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日食的影响

正午时分,天空一片黑暗,这如同世界末日一样的场景很让人们惊慌,包括恩斯特在内的一众高官都欣赏这这百年难遇的全日食一幕。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中世纪时期,没有人会茫然的认为这是天上的灾祸,尤其在东欧联盟境内,教育普及率非常高的欧洲联盟诸国公民此时有的只是兴奋和欣赏这难得的场景。当然,部分地区能够见到的只是日偏食而非日全食。

其实这是恩斯特的一个机会,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日全食覆盖的几乎就是东欧地区和亚洲北部,情报部门的渲染之下,日全食在他们国家出现很多的流言版本,其中最让人相信的一点就是黑暗代表着崛起中的东欧联盟,日全食覆盖下的地区象征着恩斯特的覆盖范围。

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能够见到日食的地区都是典型的东欧联盟影响范围呢?其他地方还要好一些,巴尔干地区、土耳其地区、苏维埃地区、日本地区,这些都是最紧张的,甚至日本方面还派遣来外交官进行试探。

日本的天皇还带着很浓郁的神话色彩,这样的流言无疑最有市场,他们也是里面最紧张的,相比较稳定一些的是苏维埃,只是稳定的也只是那些官员们,最是下层越是害怕紧张,因为贫困的他们文盲率也非常高。

一个日食差点让恩斯特成就大业,这多少让恩斯特有些放下心来,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上苍。他给自己的定义就是称霸东欧。否则为什么会如此的巧合?

加强对乌克兰地区和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恩斯特还把查理安排到罗马尼亚,同时跟随他前往的还有海因里希,海因里希的生活实在是太平静,恩斯特认为是时候让他跟在自己的哥哥身边学习一些东西。

这里面最让人出乎意外的也许就是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14岁的小家伙在草原上生活六七年的时间,他的心胸在这里有很大的影响,一举一动包括他的性格都显得有些狂野,同时他也是兄弟几个人之中身体最好的一个。

安妮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因此见到身强体壮的布尔克特。弗朗茨很是高兴,这些年来安妮一直担心布尔克特。弗朗茨的身体,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三个女人中身体最弱的她,儿子却是最强壮的一个。

毫无疑问,布尔克特。弗朗茨是兄弟几人之中唯一拥有私人军队的一位,哈萨克王国的政权比较弱,因此在哈萨克草原上,布尔克特。弗朗茨几乎就是王。

这几年的时间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有有一整个骑兵师,整整13000余人的陆军骑兵师在哈萨克地区有很大的声誉,甚至他还同苏维埃的陆军强硬的碰撞过一次。也正是那一次的大捷才让恩斯特彻底放权给布尔克特。

骑兵师骑的并非就是战马,现在已经是20世纪30年代。战马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即便在有些落后的中部地区也同样如此,因此布尔克特的骑兵师主要是坦克骑兵和空骑兵组成。

骑兵师拥有坦克180辆、战斗机50架、轰炸机20架,包括一个空军基地,几个机场都是布尔克特。弗朗茨的私人财富。

这些年布尔克特。弗朗茨也立下一些功劳,其中包括整顿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地区,当然此时他们还不是这个名字,他们也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是趁当时俄罗斯帝国拿下哈萨克地区这两个人地区诞生一些军阀而已。

布尔克特。弗朗茨十三岁的那年,在他的“指挥”下两个地区的军阀被彻底消灭,两个地区自然而然重新回到哈萨克王国的领土中。

继续南下就是伊朗,说起来东欧联盟同伊朗的国际关系还算不错,尤其是同伊朗皇室,罗莎成人典礼的时候恩斯特也邀请过伊朗的一位适龄王子,并且把他列进候选人的范围,只是非常可惜……

整个波斯湾地区,巴列维王朝强大的军力俨然就是波斯湾的警察,这方面就是东欧联盟也不能媲美,谁让哈萨克王国不是伊斯兰国家呢?

从里海到黑海,如果能够打通这一条道路,那么欧亚就能够连接到一起,从哈萨克到罗马尼亚,恩斯特安排查理前往罗马尼亚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其中。不过两海中间的几个地区的确有些不好应对。

不动则已,一动必然牵扯到苏维埃和伊朗两个国家,苏维埃没有什么,伊朗的军力东欧联盟也不放在眼里,可是恩斯特不想同伊朗发生矛盾,因为这很有可能在有心人的策应下成为东欧联盟同整个伊斯兰地区的矛盾,这可不利于东欧联盟在伊斯兰地区的布局。

这件事如何做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本来是得利的事情如果一个不小心弄差,那么恩斯特岂不是会悔恨死?

灭一个国家不难,可是如果不能征服这个国家的公民,那么他们为你带来的损失是远超过你得到的,就例如奥匈帝国时期的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地区的国家都不是很强大,想要灭掉他们很轻松,除去需要注意那里复杂的国际局势之外,真正让忌讳的就是那些疯狂的左派份子,历史上斐迪南大公的死亡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原因?

恩斯特可不想见到,整个伊斯兰地区到处都是仇恨东欧联盟的目光,但凡有东欧联盟的公民吗,他们都需要小心翼翼的走在中东地区的街道上,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有人向你开枪、用刀抹掉你的喉咙。

仇恨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这股力量的背后还有宗教的力量,那么已经不能单用恐怖来形容,至少恩斯特非常忌讳这样的事情发生。

1936年,轴心国正式成立,德国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次月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同月日本、德国签订国防协定。

罗莎已经成婚并且陪同夫婿阿卜杜拉前往中东地区,婚礼的当日真正到来的贵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此时欧洲已经到关键的时候,但即便是这样婚礼依然非常的奢华。

酋长国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扶持发展,现在人口已经突破20万,领土也增加到一万平方公里,相比较其他方面,酋长国的军事无疑是最强大的,整整5万精锐陆军全凭罗莎的私人财富供养着。

装甲师、飞行编队、驱逐舰、巡航舰……可以说恩斯特送给自己女儿的“嫁妆”可是相当不菲,如果真正核算起来,整体的价值估计已经达到三千万欧元。

面对这个新崛起的强大国家,无论是阿曼王国还是沙特阿拉伯王国都显得小心谨慎,他们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友谊,另外一方面也在各种方面上限制阿卜杜拉的影响力,他们很害怕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为对方帝国的一员。

不过是一个20余万人口的小国而已,值得如此的紧张?这话也只是说说而已,此时阿拉伯国家谁敢小觑阿卜杜拉?要知道他的身后站着的可是恩斯特那位东欧之王,只要有心,估计不出两年的时间这个不过20万余人口的“小国”就会成为200万人口的大国。

酋长国的首都正在创建当中,阿卜杜拉的意思是建造一个超过10万人口的大都市,对此恩斯特很是丢人的表示10万人口的那是小城市,超过50万人口那才是大都市!

中东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地区,因此城镇化很是重要,生活的太过分散只会让人口不停的减少,因此整个酋长国不需要有多少的城镇地区,只要在重要的地方有几个大型城市就可以,因此对阿卜杜拉口中的大都市,恩斯特设定的就是可以容纳30万人。

建造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和建造一个30万人口的城市概念和花费自然不同,但是有东欧联盟的支持,这倒也没有什么。

此时的中东地区还没有崛起,这里的穷苦人太多太多,只要付出一些粮食他们就愿意为你做任何的事情,铁路、建造城市,阿卜杜拉获得接近30余万的劳动力,而获得的只是一些粮食而已。

为什么酋长国的人口增长的如此快,就是因为阿卜杜拉从里面挑选出一些做事情积极之人吸纳进自己的国家。其实还有很多人都想要成为酋长国的一员,但是阿卜杜拉觉得人口太多不是好事,因此一直在犹豫。

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可是罗莎很清楚自己丈夫的担忧,没有任何的商量直接给恩斯特打去电话索要大量的粮食,对于女儿恩斯特向来不懂得什么叫做拒绝,而且这对东欧联盟也是好事,没有理由拒绝。

也正是大量粮食的运输才让这些阿拉伯国家紧张,因为此时大量的人口真在朝酋长国而去,不出意外这些人口就是未来酋长国崛起的基础。。

第291章 电视!第2章 前往梵蒂冈第338章 二战前(一)第194章 曝光第37章 神秘的斐迪南大公第71章 军备面世第250章 来自东方的“客人”第271章 华沙会议前夕第327章 宗教骑士团第194章 曝光第87章 玛丽昂·;拉法耶特第134章 远东的来客(二)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4章 苏联仓库第227章 托卢布科准将第177章 战争结束前夕(二)第373章 希特勒的幻想第178章 战争结束前夕(三)第367章 大帝的演讲第60章 郁闷的镇长第348章 和平会议(二)第197章 即将到来的客人第315章 一份大礼第39章 击剑第91章 东方博物馆第315章 一份大礼第197章 即将到来的客人第55章 失之交臂第77章 妥协第311章 奥地利暴乱事件第86章 巴黎第57章 告别维也纳第330章 第三帝国崛起第267章 脱身事外第26章 卡尔王子第275章 哈萨克王国第274章 15集团军第240章 边境风云(二)第196章 交换第366章 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们第55章 失之交臂第137章 帝国的覆灭第145章 捷克公国(五)第229章 银行国有化第217章 加冕前(上)第15章 艰难的选择第138章 一战前(一)第334章 成人典礼第96章 杰西卡的承诺第200章 电影提议第270章 匈牙利王宫的对话第260章 波兰的希望第211章 查理的出生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190章 战火之路第93章 葬礼第50章 伯勒尔的心思第157章 西伯利亚(二)第247章 安妮的邀请第118章 伏伊伏丁那(六)第66章 一分为二第323章 皇储们第184章 战争结束(二)第150章 德语第110章 雇佣兵第83章 第二次检阅第364章 新首相第127章 宴会(二)第290章 私立学校第40章 印第安人第257章 魔术师科波菲尔第266章 割让土地第4章 苏联仓库第322章 欧洲的辉煌时刻第295章 格洛丽亚到来第29章 伯勒尔的阴谋第255章 愤怒的恩斯特第214章 立陶宛国王第163章 平静中布拉格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36章 十万英镑和音乐会第358章 希特勒的犹豫第276章 于占山的为难第311章 奥地利暴乱事件第90章 初抵英国第10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第34章 热情的大公第235章 安妮的求助第98章 沙皇的要求第186章 战争结束(四)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342章 二战前(四)第59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第363章 世界第四第239章 边境风云(一)第310章 驻华沙大使第354章 莫斯科巨变第59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第370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第237章 街道上的女郎
第291章 电视!第2章 前往梵蒂冈第338章 二战前(一)第194章 曝光第37章 神秘的斐迪南大公第71章 军备面世第250章 来自东方的“客人”第271章 华沙会议前夕第327章 宗教骑士团第194章 曝光第87章 玛丽昂·;拉法耶特第134章 远东的来客(二)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4章 苏联仓库第227章 托卢布科准将第177章 战争结束前夕(二)第373章 希特勒的幻想第178章 战争结束前夕(三)第367章 大帝的演讲第60章 郁闷的镇长第348章 和平会议(二)第197章 即将到来的客人第315章 一份大礼第39章 击剑第91章 东方博物馆第315章 一份大礼第197章 即将到来的客人第55章 失之交臂第77章 妥协第311章 奥地利暴乱事件第86章 巴黎第57章 告别维也纳第330章 第三帝国崛起第267章 脱身事外第26章 卡尔王子第275章 哈萨克王国第274章 15集团军第240章 边境风云(二)第196章 交换第366章 哈布斯堡家族的国王们第55章 失之交臂第137章 帝国的覆灭第145章 捷克公国(五)第229章 银行国有化第217章 加冕前(上)第15章 艰难的选择第138章 一战前(一)第334章 成人典礼第96章 杰西卡的承诺第200章 电影提议第270章 匈牙利王宫的对话第260章 波兰的希望第211章 查理的出生第299章 1925的小资生活第190章 战火之路第93章 葬礼第50章 伯勒尔的心思第157章 西伯利亚(二)第247章 安妮的邀请第118章 伏伊伏丁那(六)第66章 一分为二第323章 皇储们第184章 战争结束(二)第150章 德语第110章 雇佣兵第83章 第二次检阅第364章 新首相第127章 宴会(二)第290章 私立学校第40章 印第安人第257章 魔术师科波菲尔第266章 割让土地第4章 苏联仓库第322章 欧洲的辉煌时刻第295章 格洛丽亚到来第29章 伯勒尔的阴谋第255章 愤怒的恩斯特第214章 立陶宛国王第163章 平静中布拉格第21章 空间里的发现第36章 十万英镑和音乐会第358章 希特勒的犹豫第276章 于占山的为难第311章 奥地利暴乱事件第90章 初抵英国第10章 博那罗蒂伯爵的秘密第34章 热情的大公第235章 安妮的求助第98章 沙皇的要求第186章 战争结束(四)第47章 安德烈到来第342章 二战前(四)第59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第363章 世界第四第239章 边境风云(一)第310章 驻华沙大使第354章 莫斯科巨变第59章 贫困的摩拉维亚第370章 日本海军的覆灭第237章 街道上的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