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安置

七月,海南岛到了最为酷热的季节,行朝重建机构工作也进入关键点,这可以说是一场极为艰巨的任务。?当年赵昺入琼时一直苦于缺少有经验的官员,不得不矬子里拔将军,以补充不足。可等行朝迁琼后,他反倒为官员太多的问题起了愁,这不仅仅是要为他们放薪俸,解决住房,还要给他们安排工作。

行朝迁琼前,到底有多少官连吏部都搞不清楚,这其中既有杨太后带着两位皇子出逃时随扈的官员,也有临安失陷后前来投奔的官员,还有在乡赋闲或是落职的官员也前来勤王。而行朝成立后为鼓舞士气,又大肆封赏,任命了众多官员。

随着行朝的四处漂泊,更是一路走,一路封官。一些地方的豪强地主捐些金银粮食,甚至土匪强盗只要表示效忠朝廷都能混个官做,真可谓知县、知州随便给,转运使、宣慰使这样的高官也是满地撒,而兵马使、防御使更是多如牛毛。

这样大面积,毫无节制的任命官员难免鱼龙混杂。有的人不过是为了混个官身光祖耀祖;有的人就是投机,赌大宋朝不会亡;还有的弄个官做干脆就是为了降元后能多得到些好处。当然其中也有不乏为了报效君王,抵御外辱的忠臣义士。

但在蒙古人不断的打击下,有的官员为国尽忠,有的投降了蒙古人,有的弃官而走,还有不少人留在了行朝,又随着朝廷跟到了琼州。而这里地盘有限,所辖只有三军、八县之地,哪里有那么多的职位安置如此多的官员,可怕的是其中还有许多人无德无能,根本就无法胜任。

赵昺对此也有心理准备,当他决定将行朝迁琼的时候就知道必须要接下这个包袱,否则就会离心离德,陷自己为不义,毁了行朝的声誉。不过他还是十分感谢蒙古人的,暗自庆幸其替自己解决了大宋三百年没有解决的‘三冗’问题,把大宋上百万军队都替他养了,多如牛毛的大小官吏给处理啦!

不过赵昺最感激的还是蒙古人是将自己的亲戚们或虏或杀,收拾的干干净净,‘帮’他减轻了不少负担,否则自己千辛万苦弄来的这点钱都不够给他们花销的,还要整日担心他们抢了自己的座位。如今是即替他消除了后患,又减少了开支,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

“陛下,行朝随迁官员都已清查完毕,请陛下预览!”今天的是陈仲微提请召开的朝议,汇报工作,并听取下一步的安排,因而先启奏道。

“呈上来!”赵昺点点头道,可他看到那后有两尺的名册心不由的往下一沉。

“陛下,吏部受命后队入琼的官员进行了统计,共有文武官吏八千八百九十六人,其中有品者六千余人,有职者三千六百余人!”陈仲微又禀告道。

“嗯,心向朝廷的官员还是不少啊!”赵昺满意地又点点头,他还是略感欣慰,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过一万七千人,现在少了一半多。不过心里却苦啊,若是落实,在琼州之地如此高的官员比例估计也能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而这其中还有许多赋闲的官员都需要自己来养活,不过看来吃白饭的人是少不了啦!

“禀陛下,臣与各位宰执尊圣谕重新梳理和勘定各省、台、寺、监定员,消减虚设之职,行朝可安置官员一千二百余。地方各州县三百余,军中六百余!”陈仲微禀告道。

“嗯。”赵昺边听,边翻看名册嗯了声。

赵昺这些天也做了些功课,他知道在宋初赵匡胤曾面临与自己同样的窘境,出于稳定人心、巩固政权之必须,又有提拔资序低而有才干的新进之士担任要职、安置无能或不甘臣服官员于闲散之便,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与之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弊病。

原来的省台寺监官,变成了闲散官或阶官,除非特敕,不治本司事,造成了官制的紊乱。由于官吏的数量越来越多,实际职务和工作内容又有限,于是这些官吏中有很多都成了虚职。时人称“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意思就是说,占着官位,却整天没事干的,十人里面就有**个,跟现在的吃空饷差不多。

知道是一回事儿,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儿。赵昺当前无论是出于稳定的需要,还是保留骨干的需要,都要搭起台子,不能总弄个草台班子唱戏。因而他提出要适度压缩各省、台、司、监官的人员,加强基层力量。解决部分官员安置的同时淘汰一批实在是无法使用混吃混喝之流,为将来的扩充留下余地。所以对于他们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

“陛下,为保留有才能者,暂又无法安置的,臣等以为可入学士院,及翰林院;部分通过州试和省试者,可入国子监学习,以为国育才;实不堪用者可勒令部分人员致仕,以减少朝廷开支。”陈仲微又奏道。

“可行!”赵昺犹豫了下颔道。心里琢磨裁员的方式古今差不多,对于部分有才能的人调换单位先养起来,等待有机会再起用;年轻还有培养价值的人去上学;干啥都不行的人就一半工资内退了。

不过赵昺对将部分人安排到学士院和翰林院还是有些微词的。这学士院其实就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翰林学士有“天子私人”之称,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掌内制及起草宫内各种活动文书。另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侍从皇帝以备顾问、献纳之任,也就是作为皇帝的智囊、参谋,运用其娴熟于胸中的历代典章制度与帝王学的知识,出谋画策。

因为翰林学士亲近皇帝,可以左右皇帝决策,又易得人主赏识擢拔,成了宰执官储材之地。所以其入选也难,入选后任也重、位亦崇,是士人们十分企慕之地。而赵昺知道满朝能符合这个条件的人早已位列宰执,或委以重任,他们这么安排其实是掩盖另一个动作……

第858章 好事上门第373章 难捉摸第1269章 不能偏勃第529章 各有所愿第538章 假仁假义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856章 前车之鉴第1359章 纳入囊中第345章 琼州有变第552章 难解之题第1076章 勇者不得独进第714章 盼来了第364章 艰难第136章 救灾第648章 因时就事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110章 都憋屈第080章 人心难测第606章 胜负之间第802章 大策略第156章 设计第487章 松弛有度第716章 动荡第1273章 不能忽视第293章 作秀有风险(一)第893章 气糊涂了第466章 难题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172章 政令难通第1375章 拉人上船第672章 妥协第1110章 都憋屈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1291章 过在于君第436章 告状第1012章 变通之法第908章 主因第1458章 理由强大第435章 将计就计第251章 两连撞第1403章 阶层分裂第509章 冲阵第672章 妥协第1272章 说易行难第1387章 玩火自焚第107章 挖宝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716章 动荡第985章 得力之人第237章 争执第448章 说道说道第366章 变化第457章 为君不早朝第1101章 危险和机会第1071章 不如意第1059章 窥破天机第953章 困兽犹斗第711章 扎硬寨第598章 ‘ 蒋干’中计第692章 炒故事第1052章 原来如此第365章 坏了第1073章 波澜不惊第1315章 大惊小怪第483章 缺德带冒烟第1221章 以一敌二第312章 危局第779章 无奈第1053章 尼站第499章 有钱难买第669章 辩第1172章 必争之地第446章 合作第272章 各有主意第1344章 不太乐观第929章 危机不断第487章 松弛有度第831章 真真假假第974章 余波第1464章 神秘贡品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204章 勇士号(三)第1112章 南渡第200章 尘埃落定第576章 ‘妙计’第464章 该杀第371章 不着急第091章 整编(三)第1389章 经营有道第537章 都是这么干第806章 难题第504章 田真子第444章 应急之物第1174章 金汤之城第662章 定位第1174章 金汤之城第389章 打动第294章 作秀有风险(二)第952章 网中之鱼第848章 ‘解放’
第858章 好事上门第373章 难捉摸第1269章 不能偏勃第529章 各有所愿第538章 假仁假义第245章 意外之喜第856章 前车之鉴第1359章 纳入囊中第345章 琼州有变第552章 难解之题第1076章 勇者不得独进第714章 盼来了第364章 艰难第136章 救灾第648章 因时就事第970章 究其根源第1110章 都憋屈第080章 人心难测第606章 胜负之间第802章 大策略第156章 设计第487章 松弛有度第716章 动荡第1273章 不能忽视第293章 作秀有风险(一)第893章 气糊涂了第466章 难题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172章 政令难通第1375章 拉人上船第672章 妥协第1110章 都憋屈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1291章 过在于君第436章 告状第1012章 变通之法第908章 主因第1458章 理由强大第435章 将计就计第251章 两连撞第1403章 阶层分裂第509章 冲阵第672章 妥协第1272章 说易行难第1387章 玩火自焚第107章 挖宝第1353章 摧枯拉朽第716章 动荡第985章 得力之人第237章 争执第448章 说道说道第366章 变化第457章 为君不早朝第1101章 危险和机会第1071章 不如意第1059章 窥破天机第953章 困兽犹斗第711章 扎硬寨第598章 ‘ 蒋干’中计第692章 炒故事第1052章 原来如此第365章 坏了第1073章 波澜不惊第1315章 大惊小怪第483章 缺德带冒烟第1221章 以一敌二第312章 危局第779章 无奈第1053章 尼站第499章 有钱难买第669章 辩第1172章 必争之地第446章 合作第272章 各有主意第1344章 不太乐观第929章 危机不断第487章 松弛有度第831章 真真假假第974章 余波第1464章 神秘贡品第1037章 还以颜色第204章 勇士号(三)第1112章 南渡第200章 尘埃落定第576章 ‘妙计’第464章 该杀第371章 不着急第091章 整编(三)第1389章 经营有道第537章 都是这么干第806章 难题第504章 田真子第444章 应急之物第1174章 金汤之城第662章 定位第1174章 金汤之城第389章 打动第294章 作秀有风险(二)第952章 网中之鱼第848章 ‘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