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九 夏王姒履癸(下)



帝癸四十一年(已巳,前1612),伊尹听信了妹喜之言,离开夏王朝投奔了商汤,与商汤的大臣汝鸠和汝方相会于亳都的北门,很快得到了商汤的重用。同年,商汤出兵灭掉了有洛国(今地不详)。

帝癸四十二年(庚午,前1611),姒履癸怀疑商汤谋反,把他召入朝中逮捕,囚禁于夏台(即钧台,今河南禹州市南),后来在妹喜的劝说下姒履癸又把商汤给放了。

商汤归国后更加恼恨夏王姒履癸,便广招天下贤才,加强军队建设,为争夺夏王朝的天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帝癸四十四年(壬申,前1609),商汤拜伊尹为相,出兵讨伐那些不服从他的诸侯。先后北伐韦国(今河南安阳市滑县南)、顾国(今山东菏泽地区鄄城县西北),南征昆吾国(今河南许昌市北),迅速统一了豫东平原,把伊洛盆地的夏王朝孤立起来。

帝癸四十五年(癸酉,前1608),商汤进军黄河以北,灭掉温国(今河南焦作市温县南)。至此,夏王朝末年的八大诸侯国已经有六个归顺了商汤,对夏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帝癸四十八年(丙子,前1605),大臣关龙逄上朝奏请夏王处罚暴臣干辛和庾臣左师曹、触龙,说他们诱惑大王,误国害民,应该将他们处死。姒履癸说他是危言耸听,坚决不准。关龙逄便当场献上《黄图》给大王,数说他沉湎酒色,穷奢极欲,不惜民力,宠信奸佞等种种无道行为。姒履癸气得面色铁青,当场烧毁《黄图》,命令武士将关龙逄推出斩首。众臣力保,姒履癸本想放了他,可这位关龙逄不识好歹,竟然指着姒履癸的鼻子大骂昏君,姒履癸盛怒之下便果断地处死了他。

帝癸四十九年(丁丑,前1604),昆吾氏出兵讨伐商汤,兵败而归。继而商汤北征,灭顾国。传说此时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夏都到处传唱着民谣:“桀无道,两日照”。夏朝的诸侯费昌问他的好友冯夷两日照象征什么,冯夷告诉他两日代表着夏朝和商朝,夏朝在西沉沉将落,商朝在东烂烂将起。费昌听了他的话,便率领族人投降了商汤,后来当了商汤的车正,在助商灭夏的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

帝癸五十年(戊寅,前1603),太史令终古见夏王朝大势已去,便悄悄带着家人投奔了商汤,他弃夏奔商时带走了夏王朝许多秘密,把国家的核心机密全都提供给了商汤。《吕氏春秋,失职篇》说:“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商。”《淮南子,汜论训》中也说:“太史令终古即奔商,三年而桀亡。”可见,太史令终古出卖夏王朝的国家机密,进一

步加速了夏王朝的灭亡。

帝癸五十一年(已卯,前1602),夏朝的瞿山(今地址不详)发生山崩。同年,商汤灭掉韦国,继而攻打昆吾。

帝癸五十二年(庚辰,前1601),商汤灭昆吾,除掉了夏王朝外围的所有军事力量。接着便向夏王朝发起了总攻。

夏、商双方的主力部队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市北)展开最后的决战。

结果,姒履癸兵败,带着残部逃往三朡(诸侯国,今山东菏泽地区定陶县东北)。

商汤又率军攻打三朡,夏军又败,姒履癸率众突围后逃往成国(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东北)。商汤复追之,与夏军大战,活捉了夏朝大将推移和大牺,灭掉了成国。

姒履癸仍不投降,率数十位忠心护主的勇士杀出一条血路逃往焦门(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附近)。在焦门又遭到了商汤大军的围攻。夏王姒履癸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后来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商汤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和仁德,没有把他处死,而是将他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一带)。

姒履癸十九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五十三年(《通鉴外纪》),亡国于帝癸五十二年(前1601),亡国后又活了三年,于商汤十九年(前1599)病死于南巢的亭山。终年七十三岁。死后就葬在了南巢,陵墓位置不详,尊号夏王癸,后癸,谥号帝癸。

…………………………………………………………………………………………………

姒履癸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3872(己丑)…………十三年……

前3871(庚寅)…………十四年……

前3870(辛卯)…………十五年……

前3869(壬辰)…………十六年……

前3868(癸巳)…………十七年……

前3867(甲午)…………十八年……

前3866(乙未)…………十九年……

前3865(丙申)…………二十年……

前3864(丁酉)…………二十一年……

前3863(戊戌)…………二十二年……

前3862(己亥)…………二十三年……

前3861(庚子)…………二十四年……

前3860(辛丑)…………二十五年……

前3859(壬寅)…………二十六年……

前3858(癸卯

)…………二十七年……

前3857(甲辰)…………二十八年……

前3856(乙巳)…………二十九年……

前3855(丙午)…………三十年……

前3854(丁未)…………三十一年……

前3853(戊申)…………三十二年……

前3852(己酉)…………三十三年……

前3851(庚戌)…………三十四年……

前3850(辛亥)…………三十五年……

前3849(壬子)…………三十六年……

前3848(癸丑)…………三十七年……

前3847(甲寅)…………三十八年……

前3846(乙卯)…………三十九年……

前3845(丙辰)…………四十年……

前3844(丁巳)…………四十一年……

前3843(戊午)…………四十二年……

前3842(己未)…………四十三年……

前3841(庚申)…………四十四年……

前3840(辛酉)…………四十五年……

前3839(壬戌)…………四十六年……

前3838(癸亥)…………四十七年……

前3837(甲子)…………四十八年……

前3836(乙丑)…………四十九年……

前3835(丙寅)…………五十年……

前3834(丁卯)…………五十一年……

前3833(戊辰)…………五十二年……

前3832(己巳)…………五十三年……

前3831(庚午)…………五十四年……

前3830(辛未)…………五十五年……

前3829(壬申)…………五十六年……

前3828(癸酉)…………五十七年……

前3827(甲戌)…………五十八年……

前3826(乙亥)…………五十九年……

前3825(丙子)…………六十年……

前3884(丁丑)…………元年……

前3883(戊寅)…………二年……

前3882(己卯)…………三年……

前3881(庚辰)…………四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二章 商王子小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七章 夏王姒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三章 黄帝仡谅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氏族联盟时代_氏族联盟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六章 六任帝姜密(一)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四章 黄帝江阳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氏族联盟时代_氏族联盟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一)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二章 团 良(骊连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二章 商王子小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七章 夏王姒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帝尧陶唐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三章 黄帝仡谅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氏族联盟时代_氏族联盟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四章 随 象(大庭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六章 六任帝姜密(一)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四章 黄帝江阳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三章 曲 秦(中央氏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五章 节 氏(伏羲氏21)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氏族联盟时代_氏族联盟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一)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章 商王子外丙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二章 团 良(骊连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一章 风 诰(葛天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章 帝回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