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



在位起讫:前1666——前1653年。

生卒年:前1705——前1653年。

出生地:西河(今河南洛阳市西渑池县境内)。

立都:西河(今河南洛阳市西渑池县境内)。

年号:帝发元年(丙子,前1665)。

————————————————————————————————————————

夏王姒发。姓姒,名发,又名敬、敬发、后发、又作惠、惠发、发惠。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八任王。他的祖父是夏王朝十六任王姒孔甲,父亲是十七任王姒皋。

姒发生于孔甲三年(丙申,前1705),出生在夏都西河王宫,是姒皋的元妃所生,为嫡长子。姒发曾在姒孔甲和姒皋两朝为官。公元前1666年,他的父亲姒皋突发重病死去,他以嫡长子身份即王位,号帝发,仍都于西河,以丙子年(前1665)为帝发元年。

姒发即位时,由于父王姒皋十余年的努力,夏王朝的威望大大提高,各诸侯国都逐渐恢复了与夏王朝的关系。《古本竹书纪年》载:“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可见姒发即位时和他父亲姒皋即位时的境况大相径庭,不仅各诸侯国纷纷带着礼物前来朝贺,还为新王作歌舞表演。姒发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摆出一付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仿佛他真的是天下的主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

仆。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极为平庸的帝王,在他执政的十几年里,即没有安邦定国的奇策,也没有造福于民的良谋,生活庸庸碌碌,政绩平平常常。他完全靠的是他父王所创下的伟业来满足他自命不凡的虚荣。

姒发执政期间,夏王朝与南方诸夷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江南夷族的音乐和舞蹈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原地区的。同时中原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等也传入了南方的夷族地区。双方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民族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姒发执政时期,对诸侯和方国的管理已经失控,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完全不听夏王朝的管理,自行其道,为所欲为,逐渐形成了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局面。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商侯子主癸。商侯子主癸是位野心勃勃的诸侯,继续施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不断吞并周边的一些小的诸候国。商族的势力不仅已经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同时还以谷熟为都向东部扩张。此时,商侯子主癸的儿子子天乙(商汤)已经长大成人,并且精通文武,足智多谋,成为一位威武的将军。他运用智慧,率军东征西讨,多次击败敌人,成为父亲子主癸的得力助手。

子天乙的才能和智慧与夏王姒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姒发不学无术却又目中无人,是一个典型的绣花枕头装糠皮——外边好看里头空。每天除了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外,几乎是别无所长。

姒发四十

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四年(《通鉴外纪》),因为过于放纵自己,他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渐渐地病入膏肓,终于大病不起,死于帝发十三年(戊子,前1653),终年五十三岁。他死后遗体葬在后发陵(在今洛阳市境内,具体位置不详)。尊号夏王发,后发,谥号帝发。

…………………………………………………………………………………………………

姒发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3825(丙子)…………元年……

前3884(丁丑)…………二年……

前3883(戊寅)…………三年……

前3882(己卯)…………四年……

前3881(庚辰)…………五年……

前3880(辛巳)…………六年……

前3879(壬午)…………七年……

前3878(癸未)…………八年……

前3877(甲申)…………九年……

前3876(乙酉)…………十年……

前3875(丙戌)…………十一年……

前3874(丁亥)…………十二年……

前3873(戊子)…………十三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启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二章 随 嬄(混沌氏2)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概 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三章 节 曲(无怀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章 周夷王姬燮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二)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六章 六任帝姜密(一)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二章 帝 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将肃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廪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廪辛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五章 伏 显(柏皇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节 触(中央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
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八章 佘 蓄(柏皇氏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二章 二任王姒启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二章 帝 吼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二章 随 嬄(混沌氏2)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概 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三章 节 曲(无怀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十章 周夷王姬燮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六章 可 塑(柏皇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二)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二章 新 印(大庭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六章 六任帝姜密(一)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二章 帝 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将肃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廪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三章 姯 印(大庭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六章 商王子廪辛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五章 伏 显(柏皇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节 触(中央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