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



在位起讫:公元前3790—前3748年。

生卒年:公元前3810—前3748年。

出生地:若水(今四川雅安市荥经县境内)。

立都:干城(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古城镇)。

迁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华龙区)。

年号:颛顼元年(壬子,前3789)。

———————————————————————————————————————

颛顼,男,姓妘,名颛聆,又名颛顼,号高阳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颛顼高阳氏政权的首任帝。

颛聆就是史书上说的颛顼。他的先祖是黄帝政权首任帝姬芒。公元前4510年,首任黄帝姬芒封少昊氏于西部的若水地区(今甘肃、青海、四川境内),旋即后悔起来,担心他们发展自己的势力,背叛黄帝政权,便又把自己的儿子昌意降封到若水,赐姓为妘,以监视少昊族的活动。后来昌意入赘于方雷氏族,发展为强大的氏族,世居于潼关以西北洛河的宜川、宜君一带。昌意的后人又入赘于朝云司彘国,生子名莽(同音代用字),称作妘莽,为颛顼高阳氏的一世祖。颛顼高阳氏的二世祖为妘相。颛聆的祖父名叫妘魁枪,父亲是妘韩流。妘韩流入赘于少昊氏族,与帝匠敬(清阳)的姐姐昌仆在蜀山结为夫妻,于若水(今四川雅安市荥经县境内)生下了儿子颛聆。不久,他们取得了帝匠敬的同意,率部分族人东迁于今独山湖一带,后称其湖为蜀山湖;并将附近的一座山命名为蜀山(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在山顶建木立表。

公元前3804年,妘韩流的叔父彘国首领妘魁粤病死,遗命传位给侄儿韩流。于是,妘韩流回国即位,将妻子昌仆和儿子颛聆留在了蜀山。颛聆天资聪颖,他以卓越的才华赢得了舅父少昊清阳的赞赏,便把他召入帝都辅佐朝政。当时颛聆才只有十岁,因政绩突出,他在十五岁时被舅父封在了高阳(今河南开封市杞县西南),号高阳氏。少昊清阳贪图清闲不愿理政,她见外甥颛聆才德兼备,有帝王之相,便决定把帝位让给他。

公元前3790年,少昊末任帝清阳让位于外甥颛聆。颛聆正式即位称帝,改名为颛顼,国号为颛顼高阳氏。他把国都临朐(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仍留给舅父清阳,自己把国都立在了干城(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县古城镇)。

颛顼称帝后,首先对官制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少昊政权复杂而臃肿的“鸟官制”,精简机构,按照先圣五行之说,设立“五官制”。

“官”远古时称为“正”,“五官”即“五正”。

金正之官名蓐收,相当于司徒职位,主管民政;木正之官名句芒,相当于司农职位,主管农业;水正之官名玄冥,相当于司寇职位,主管刑律;火正之官名祝融,相当于司马职位,主管军队;土正之官名后土,相当于司营职位,主管建筑。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五官制。

颛顼任命少昊四大分支的重氏为木正,该氏为金正,脩氏和熙氏同为水正,四人均为朝中重臣。又命炎帝后裔句龙氏为土正,炎帝后裔黎氏为火正。

颛顼五年(丙辰,前3785),颛顼命工匠在淇水南岸建造新的都城。历时三年,新都建成。颛顼将新城命名为帝丘。

颛顼八年(己未,前3782),颛顼高阳氏政权正式迁都于帝丘。

颛顼十三年(甲子,前3777),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深入民间了解情况,颛顼发现少昊氏所创立的八卦太阳历存在着许多缺欠和不足,已经不能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颛顼便根据天地运行的规律和日月星辰的变化,参照少昊氏的八卦太阳历,制定了更加适用的颛顼历法。颛顼历法规定:以孟春为一年的开始,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为立春。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三十天,因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故每年的第十二个月为三十六天。一年又分为四季,为春、夏、秋、冬;每季三个月,每月一个节气,全年共十二节气,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每年根据十二个节气安排生产和社会活动,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了一定的规律。

颛顼二十五年(丙子,前3765),蚩尤氏的后裔九黎族因仇恨黄帝氏族,对颛顼政权产生强烈不满。但是,他们深知颛顼政权势力强大,以武力反抗只能是徒劳,于是,他们便在民间推行巫教,企图在思想领域搞垮颛顼政权。《国语,楚语下》记载说:“(颛顼政权)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这里的“夫”字应作众或多解,“享”应作祭祀解。意思是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人和神混在一起,真假难辨。人人都设祀称神,家家都有通神的巫师。颛顼深入民间考察时,发现这种情况,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果断地采取行动,下令禁止在民间推行巫教,禁止私自设祀称神。同时任命木正重管理天神的事物,一切巫政神事都由重统一管理。任命火正黎管理臣民事物,不准臣民参与巫教活动。黎奉命率领武装部队巡逻各地,一面无情地镇压在民间推行巫教的顽固份子,一面宣传颛顼政权所主张和提倡的仁德忠信,引导九黎民众接受颛顼政权的文化教育,使民间巫政失去滋生的土壤,社会秩序得到改善。

颛顼三十三年(甲申,前3757)春天,有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天气格外地好,帝颛顼心血来潮,带领着大臣们到野外去踏青。徐徐的春风吹动着花草树木,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引诱得游春的君臣如醉如痴。颛顼认为,这是大自然为人类演奏的最美妙的音乐,应该把它保存下来,流传于后世,于是便命乐师飞龙模仿自然界的八种声音,创作一支乐曲。飞龙经过多日的钻研和构思,终于完成了创作任务,写出了一支题名为《承云》的曲子。《承云》又称《云门》,是颛顼高阳氏政权时期的著名音乐。

颛顼晚年时期,炎帝族姜术器的后代叛乱,颛顼果断地派军队镇压,平息了叛乱。姜术器后裔兵败后,一部分被杀,余众逃往江南,与那里的炎帝后裔结合在了一起。

颛顼二十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颛顼四十二年(癸巳,前3748),终年六十三岁。死后遗体葬在安阳颛顼陵(今河南

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西),帝号颛顼,尊号颛顼高阳氏。

…………………………………………………………………………………………………

颛顼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3789(壬子)…………元年……

前3788(癸丑)…………二年……

前3787(甲寅)…………三年……

前3786(乙卯)…………四年……

前3785(丙辰)…………五年……

前3784(丁巳)…………六年……

前3783(戊午)…………七年……

前3782(己未)…………八年……

前3781(庚申)…………九年……

前3780(辛酉)…………十年……

前3779(壬戌)…………十一年……

前3778(癸亥)…………十二年……

前3777(甲子)…………十三年……

前3776(乙丑)…………十四年……

前3775(丙寅)…………十五年……

前3774(丁卯)…………十六年……

前3773(戊辰)…………十七年……

前3772(己巳)…………十八年……

前3771(庚午)…………十九年……

前3770(辛未)…………二十年……

前3769(壬申)…………二十一年……

前3768(癸酉)…………二十二年……

前3767(甲戌)…………二十三年……

前3766(乙亥)…………二十四年……

前3765(丙子)…………二十五年……

前3764(丁丑)…………二十六年……

前3763(戊寅)…………二十七年……

前3762(己卯)…………二十八年……

前3761(庚辰)…………二十九年……

前3760(辛巳)…………三十年……

前3759(壬午)…………三十一年……

前3758(癸未)…………三十二年……

前3757(甲申)…………三十三年……

前3756(乙酉)…………三十四年……

前3755(丙戌)…………三十五年……

前3754(丁亥)…………三十六年……

前3753(戊子)…………三十七年……

前3752(己丑)…………三十八年……

前3751(庚寅)…………三十九年……

前3750(辛卯)…………四十年……

前3749(壬辰)…………四十一年……

前3748(癸巳)…………四十二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章 商王子盘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廪辛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八章 嬑 节(伏羲氏8)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八章 归 纹(赫胥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六章 金 乌(昊英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二章 团 良(骊连氏3)《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九章 黄帝转茸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沙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阴康氏4)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章 周夷王姬燮
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章 商王子盘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廪辛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八章 嬑 节(伏羲氏8)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章 夏王姒履癸(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八章 归 纹(赫胥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六章 金 乌(昊英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二章 团 良(骊连氏3)《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九章 黄帝转茸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沙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阴康氏4)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章 周夷王姬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