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陈年旧案

皇上气急败坏,抡起铁管就向穆清瑶砸去。

儒白的身影一身,只听得一声闷哼,穆清瑶想拦已经拦不住,皇上几乎用了八成功力,重重地砸在贺相身上。

他痛得脸色一白。

“贺初年,你做什么?”皇上又惊又怒。

贺相苦笑:“皇上何必跟个孩子计较?”

看他痛得脸都白了,皇上眼中闪过一抹痛色:“那你也别自个挨啊。”

“她挨不住,连点内力都没有。”贺相看了眼穆清瑶道。

皇上的脸色越发黑沉:“你何时如此在意她了?令媛的事你不记得了吗?若不是她,雪落也不会落到如此田地。”

贺相默然。

穆清瑶强忍着心痛,没有多看贺相一眼,众目睽睽之下,不想让人诟病贺相,更不想让人知道,她与贺相可能存在的关系。

在场的大臣不知内情,更不明白穆清瑶是哪里冒犯了皇上,使他龙颜大怒,一副要杀她而后快的样子。

史大人最先站出来:“皇上,晋王世子妃素来贤良,不知皇上因何而要责罚她?”

文大人也道:“是啊,世子妃年轻,倘有不当之处,还请皇上宽佑。”

这些大臣不替穆清瑶说话还好,皇上越发脸色发沉,指着穆清瑶道:“你们眼中的这位晋王世子妃,就是残害太子的主谋,你们知不知道?朕的儿子被废了,朕发发火不可以吗?”

众人皆惊,贺相首先向皇上一辑道:“皇上,晋王世子妃并无武功,她一个贵妇人,怎么会去悠然阁那种风月场所?”

文大人也道:“不错,皇上是不是听信了小人之言?世子妃不可能会去悠然阁的,太子……遭此厄运,实在与其自身不检有关,皇上,臣斗胆,既便太子身体完好,这样的人格品性,也实在不足以当担储君。”

史大人附议:“不错,皇上,大锦以仁孝治天下,受圣贤教化,为君者,当品性高洁,德行优华,岂能让太子这等荒淫粗鄙之徒来统治?臣认为,是时候废除太子了。”

当着自己这个皇帝的面,把太子说得如此不堪,不是在打自己的脸,骂自己教导无方?

皇帝越发气,狠狠地瞪了史大人一眼,怒道:“她就是贤良淑备,朕的儿子就荒淫粗鄙,来人,告诉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臣们,说说昨儿个太子出事时,这位世子妃在哪儿?”

太子侍从被押过来,跪下道:“……奴才昨儿个亲眼见着太子妃就在悠然阁,与太子还发生了争执。”

几位大臣都惊愕地看向穆清瑶,贺相也皱了皱眉,瑶儿这孩子素来脾气暴,又是个有仇必报的主,前儿个裕亲王的儿子就被她弄得遍体鳞伤,想来是为了阿离那小子报仇,还正赞赏她手法精妙呢,既出了气,又摘清了自己,怎么对付太子的法子就这般明白张胆,没想过要避嫌遮掩呢?

不由责备地看了穆清瑶一眼。

却见她正对自己眨巴着眼睛,顿时明白,这丫头怕是又在计划着什么呢,只见她目光对太子侍从斜了斜。

贺相立即明白,这丫头心里又在算计着什么,这些都是她故意的呢。

便顺着那侍从的话问:“你说太子与世子妃产生争执?怎么可能?莫非世子妃与喜欢那悠然阁的姑娘?可见是一派胡言!”

“奴才没有胡说,奴才当时就在太子殿下身边,还有许多侍从也同样听见了,太子殿下也很不明白,为何世子妃会出现在悠然阁,奴才就听世子妃说:敢伤我清瑶的男人,就要考虑你能承受的后果。”

这话象是瑶儿这丫头说的话。

贺相苦笑,这孩子还真是大胆妄为啊。

几位大臣们也面面相觑,感觉他们所认识的人里面,也只有穆清瑶会说出这样霸道又有气势的话来。

皇上怒道:“阿离那小子素来狂的很,又有一身施毒的本事,谁敢欺负他啊,就算前几日被鞭笞了,那也是朕下的令,关太子何事?莫非你穆清瑶的相公犯了法,还不能治?”

侍从忙解释道:“皇上,世子妃是怪那日晋王世子受鞭笞之后,太子殿下打了他一拳的事。”

众人皆释然,原来如此!

太子果然阴毒,晋王世子那场鞭刑可是裕亲王亲自动的手,手法刁钻阴毒,当初史大人见他被扶起来时,连站都站不稳,遍体鳞伤,太子还真会趁人之危。

见众朝臣脸上全是鄙夷之色,皇帝更气,一脚踹翻太子侍从,该死的奴才,该说的不说,这话也是能说的?

“太子那是孩子气,就算是打了阿离那小子一拳吧,也只是他们兄弟之间置气的事,你用得着把太子害成残废么?”皇上怒道。

穆清瑶猛地站了起来,直视着皇帝道:“皇上,太子害我家相公,仅此一拳之事?您是装糊涂,还是真的不知道?我相公三岁之时,在宫里被人抽干血,用最酷烈的手段使他筋骨尽断,对一个三岁孩子用如此残忍的手段,下手之人有多狠毒?阴险?是要有多恨他才下得了这个手去啊?太子只是被人废了男根算得了什么?可知我家相公生生受了十几年的折磨!”

此言引起极大的震动。

当年晋王世子被害一事,是一段公案,更是一件不能随便议论的皇家,此事过后,晋王一气之下远驻边关,不再上朝,手掌大军,不听圣令,一家独大,几乎与朝庭成为对抗之势,这些年大锦朝堂还算安定,全在晋王识大局,以大锦江社稷为重。

没想到,当年之事,果然是太子所为?

可当时太子也只有岁,那么小的孩童心思就如此狠毒?

文大人满脸震惊,喃喃道:“不会吧,那时候,太子才多大啊……”

“可不是吗?世子妃,你是不是弄错了?”史大人也道。

皇上冷笑:“穆清瑶,你危言耸听,这么可笑的话也亏你说得出口,你可知,构陷太子也是死罪?”

“构陷太子?皇上真以为,当年的人都死绝了吗?真以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时太子是小,但皇家人早慧,他当然不是一个人独为,参与的,还有您的这位贤良淑德的皇后,没有她的帮助,太子怎可能完得成?”穆清瑶冷笑,指着皇帝身边的皇后道。

皇后脸色一变,整个身子都瑟缩了一下,目露惊慌。

“穆清瑶,空口白牙的,污陷人也要拿出证据来。”见大臣们都看向自己,皇后极定使自己镇定下来,声色俱厉道。

“污陷人当然是拿不出证据出来的,但是,指证罪行,自然有证据,不过,在拿出证据之前我想问问专司刑名的史大人,残害手足,虐杀亲王世子,该当何罪?”

皇上立即眼神如刀地射向史大人。

史大人却脸色一凛,向穆清瑶一辑道:“回世子妃的话,残害手足,该当斩刑,虐杀亲王世子,该当抄家灭门。”

穆清瑶冷冷地看着皇帝:“皇上,若是臣妾拿出太子当年虐杀我家相公的证据来,臣妾也不要抄灭他满门了,毕竟是亲堂兄,只是给他个斩刑,也算是手下留情了吧。”

皇上眼神明明灭灭,狠厉地瞪着穆清瑶:“证据?时隔十七年,你能拿出什么样的证据来?你又能用什么法子证明,你的证据不是伪造的?”

穆清瑶便看了贺相一眼。

贺相眼神也有些复杂,却还是向前一步道:“禀圣上,当年之事,臣也略知一二,太子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好几个皇家公子同去后山,太子年纪最大,晋王世子最小才三岁,侍从宫女众多,有谁能让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掳走小世子,并残害之?

臣当初也调查过,那些侍从都是太子以各种名义调走,或驱离,当年的侍从虽然大部份伏诛,但还是余有人在的。”

贺相竟然亲自作证,这点让皇帝也没想到,他们君臣,关系匪浅,感情甚深,贺相虽然平素嚣张跋扈,但却很少如此泼皇帝面子,至少有轻重。

文大人不由睃了史大人一眼。

在对方的眼里读到了一丝讶异与难以言喻的复杂。

皇帝怒道:“贺初年,朕当年就命你调查,当年结案的可是你,如今又说余有证人在?当初为何不禀公办理?”

皇帝这是在撒赖!

贺相不由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心虚地垂了垂眼眸,怒斥穆清瑶:“不是有证人么?叫出来啊,若是子虚乌有,可莫怪朕不念亲情。”

穆清瑶冷冷一笑,却看向皇后身后的福公公,纤纤玉指一指:“就是他,他就是当年的目击证人之一。”

她的话再次引起震动,除了文大人几个,其他三品以上的官员先前都三缄其口,默不作声。

但晋王世子被害这段旧案确实牵扯了大家的神经,毕竟人除了八卦,也还是有正义之心的,对一个三岁孩子施惨无人道之事,确实令人发指。

不由得全都看向福公公。

福公公早在穆清瑶一枪击穿皇帝身后的石墙时,就吓得腿脚发软,余三魂,却丢了七魄,突然被穆清瑶一指,三魂也失其二,脚一软就跪了下来。

他这一跪,不用开口也足见心虚了。

皇上气得只差没一脚踹死这没用的怂货。

“当年福公公还只是坤宁宫的一个小太监,被皇后指派服侍太子,如今可成了坤宁宫的总管太监了,福公公这一路青云直上,可知脚下踏着的是别人的血肉累积的阶梯?”穆清瑶厉声道。

福公公听得一头一震,整个人都哆索了起来,他耳朵里一直嗡嗡作响,全是穆清瑶那一枪过后的后遗症,那一枪若是打在自己的脑袋上,还能留下一块好骨吗?

“福安,起来,你是谁的奴才,需得跪这个贱妇么?”皇后气急,终是没忍住,一脚踹去。

福安这才稳了稳神,拍着衣袖爬起,可刚爬一半,窥见穆清瑶锐利的眼神,脚一软,又趴了回去。

“福公公,你最好是自个说实话,自个坦白的话,你在宫里这几十年所作的恶事,还只会这一桩会暴露,如果本世子妃下手的话?你自家那点祖坟都会被你刨出来,好生掂量啊。”穆清瑶冷笑道。

福安自晋王世子被害一案逃过一劫之后,便由一个小小的没品太监,一步一步顺顺当当地爬上了现在这个位置,其间,自然有好几条人命折在他的手里,否则,他也不可能爬得如此顺当。

其实,仅太子暗害晋王世子一事的帮凶这一个罪名,就足让福安死一万次了。

多吐露些罪名也是風子多了不怕痒,无所谓的事,但是,他所做的恶,又有哪一件不是连带着皇后的?

那些话,能说么?

说了,他自个死完了,只怕全家九族都会没命。

福安顿时大汗淋淋。

穆清瑶手一扬。

“穆清瑶,你在刑讯逼供吗?”皇后大惊,斥道。

“皇后娘娘怕了么?不敢让他说实话?”穆清瑶斜睨着皇后道。

“娘娘,奴才该死,当年的事,奴才确实知晓一二。”福安却已经掂量出了轻重。

晋王世子的毒天下无双,世子妃想要施毒,可以无声无息,谁也发现不了,如今提醒,不过给他留了一条退路,还算宽仁。

福安不是要领情,是划算了很久才作出的选择。

“你……”皇后怎么也没想到,福安会如此不经吓,而且还会背叛她,气得眼前一黑,身子摇摇欲坠。

好半晌,才指着福安道:“你……受了她多少好处?要陷害太子!”

“奴才……奴才”说与不说都是个死,福安突然向一旁的廊柱子撞去。

贺相眼疾手快,白素一展,将福安缠了个结实,拖了过来,“你这奴才,这是要畏罪自杀吗?晋王世子妃指你是证人,你就是了?你可知这一死,太子就是跳进黄何也洗不清了。”

他明明就是在帮穆清瑶,这话说的却象是在帮太子。

皇帝一肚子的火想发,却没处发。

狠狠地瞪了贺相一眼。

穆清瑶冷笑:“福安,你以为,只要你不说,就能救得了太子么?当年的侍从还活着的,可不止有你一个。”

说着,她拍了拍手。

一个五品官女缓缓走了过来,低眉顺眼。

皇后的心一沉,淑妃宫里的五品女,她怎么来了?她当年也在坤宁宫里?不可能,自己的印象里,坤宁宫没有这号人,她一直就在长春宫里……

皇上也是一脸迷茫,不记得当年的随侍中,还有这么一号人。

“奴婢见过皇上,皇后娘娘,世子妃,各位大人。”五品女官盈盈下跪,从容不迫道。

“你来作甚?”皇帝怒道。

五品女官不过三十多岁的样子,当年顶多十三四岁,这么小的年纪进宫的虽然有,却不多。

¤T Tκan¤C 〇

五品女官抬眸看向皇帝:“皇上可认得奴婢?”

皇帝皱眉,自然是认得的,她是淑妃宫里的掌宫,见过几次。

“皇上怕是只知晓,奴婢是淑妃娘娘宫里的掌宫,不知奴婢生母是何人吧。”五品宫女道。

皇帝愕然,皱眉道:“宫里宫女何止上千,朕如何能记得,你也是来诬构太子的?”

五品女官苦笑,“皇上果然是不记得了,想奴才的娘,死得凄惨,害她之人却一直逍遥,连她这个人是否存在都不记得,可悲,可叹,可怜。”

她一脸凄然,看向皇帝的眼神中,满是愤懑,穆清瑶微微叹息,宫廷阴暗腐朽,处处充斥着恶臭的血腥味,象她这样的人,绝对不是唯一。

“皇上还记得当年慈宁宫秋凌么?”五品宫女眸中闪着泪花,凄然道。

皇上一脸茫然,皇后却是脸色一白。

皇上的神情让五品女官神情更黯,眼神坚定地看了穆清瑶一眼道:“皇上果然不记得了,可怜我娘,被人挖去双眼,毁去容颜,苦守十年,临终时,还念念不忘……”

许是因为太过悲伤,她啜泣着,肩头微微耸动,好半晌才平复了些,抬眸,怒视着皇后:“皇上不记得,想来皇后娘娘肯定不会忘了吧,当年,皇上还是太子之身,喜欢上了太后宫里的侍女秋凌,与之有一夜之欢,原本皇上玩过之后便忘了,可谁知,秋凌却珠胎暗结,可怜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胆子又小,不敢禀告太后,月份越来越大时,只敢躲着生下孩子,却被人污指,孩子是她与某个侍卫私通而来,被打入了掖庭,受尽折磨。”

皇上不由得看向皇后。

皇后的眼睛发红,怒视着五品女官:“混帐,本宫当年还待字闺中,你娘之事,与本宫何干?”

五品女官含汗大笑:“待字闺中?皇后娘娘,您还要端着国母的架子么?你以为,你还有国母的体面?象你这等恶毒阴险之人,早该遭到报应。”

皇后气急,甩手就是一巴掌。

五品女官不退反进,怒道:“揭了皇后娘娘的短,娘娘恼羞成怒了吗?当年,您确实待字闺中,但身为太师之女,您是太子妃的热门人选,您怎么能容得了有女人在您还没进宫之前,就为皇上生下龙子?”

皇后气得上前又要打,皇上却拦住:“住手,让她说。”

他似乎是记起了一点往事,急于知道真相。

五品女官道:“皇后娘娘将我娘弄进了掖庭,继而想害死我娘,但还是被好心人救了,娘娘没能得手,我娘终于千辛万苦生下了我,却令人失望的是个女孩儿,那救我娘之人不愿意因此而得罪皇后娘家,但放手了。我娘明明已经对皇后没有了威协,可她还是不甘心,一得机会,便着人挖去了我娘的双眼,划破她的脸,让她成为废人,可怜我娘为了我,拖着残破的身子苦熬了十年,只希望有一天,能被皇上记起,我能够认祖归宗,不背着罪奴之身过一辈子。掖庭那种地方能吃人,我娘这十年熬得有多辛苦,没人能想象,我打小就受尽欺辱,又有谁能明白?”

五品女官说得泣不成声。

皇上看皇后的眼神能喷出火来,如果五品女官的话属实,那她就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本该是公主之身,却当了三十几年的奴才,被人使唤了几十年,皇帝这口气就卡在喉咙里,皇上因为爱好与人不同,子嗣并不多,公主更是少之又少,仅存活了两个,对于一个春秋鼎盛的皇帝来说,着实有点少。

皇后目光闪了闪道:“皇上,她一个贱婢,胡乱捏造谎言,您也信么?明明就是穆清瑶请来作伪证的,您信就输了。”

五品女官仰头大笑道:“皇后可以不信,不过,您可知,我后来又如何脱了掖庭,还有了五品女官的地位?一个无父无母的罪奴,没有人帮,要拥有我现在的地位,怎么可能?”

罪奴所生的孩子,是不可能脱离掖庭的,永生都是罪奴。

“不可能,你这个贱人,肯定用了非常手段,罪奴怎么可能脱离掖庭,说,谁是你的同谋。”皇后恶狠狠地说道。

“皇后娘娘,是奴婢!”安嬷嬷自廊柱后缓缓现身道。

皇后脸色刷白,连连后退了几步才站稳。

安嬷嬷是太后宫里最得力的,便是皇帝也要给她几分脸面,五品女官的娘原就是慈宁宫的宫女,她身上发生的事,别人不知,安嬷嬷岂会不知。

而有关皇家血脉的大事,安嬷嬷自然也禀报了太后,也只有太后能在掖庭中,维护秋凌,护她生下孩子。

皇帝那时候还是太子,却玩了太后跟前的宫女,这件事若是传将出去,是有损声誉的,太后不声张,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五品女官是个男儿,也许太后早就接她出掖庭,并在皇帝登基之后,让她认祖归宗了,可惜,她只是个女儿家。

太后又不想因之与皇后生冲突,这才仅仅将她从掖庭救出,却始终没给她名份。

想通了这些,官员们都好生希嘘,不止是皇家,侯门豪爵府中,这种事情又少了?正室下黑手残害庶子女的事,多了去了。

皇上审视着五品宫女,眼中多了一线怜惜,却还是冷厉地说道:“因为恨皇后,所以,你就来给穆清瑶作伪证?可知太子也算是你的亲弟弟?”

皇上这算是变相地承认了她的身份!

五品女官惨然一笑:“亲弟弟?奴婢情愿身上从来没有流过皇家血脉,情愿终身在掖庭里生活,也不愿意有个禽兽不如的亲弟弟。”

皇帝既即又怜,斥道:“混帐,你再敢出口无状,朕可要治你大不敬之罪。”

五品女官苦笑道:“别人不知奴婢的身份,皇上口中的亲弟弟却是知道的,淑妃娘娘曾亲口透露给他过,可他呢?眼里哪瞧得上奴婢这样的庶姐?从来没正眼瞧过奴婢,那日若不是世子妃,奴婢便被这位亲弟弟生生杖杀了。”

淑妃落水一事,皇上后来也知晓了,淑妃宫里的一众侍从宫女全是穆清瑶所救。

“所以,你恨太子,敢激穆清瑶,就来作伪证?你的话,不足为信!”皇后道。

“不知奴婢的话,可足为信?”安嬷嬷却向下一跪,抬眸直视着皇帝道。

皇帝皱眉:“嬷嬷不在慈宁宫怡养天年,何必多管闲事?”

安嬷嬷笑道:“奴婢会跪在这里,皇上还不明白是为何吗?”

皇帝脸色一变,目光闪烁。

“皇上当知,太后娘娘最疼的是谁?当年晋王世子被害一案,太后哭了多少场?皇上至孝,当知替世子查找真凶是太后娘娘的心结,安心当年没有亲眼所见,但这个孩子,却是安心跟前带大的,她的话,足信。”安嬷嬷道。

怪不得,这些年,太后一直不待见太子,原来太后早就知晓了当年的一些内情,怀疑着,却没有证据。

安嬷嬷说完,对五品宫女道:“可儿,说吧,有什么话,今天全说出来,这些年,苦了你,太后娘娘心中也有愧,你身份的事,今天也一并给你了了。”

五品女官哭道:“多谢嬷嬷,多谢太后娘娘,当年,自掖庭出来后,就被嬷嬷收留在慈宁宫里,嬷嬷待可儿的恩,奴婢感激不尽。”

安嬷嬷拍了拍她的肩,摇头:“那都是太后娘娘的恩泽,你要感激,就感激她老人家吧。”

五品女官道:“出掖庭时,我有十岁,在慈宁宫当了个打杂的小宫女,有安嬷嬷照顾,我过得还算自在开心,十三岁那年秋天,太子带着一帮小世子在御花园玩耍,我贪吃安嬷嬷做的桂花糕,自个提着蓝子在后山的桂树林里采桂花,因着是一个人偷偷溜去的,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

“我当时正采了小半蓝子桂花,累了坐在山石上休息,听见一阵争急切的脚步声,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手里夹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只手捂住那孩子的嘴,闪进了山洞里,我吓得差拼命捂住自己的嘴,才没叫出声来。

因着只瞟了一眼,所以,没看清楚那人手里挟着的孩子是谁,我当时也不敢管闲事,滚下山就逃,却在露上捡到一只鞋子,正是那孩子遗落在草丛里的,我便偷偷捡起,藏在衣裙之下。

后来就听说,晋王世子不见了,王妃哭到慈宁宫里,太后娘娘也找得急,整个宫里都闹翻了天,还是我悄悄告诉安嬷嬷,请她去御花园后的山洞里找,这才找着晋王世子的。

晋王世子被抱回宫里,脚上只穿了一只鞋,沾满血迹,我悄悄将那只鞋也藏了起来,现在还收在慈宁宫里。”

史大人听得真切,疑惑道:“此事早有定论,当时也说是有刺客进了皇宫,挟走了小世子,可也不能就证明是太子所为啊。”

五品官女道:“不错,仅凭这一点,确实不能证明就是太子所为,但是,我在去后山之前,御花园里也有几颗桂花树,便爬上树枝摘花,因为爬得高,就看得远,正好瞧见了太子与那黑衣人在一起,而且,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那个黑衣人,你可看清他的容貌?”史大人又问。

“自然是看清楚了。”五品官女道。

“是谁?”穆清瑶还不知道这个细节,急切地问,当年那人下手无比狠毒,是要多恨夜笑离,才对一个三岁的孩子下得了这么重的手?

“是……”五品官员缓缓向从大臣看去,突然,她身子一僵,唇角溢出黑血来。

贺相大惊,闪身扶住五品女官,但已然来不及了,她中了暗器,而且是施了毒的暗器,已然气绝身亡。

皇上震惊地看着五品女官,下意识向前两步,想要抱住她,到底也是他的血脉,虽然没有多少感情,但内疚还是有一点的。

穆清瑶哭着将王品女官抱了过来,放在地上。

这件事,夜笑离早就在调查,十几年了,也没多大突破,直到认识了五品女官……

她完全可以沉默下去的,就象宫里其他的知情者一样明哲保身,但是,当那天穆清瑶被太后召进宫,皇后与睿贵妃双双逼她允许夜笑离纳妾时,五品女官亲自找到了她,这些内情,便是那时候告诉她的。

穆清瑶当时震惊得无以复加。

得知自穆清瑶将太子打残,又要为夜笑离报当年之仇时,五品女官主动找上她,愿意为当年的事作证,就算明知此诺一出,她便是站在了刀尖之上,随进可能被杀,也义无反顾。

当初只是一念之仁救了那些无辜的宫女侍从,没想到,她竟然以命相报。

看着可儿清秀的面容,穆清瑶眼泪迷蒙。

“皇上,这里有人包藏祸心,他既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暗杀宫女,便有本事刺杀皇上您,此人必定与太子相识,皇后娘娘,您也知道,刚才下杀手的是谁吧。”贺相冷冷地说道。

皇上眼神复杂,阴戾地扫视着一众朝臣。

立在下面的三品以上朝臣,自然也包括了勋爵与宗亲。

“皇后,你还有何话说?”皇上冷声喝道。

“皇上,臣妾不知啊,仅凭一个小小宫女之言,如何能证实当年之事就是太子所为?”皇后娘娘跪下哭道。

“她只是小小的宫女么?”穆清瑶怒道,这个外表清雅柔弱的女人,还真是狠毒无比,宫里的女人,果然没一个是良善之辈,太可怕了。

“既便她是公主之身,但只一人之言也不足为信,何况,没有物证,岂能对堂堂太子定罪?”裕亲王突然站出来道。

皇后眼睛一亮:“不错,仅凭一人之言,不足为证。”

皇帝一阵头痛,而且发现,事情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由着别人在操控,怒道:“贺初年,朕命你彻查晋王世子被害一案。”

穆清瑶心头一宽,她原本就没打算能立即拿下太子和皇后,毕竟当年的人死的死,逃的逃,躲的躲,能出来作证的并不多,但是,如果由贺相亲自操办的话,就从容多了,她的本意就是要重办当年旧案,替夜笑离报仇。

贺相躬身应诺,担心地看了穆清瑶一眼,这丫头一脸喜色,可知大祸临头了?

“穆清瑶,不管当年旧案事实如何,你谋害太子一事可是板上钉丁了,你可还有话说?”果然皇后冷厉地看着穆清瑶道。

“臣妾没有谋害他,太子自己行为不端,与人冲突致残,与臣妾何干?臣妾只是去看了热闹,幸灾乐祸了一把而已。”穆清瑶淡然地说道。

“皇上,似这等藐视皇权,冒犯储君之徒,就该处死,留下只会祸乱宗室,扰乱法度,请皇上下旨,诛杀此女。”裕亲王手一抬,向皇上一辑道。

皇上点头,正要下令,贺相道:“皇上,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不能轻率定罪,据臣所知,踢伤太子的,是北戎皇室中人,北戎第一武士,容忌公子,世子妃与北戎素无瓜葛,怎么可能指使得了北戎皇子?”

文大人也道:“是啊,皇上,贺相的消息素来准确,残害太子的既然是北戎皇子,此事就不能轻率行事,可能会引起两国邦交,还是先缓一缓吧。”

“那你们的意思是,她害了太子,还由得她住在晋王府里逍遥自在?皇上,她方才……您可千万不能心软,此女绝不能留。”

先前那一箭一枪之仇,确实刻进了皇帝的心里,皇后一提醒,他更是气得咬牙切齿,但此时诛杀穆清瑶的确不妥,第一还没弄清她与北戎的关系,第二,她是殷紫茹的女儿,殷紫茹在大辽的地位今非昔比,不能乱来,如果用抽血救夜笑离的借口还过得去,但明着诛杀,对夜笑离也不好交待,何况,晋王若因此震怒了呢?

皇帝到底是皇帝,就算恨得牙齿痒痒,巴不得将穆清瑶五马分尸,也还是忍下了,冷着脸道:“来人,褫夺穆清瑶世子妃封号,打入刑部大牢,任何人不得探视,还有,不许走露风声,晋王世子救疾复发,你们不想他加重病情,就尽管告诉他吧。”

贺相急切地上前,想要求皇上,穆清瑶扯了扯他的衣角,摇摇头。

贺相诧异地看着她,这丫头,进刑部大牢进上瘾了,知不知道这是第三回了?

皇帝也怕还有人求情,手臂一挥,疲倦地转过身去,李德才高声唱诺:“摆驾乾清宫。”

穆清瑶被两名侍位架住,安嬷嬷急切看过来,穆清瑶对安嬷嬷点点头:“嬷嬷,别让太后娘娘担心,我会好好儿的。”

安嬷嬷的眼圈立即就红了,这孩子,到了这当口,还想着安慰太后,可知皇上这回可真下了杀心了啊。

文大人和史大人也担忧地看着穆清瑶,晋王世子于他们有恩,可这事,是该转告世子,还是不该呢?头痛。

文大人睃了眼史大人,史大人苦笑,皇上下的令,就算刑部由自己管,顶多不让人暗算了世子妃,但想要放走,难。

贺相走近穆清瑶,突然冷笑:“你也有今天?”

所有的人怔了怔,贺相方才不还很关心世子妃的么?怎么一时又是这种语气?

“没想到有一天,你也会进刑部大牢陪雪落吧?正好,她寂寞得很呢。”

穆清瑶立即明白了贺相的意思:“她可是要流放千里的,莫非贺相还想再包庇下去?北疆离着几千里远,我劝贺相还是多与她聚了聚,否则,这几千里的路程,谁知她会不会死在路上?”

贺雪落被流放之地不是北疆,而是南楚。

穆清瑶此言明明就是在暗示什么。

别人不知,贺相眼睛却一亮。

只是,到底还是心痛如绞,两个女儿,一个要流放,一个生死未卜,以自己的能力,怕是都难保全她。

没错,只有晋王有这个能力了。

这孩子,闹这么大动静,就是要逼晋王回京么?

可是,二皇子怎么办?那孩子一直很听自己的话,一直很乖,目的是什么,贺相又岂会不知,这么多年,象疼儿子一样疼着那孩子……

看着穆清瑶被押走,贺相心乱如麻,朝臣们早散去,他却还如僵石一样立在原地。

“相爷,怎么还没走?”

一个温柔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贺相抬眸,就见睿贵妃款款而来。

贺相眉头一皱,转身就走。

睿贵妃身形一闪,拦住:“贺初年,可不要忘了当初的约定。”

第109章 家事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5章 重回侯府2第81章 打太子第八十八章第84章 收礼第99章 梨妃之死第48章 绝技2第136章 劫法场2第九十七章第73章 订亲第101章 找贺相帮忙1第95章 贺相威武第三十四章初遇2第46章 陷井3第44章 陷井1第122章 晋王威武2第46章 陷井3第23章 跳坑2第26章 惩罚2第21章 挖坑2第140章 小婉的初吻第37章 选妃3第13章 砸库房2第64章 穆家小妹第144章 裕亲王之死2第83章 新婚第127章 贺雪落的转变第101章 找贺相帮忙1第45章 陷井2第131章 清理后宫第144章 裕亲王之死2第三十四章第14章 偶遇第27章 寻医第60章 十八年前的婚约第35章 选妃1第24章 跳坑3第118章 报应1第4章 回侯府1第46章 陷井3第16章 替侯爷纳妾第85章 扔她出去第144章 裕亲王之死2夜世子救妻第42章 治病第109章 家事第108章 小齐之死第107章 穆将军的志向第21章 挖坑2第91章 奇怪的贺相1第8章 拿了我的还回来3第99章 梨妃之死第124章 设伏1第66章 惩治穆二哥第103章 父女真相第132章 清理宫廷2第6章 拿了我的还回来1第50章 计谋第71章 大闹东宫第42章 治病第129章 后宫之事初遇2第92章 揭穿表哥第136章 劫法场2第60章 十八年前的婚约第81章 打太子第68章 穆夫人的旧情第83章 新婚第17章 整治1第39章 选妃5第49章 狡辩初遇2第110章 反击1第109章 家事六十二章 虐遍北靖侯府第82章 出嫁第48章 绝技2第116章 挟持皇帝第45章 陷井2第75章 大婚之前九十四章 潇洒的贺相第60章 十八年前的婚约第135章 劫法场1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135章 劫法场1第11章 赔钱第45章 陷井2第27章 寻医第91章 奇怪的贺相1第47章 绝技1第107章 穆将军的志向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4章 跳坑3第一百零二章第133章 贺相与穆夫人的当年1第146章 日常2第9章 拿了我的还回来4
第109章 家事第137章 扑朔迷离第5章 重回侯府2第81章 打太子第八十八章第84章 收礼第99章 梨妃之死第48章 绝技2第136章 劫法场2第九十七章第73章 订亲第101章 找贺相帮忙1第95章 贺相威武第三十四章初遇2第46章 陷井3第44章 陷井1第122章 晋王威武2第46章 陷井3第23章 跳坑2第26章 惩罚2第21章 挖坑2第140章 小婉的初吻第37章 选妃3第13章 砸库房2第64章 穆家小妹第144章 裕亲王之死2第83章 新婚第127章 贺雪落的转变第101章 找贺相帮忙1第45章 陷井2第131章 清理后宫第144章 裕亲王之死2第三十四章第14章 偶遇第27章 寻医第60章 十八年前的婚约第35章 选妃1第24章 跳坑3第118章 报应1第4章 回侯府1第46章 陷井3第16章 替侯爷纳妾第85章 扔她出去第144章 裕亲王之死2夜世子救妻第42章 治病第109章 家事第108章 小齐之死第107章 穆将军的志向第21章 挖坑2第91章 奇怪的贺相1第8章 拿了我的还回来3第99章 梨妃之死第124章 设伏1第66章 惩治穆二哥第103章 父女真相第132章 清理宫廷2第6章 拿了我的还回来1第50章 计谋第71章 大闹东宫第42章 治病第129章 后宫之事初遇2第92章 揭穿表哥第136章 劫法场2第60章 十八年前的婚约第81章 打太子第68章 穆夫人的旧情第83章 新婚第17章 整治1第39章 选妃5第49章 狡辩初遇2第110章 反击1第109章 家事六十二章 虐遍北靖侯府第82章 出嫁第48章 绝技2第116章 挟持皇帝第45章 陷井2第75章 大婚之前九十四章 潇洒的贺相第60章 十八年前的婚约第135章 劫法场1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135章 劫法场1第11章 赔钱第45章 陷井2第27章 寻医第91章 奇怪的贺相1第47章 绝技1第107章 穆将军的志向第一百四十一章第24章 跳坑3第一百零二章第133章 贺相与穆夫人的当年1第146章 日常2第9章 拿了我的还回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