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世上哪里有常盛不败?

第667章 世上哪里有常盛不败?

话说随着一封旨意,冀州顿时陷入剑拔弩张的境地之中,但这不是两个诸侯的决战,而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决。

刘备虽然不太愿意,但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他对公孙瓒的行为再不喜,但是他必须和公孙瓒、袁术站在一起,这就是政治,有时候是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做事的。

在得到了吕氏的投资之后,刘备得到了一直以来最缺乏的东西,大批的基层官吏。

这使得他从一个流浪军阀真正成为了一方之主,如果忽略镇东将军张燕的话,他就是青州之主。

不得不说,青州是刘备的福地,从遍布州中的各种王国就能看出来这里的刘氏宗亲很多,这些宗亲之中有许多颇有作为的人物。

随着他的不断起势,这些刘氏宗亲都逐渐会变成他的巨大助力。

刘备的大儒老师同样是青州名士,有许多师兄弟都前来帮助他,宗族、外家、师生,他在青州全部都得到了

不过青州此地,自古以来或许是因为灾害颇多的缘故,民风悍勇,落草为寇之人极多。

在史书上记载着:“考其旧俗,人颇劲悍轻剽,其士子则挟任节气,好尚宾游,此盖洛楚之风焉,大抵徐、兖同俗。”

在太平起义爆发之后,盘踞在青州最强的所谓贼匪,实际上并不是青州太平军,而是那些豪族。

正是那些拥有部曲私兵的豪族针对掌握着释经权的士族,青州士族的损伤才会那么大,十去五六,甚至就连吕氏都遭受了重创,这么快接受刘备和这种局面不无关系。

刘备势力别的不说,庇护一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刘备这个人相当的仁德,这是臣子最喜欢的主公类型之一。

刘备平定青州所清剿的大部分都是这种豪匪,比如泰山群贼。

而且他的清剿也说不上干净,根本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只能说是剿抚并用,如果细细看去就能看到一个个半独立的人存在于青州之中。

不过这样的局面已经让所有人都相当满意,数遍所有诸侯的地盘上,都有这种匪患,没有人能够清剿完毕的。

刘备在平定青州叛乱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个万人敌的猛将,东莱太史慈,能够和张飞过招而不落于下风,这是青州带给他最大的惊喜。

唯一让刘备感觉略显失望的是,虽然现在手下已经有不少文臣,但他还没有找到那种智慧超绝能够谋断天下的谋主。

泰山郡,奉高县。

刘备坐在屋中,屋中一共有七人,其中五人是一路跟随刘备的元从派老人,关张赵三人以及简雍刘琰二人。

另外二人则是青州系的太史慈和吕申,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史慈很幸运,他不是豪族出身,也不是经学出身,这样的身份想要起势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他恰好赶在了刘备刚刚入主青州的这个时间段。

刘备入主青州,自然是要有一批出身青州的士人豪杰出仕的,颇有勇力的太史慈就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青州士族眼中,因为他有军事方面的才能,于是骤然成为了青州士族在兵权方面可以依仗的人。

只要他后续证明自己的价值,娶一个吕氏女就是他的未来,然后他就会一路飞黄腾达,成为刘备集团中不弱于关张的人物。

至于吕申,从姓氏上就能够看出来,这是吕氏的人,正是刘备的大舅哥。

刘备成为青州牧之后的青州士族代表,担任别驾从事,整个刘备集团之中,他的地位甚至在关羽张飞这两个刘备的结义兄弟之上。

望着眼前七人,开口说道:“诸位,公孙瓒与袁绍已经各自率兵齐聚冀州,剑拔弩张,兖州曹操同样举兵。

泰山郡本来是兖州刺史部所在,是后汉时才划到青州刺史部,曹操占据了兖州大部,又怎么可能会放弃泰山郡呢?

我们是不得不出兵和曹操大战了。

泰山郡绝对不容有失,否则通往徐州的大门就会向着曹操打开,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一提到徐州,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和脸色都严肃起来,兖州曾经和徐州是接壤的,但是随着泰山郡和英侯国被划到青州刺史部,兖州和徐州就被青州和豫州隔开了。

徐州之地有多重要,就算是对天下大势再不懂行的也知道,不控制徐州,就不能通往南北,若不是徐州士族排斥刘备,刘备早就南下进入徐州了。

吕申沉吟了一下问道:“玄德,你准备派出多少精锐?”

这种程度的大战青州所要付出的代价极大,精锐数量更是决定了要出动多少力量,一个资产亿万之家,也禁不住多少次战争。

刘备沉吟了一下,望了吕申一眼,然后说道:“三万精锐,若是没有三万精锐,想要胜过曹操,很难。”

三万!

吕申沉默了一瞬,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更多的精兵,而是粮草顶不住精兵的损耗,维持脱产的士卒耗费实在是过于巨大。

以青州现在的情况来看,支持三万精锐作战,再加上辅兵等,是有些难以支撑的,青州士族豪强需要拿出更多的力量才行。

毕竟这三万人不是只打一个月仗,很有可能要对峙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后勤来说是非常巨大的压力,而青州恰好现在有些拖不起,毕竟因为战乱已经连续好久都没有好好种过地了。

吕申盘算了一下,这一下的投入实在是有点太大了,如果刘备战败,吕氏的家底可能要丢掉四分之一以上,他沉吟了一下问道:“玄德,你对张燕怎么看待?”

张燕曾经是太平军,跟随张角参与了亲自打落汉室天命的太平之争,现在是青州之中除了刘备的一方诸侯。

吕申这么问,刘备知道他话中的意思,这是想要自己和张燕结盟,让张燕协助自己作战,刘备沉吟了一下说道:“张燕现在是朝廷的将军,剿除青州的匪患,是英雄豪杰,我很是敬重他。”

吕申闻言便一拍手笑道:“既然如此,我便遣使前去联络张燕,若是能与张燕联盟,我们的压力就会瞬间减少许多。”

众人又开始商议从泰山郡出兵之事,等到吕申和太史慈离开之后,关张赵等元从诸臣留在室中。

刘备这才有些感慨的说道:“当初参与勤王讨伐张角的时候,如何能够想到会有今日呢?

成为一方牧守,坐拥数万精兵,当初离开幽州时的各种豪言壮志似乎都要实现了。”

听到刘备的感慨,在场众人都仿佛回忆起了当初的那一段数年的艰难岁月,然后就听到刘备悠悠道:“但现在难道就能够高枕无忧了吗?

我现在能够坐镇青州,是因为英侯和吕侯还有齐公的赏识,他们因为我过往能打的名声以及刘氏的血统而善待我。

但这种善待会有限度的,这世上的刘氏宗亲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仅仅这青州之中就不知凡几,只不过他们没有我这样的际遇罢了。

若是这一场对曹操的战争失败,吕氏一定会加上力量再给予我们一次机会。

若是我们一败再败,谁会一直支持我们呢?若是失败了,青州士族会不会对我等失望呢?

这谁又说得准呢?

吕氏虽然强大,但是士族之间从来都不团结。

袁绍的门第足够高了,士族背叛起他来也毫不犹豫,更何况我还只是吕氏的女婿呢?

你们都是从微末时追随我的,好不容易才有了现在的地位。

接下来的战争,我们必须要赢,只有不断的赢下去,才会有更多的支持给予我们。

我想要重走光武皇帝之路,可经不起任何的失败啊。”

刘备这一番话是真正的对几人掏心掏肺,关羽是最了解刘备内心,他知道这是刘备对未来有些太过焦虑了,于是当即正声说道:“兄长,我们从微末的时候一路走来,当初面对无敌的张角尚且敢于搏命。

英侯、齐公和吕侯都赏识您,这难道不是因为您是当世的豪杰之辈吗?

曹操,虽然行事也不失为豪杰,但是与您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他强行迁徙河南郡西的百姓,当初平定兖州时手段颇为狠厉,足以见得他的本性。

您素来以仁德闻名,面对群盗亦能分辨正邪,为害百姓的您绝不饶恕,明白忠义的您解衣推食,于是青州群盗都仰慕您的威名和仁义。

子义正是因为听说了您的仁德才从东莱郡千里迢迢投奔从军,这难道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吗?

如今您是仁德的一方军中的士卒都爱戴您,而曹操是凭借严厉的刑罚,酷烈的名声才掌握兖州,我等大军一到,曹军岂不是望风披靡吗?

弟愿意作为先锋,为您前往击败曹军前锋!”

听到关羽的话,刘备忍不住拍了拍他的手臂,关羽不仅仅是他的兄弟,同时也是他最爱的大将,尤其是刘备发现关羽的学习能力特别强之后,就着重将关羽往兵团统帅的方向上培养,经过青州战事,关羽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了。

“二弟,伱性格沉稳,还是统率大军压阵,先锋还是让三弟来做,他最适合做先锋。”

张飞听到刘备的话,五大三粗的嘿嘿笑了笑,他也不知道刘备这是在夸他还是损他,但不重要,他笑着抱拳道:“大哥,刚才二哥所说的,俺也是那么想的!”

张飞这话一出,屋中众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刘备刚刚所担忧的一扫而空,简雍更是直接说道:“主公勿要担忧,这天下猛将何其难得也?

而您的麾下却有二将军、三将军、赵将军这三位,现在又多了子义这样的万人敌猛将,何愁大事不成,大业难竟呢?”

刘备爽朗的笑道:“是备杞人忧天了,饮下此酒,我等挥军向东,兴复汉室的大业,就由此战而始!”

众人齐齐举杯道:“兴复汉室!”

却说吕申和太史慈走出室中后,太史慈回首微微叹气,吕申见状微微笑道:“子义可是觉得自己不如关张等将军和玄德亲近?”

太史慈被说中心事道:“二将军、三将军是主公的结义兄弟,赵将军是元从勋臣,慈自然是不如的,这是人之常情,主公对慈已经相当相信和重用,让慈感激莫名了。”

吕申也不在乎太史慈这略有些不实之言,人活在这个世上就一定会被身份所裹挟。

任何时代,地域和师门圈子都不会消失。

太史慈是青州东莱人,又因为吕氏而受到刘备的重用,那他天然就是吕氏的人,想要摆脱这个身份,他想要付出的代价可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是毁灭性的。

太史慈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吕申边走边道:“此次与曹操大战,子义你要奋勇向前,只要你能立下功劳,我一定为你保举,二将军之后的第二个军团统帅就是你,会在三将军之前,玄德他会理解的。

等到你真的成为了玄德麾下第二个大军团统帅,我就为你在家族或者即墨吕氏之中求一门亲事,到时候你就是玄德的连襟,你说他会不会更加信任重用你?

而且你不用担心玄德不亲近你,现在只有元从派和青州派,你觉得玄德对待你不如关张等将军亲近,等到玄德做大,占据了徐州呢?

等到他占据了兖州呢?

面对新加入进来的徐州士族和兖州士族,难道玄德会不亲近你吗?

现在好好备战,不要想那么多,一定要赢,赢了才有以后的一切,听明白了吗?”

太史慈闻言当即抱拳肃容道:“慈明白,定不使曹军踏进青州一步!”

……

英侯国。 青州和兖州大动干戈之时,英侯国却是一片祥和宁静,虽然各路诸侯大打出手,烈度也极大,但因为战争的性质还是大汉内部诸侯互相争夺话语权,无论是荀彧代表的颍川众还是陈宫代表的兖州士族,都反对将英侯国牵连进来。

尤其是英侯国只是给了刘备一封信,实际上并没有支持刘备,在这场战争之中,英侯是保持中立的,所以曹操就更没有必要去进攻英侯国来让自己落人口实。

于是本该是大海扁舟的英侯国却变成了巍峨的孤岛,任由外界战乱纷纷,英侯国巍然不动。

洛齐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就得知自己的大舅哥糜竺来到了英侯国中。

洛齐和糜贞的婚事本来定了下来,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打断了婚姻的进行。

虽然徐州没有参战但是徐州同样不平静。

糜竺从徐州千里迢迢赶来英侯国,正是因为徐州之中充斥的不安的情绪。

糜竺颇有些焦急的等待着洛齐,过了不一会儿,洛齐便出现在正堂之中,糜竺当即迎上来道:“子齐。”

洛齐坐在糜竺对面然后问道:“兄长前来此,可是有什么要事吗?”

糜竺喟然叹道:“子齐,如今青州、兖州、豫州都逐渐有主,这三地之主都对徐州虎视眈眈,这可如何是好啊!”

洛齐知道糜竺在担心什么,青州的刘备手底下已经有了元从派和青州士族,如果入主徐州的话,那他们徐州士族哪里还有什么地位?

徐州是人杰地灵之地,是不愿意屈居人下的。

所以徐州士族虽然觉得刘备是个好人选,但是却隐隐排斥他,不过徐州倒是有不少士子看中刘备的名声,准备前往投奔他。

曹操和袁术这里是同样的道理,这些比较让人看好的诸侯,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班底,就算是比较欣赏,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能够投资原始股。

洛齐沉吟了一下之后说道:“兄长,依我来看,如今这天下的群雄之中,最适合入主徐州的还是刘备。

刘备是汉室宗亲,徐州有兰陵萧氏和淮阴韩氏,这二家可以在声望上抗衡临淄吕氏和即墨吕氏。

青州士族的力量是远不如徐州士族强的,刘备占据青州,但是直到现在却连一个谋主都未曾有。

徐州则不同,我曾经到徐州游历,徐州琅琊郡的诸葛氏,有一个叫诸葛瑾的年轻人,非常有才华,作为刘备的谋主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有琅琊郡中。

诸葛瑾的弟弟叫做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颇为不凡,日后只要正常成长,定然同样是有大才能的人。

诸葛氏不过是二流的士族就有两位贤才,其余未曾见过的贤才还有多少,这谁又能说得准呢?

青州士族虽然先在刘备麾下,但除了元从诸将外,日后谁高谁低,又怎么能够说的准呢?”

糜竺闻言有些释然道:“不瞒妹夫,我之前见过刘备一面,当时就觉得他是一个豪杰之士,若是他能入主徐州,倒的确是好事,现在就前往迎接他入徐州吗?”

洛齐摇摇头道:“当然不是,现在刘备和曹操将要开始大战,你若是现在迎接刘备入徐州,徐州其他人家会同意吗?”

糜竺一愣,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摇了摇头,肯定是不会同意的,现在把刘备带进徐州,什么好处都拿不到,先得出粮草和兵马帮他打曹操,这谁愿意干啊?

洛齐有些无奈,自家这个大舅哥,经商的确是一把好手,若是做个大司商之类的官员是没有问题的,但对这些奇计势力的分析就实在是差。

“兄长你附耳过来。”

糜竺凑过来,然后洛齐将刚刚想到的一番话告诉糜竺,听的糜竺脸上逐渐带上了笑容。

等到洛齐说罢,他便直接朗声笑道:“妹夫,你才是最足智多谋的那个人啊,若是你来做徐州之主,那徐州就安稳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迎娶贞儿?”

洛齐笑道:“贞儿应该已经进了昭城,昭城距离英侯国不算是特别远,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短时间之内天下之间应该会稍微平静下来,那时再迎娶贞儿。”

糜竺站起身来笑道:“那为兄就等着喝你与贞儿的喜酒了,便不多打扰你,这便离开英侯国中,返回徐州安抚一下舆情。”

洛齐同样站起身道:“大事要紧,齐就不留兄长了。”

二人一同走出,洛齐将糜竺送走,望着糜竺离开的身影,洛齐沉默了许久,然后转身返回国中。

刚刚走进府中,就见到了他的母亲洛倩正望着他,洛齐走过拜见,洛倩问道:“子仲来问你徐州局势?你给他推荐了刘备?”

洛齐知道自己的母亲一向有智慧,猜到并不稀奇,洛倩又说道:“是不是感觉兴复汉室很难?

这汉室的天命是你的大伯父打下来的!

你的大伯父是上天降下的神人,数遍洛氏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这样的人物寥寥无几,甚至还在文宣二公之上。

他打下来的汉室天命如果你这么艰难就能重建,那你就是文宣二公和洛文王那样的人了。

你不是没有天赋的人,但你所擅长的是权变之道,是谋身之术,仅此而已。

昭城中那位贤才贾诩,那才是权变之道最顶端的人杰,而且不仅仅是权变之道,军略权略情报一切和谋略有关的皆是一世之选。

不过你虽然不是能治国理政担任丞相的人,但把家族之中的治政书拿过来,按图索骥,还是能作为副相辅佐的,初代先祖英侯就是这般做的。

我知道你想要成为洛文王那样的人,但文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知道你想要成为文宣二公那样的人,但文宣二公是上天降下的命运之子和逆天改命之人,哪里是那么好成就的?

不要太过苛求自己!”

听到母亲对自己的评价,洛齐微微苦笑了一下,他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他擅长的是斗人之术,也就是他很擅长权斗,能在规则内把人玩死。

但是他的治国理政就很差,也不能说差,毕竟有祖宗保佑,80多点的郡守之才还是没问题的。

至少英侯国他管理的就蒸蒸日上。

但相比较袁绍麾下的沮授、曹操麾下的荀彧,或者汉初的萧何这种治国理政的全才,他就差很多。

不过正如母亲所说的,在昭城之中,一直都有人在研究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这世上九成九的问题都是发生过的,只要直接套模板就可以了。

洛氏子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无数的模板可以去套。

洛齐微微感慨道:“儿子并不为自己的前途所担忧,只是感慨现在英侯国乃至于五姓七家的衰落,当年光武皇帝来到关东,他是个人杰,五姓七家联合金令列侯振臂一呼,关东英豪群起响应,那时的五姓七家和金令列侯谁考虑过失败呢?

光武皇帝不行就换一个刘氏宗亲,就算是一次失败了,那就再来几次,那时各个家族根本就没考虑过损耗的问题,因为家族底蕴都实在是太厚了,不要说失败一次,就算是十次二十次,也照样能输得起。

而现在仅仅一百年,五姓七家都开始考虑万一失败之后家族的存亡问题了,开始考虑要不要投入这么多资源的问题了。

这难道是各个家族对汉室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吗?

或许有这其中的因素吧。

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力量削弱了,不敢承担失败的后果。

如果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刘备身上,而他失败的话,那结果是我们所不能承担的。

如果就连我们五姓七家都毁灭的话,这天下之间真的还会有人去兴复汉室吗?”

洛倩望着满脸都是担忧之色的洛齐,微微叹口气,这番话她的夫君洛川同样和他说过。

洛倩抬起手想要摸摸自己儿子的头,洛齐主动低下了脑袋,洛倩轻声安慰道:“再辉煌的太阳也要落下,再美丽的佳人也要化作白骨,这世上哪里有常盛不败?

这世上哪里有长存不灭?

就算是洛氏子在人间也要毁灭,老祖宗说他老人家站在死亡的尽头,但是死亡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谁又能知道呢?

你只要竭尽全力的去做就够了,就像是你的父亲一般,他当时给灵帝上书,就是抱着必死之心,至于能不能成事,他却并不是特别在意。

就像是你的叔父一般,他同样抱着兴复汉室的心,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忠诚,至于最后能不能成事,他不知道。

只要做好自己要做的,就足够了,刘备出现在了英侯国,这或许就是上天的命运所在,如果你不全力支持他,他最后因此而失败。

最后直到你生命的终结,你再也没有遇见一个比刘备更加优秀的刘氏子孙,那你一定会后悔!

若是英侯国因为襄助了刘备而毁灭,却没能复兴汉室,那也不是你的过错,而是证明汉室真的不能再受命了。

不要纠结几块筹码,你们这些智谋之士啊,就是喜欢盘算得失,殊不知,有时候就是要有全部压上的勇气,才能得到胜利!”

洛倩真的很会安慰人,洛齐听着自己母亲的温声言语,颇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爽朗笑意。

“多谢母亲!”

洛倩摇摇头道:“真是个傻小子!”

————

糜竺,字子仲,东海郡人,英侯洛齐妻兄,世居徐州,累世货殖,家财巨万,素喜结英豪,时帝驻青州,竺乃常告州郡士人曰:“玄德公天下英豪,若得玄德公为主,天下咸安。”——《季汉书·糜简孙二刘列传》

第373章 卫青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156章 试探第906章 青海道(33)第603章 纵横无敌洛子凌第716章 盘点收获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198章 苍生血,众生泪第60章 一国之相,两国从之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960章 皇太女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298章 凋零,吕后崩第759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第914章 圣婚律第199章 项羽第322章 惊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845章 拂衣飘然去。第296章 这么有钱?打劫!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东西很简单!第129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401章 突袭白羊王!霍去病出现!(二合一第503章 匈奴单于,我叫洛世,洛无疾的儿子第34章 镐京大战第132章 卫鞅第284章 扩大相权第93章 洛瑜西子辞世,玄阶唯一道具第150章 非王即贼第336章 哀荣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700章 告祭上天与医会第272章 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第265章 洛陵的计划第807章 洛显之,三日三迁!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923章 凤凰之命第230章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国中!第410章 准备迁徙列侯第749章 关中之变!第167章 秦异人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第838章 不过笑谈中(卷末)第90章 洛国拉偏架,楚国挨揍第86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82章 我吴国又没参加弭兵之盟,打楚国没问第643章 互斥!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后一步第138章 项氏:楚国还得看我,楚人以后拜素第5章 东征与洛邑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发第529章 霍光江河万古流第453章 百家躁动第223章 洛陵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105章 毁灭之前第159章 洛载不服第850章 苍生之血,洛苏愤言!(感觉写的有第953章 女子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654章 刘合的死第44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307章 刘盈昏迷!第983章 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第23章 改变的洛苏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885章 贞观元年诸大事结束第504章 来取你项上人头!第321章 孝第237章 洛陵践法(中)第648章 曹操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241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第85章 洛瑜开始秀操作第228章 拜将第573章 太平道!第785章 天下震动!第315章 白刃不相饶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2第133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821章 慕容恪!第87章 陈国:你不要过来啊,我有爹第301章 伟大的意义第668章 逐渐开始超神的洛楚第757章 冀州之战!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393章 洛陵陨,万物生(二合一)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965章 走过一路路,天下将何第938章 西域玄门东来第418章 一切的结束第390章 洛陵终于到了草原第508章 不要辜负朕的信任
第373章 卫青第912章 洛苏见李氏宗子第437章 关中的震惊发现第156章 试探第906章 青海道(33)第603章 纵横无敌洛子凌第716章 盘点收获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909章 蜀王李恪,燕王与烈日可汗第198章 苍生血,众生泪第60章 一国之相,两国从之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960章 皇太女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圣王之道!第298章 凋零,吕后崩第759章 汉终于斯!汉立于此!(本卷结束!第914章 圣婚律第199章 项羽第322章 惊第638章 洛氏的选择第866章 策勋十二转,卷卷有洛名!第845章 拂衣飘然去。第296章 这么有钱?打劫!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东西很简单!第129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401章 突袭白羊王!霍去病出现!(二合一第503章 匈奴单于,我叫洛世,洛无疾的儿子第34章 镐京大战第132章 卫鞅第284章 扩大相权第93章 洛瑜西子辞世,玄阶唯一道具第150章 非王即贼第336章 哀荣第361章 阀阅之家的隐约出现第700章 告祭上天与医会第272章 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第265章 洛陵的计划第807章 洛显之,三日三迁!第468章 国朝同休,罔替世袭第923章 凤凰之命第230章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国中!第410章 准备迁徙列侯第749章 关中之变!第167章 秦异人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礼!第838章 不过笑谈中(卷末)第90章 洛国拉偏架,楚国挨揍第86章 此非天命,实洛之翼也第82章 我吴国又没参加弭兵之盟,打楚国没问第643章 互斥!第959章 李洛合一的最后一步第138章 项氏:楚国还得看我,楚人以后拜素第5章 东征与洛邑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发第529章 霍光江河万古流第453章 百家躁动第223章 洛陵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105章 毁灭之前第159章 洛载不服第850章 苍生之血,洛苏愤言!(感觉写的有第953章 女子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654章 刘合的死第44章 割土(为盟主第二次睁眼看世界加更)第307章 刘盈昏迷!第983章 凛冬城与农民大起义第23章 改变的洛苏第790章 苍天所钟有神能第885章 贞观元年诸大事结束第504章 来取你项上人头!第321章 孝第237章 洛陵践法(中)第648章 曹操第224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241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第85章 洛瑜开始秀操作第228章 拜将第573章 太平道!第785章 天下震动!第315章 白刃不相饶第609章 洛阳宫中有计谋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乐呦!)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临2第133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821章 慕容恪!第87章 陈国:你不要过来啊,我有爹第301章 伟大的意义第668章 逐渐开始超神的洛楚第757章 冀州之战!第974章 二王入京第393章 洛陵陨,万物生(二合一)第317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965章 走过一路路,天下将何第938章 西域玄门东来第418章 一切的结束第390章 洛陵终于到了草原第508章 不要辜负朕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