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



帝密二十六年(壬午,前2139),崇伯鲧被流放到羽山后,对尧帝和舜又恼又恨,自己全身心扑在治水大业上,辛苦操劳将近十年,非但没有得到嘉奖和封赏,反而落得个流放他乡的下场,真是可恼可恨!可是自己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不久他便恼恨成疾,病逝于家中,终年六十二岁。崇伯鲧死后,遗体葬在了羽山。崇伯鲧的儿子羽因忙于治水,无暇回去看望父亲,父亲死时他完全不知道,因此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死后月余,他才得到凶信,只好在治水前线望空拜祭,放声大哭。

帝密二十七年(癸未,前2138),司空禹化悲痛为力量,决心努力完成父亲遗留下来的治水重任,以此取信天下,赢得民心。他认为,他的父亲崇伯鲧是尧和舜迫害致死,这杀父之仇将来一定要报。禹治水仍采用的是父亲鲧的治水方法,筑坝挖沟(远古时称河为沟),清理河道。筑坝时,仍使用圣山上的“息石”和“息壤”,以镇河妖。可是,天子并没有因为他动用了息石和息壤而对他治罪。可见,天子治鲧之罪,并非是因为他盗用了“息石”和“息壤”,而是因为他与虞舜争权。

帝密二十八年(甲申,前2137),禹在治水工程中遇到了阻力,一些居住在黄河沿岸的部落,为了本部落的局部利益,不允许禹在他们的土地上开挖河道,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进度。禹被迫向天子申请,要求建立一支维护治水的专业武装部队,对阻挠治水的部族进行打击和征伐。这一建议得到了尧帝和虞舜的支持,于是,禹便挑选一批勇武的壮士组成军队,使专人对这支军队进行军事训练。接着便开始以武力征伐那些阻挠开挖河道的部族,迫使他们牺牲局部利益,顾全治水的大局。

帝密二十九年(乙酉,前2136),司空禹先后以武力征服了曹、魏、屈骜、有扈等诸候国,不但使治水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还逐步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力量。

帝密三十年(丙戌,前2135),虞舜向尧帝举荐十六族。当时在颛顼高阳氏族中有八名才子,他们的名字是苍舒、隤敱(tui.ai)、梼戭(tao.yan)、大临、尨降、廷坚、仲容、仲达,号称八恺。在帝喾高辛氏族中也有八名贤者,他们的名字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号称八元。这十六个家族在国中威望很高,但尧帝姜密担心他们相互勾结,将来会把他架空了,因此一直不敢重用他们。此时虞舜已经全面控制了唐尧政权,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不听尧帝姜密的劝阻,果断地起用了“八恺”和“八元”,任命“八恺”去抓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主管经济;任命八元去抓德政、教育、民俗,主管政治。“八恺”和“八元”对虞舜更加敬重,虞舜在朝中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尧帝姜密。

帝密三十一年

(丁亥,前2134),虞舜为了扫除自己称帝的障碍,开始以武力镇压国中的敌对势力。虞舜除掉“四凶”后,又把打击的苗头对准了“四恶”。当时国中有四个品质恶劣的氏族,一是阴险凶狠的混沌氏,二是毁信弃义的穷奇氏,三是为非作歹的梼杌氏,四是贪财多欲的饕餮氏。多年来,尧帝姜密一直对他们姑息宽容,使他们在国中肆意妄为,影响极坏。虞舜对他们给予了无情的打击,把四个家族全部流放到边远蛮荒之地。

帝密三十二年(戊子,前2133),虞舜为了打击和镇压反对他的敌对势力,维护社会秩序,进一步加强法制,制定了五刑,这五刑是:墨、劓(yi)、剕(fei)、宫、大辟。对那些犯上作乱,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之徒进行严厉的惩罚。

帝密三十三年(己丑,前2132),虞舜命人在陶邑(又称成阳,今山东荷泽市定陶县西北)修建行宫。这是尧帝姜密执政时期唯一的一次修建行宫。

帝密三十四年(庚寅,前2131),成阳宫建成。尧帝姜密率部分大臣出游,住宿在成阳宫。这一年,司空禹治水基本成功,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史书上记载,这一年有一只神龟出于洛水,背上负着一块青石,青石上刻有远古符号文字。禹使人寻访当时的知名学者辩认,学者看后告诉他,这是圣祖燧人氏所创的“洛书”,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当时传说“得洛书者必得天下”,从此禹便有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帝密三十五年(辛卯,前2130),司空禹自公元前2139年开始领导治水,他亲率治水大军与洪水搏斗,筑堤开渠,引百川归海,历时十三年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尧帝姜密十分高兴,为了表彰禹的功勋,将禹封在了高密(即阳翟,其地在今河南禹州市),并赐给她黑色的玉圭,特许他手捧着玉圭入朝。禹凯旋归来,都城百姓欢声雷动,大家夹道欢迎治水英雄入城。禹入朝拜见虞舜,并献上自己亲手绘制的九州图。

帝密三十六年(壬辰,前2129),虞舜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和真知灼见,认为禹划定的九州不合适,下令把九州改成了十二州。禹划定的九州是:荆州、梁州、雍州、豫州、徐州、扬州、青州、兖州、冀州。舜认为,冀州和青州过大,从冀州中分出幽州和并州,从青州中分出营州,合为十二州。

尧帝姜密四十四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在他执政的最后十几年,他已经没有实权,只是一位挂名的天子。帝密三十七年(癸巳,前2128)秋天,姜密病死于原阳宫中,终年八十一岁。遗体葬在原阳谷林(今河南新乡市原阳县西北谷堆),帝号密,尊称唐尧、尊号帝尧陶唐氏。

尧帝死后,舜正式即位称帝。舜称帝后不久,便把帝都迁到了蒲坂(今山西运城永济市西南蒲州镇)

。改国号为虞,建立起帝舜有虞氏政权。

帝尧陶唐氏政权结束。

…………………………………………………………………………………………………

帝密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2164(丁巳)…………元年……

前2163(戊午)…………二年……

前2162(己未)…………三年……

前2161(庚申)…………四年……

前2160(辛酉)…………五年……

前2159(壬戌)…………六年……

前2158(癸亥)…………七年……

前2157(甲子)…………八年……

前2156(乙丑)…………九年……

前2155(丙寅)…………十年……

前2154(丁卯)…………十一年……

前2153(戊辰)…………十二年……

前2152(己巳)…………十三年……

前2151(庚午)…………十四年……

前2150(辛未)…………十五年……

前2149(壬申)…………十六年……

前2148(癸酉)…………十七年……

前2147(甲戌)…………十八年……

前2146(乙亥)…………十九年……

前2145(丙子)…………二十年……

前2144(丁丑)…………二十一年……

前2143(戊寅)…………二十二年……

前2142(己卯)…………二十三年……

前2141(庚辰)…………二十四年……

前2140(辛巳)…………二十五年……

前2139(壬午)…………二十六年……

前2138(癸未)…………二十七年……

前2137(甲申)…………二十八年……

前2136(乙酉)…………二十九年……

前2135(丙戌)…………三十年……

前2134(丁亥)…………三十一年……

前2133(戊子)…………三十二年……

前2132(己丑)…………三十三年……

前2131(庚寅)…………三十四年……

前2130(辛卯)…………三十五年……

前2129(壬辰)…………三十六年……

前2128(癸巳)…………三十七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三章 枪 兰(尊卢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八章 十八任帝山回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章 商王子盘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章 黄帝姬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四章 随 秦(中央氏5)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姗先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三章 枪 兰(尊卢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八章 十八任帝山回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章 商王子盘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肖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章 黄帝姬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四章 随 秦(中央氏5)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七章 郁 莟(柏皇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姗先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己匠敬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三章 黄帝姬蔡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