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



说起九黎蚩尤氏,读者自然会想到战神蚩尤,因为黄帝和蚩尤大战的神话故事传播的太广了,中国人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就连一些外国朋友都知道这篇神话。

其实,蚩尤和黄帝都是中国远古时代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九黎蚩尤氏的先祖为古三苗族人,古三苗族人的先祖为燧人葊兹氏。

古三苗族人兴起于昆仑山,其三个苗支为柯约山苗支(后世为王姓)、柯乌山苗支(后世为张姓)、柯挪山苗支(后世为杨姓)。古三苗族人从祁连山、古昆仑山进入大地湾盆地,后来逐渐向东发展,进至崆峒山、泾河、北洛水流域,展转进入玉邦河、南鲁河、滹沱河流域。其进入玉邦河(今桑干河)的一支便是起于漾水(今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北)的蚩尤氏。因蚩尤氏与炎帝同出于漾水,又都以姜为姓,故史书上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路史,后纪四》)。

蚩尤氏的父系为太昊伏羲氏后裔,风姓,以枫香树为社树,以蛇为图腾。母系为葊兹女娲黑虎族苗裔,阚姓,以龙为图腾。请注意:中国最早以龙为图腾的是蚩尤氏,并不是黄帝族,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显然就是承认了蚩尤是我们的先祖。

其实,中国远古自伏羲女娲氏政权解体后,中华大地形成了三大集团:炎帝族、黄帝族和蚩尤族。这三大集团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个体系,因此,几千年来一直有“中华三祖”之说。“炎黄”只是中华三祖的概括,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并不排除蚩尤族。

蚩尤之“尤”是蛇图腾的代号,古时蛇又作“九”;蚩尤族以农业为主,崇拜黑色的海河淤土,古时称黑色为黎色,故蚩尤族又称九黎族。

蚩尤族约于公元前462

0年前后进入今桑干河流域。公元前4584年,蚩尤族大酋长姜虺在龙门涧(今河北保定市涞水县龙门口乡)建都称帝,国号“冀”,后称冀州(古时冀州也代称中国)。

九黎蚩尤氏政权于三任帝蚩尤时与黄帝轩辕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经过十几年的征战,轩辕氏和神农氏联合击败了蚩尤氏,并将蚩尤残忍地杀死。这场战争便是中国远古历史上著名的涿鹿、阪泉之战。蚩尤族虽然兵败,但并不屈服于黄帝政权,仍与黄帝族展开顽强的斗争,直至七任帝姜蚺才归附黄帝政权。

帝蚺三十一年(丁酉,前4404),黄帝政权的四任帝姬本征伐蚩尤族,蚩尤族大败,七任帝姜蚺战死,其残余逃入燕山深处隐居起来。

九黎蚩尤氏政权虽然灭亡了,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蚩尤氏政权有十大文化成就:一、 明天道授时制历。蚩尤氏继承和完善了伏羲女娲氏的四陆二十八宿系统,进一步发展了伏羲氏的上元太初历。

二、 发明了筑堤防洪和修筑“干打垒”城堡。蚩尤氏的城堡分为城、郭两个部分:内为城,称作“京”;外为郭,称作“邑”。

三、 发明水田犁耕,蚩尤氏利用华北平原的河湖港汊,施行水中稻作农业。

四、 建立三苗少昊联盟,使北方九黎蚩尤文化和中原东夷少昊文化互相交融。

五、 制定刑法,始创五刑:劓(割鼻子)、刵(割耳朵)、椓(割掉男人生殖器)、鲸(不详)、越兹丽刑(不详),以约束族人。

六、 发明冶金技术,开创中国最早的冶炼黄铜和铸造兵器的技术。

七、 建冀州于太行山以东,为天地之中,始为中国。

八、 规定践帝

位要具备四个条件——灵、威、仰、苍。能通天达地育民叫作“灵”,能冶金制兵执钺叫作“威”,能仰观俯察传天数叫作“仰”,使玄螭位在东方能承太昊之德叫作“苍”。

九、 在冀北设立玄枵虚危天文灵台中心。玄枵即少昊玄枵族,虚、危是两个不同的部族,负责驻守灵台坝。其地在北太行山的灵山台顶上。

十、 开辟冀西南滍水流域。滍水即今流经河南平顶山市的沙河,由于黄河水泛滥,居住在黄河下游东平湖(今山东泰安市西)一带的九黎蚩尤氏居民,被迫向西部山地丘陵迁移,建立了平顶山、鲁山、外方山、伏牛山定居区。

九黎蚩尤氏政权共历七任帝,传国一百八十年(公元前4583——前4404年)。

1、 帝虺……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583——前4556年)。

2、 帝吼……在位执政虚记十七年(公元前4556——前4540年)。

3、 帝蚩尤……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公元前4540——前4515年)。

4、 帝蚩啄……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515——前4493年)。

5、 帝回虻……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4493——前4464年)。

6、 帝螭……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4464——前4435年)。

7、 帝蚺……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4435——前4404年)。

公元前4404年,黄帝政权的四任帝姬本征伐蚩尤族,蚩尤族大败,七任帝姜蚺战死,余部逃入深山隐蔽起来。九黎蚩尤氏政权灭亡。

(本篇参阅王大有先生《三皇五帝时代》编写)

(本章完)

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七章 帝 蚦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一章 首任王姒禹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七章 黄帝姬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八章 归 纹(赫胥氏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六章 太 河(伏羲氏2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七章 夏王姒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七章 大 耀(伏羲氏2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阴康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
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四章 四任王姒仲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七章 帝 蚦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七章 商王子祖丁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一章 首任王姒禹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七章 黄帝姬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六章 商王子沃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八章 归 纹(赫胥氏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己犬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森辈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七章 商王子太庚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六章 太 河(伏羲氏2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七章 夏王姒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七章 大 耀(伏羲氏2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七章 立 路(阴康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