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铁壁的失败(下)

果按照沃顿将军的预想.将两只诱敌舰队牺牲.换取十舰的近距离突击.是很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战绩的.不过.:因为中国突然宣布.接受美军代表的建议.既然不经过.沃顿当然愿意交出手中的武力。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来,沃顿即便不投降,想要继续抗战的话,也无从谈起。在接到通知后一个小时之内,沃顿收到了十几个电话,都是那些巡洋舰舰长打过来的,内容都是一个;“拒绝战斗!”

于是这场‘铁壁;之战只能是虎头蛇尾的收场了,如果说是烂尾也是一样。而在北京,一直掌管国家最高权力的赵刚脸色阴沉,站在地图前听参谋的汇报:

“进4以来,俄国人的北方军团突然加打了进攻力度,据韩兴华上将传回的消息,俄国人的兵力至少增加了100,考虑到之前俄国人只派了75万人地狱韩兴华的进攻,这次俄国人的增兵显得十分

赵刚点点头,俄国人深陷两线战争,按理说根本没有实力做出大规模征兵的事情,在原来的世界历史中,俄国人两次大战都是与德国人搅在一起,可以说两败俱伤。可是现在俄国人增兵了,而且是对中国增兵了,这意味找什么。

这就意味着,俄国人或者不顾战争的正常秩序,强行抽取了大量的农民,将他们送到了战场上。如果是这样地话,赵刚并不担心。

“俄国人有没有发布召集令?”

那个参谋马上回答道:

“俄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征兵。不过按照时间来看,这批增援部队显然不是新兵,因为据韩兴华上将传回的消息,新来地俄**队都是老兵,作战勇猛,训练有素,肯定不是新加入部队几个月的士兵所能具备的。”

赵刚的脸色又沉了几分。俄国人的兵来自何处,他已经知道了,如果不是德国人做了什么交易的话,俄国人又怎么敢把兵力从西线抽调出来,放到自己的这边来。在考虑到最近突然加强地法国兵力,赵刚已经可以断定,这都是德国人搞的鬼。

以前在看到二战历史的时候,赵刚经常慨叹,如果日本能够采用北上的策略。那么在解决了俄国之后,德日就可以减轻压力,然后对抗美国人。可是经过了一系列教训之后,赵刚终于意识到。那样做的后果就是替德国人作嫁衣。

如今这次不过是德国人优越感再次发作,对中华帝国实施的又一次下拌而已,赵刚觉得有必要给德国人一些厉害看看。

“恩,马上下令给韩兴华上将。”

“是。”

书记员马上打开本子。聚精会神的准备将赵刚的命令记下来

“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必要时可以退出中亚,务必大量消耗敌有生力量。创造大规模大范围迂回歼敌的有利条件。战场之上战绩转瞬即逝,凡是自己做主,不必事事请示,以免误事。”

“陛下,写好了。”

“再读一遍”

“不计…….

“好。这就去发吧。”

处理完西线与俄国地战事后,赵刚开始考虑印度的问题,印度一向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如果能够拿下印度,赵刚准备将印度作为自己的海外第二个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是澳大利亚。

赵刚相信,凭借印度丰富的资源,不出十年就能成为不次于澳大利亚地重要根据地,以此作为跳板,在夺取中东在进一步夺取非洲的控制权,完成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不过,进攻印度的军队屡战屡败,却十分出乎赵刚地预料。

有关印度军事的事迹,赵刚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成吉思汗征印度

“思汗很快撤回了阿富汗,并未攻入印度境内。进入印度境内的八剌率领的2蒙古军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盘查了几个月,一直找不到扎兰丁的踪迹。

当时耶律楚材婉言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追击,从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继续追击扎兰丁,还要乘机攻下印度这块陆地。这时传来哲别部队进军高加索山,战胜钦察援军,进兵阿罗思(俄罗斯)的好消息。于是成吉思汗更加坚决地下令渡河南行,接应八剌,平定印度,尽快完成他的帝国大业。

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地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当年成吉思汗的部队攻到印度河,遥见河水蒸气磅礴,日光迷蒙。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不能入口。

这时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

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瑞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儆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天意,没有行进,回马班师。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率军返回蒙古。“

赵刚一直认为这段史实的记载是一个神话,因为同样的日本人也有过这样的记载“神风摧毁了远征的蒙古巨大的舰队。”只不过是这两个民族为了掩饰自己无用做出的粉饰罢了。征服南宋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财富,征服一个岛夷,一个穷光蛋能得到什么,同样的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地部落。没有金银的部落,有什么资格让成吉思汗动心呢?

奇形怪兽是可能地。而且印度地方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那是耶律楚材牵强附会,借怪兽的叫声规劝成吉思汗班师的做法。这就好比是一个强盗,在抢劫了几个大财主之后,没有注意到远处躲在那里发抖的两个小乞丐,结果过了几年之后,那两个小乞

得意洋洋的说道:

“那个强盗不敢打我地主意。”

同时伸出自己瘦搜骨嶙峋的胳膊。以证明自己的武力。

不过事实证明,印度虽然美好,不过并不是好啃得骨头,并不是印度的士兵如何骁勇善战,实际上在战斗之初的机场小规模战斗中,就发现印度一贯宣称的“印度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一个印度士兵可以顶的上三个中国士兵”

可是一打起来发现,印度兵实在差劲,根本就不是中国兵的对手。初期战斗无一例外都是中国获胜,甚至出现了一个班击败一个连地战绩,以至于陆军部不得不调高了授奖的标准,只有击败超越三个级别的敌人(班击败营。排击败营,连击败师)才能授予一等功,这也就是说,大约十个印度兵可以抵一个中国兵。

真正麻烦的事印度地天气。进入五月份以来,印度的天气就十分炎热,就连那些四川武汉等‘火炉‘地区的人都受不了,这里的热并不是干热,而是湿热,到处都是瘴气。士兵纷纷倒下,而印度士兵则毫无影响。最严重时,一个师有六千人倒下,几乎是一半。而且在印度地运输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根本无法进行大量的铁路运输,所以到目前为止,进攻印度受到了极大的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赵刚又考虑到了另外一条进攻路线,就是由西藏进攻,可是这条路线马上收到了众多将军的怀疑

“这个根本就不可能,至少我认为我们西北军做不到。”

西北军区司令谭正午首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此后更是摆出了中印边境的沙盘,开始说出自己的理由:

“从中印边界地地形看,中印边界东线向中国一侧多为高山,向印方一侧则地势平缓。藏南那块土地多为平原,利于攻不利于守,谁占住了不好守,对中方如此,对印方同样如此。我军进攻由高山乘势而下,如转圆石于千仞之上,确实可以把印军打得落花流水、狼奔豕突。

但部队皆为轻装,远离后方炮兵火力支援,没有任何重武器,连75毫米野战炮、无后座力炮这样的随伴火器都没有。如果与印军在平原上列阵攻防,以我军的轻装部队,后继无援,后勤保障困难,与印度举国动员的大军对抗,并不占太大胜面。

即使当时站住脚,以后要在这块背靠高原的平地上放多少兵?恐怕不是一两个军就能打发得了的,那块地方能容多少人居住?就算占住了,能从遥远的内地迁来多少人?数百万人,是那么好动的吗?更何况还要翻过喜马拉雅山

如果这块土地这么好占,那么用不着现在,大清朝以前就被汉人住满了.服困难迁来几百万人,并且全民皆兵,但平原攻防必需的坦克大炮之类重装备,现代化战争所需的大量补给从哪来,难道从天上飞过去不成?

总之这是块飞地,并不好守,还不如说是个军事上的大包袱,背上了才知道太重。藏南地形,于印方确实有后勤补给方便的优势,但也有限,再说印军在那里驻了20多万大军,兵力兵器上都占了优务却是防守而非进攻,也是受困于地形因素。”

赵刚也知道这些问题,不过还想再问问其他的:

“如果我们准备军队呢,比如说五十万军队,难道不能彻底打败印度吗?”

赵刚的想法马上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在西藏高原上保障后勤的困难超乎赵刚的想象。攻得下而守不住是中**队面临的最大困难。举个例子,墨脱是中国唯一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实际控制的县,由于恶劣的地质环境和天气原因,也是中国唯一至今不通公路地县。

每年的5至10是墨脱地开山季节。其余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而这短短的几个月中,还要受到雨季的限制。维持墨脱军民生活的物资大部分靠人背畜驮运进墨脱。

1914年6月,由于遭受泥石流侵袭的易贡湖水突然暴泻,墨脱境内横跨雅鲁藏布江的解放大桥被毁。为修复这一有战略意义的大桥,林芝、米林、墨脱、日喀则等地群众4000人C匹骡马日夜抢运建桥物资。水泥,建材可以分包运输,建桥用地钢筋怎么办。只得将钢筋每隔三米盘一圈,让背夫扛着。排成一字长蛇阵,翻:=.00多米的多雄山口,抵达工地。整座大桥的修复耗资上千万元。交通运输之艰难,可见一斑!

十八军进藏,开始只有三个步兵师三万余人。随着进军深入,运输补给线不断延长,后方机构迅速膨胀,相继成立汽车部队、工兵部队、兵站系统、航空站和地勤站等,全军总人数扩到七万余人。实际上真正进藏部队只有八千多人。其他人都是服务于后勤,相当于每进藏一个人,后方要有八个人支援。

藏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致和墨脱相仿,中国只有选择9月进攻。躲开多雨的6、7、8份,然后在11月大雪封山后(次年山)继续留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面对铁路公路直达山脚下的印军的攻击,最后陷入孤军奋战、弹尽粮绝的地步。

受到打击的赵刚终于明白。为什么一颗价值1元五角地75米炮弹送到藏南前线需要两百四十五元了,修建西藏铁路看来势在必行,在此之前西藏所能容纳的最大兵力不超过六万。

“能不能4人,击溃对面的印军,然后攻击新德里?”

这种想法也被否决了

第21节 北大荒(上)第37节 瘟疫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23节 北疆坦克之海(四)第27节 海参崴大海战(下)第29节 美法同盟第43章 杯弓蛇影第92节 560毫米主炮下的临时后方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80节 亮剑第63节 关贸组织第69节 铁流(八)第88节 民主进程第15节 兵贵神速(一)第32节 抗美第39节 血战(六)第21节 巡检做天子(五)第31节 见公婆第27节 御前会议第42节 水库三日谈(六)第81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二)第2节 京师风云第10节 僵局第6节 财富之路第47节 血战(十四)第23节 奇袭印度第53节 克拉运河(一)第24节 战争中的男女第61节 经济危机(六)第4节 英美海上联军第9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中)第74节 新年新石油第105章 五湖四海皆一望第31章 谭嗣同(上)第30节 日本投降第22节 巡检做天子(六)第50节 大白舰队下第14节 辩论大赛第72节 夺取皇冠明珠第42节 水库三日谈(六)第41节 水库三日谈(五)第14节 日本vs东北 纺织品之战第1节 布尔战争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9节 朕受命于天第33节 北冰洋之战第40节 水库三日谈(四)第106章 氢弹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7节 四川造反第13节 御寇之器第31节 乱战第63节 过草地(下)第70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二)第33节 北冰洋之战第12节 大战前夜第34节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44节 赤字搞教育(上)第16节 战神出现第7节 突袭(二)第8节 轻工业第6节 因祸得福(上)第68节 铁流(七)第17节 俄国-泥足巨人!第21节 闪电战(上)第1节 风起萍末第11节 坐山观虎斗第9章 直谏(上)第10节 立国会议(中)第45章 射小鸟第14节 激战定西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30节 万园之王第66章 火在烧第9章 直谏(上)第41节 特战雄兵(八)第90节 逆鳞(下)第28节 空袭第81节 围剿阿肯色号(上)第35节 血战(一)第74节 驼峰航线(上)第9节 明大势总统放权第15节 空袭(中)第22节 北疆坦克之海(三)第43节 血战(十)第5节 太白楼上试金甲第94节 抢滩登陆战(中)第103章 原子弹(中)第32节 欺骗-共工计划第67节 泰坦尼克号上第30节 万园之王第20节 两手都要硬(上)第55节 俄国投降了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60章 新政第35章 铁板烧(上)第87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八)第8节 轻工业第2章 手谈(下)第13节 绝处逢生(上)第33节 巨舰(上)
第21节 北大荒(上)第37节 瘟疫第8节 知天命老将服输第23节 北疆坦克之海(四)第27节 海参崴大海战(下)第29节 美法同盟第43章 杯弓蛇影第92节 560毫米主炮下的临时后方第23节 香港论策(上)第80节 亮剑第63节 关贸组织第69节 铁流(八)第88节 民主进程第15节 兵贵神速(一)第32节 抗美第39节 血战(六)第21节 巡检做天子(五)第31节 见公婆第27节 御前会议第42节 水库三日谈(六)第81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少将(二)第2节 京师风云第10节 僵局第6节 财富之路第47节 血战(十四)第23节 奇袭印度第53节 克拉运河(一)第24节 战争中的男女第61节 经济危机(六)第4节 英美海上联军第9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中)第74节 新年新石油第105章 五湖四海皆一望第31章 谭嗣同(上)第30节 日本投降第22节 巡检做天子(六)第50节 大白舰队下第14节 辩论大赛第72节 夺取皇冠明珠第42节 水库三日谈(六)第41节 水库三日谈(五)第14节 日本vs东北 纺织品之战第1节 布尔战争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9节 朕受命于天第33节 北冰洋之战第40节 水库三日谈(四)第106章 氢弹第4节 将军初建功第7节 四川造反第13节 御寇之器第31节 乱战第63节 过草地(下)第70节 半瘫山姆斗野鹤(二)第33节 北冰洋之战第12节 大战前夜第34节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44节 赤字搞教育(上)第16节 战神出现第7节 突袭(二)第8节 轻工业第6节 因祸得福(上)第68节 铁流(七)第17节 俄国-泥足巨人!第21节 闪电战(上)第1节 风起萍末第11节 坐山观虎斗第9章 直谏(上)第10节 立国会议(中)第45章 射小鸟第14节 激战定西第83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四)第30节 万园之王第66章 火在烧第9章 直谏(上)第41节 特战雄兵(八)第90节 逆鳞(下)第28节 空袭第81节 围剿阿肯色号(上)第35节 血战(一)第74节 驼峰航线(上)第9节 明大势总统放权第15节 空袭(中)第22节 北疆坦克之海(三)第43节 血战(十)第5节 太白楼上试金甲第94节 抢滩登陆战(中)第103章 原子弹(中)第32节 欺骗-共工计划第67节 泰坦尼克号上第30节 万园之王第20节 两手都要硬(上)第55节 俄国投降了第36节 水库三日谈第60章 新政第35章 铁板烧(上)第87节 报国无门的印度将军(八)第8节 轻工业第2章 手谈(下)第13节 绝处逢生(上)第33节 巨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