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



在位起讫:前4563—前4539年。

生卒年:前4583—前4539年。

出生地:榆林(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北神农镇)。

立都:古阳(今山西临汾市古县东北)。

年号:帝克元年(己未,前4562)。

——————————————————————————————————————————

炎帝姜克,男。姓姜,名克,又名里、厘、揬(tu代用字),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七任帝。

姜克的祖父是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六任帝姜来,父亲是姜来的儿子姜节茎。姜节茎早死,没能继承帝位,六任帝姜来临终前将帝位传给了孙子姜克。

姜克生于帝宜四十五年(戊戌,前4583),出生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西的榆林,榆林是他的祖父姜来所建的都城,他从小就是在都城长大的。姜克十六岁时,他的祖父帝姜来把他封在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他在那里安家立业娶妻生子,并且大兴土木,开发和建设承留城。

公元前4563年,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六任帝姜来去世,遗命传位给孙子姜克。于是,姜克匆匆从承留赶回榆林,即位称帝,并为祖父发丧。

姜克即位后,觉得帝都榆林地理位置不好,而且宫室的布局也不合理,于是便在临汾河以东又大兴土木,修建新的都城和豪华的宫室,取名古阳。

姜克执政时期,炎帝神农氏领导下的氏族村社,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贵族和平民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村社的领导人和部落里的族长、酋长,利用职权强取豪夺,都成了富人,成了新兴的贵族。这些贵族为了追求享乐,不仅迫使贫困的族人为他们修造宅院,还诱骗穷人家的子女入府为奴。一些被剥削和压迫的穷苦族民不堪忍受,便联合起来进行反抗。他们手拿木棒和石块攻进富人的宅院,抢夺他们的粮食和财物。富人却束手无策,只好向他们的主子告急,请求帮助。

各部落不断传来族众暴动的消息,姜克十分恐慌,他担心这些暴乱的族民会攻击都城,抢夺他宫中的财物。因为当时的所谓“国家政权”不过是个较大的部落联盟机构,只有一些负责处理日常政务的官员,并没有设置保卫帝都安全的常备军队。因此也就没有力量去平息叛乱。

为了防止暴民入侵,姜克下令在族民中挑选数百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临时组建了一支“

宫廷自卫队”,专门负责帝都和宫廷的安全保卫工作。这些自卫队员每日可以不参加劳动,照样获得一定的报酬。

各部落头领见帝姜克这样做,也都纷纷效仿,都陆续建立起了自己的“自卫队”。他们挑选年轻力壮勇敢凶猛的男子为队员,发给他们木棍、石斧等作武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作战训练。这便是我国远古时代早期的军队雏形。

各部落建立起自己的武装队伍后,不仅用来防止本部落穷人的暴乱,还为本部落的小团体利益与外部落相互攻杀,部落与部落之间时常发生武斗的流血事件。

以往氏族社会安乐祥和的景象已经成为昨日风景,代之而来的是你争我夺充满杀机的野蛮战争。

炎帝神农氏政权内部的“窝里斗”,给边远地区的外族造成了可乘之机,崛起于东方的少昊氏、北方的九黎氏、西北的轩辕氏等,都对炎帝神农氏政权虎视眈眈。多年来,他们对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早就垂涎三尺,时刻寻找机会入侵中原。但是,以往炎帝神农氏一族,团结一心,势力强大,他们有贼心却没有贼胆。如今听说炎帝神农氏一族内乱,以为机会来临,便开始训练自己的族人,入侵炎帝神农氏的疆域,抢劫神农氏边境上的居民和财产。

帝克六年(甲子,前4557),轩辕氏首领姬邦卉(hui同音代用字)在云州(今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北)建都,与九黎族争夺北方之地。

帝克七年(乙丑,前4556),九黎蚩尤氏政权二任帝风吼迁都东暖泉(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桑园镇西北)。

帝克十七年(乙亥,前4546),仓颉四世死,在位虚记二十三年(前4568——前4546),传位给仓颉五世。

帝克十八年(丙子,前4545),东夷人骚扰和入侵神农氏东部边境,姜克命他的儿子十七岁的姜榆罔领兵驻守旧都伊川,并且在那里招募和建军队,与东夷人作战。姜榆罔不仅武功高强,而且精通战法。他多次击退东夷人的进攻,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姜克非常欣喜,对儿子进行了表扬和嘉奖。

此后,东夷人的嚣张气焰大减。但是仍旧贼心不死,还时常乘神农氏族不备进行偷袭。

姜克执政的二十几年时间里,炎帝神农氏政权正处于多事之秋。特别是在最后的几年,氏族内部的动乱已经使他深感不安。他费尽心机极力想调和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但由于拿不出有力的措施,始终无法摆

平这些矛盾和纠纷,眼睁睁看着事态在逐渐发展扩大,他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再加上外敌的入侵和骚扰,他更不知如何是好了,每日里只是向上天祷告,祈求祖宗和神灵保佑。

姜克在内忧外患的困扰下终于病倒了,多方医治无效,在初秋风雨交加的一个晚上病死于宫中。

姜克二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克二十四年(壬午,前4539),终年四十五岁。

姜克死后,遗体葬在霍山(今山西临汾霍州市南),帝号克,尊号炎帝。

…………………………………………………………………………………………………

姜克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4562(己未)…………元年……

前4561(庚申)…………二年……

前4560(辛酉)…………三年……

前4559(壬戌)…………四年……

前4558(癸亥)…………五年……

前4557(甲子)…………六年……

前4556(乙丑)…………七年……

前4555(丙寅)…………八年……

前4554(丁卯)…………九年……

前4553(戊辰)…………十年……

前4552(己巳)…………十一年……

前4551(庚午)…………十二年……

前4550(辛未)…………十三年……

前4549(壬申)…………十四年……

前4548(癸酉)…………十五年……

前4547(甲戌)…………十六年……

前4546(乙亥)…………十七年……

前4545(丙子)…………十八年……

前4544(丁丑)…………十九年……

前4543(戊寅)…………二十年……

前4542(己卯)…………二十一年……

前4541(庚辰)…………二十二年……

前4540(辛巳)…………二十三年……

前4539(壬午)…………二十四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九章 伏 泰(伏羲氏9)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章 师 嬟(伏羲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五章 革 兰(尊卢氏5)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五章 伏 义(赫胥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三章 达 河(葛天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八章 嬑 节(伏羲氏8)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九章 伏 泰(伏羲氏9)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
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九章 伏 泰(伏羲氏9)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章 师 嬟(伏羲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简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二十一任帝巴加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五章 革 兰(尊卢氏5)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一章 首任帝唐尧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斯遂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四章 团 伏(骊连氏5)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五章 伏 义(赫胥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七章 洛 枪(祝融氏2)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苟羿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尹(上)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六章 十六任帝上施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一章 商王子仲丁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_第三部 王族分封时代概述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三章 达 河(葛天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姜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二章 革 池(尊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谣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己琨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八章 嬑 节(伏羲氏8)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九章 伏 泰(伏羲氏9)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