,有三件事没做成,差一件就可以评为上上评,就可以把禁绝烟土的‘万能灵活指标’用在考成里,将自己今年的考成变成上上评,灵活就灵活在,这个指标如果你用不到可以一直挂在账上,啥时候想用再用。

“陛下,臣反对禁绝烟土这个…不是,臣反对禁绝烟土纳入考成的这个权宜考功。”张居正有点激动,嘴都瓢了,他不反对禁绝烟土,烟土造成的危害,张居正看在眼里。

朱翊钧想的挺好的,这个万能灵活指标,可以提高各级官吏们禁绝烟土的主观能动性,但他忽略了一个倍之的问题,想要破坏一个政令,就是倍之,这个权宜考功,不就是倍之的一种吗?在考成法上生生撕裂了一个口子。

用陈璘的原话则是:

烟土,禁绝做不到绝对,还不如不做,因为供应的极度下滑造成价格的上涨,一定会引起无数人竞相种植,反而促进了罂粟的种植,所以一定要查到任何线索,就一查到底,绝不要有任何的姑息。

“王谦最近上了道奏疏,朕下章了内阁,先生为何还没有写好浮票。”朱翊钧好奇的问道,权宜考功法朱翊钧收回了自己的打算,按着张居正说的纳入考成,但王谦那本吊诡的奏疏,张居正迟迟没有给出意见,着实是怪哉。

朱翊钧叹了口气说道:“王谦,真的是害苦了朕啊。”

万士和听闻,思索了一下说道:“王谦之前跟陛下说,好东西是不流通的,臣以为,连大明朝廷发行的国债这种预期收益较低的票证,都抢不到,就不要参与交易行博弈了,进来也是被收割的命。”

圣旨的内容是陈璘所请的:平波静海。

七月十五日夜,海上升明月,满月的月光洒在了海面之上,波光粼粼,海面撒上了一层银白在风中不断的荡漾着,一条条海寇船驶入了三都澳海湾之内,大型交易日就在今天晚上,今日船只很多很多。

第一种使用方法是:将白银不断的投入到燕兴楼里,不断的拉高各种票证的价格,各种投机之人,立刻蜂拥而至,然后内帑可以缓慢的抛售手中的票证,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收割入场的投机客们,大笔白银的抽出,一定会影响到票证价格,再在低位购入票证,如此循环,收割不止。

万士和的这个形容,颇为保守。

最近的京师并不太平,因为皇帝和首辅产生了一些分歧,这次分歧,贱儒们盼望着成为皇帝和首辅之间决裂的标志,而忠君体国之士,则担心发生这种事,皇帝和首辅道不同,对大明造成的剧烈震荡。

在密疏里,陈璘分析了兴文匽武的大势究竟为何会出现,家国疲惫,就是长距离的粮草运输,让远征始终是一件投入巨大而收获极小的行为,劳民伤财。

陈璘的意思是海战的短期收益即缴获,可以满足以战养战的基本需要。

可是海战的缴获是巨大的,只从货物的流动的角度去看,海寇抢劫了过往的商船,而大明水师抢劫了海寇,缴获的短期收益,完全可以弥补水师征战的巨大消耗,甚至还会有剩余。

完成平波净海后,这些海寇被剿灭,大明立刻马上就能获得一个之前未曾发现和察觉的天然良港,用来营建水师的老巢,营造学堂、造船厂、新军训练之地等等,保证水师的恢复能力。

权宜考功法,适用于禁绝烟土,考成的方式是单独的‘万能灵活指标’。

而且已经经历了数次的交锋,皇帝下章吏部部议,部议反对,张居正带着廷臣反对此议,大明皇帝对政令进行了解释,但张居正再次以首辅反对此议,闹得人尽皆知,虽然具体的政令内容,并不是很清楚,但贱儒们知道,和考成法有关。

王谦觉得船舶票证、绥远驰道、矿业票证,本质上就是一种记账货币,代替白银的货币,之所以代替白银,是因为白银不够,谁拥有更多的白银,谁就对交易行拥有绝对的影响力。

更加恐怖的是,一种皇帝甩开了满朝文武做事的恐慌感,在朝中快速蔓延了起来!

朱翊钧用洋洋洒洒近千字,回复了陈璘,主要是关于因粮于敌的讨论,大概意思就是知道就行了,不必公开讨论,对于海寇以及缴获的处置问题,进行安排,主要是那些烟土,一定要留下口舌,找到产地后,一举剿灭。

张居正认真思索后,非常确定的说道:“臣看到了,陛下,臣倒是以为大宗伯所言有理,这仁字,解的好。”“陛下,臣以为这个禁绝烟土纳入考成即可,不必权宜考功,单独设科,若是日后烟土糜烂,未尝不可,事从权急。”

一把杀人的刀,只需要不停的讲故事,就可以不断的杀人,这不是奸佞是什么!

“朕什么都不做,就是将交易行的权力,让渡给设有很高门槛的私人交易会形成的庄家手里,这是朕不允许发生的,但是让朕割肉喂鹰,朕实在是舍不得,而且长久下去,庄家们就会利用这些规律定期收割朕的银子,维持稳定的话,那这交易行还不如关门歇业,开他干什么?”

对于陈璘的作战规划,朱翊钧一个字也不改,他就不胡乱指挥,给大明水师们找麻烦了。

关键是,这厮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陈璘亲率的松江镇水师抵达了三都澳海湾外,全军静默,也没有点灯,静静的等待着海寇进入包围网。

万历十年七月十三日,过两天就是中元节了,这一天也是敬祖尽孝之日,一封圣旨,从内阁传至了文渊阁,文渊阁首辅张居正、次辅王崇古、辅臣王国光、万士和等人,对圣旨进行了议论之后,下至兵部,传阅四方。

这个门槛,是中人之家就可以入场的,再加门槛,把中人之家拦在外面,防止这种周期性收割危害广众,好不容易攒了点银子,都扔到这个投机场里,实属不智。

福建地面的堪舆图绘测很慢,这里山很多,路很难走,从陆上看,这里是山,从海上看,这里就是个小海湾,仅仅四里宽的海面,也不会有人认为这里是良港,但只要进去,就是别有洞天。

张居正一脸复杂的说道:“陛下,王次辅一家,都是这样的吗?臣实在是不好评断,犹豫三日,还是贴了空白浮票,真的是一言难尽。”

朱翊钧认可了提高门槛的建议,并且下章户部,至掌交易行事王谦,户部部议交易行设限之事。

在朝中还在议论的时候,只用了一天时间,陈璘收到了皇帝陛下的圣旨,这是大明海防巡检传递圣旨,速度快的惊人,在信息上,得益于海防巡检司的建设和补充,松江府离京堂只有一天时间,比南衙还要近的多。

哪有这么骂人的!

在大明,通倭是一种极大的羞辱,哪怕是通番,通虏,也好过通倭。

皇帝也是需要台阶的,意识到自己想当然了,自然需要首辅入宫面圣请命,才好下台阶。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听取反对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仁,君子以仁为本,不以皇帝威权强迫人闭嘴,没有对忤逆的意见雷霆大怒,就是无等差爱人的仁。

“五十银的门槛,就刚刚好。”

能把一件事做好,已经是成大器之人了。

那么水师就会立刻被反攻倒算,陈璘首当其冲被清算,而后就是整个水师被全部遣散,大明已经发生了好多次这样的事儿了,比如天顺年间解散京营、嘉靖二十九年,浙抚朱纨自杀后,浙江四十一卫所被解散、所有卫军军籍皆消、战船四百三十九艘凿沉。

第三种则是维稳,维持基本稳定,这么做则是为了交易行的理性,交易行不至于真的成为人性之恶的鸿沟,王谦直言,交易行是投机的衍生物,稳定、理性意味着没有投机可言,时间一久,就是一潭死水了,只有各种庄家在里面兴风作浪了,没有收益预期,只有少部分人会入场,进来也是被分而食之。

当然陈天德登上五桅过洋船旗舰的时候,陈璘揍了陈天德一顿,理由很充分:你才是倭寇海盗的保护伞,你全家都是!

制度设计上,看起来是十分完美的,但是一旦实践,就会用的到处都是,考成法就会被破坏,而考成法解决了姑息裙带之弊,是行政力量恢复的核心,是多级负责制,是大部分官吏摆脱座师强人身依附关系的希望,是营造吏治新风最重要的手段。

当然,陈璘的密疏里也提到了长期利益,维护海疆的安全和秩序,让商贸活动更加频繁,促进都饷官抽分收益增加,需求旺盛,促进大明手工工坊数量增加、大明流民减少等等,这一系列的长久利益,可以缓慢的交给时间去体现释放。

是好是坏,倒是说句话啊!

万士和是来劝架的。

他反对的是权宜考功法。

朝野一片哗然!

因为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甚至可以用战争去形容的大事,满朝文武居然一个人都不知道!

王谦激烈反对!他认为保守派也别搞什么商品经济了,还是回家种地好了,就搞小农经济得了,既然要做,为何还要提高门槛,这和脱裤子放屁,有什么区别!

当然,王谦的反对无效,他很快由反对变成了赞同,应该提高门槛,应该设限,朝廷思考周全,陛下英明。

“也不怪元辅吧,实在是王谦这本奏疏有点过于…”万士和小心斟酌了下才说道:“过于离经叛道了。”

廷臣们也没有大嘴巴往外胡说的习惯,能爬到这位置的明公,个顶个都是谨言慎行的师爷,该装糊涂的时候,一定是糊涂的。

“先生对王次辅一家,似乎有偏见,如此个人的评断,在先生身上可不多见。”朱翊钧啧啧称奇,张居正对王崇古的恶意,从不掩饰,甚至这种恶意已经变成了一种偏执和刻板,无论王崇古做了什么,张居正都是下意识的从奸臣的角度出发。

某种意义上,海寇是在探路开图,只要是海寇集结的地方,必然都是不被大明掌握的海上补给点,避风港,即便是没有成为大港口的条件,也可以营造海防巡检司,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之地。

这种转变的原因,也非常清晰明了,七星环首刀重出江湖了,王崇古健步如飞的要砍了王谦,追了整整三条街,比上一次还要多一条街!

太傅帝师承认自己的偏见,即便是王崇古自万历二年就一再证明自己已经知道改悔了,并且忠君体国,经邦济国。

比如此时朱翊钧忽然沉迷于阿片不可自拔,躲在后宫里不管不问。

完全精算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远征沉重的后勤压力,是朝廷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万士和立刻开始打马虎眼,都是人,难道一生一世,就不会犯一点错误吗?陛下这次的确想错了,但责难陈善,这不就是臣子的职责吗?

“你别洗了,朕想错了就是错了,让你这么一说,朕好像没想错一样。”朱翊钧对万士和洗地功夫那是一等一的佩服,这都能给他圆回来!这显然是打好腹稿了,无论这次分歧谁赢了,万士和都有话说。

张居正提高门槛,就是提高入场难度,现在交易行并不设限,最低五银可以抢到一张认筹的船舶票证。

张居正再次点头说道:“对,臣对他们一家的确是有偏见的,若非圣君在朝,臣可能会将其彻底赶出朝堂。”

考成法维护的是最基本的升转公平,这是考成法能够推行的核心,一切破坏这个公平的权宜之计,都不应该执行。

还因为收复河套,弄出了必须收复西域的这个持续而巨大投入。

那陈璘打着武装巡游倭国的旗号,筹备了一个月多的行动,居然是五大市舶司驻扎水师、旧港、吕宋、琉球、长崎总督府牙兵客兵,发动的捣毁私市清剿海寇的行动!

至少水师现在的战争,短期的缴获,是可以平账的。

王谦上了本奏疏,关于燕兴楼交易行的,他的奏疏有数千字之多,其核心内容就只有一句话,皇帝要坐庄。

“宣。”

“自认全知者无知,自言全能者无能,陛下常与大臣论政,良言嘉纳,此君之仁德,仁,无等差爱人。”万士和认为这天底下绝对没有任何人可以什么事都懂,如果这么认为就是无知,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这么自认为的人一定无能。

大明的武将,比任何人都懂兴文匽武的可怕,同时现在‘振武’的所有新政,都是寄生于皇帝的威权之下,不偏袒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先生所言有理。”朱翊钧笑着说道:“先生稍安勿躁,不必着急,朕有点吹求过急了。”

一次认筹从一张,变成十张,名下票证不得低于十张,否则强制清退,这样一来,门槛从五银变成五十银。

最终王谦差点没跑过老迈的亲爹。

但似乎无法改变这种刻板的认识。

张居正点头说道:“对。”

朱翊钧歪着身子,一只手摊平伸向了万士和,对着张居正说道:“先生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大明读书人诡辩的能力,黑的能说成白的,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陛下权宜考功,看起来很好,臣也理解陛下禁绝之决心,但造成的危害,就是对考成法的破坏。”张居正十分明确的反对,并且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他们认为期盼已久的少壮皇帝与权臣的夺权之战,开始了!

【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此为因粮于敌,取之于敌,以战养战,战不止则军食无可不足。国养士二百载,大臣皆言兴文匽武,固非良谋,然,穷兵黩武则家国疲惫,国之疲,疲于兴兵远输粮草;家之惫,惫于兴役力屈财尽,今水师兴兵以战养战,稍纾次疾。】

因为战争不发生在大明的腹地、藩属国这些传统大明疆域之内,所以可以因粮而敌,敌人就只是敌人,而不是胡汉杂居这种复杂的情况。

张居正的意思是,将禁绝烟土纳入考成的范围内,一旦谁辖区内出现了烟土泛滥之事,多级负责多级查问,如果真的泛滥成灾,万能灵活指标,也可以启用。

朝野内外的反应就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儿?怎么知道有私市的?这就开始行动了?

显而易见,王谦最推崇第一种使用方法,利用白银的充足优势,不停的拉涨票证的价格,不停的诉说着一个个类似精纺毛呢的故事,帛币的故事讲完了,就讲船舶票证,讲驰道、讲矿业、讲蒸汽机、讲棉布,总有新的故事可以讲,循环往复的收割,周期性的收割,循环往复。

王崇古一脸羞愧的到通和宫御书房请罪,王谦那本吊诡的奏疏,知道的人很少,只要内阁不轻易泄露出去,皇帝要做庄这件事还算是极高的机密之事,但春秋论断,陛下一个贪财的恶名,决计是躲不过去了。

万士和俯首说道:“孟子有言: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太傅有恭敬之心,实乃我国朝之肱骨!今日天下承平,陛下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常与大臣言事,臣工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词合乎于理,陛下良言嘉纳,正乃是君圣臣贤之盛,我大明何愁不兴!”

那就是大明陆军打仗后的利益,需要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体现,比如大明讨伐了板升,绥远驰道、绥远矿业的发力需要在五年以后了,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变化,收回成本,以当下的生产力,甚至需要五十年的时间。

而大明水师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这次平波净海事为例。

陛下虽然好杀人,但的确是仁君!

水师反应速度更加惊人,本来七月十四日早上就是出发武装巡游琉球、倭国的日子,虽然目标变了,但训练有素的水师,用最快的速度开拔了。

朱翊钧称赞了王崇古的宝刀未老,一把六斤多重的环首刀,王崇古能拿着跑三条街,不是宝刀未老是什么?

朱翊钧解释了一下这个问题,王谦提出这个问题是皇帝必须要面对的,不能因为王谦发现这个问题,就责备他,要保证燕兴楼是皇帝的燕兴楼,这个庄,朱翊钧就必须要坐,绝对影响力的使用办法,既不能割肉,也不能维稳,那就只能周期性调整了。

陈璘在密疏里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陷君于大不义,就是佞臣。

第二种使用方法则是完全反其道而行之,高价收入,低价卖出,简而言之就是兜底,兜底是为了整体信心,就长期而言,就是为了更多的驰道,更多的矿业,更多的船舶,皇帝肯定是要受损失的,而且很大,类似于:尼佛割肉喂鹰,舍身喂虎。

吏部反对、内阁反对的时候,朱翊钧就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该画蛇添足。

王崇古再次请罪,子不教父之过,王崇古觉得自己教子无方了。

他反对权宜考功,是因为情况并不是很恶劣,没有到特殊考功的地步,若是真的糜烂,再如此也不迟,可以纳入工具箱备用。

水师一直等到没有船只驶入三都澳海湾之后,四艘四百料的战座船,才作为先锋,慢慢向着三都澳海湾驶入,而大明五艘五桅过洋船,四十三艘马船,八十艘战座船驶入三都澳之后,大明水师一共二十艘战座船,挂上了铁锁,封锁了四里宽的出海口。

铁锁横海,这一次,是瓮中捉鳖。

第二百五十七章 雇佣营团,借鸡下蛋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529章 不想当国王的院长不是好船长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294章 等,等太阳落山;等,等天下有变第七章 前首辅高拱授意行刺第397章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544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创造发明?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税吗?我们交!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第510章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第456章 借还是不借,这是一个问题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诚就是最大的必杀技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523章 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51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第407章 爱我家园,清洁先行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493章 诏曰:今日,废除贱籍第485章 到底是谁带坏了陛下?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451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义许诺第一百零三章 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第466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总怕太阳不会升起第471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440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个机会的戚继光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义许诺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338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二百零三章 读书人最后一丝脸面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册一账,收付记账法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钱赚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第415章 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经心的炫耀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开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躯许国第452章 大司马这个保守派有点怪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话疗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七十四章 嫂溺须援之以手,事急从权宜之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363章 多大点事儿?张居正兜得住!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义,判尔斩立决第308章 人给狗送葬,天下奇闻!第四十二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独夫?朕就是独夫!第397章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448章 在死亡的边缘试探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13章 衍圣公?谁爱要谁要,我们南宗不要
第二百五十七章 雇佣营团,借鸡下蛋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529章 不想当国王的院长不是好船长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294章 等,等太阳落山;等,等天下有变第七章 前首辅高拱授意行刺第397章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544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创造发明?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税吗?我们交!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第510章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第456章 借还是不借,这是一个问题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诚就是最大的必杀技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523章 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51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第407章 爱我家园,清洁先行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吗?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493章 诏曰:今日,废除贱籍第485章 到底是谁带坏了陛下?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451章 杀人不一定要动刀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义许诺第一百零三章 蛮夷狼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第466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总怕太阳不会升起第471章 蒸汽机是要吃人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440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个机会的戚继光第五十一章 朕以皇帝的名义许诺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338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二百零三章 读书人最后一丝脸面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册一账,收付记账法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钱赚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第415章 万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经心的炫耀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十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开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躯许国第452章 大司马这个保守派有点怪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话疗第465章 三角贸易的形成第七十四章 嫂溺须援之以手,事急从权宜之计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数旁通十五屏第363章 多大点事儿?张居正兜得住!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义,判尔斩立决第308章 人给狗送葬,天下奇闻!第四十二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独夫?朕就是独夫!第397章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448章 在死亡的边缘试探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313章 衍圣公?谁爱要谁要,我们南宗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