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明守财奴

李绩遇见到大势已去,忙从地上用手掌粘了一些血液,涂抹在脸上,然后装作死尸躺了下去。按照他的想法,现在天色已经大黑,田羽的山东镇未免就会一个个检查尸体,那么自己就可以蒙混过关,待到大军回营,自己便可以摸黑逃跑。李绩遇的想法很显然是这帮流寇的普遍想法,因此一些早就混成老油子的流寇同样采取了这个办法,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装作死尸。有些为了更加逼真,从地上拾起箭矢斜插在身上,更有人为了逃命,硬生生的将箭矢插在了大腿上,虽然很疼,但是总比当了俘虏要强。如果只有李绩遇一个人装死,恐怕也就被他蒙混过关,装尸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最终还是暴露了马脚。田羽将投降的流寇交由“智”字营看押,命令“雨”字营打扫战场,便带着一众将领回营。你想又是除夕,又是大晚上的,“雨”字营的人很匆忙的打扫了一下战场就准备回营,不想着一个兵士有些累了,将手中的大刀往地上一拄准备喘口气。没有想到他这个无意的一拄,大刀恰巧插在了一个装死的流寇手上。俗语说十指连心,这个流寇哪里能忍受的住,不由大呼出声,把那个兵士吓了一跳,刚才这个地方是他搜索过的,除了尸体没有别的,还以为诈尸了呢,下意识的忙拔起刀来。那个流寇反应也非常迅速,大叫的同时,拾起一把刀来就朝那个兵士身上砍来。那个兵士黑暗之中闪躲不及,被流寇一刀砍在了右臂之上,幸亏他身着的是歌德甲,再加上流寇慌忙之间,也没有使上多大力气,仅仅将那个士兵的右臂护臂砍断。那个兵士这时才明白过味来,一边拿起刀来抵抗,一边大呼求援。

这时候“雨”字营的兵士大多还没有离开战场,一听到那个兵士求援。忙一起过来援助,那流寇虽然急了眼,开始拼命,但是“雨”字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不一会就被制服。那个受伤的兵士大恨,也不说话,提起刀就枭了他的首级。然后朝着周围的兵士说:“大家散开,小心。这里面估计有不少装死的尸体。”

那些“雨”字营的兵士一听这个话,连忙散开来。然后开始用手中地刀、枪,一个一个尸体插下去,寻找那些装作尸体的流寇。不一会就有三四个装死的流寇被“雨”字营的兵士用刀枪插中,惨叫起来,最后被“雨”字营的兵士击杀。剩下的那些装作死尸的流寇看蒙混不过去,纷纷起身,四散逃跑。足足有几十人的样子,这个情景让“雨”字营的士兵不由大大吃了一惊,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装死。这时候“雨”字营首领金学峰也发现了这个情况,连忙指挥士兵截杀这群流寇。这几十流寇除了一些躺在了外围、或是腿快地逃得了性命,大部分被击杀或者俘虏。

李绩遇看到装死的流寇纷纷逃命,知道这么下去蒙混不了,也站了起来,撒开腿就跑。不过李绩遇一直站在流寇的核心,因此他处于中央地带,再加上自从当了贼寇以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身体已经发福,刚刚跑出去十几步,就被一群“雨”字营的士兵围了起来,李绩遇忙举起双手:“别杀我,我投降。”

“智”字营的王守智在回营的第一时间就是甄别俘虏,没有想到找来找去,除了几个小头目外。主帅李绩遇并不在其中。在详细询问了战俘以后,确定李绩遇在投降的时候还在。一转眼就不知道去向了。** ***田羽接到王守智地报告后,马上就想到李绩遇可能装死蒙混过关。连忙派王跃鹏前去“雨”字营传令,详查尸体。王跃鹏刚出去,就看到金学峰带进来一批俘虏,田羽在帐中听到外面的响动后,忙走了出去,金学峰朝着田羽施礼说:“大人,这些人装死准备蒙混过关,被我们的人抓了起来。”

田羽扫视了一眼俘虏,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百姓装束,只有一个身体矮胖的家伙穿着较为出众,因此将目光盯住了那个矮胖的家伙,然后笑着说:“哪位是李绩遇啊。”

李绩遇本来外面还有甲胄,但是恐怕甲胄暴露自己的身份,因此早就将甲胄扔掉了,不过匆忙之间没有想到自己的衣服不同于一般流寇。现在看到田羽地目光盯着自己,心虚的将头低了下去,听到田羽的问话也当做没有听见。

田羽冷哼了一声:“想蒙混是蒙混不过去的,不要让我使手段。”田羽以为这句话一定会让李绩遇放弃蒙混过关地念头,不想李绩遇仍然充耳不闻,将头深埋在胸前,一声不吭。

田羽摇了摇头,不屑的说:“既然这里面没有李绩遇,拉出去都给我砍了。”

金学峰答应一声,带着手下就往外拉这些人,李绩遇看到这种情况,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一步,朝着田羽说:“大人,我就是李绩遇,你就高抬贵手饶了这些人吧。”

其实李绩遇即使不说,田羽早就从他的装束上看出他就是李绩遇,看到李绩遇承认,田羽笑着说:“你早承认不就完了吗。来人,将这些人押下去,交由“智”字营看管。”然后又朝着李绩遇说:“李先生,请吧。”首先回到大帐。

李绩遇既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只好跟着田羽进了大帐,田羽打量了一眼李绩遇,然后说:“来人,给李先生松绑。”

李绩遇没有想到田羽会来这么一出,等到田羽的亲兵将捆绑在他身上的绳索解开,一边活动着已经发麻的双手,一边打量着这个名满天下地大明将军。

田羽看到李绩遇打量自己,换做一个和气地语气说:“李先生,本官问你几句话,你要如实回答。”

看到田羽被没有凶神恶煞般的对待自己,李绩遇心中镇静了一下,心中说:“不知道他要问什么?不过既然他礼待于我,能说地告诉他又何妨。”因此他点头说:“可以。”

“虎牢关共有闯贼多少兵力,谁为主将?”

其实李绩遇不说,田羽也已经打听的明白,有此一问。不过是证实一下而已。李绩遇想了想回道:“城中共有兵力一万,主将是刘芳亮。”

李绩遇所说地和田羽知道的相差不大,便点了点头,看了李绩遇一眼,问:“那你为何追随闯贼造反。”

“天灾人祸,官逼民反。”

“方才本官要你投降,为何不降。”

“降也是死,不降也是死……”

“降如何是死?你应该知道刘国能吧?”田羽不由诧异的问。

“如何不知。”

“刘国能现在已经是我朝游击将军,李先生为什么不效仿刘将军。===男子汉大丈夫正当建功立业,如何甘心委身于流寇。”

李绩遇惨然的笑了一笑:“我地父母妻儿都在闯王之手,奈之如何。”

“哦?闯王以你父母妻儿为质,不对啊,我听说你是投奔闯贼的,怎么会如此?”

李绩遇叹了一口气,良久才说:“这事很乱。无可说处。”

见李绩遇不愿意提起这件事情,田羽只好转换话题:“闯贼现在兵力如何?”

“不下十万之众,将军虽然勇武,恐怕也不是闯王的对手。”

“闯贼入河南不过千数人马,如今如何会有十万之众。”

“闯王自入河南,军纪严明,打破富寨后,除自留一部分以充军粮外。经常开仓赈济灾民,赢得了河南百姓的爱戴,而其他起义军连续来投,几月便已有数万之众。”

田羽当然也派出了许多侦骑打探闯贼的动向和兵力。侦骑带回来的消息正如李绩遇所说,兵力已达十万之众,当时田羽还不怎么相信,这回听到李绩遇这么一说,也就信了大半,不过田羽口中说:“即便十万之众,如何抵挡我山东镇精锐。”

李绩遇笑了一下:“大人也未免太小看闯王了。自从闯王进入河南。数战数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官军闻风丧胆。”“哼。河南的官军如何能与我百战之兵相比。”

通过昨天的事情,李绩遇倒是对田羽的山东镇有了一定地了解,也对田羽的大军刮目相看,但是他心中还是不认为凭着田羽的山东镇能够打败李自成,他想了一下说:“大人的兵是我见到过的最有战力的一支队伍,我没有见过关宁铁骑,不过从昨天看来,大人的军队不啻于关宁铁骑。但是大人也是知道地,关宁铁骑同样奈何不了闯王,我看……”

“数日之后,你便可知。”

“那我就祝大人旗开得胜了。”

“你可愿意投降,如果你能够弃暗投明,我定当保举你……”

“大人,我意已决,要杀要刮任凭君便。”

田羽看了几眼李绩遇,然后点了点头:“好,我也不逼你。”话落让亲兵将李绩遇押了下去。旁边的幕僚马威见田羽不杀李绩遇,不由问道:“大人,为何不杀李绩遇,杀了李绩遇可以立威,敲山震虎,瓦解虎牢关守军的士气。”

“李绩遇现在说话硬气,只是色厉内荏而已。”

“哦,大人如何这么说。”

“如果他真有死志,早就横刀自刎了,何必装作死尸逃命。现在不降,只是父母妻儿而已。再说李自成大军有很多像李绩遇这样投靠过去的贼寇。闯贼虽用之,但是并不放心,从李绩遇父母妻儿被闯贼控制便是明证。这样的话,这些贼酋未免就和闯贼一心,我们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不信任,大行其事。要知道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往往坏于内,如果我们杀了李绩遇,岂不是将这些人硬逼到绝路,死心塌地的追随闯贼。”

“大人所见极是,福王那里已经派来人多次催促进军,总理大人那边也心急如焚。^^ ^^那么虎牢关?”

“明天全力攻击。”

第二天,田羽将“信”字营所有火炮齐集虎牢关前。“信”字营现在大炮已经高达八十门之多,而且都是黑山岛最新地产品----九磅炮。不但火力猛,而且射程更远。田羽将大炮一字排开。一声令下,百炮齐鸣,炮轰虎牢关。但是虎牢关城垣高大,全部由巨石垒成,虽然被九磅炮轰得碎石飞溅、城墙也被炮火熏黑,但是仍屹立如初。轰击了近一个时辰,八十门炮炮管已经红了起来,王守信不敢再轰,只好下令停止轰击。待炮管冷却下来再次轰击。

山东镇的炮火一停,城头上的流寇就冒出头来,挥舞着大旗,向田羽示威。阵中的田羽没有丝毫办法,由于火炮是仰射,因此只能轰击到城墙,对隐身在城墙后面地流寇却毫无办法。只要城墙不塌,那么田羽即便轰击再多炮也是徒劳。而虎牢关地下皆为大石,挖掘地道,埋炸药轰塌城墙的办法也无法使用。田羽又不想强攻,如果使用强攻的办法,虽然田羽有信心打下虎牢关,但是不知道会有多少山东镇的士卒因此丢掉性命,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地情况。田羽不会选择强攻。田羽这时候,有些怀念前世的迫击炮了,如果有迫击炮,那么就可以攻击到城墙后面的流寇。那样虎牢关破之易矣。因此田羽觉得回营后应该给袁鹏举去信,让他研制迫击炮,其实迫击炮地原理很简单,除了延时引信较为困难外,其他地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不过研制迫击炮那是后话了,现在攻破不了虎牢关,就无法支援洛阳。这时候田羽不由暗自埋怨福王。要钱不要命,如果当时福王能拿出十万、二十万两银子劳军。自己早就会出发,那个时候李自成还没有派兵夺取虎牢关这个险隘。何必落入现在这样的困境。

田羽地山东镇足足轰击了一天,除了将虎牢关城头的城楼轰塌了外,一无所获。田羽晚间和众将领商议后,准备弃虎牢关,另寻进军地路线。洛阳之所以能成为九朝之都,不但因为它位居天下之中,而且依山带水,易守难攻。东有虎牢关之险,西有渑、崤之固,北有黄河天堑,南有九皋山、少室山为之屏障。现在另寻进军路线倒是一个难题,不少将领都认为应取北路,走温、孟两县,从孟县渡过黄河,援救洛阳。这一路虽然好走,也是最近地路线,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要两渡黄河,一旦李自成闻讯派兵守卫黄河,那么以黄河之险根本就不啻于现在的虎牢关。另一条路线就是顺汜水而下,走密县、登封、汝州、伊阳、宜阳。但是这条路线与副将陈永盛路线就有重复之嫌,而且路程很远,到达洛阳最低得半月以上。杜之轶在军事会议上强烈要求田羽不得放弃虎牢关,用他的话说,虎牢关不过不到一万的流寇,凭着山东镇三万精锐大军,只要选择强攻,攻下虎牢关还是特别容易的。

听到杜之轶发话,山东镇的众将领都沉默了起来,他们都知道虎牢关并不是牢不可破,只是要想攻破虎牢关,要花大代价而已,一时间,会议沉寂下来。山东镇多为骑兵,因此攻城的重任就落到了“智”字营头上,王守智看到大家沉默,知道自己责无旁贷,因此朝着田羽说:“大人,再让我们营试一试。\\\\\\明天我们采用拼盾战术,我就不信虎牢关能阻得了咱们山东镇。”

田羽扫了众将领一眼,看见众将领都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其实里面也有人有着强攻地想法,只是他们知道田羽很看重士卒的性命,因此见田羽不提强攻,这些将领就没有贸然的提出来,现在王守智提了出来,田羽不得不仔细思考,他沉吟了一下,问:“虎牢关与镇江堡不同,这里城垣高大,拼盾的话,估计得采用二三百盾拼接,长度最少得二十多米,这么长的长度,这么多盾牌,结合之处是否能够承受得住?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

“上次攻击镇江堡的时候,有不少兵士回来反应,盾牌的承重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少盾牌受不住重压,拼接的铁扣损坏,所幸没有发生拼盾塌方,我回去和下面地将领研究了一下,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什么办法?”

“那就是拼盾以后,下面以手臂粗细的铁杆作为承重的骨架。有了铁杆作为骨架,拼盾地承重效果大大提高。”

“哦?”这件事情当时王守智也和田羽说过。只是山东镇一直专注于提高野战能力,这方面关注的较少一些。田羽听过以后,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过后便忘掉了,现在王守智提了出来,田羽头脑里马上就有了印象:“这次可曾带来铁杆?”

王守智有些尴尬,看了杜之轶一眼,低声说:“大人,这件事情后来就一直没有着手去做。“现在要是去做。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人,我看了看,这周围有很多树林,我们可以使用木材替代铁杆。”

田羽扭头看向金学峰,因为所有地车辆都归在“雨”字营管理,包括拼盾战术使用的攻城车:“学峰,你觉得加上木头。攻城车能不能承受得了?”

“那得看需要多少木头,可以试一试。”

“好,那就这么定下了,明天“信”字营继续炮火攻击,“义”、“礼”两营帮助“智”字营伐木,铁卫营警戒。”

第二天炮火继续,而其他各营开始为拼盾战术伐木。城上的刘芳亮看到田羽开始伐木,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绝对是与攻城有关。忙派人给闯王送信,因为李绩遇的鲁莽行动,使城中的守兵由一万二千多人下降到了九千多人,兵力有些捉襟见肘。另外田羽一直没有全力攻击。看田羽现在那个架势是准备全力攻击了,刘芳亮望着外面雪亮甲胄组成地山东镇大军,信心就少了不少,因此飞报闯王,请求援军。

李自成接到刘芳亮地信后,一方面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大军,由任继荣率领支援刘芳亮。一方面加快了攻打洛阳地步伐。正月初三日。李自成带着十多万兵马到达洛阳北门,准备攻打洛阳。

李自成攻打洛阳。一方面是由于实力增长很快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地身边多了许多谋士。献计献策,使李自成有了逐鹿中原地想法。崇祯十三年,流寇的力量增长很快,少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投身到农民起义中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牛金星和宋献策。牛金星,河南宝丰人,天启七年举人,牛金星为人慷慨不羁,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倾轧,被革去功名遣戌充军。\\\\\最后在李自成的搭救下,逃脱了充军之难,与李自成一见之后,颇为敬佩,最后成为李自成的主要谋士。牛金星与宋献策向来相识,牛金星之所以投奔了李自成,还是靠着宋献策的牵线搭桥。牛金星投奔闯王以后,宋献策也投入了李自成。宋献策未投奔李自成之前,以算命卖卦为生,投李自成后自知才力不及牛金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散布地李氏当兴的舆论,说李自成上膺天命,向李自成献上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李自成听到这句话后,非常高兴,尊他为军师。而且宋献策所献谶语在流寇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少将领听到宋献策对于谶语的解释,对于李自成登上皇位信之不疑,也使得李自成这股流寇的士气空前大涨。虽然周围村寨乡绅仕宦、老人还存在着观望的念头,但是青年人却都相信李继朱之言,成群结队投奔李自成。虽然李自成在得到牛金星、宋献策两大助力后,实力大涨,但是他没有被这一切冲昏了头脑。而且正因为牛金星等力劝李自成在实力较弱的时候不要攻破城池,引起朝廷地注意。只攻破了一些富裕的山寨,不但解决了自身粮饷问题,还因为开仓放粮,赢得了当地的民心。而作为督师的杨嗣昌远在四川追剿张献忠,自是鞭长莫及,河南巡抚李仙风,虽然知道李自成已经进了河南,但是当时地河南已经烽火四起,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义军,他已经焦头烂额,对于剿匪可以说他已经竭尽全力,只是手下兵将有限,扑灭了东面,西面又乱了起来,无法之下,他只好打定守住县城以上的城池。然后一点点去剿灭流寇,可惜没有等着他将开封附近的义军剿灭,李自成已经在数月之间,集众十万多人,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得到李仙风的奏报后,崇祯派来了孙传廷,又派来了田羽,加上河南的陈永盛,兵力虽然较之李自成差了很多。但是这些大军已经是崇祯能够派出来的最后家当,如果田羽和陈永盛不能剿灭流寇,再派可能就得动用京营了。不过京营看似强大,但是早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已经成了中看不中用地花架子。孙传廷这时也没有了当年地锐气,指挥上不由畏首畏尾,这也和崇祯性子急躁。失地则斩,擅杀大将有关。本来战争应当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一城一池之得失为评判标准。而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古之名将也非百战百胜。但是崇祯竟然失一城而斩一将,滥杀武官和战功赫赫地大臣,致使大明战功卓著地将领不少没有死在疆场之上,反而死在了崇祯的刀下。因此许多将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是出现敌人前面走,明军后边跟随这种怪现象地原因之一。由于福王的吝啬,孙传廷和田羽的大军错失了抢占虎牢关的机会,当然这件事情除了福王以外。田羽也要担上些干系,如果放在以前的田羽身上,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接到洛阳危急地消息后,一定会倍道而进,全力支援。但是通过这两年的一些事情,田羽已经改变了自己许多的想法。自己那么忠心的想内灭流寇。外平鞑子,但是得到的是什么?自己两年多的努力。除了山东的百姓得到了一定地实惠外,整个大明的百姓还不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吗?自己带着三万多大军去解救洛阳之围。作为封在洛阳的福王,富甲天下,却只拿出来一千两银子劳军。王府金钱百万,却让大军饿着肚子去解救,这样的王爷有救他的必要吗?鉴于这样的想法,田羽硬扛着不救洛阳,要不是孙传廷跪地求田羽,恐怕田羽还不会发兵。不过发兵迟了那么几天,却丧失了最佳解救洛阳的良机。

田羽被阻于虎牢关,而陈永盛的大军在郏县战胜了依附李自成地一伙流寇后,便以疫病流行,兵士多染病停步不前,使洛阳陷入了危急之中。身在洛阳的曾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见形势危急,求见福王。

福王虽然不舍钱,但是城外的流寇还是非常恐惧的,因此一听到吕维祺求见,连忙派太监传令,自己在正殿接见吕维祺,这一次福王用了一个请字,可见他内心地恐惧。

吕维祺行过大礼后,朝着福王说:“王爷,流寇陈兵城下,不日便会攻打洛阳,王爷可有御敌之策?”

“护土之责自有司负责,流寇攻打洛阳与寡人何干。”

“王爷,贼势汹涌,窥洛甚急。无坚不破,无攻不克。且饥民之思乱可虞,人心之瓦解堪虑。况抚台大兵无一至,虽有操、义二兵,亦无粮饷,及城头垛夫又皆鬼形鸠面而垂毙者。城中一无可恃,有累卵朝露之危。请殿下以社稷为重,散出金钱用于激励守城之兵,散出粮食赈济饥民,只有这样才可保洛阳无虞,否则洛阳大祸临头矣。”福王还以为吕维祺有什么良策,不想吕维祺却让他出钱,福王不由厌烦的看了一眼吕维祺,然后说:“洛阳城高水深,流寇岂能轻易攻破,再说总理大臣孙传廷已经派出两支大军前来洛阳守土,不日将至。寡人听说山东镇总兵骁勇善战,连鞑子都不是对手,阵杀玛瞻,生擒岳托,有了他何虑闯贼。”

吕维祺见福王还在做梦,不由苦笑着说:“王爷,你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两个人身上,恐怕这两个人尚未赶到洛阳,洛阳已经城破了。”

“寡人已经数次催促,我想田羽、陈永盛不敢轻忽。”

“王爷,你还不知道呢啊?田羽被闯贼悍将刘芳亮阻挡于虎牢关快半月不能前进一步。陈永盛驻军郏县,距离洛阳更远矣。现在我们只有靠洛阳这些兵了,可是现在府库一空,兵士已经数月没有发过饷了,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以这样的兵守城,岂能抵挡流寇。再说城中饥民遍地,一旦流寇的细作混进城来,到时候登高一呼,群情激愤。洛阳岂可保乎。请殿下为社稷,为洛阳百姓着想,拿出一部分钱粮稳定军心,民心。不然一旦城破,将何以见二祖列宗于地下?”

“哼,要是流寇一来,就要我这个王爷出来守城,那要这帮地方大员做什么?一旦洛阳城破,本藩死于王事。这帮文武即便逃了性命,也难逃国法。先生与其来求我,不如去找他们。”

听到福王如此说,吕维祺声泪俱下:“王爷!”

“今年天灾人祸,王府的收成也是大减,而宫中的用度仍如往日,已经入不敷出。你可知道。一旦洛阳城破,失陷亲藩,自有国法。先生不必为他们说话,如果先生忠心,那么就请协助他们守城吧。”说完在太监的搀扶下便回到内堂,留下呆若木鸡地吕维祺。

吕维祺驻足良久才长叹一声,落寞回到了住处。洛阳地一帮文臣武将早就等在吕府,看到吕维祺一脸的失落。就知道此次吕维祺没有说服福王。吕维祺看了一眼洛阳文武,略微一抱拳:“维祺有负众位之托。”

洛阳总兵王绍禹拍了一下桌子,大怒说:“福王府钱财百万,只要拿出几万两便可安抚军心。又不是让他散尽家财。没粮没饷,如何守城。”

分巡道王胤昌轻恐怕王绍禹地话传到福王耳朵里面,惹来祸端,因此清咳了一声,提醒王绍禹。然后望了一眼吕维祺:“吕大人,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吧。”

吕维祺无奈地笑了一下:“怎么办?只好听天由命了。我已经矢志守城,愿与城共存亡。冯府台。藩库就没有……”还没有等到吕维祺说完。冯一俊就苦笑着说:“藩库早就空了,这些日子我不知道叫人清扫了多少遍了。恐怕现在连耗子都得饿肚子了。”

吕维祺知道自己吕府在洛阳百姓中地名声并不是很好,一旦城破非得家破人亡不可。他知道现在不是守财之时,因此狠了狠心说:“明日老夫拿出几百担粮食赈济灾民,安抚下人心。否则一旦流寇来攻,这伙子饥民弄起事来,洛阳十有八九就会不攻而破。”

知府冯一俊忙说:“吕大人,公忠报国……”

吕维祺听到到了这个份上冯一俊还来捧自己的臭脚,摇了摇头,无力的说:“杯水车薪,各安天命吧。不过冯大人,从今天开始多派衙役弹压,千万不能闹起事来。”

“大人放心,我早就将衙门里面的衙役撒了出去,只要敢闹事,严惩不贷。”

吕维祺忙说:“一定要注意方式,千万不要强行弹压,以免激出民变,横生事端。”

“是,大人。”

吕维祺又看了分巡道王胤昌和总兵王绍禹一眼,虽然觉得无法启齿,但是还是问了一句:“现在城上布置的如何?”

分巡道王胤昌首先答道:“所有能派的兵士都已经上城,我已经和冯大人商议好了,让他再召集着青壮协助守城。”

“恩,这是个办法,再想想办法,看看城中的士绅能不能再出点血,捐些粮饷。”

王胤昌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我已经和冯大人磨破了嘴,可是效果甚微,到现在只筹集到了不到四分之一地粮饷,好多兵士已经口出怨言,已有不守城的说法出现。”

“不行,这样的话,洛阳大祸不日将至,明天我再去找找福

听到吕维祺的话,众人不由默然,李自成攻打宜阳的时候,众人就已经找过福王,但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现在流寇已经兵临城下,福王仍然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明日再去也是徒然。没有粮饷,几个人也商议不出什么办法,外面已经响起了二更的鼓点,吕维祺又说了几句勉力的话,冯一俊三人便告辞而去。

洛阳沉寂在了黑暗之中,但是整个洛阳已经形成了两个世界,因为闯王号称杀官不杀民,并且在前面攻破宜阳等县地时候,果然做到了这一点。再加上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早已经传入了洛阳,因此洛阳的普通百姓都热烈的期盼着救星的到来。而官绅和大户却是另一种想法,这些人平日里面,鱼肉百姓,横行乡里,正在李自成必杀之列,现在都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大祸临头。

第276章 将相本无种第28章 残梦第160章 白首相知犹按剑第152章 进退维谷第55章 伏击第212章 铁血军魂第17章 困守土山第158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88章 男儿当立不事之功第92章 新年第229章 皇太极的反击第147章 大明守财奴第49章 困境第144章 不让胡马渡阴山第158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39章 无奈之君第295章 易钗而行第27章 美女救英雄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295章 易钗而行第128章 明代的“劳斯莱斯”第116章 海军希望第126章 背后捅刀子的人第64章 生擒贝勒第192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229章 皇太极的反击第75章 天佑英雄第64章 生擒贝勒第265章 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第186章 应事如流水落花第309章 天下第266章 仍是朱家之天下第206章 失落的多铎第71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60章 大顺永昌第131章 创意战争的起源第134章 暗度陈仓第65章 一大笔横财第67章 长使英雄空遗恨第268章 牛刀杀鸡有成无败第9章 剜肉疗伤第163章 叹豪杰空逞英雄第92章 新年第169章 人生得意需谨慎第149章 纵使有钱难买命第49章 困境第193章 笑痴人自生障碍第242章 秋季攻势第79章 一夜成城第189章 知心能几人第34章 设计第19章 东虏肆虐第141章 古来白骨无人收第285章 令人崩溃的战争第74章 党争为祸第80章 局势恶化第263章 历史抉择第10章 完美计划第282章 宁遇阎王不遇义字营第247章 疾风知劲草第46章 逃跑总兵第175章 自古祸不单行第242章 秋季攻势第91章 火星碰地球第28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40章 哀兵必胜第8章 初战告捷第222章 识真脱得幻乾坤第83章 与蛮子斗智其乐无穷第44章 贝勒折箭第216章 粮道第51章 太极宗师陈王庭第13章 逃脱虎口第136章 无力回天第7章 又升官了第112章 来迟了第77章 标枪、又见标枪第81章 勇敢的心第267章 争名夺位多莠臣第76章 擒多尔衮者赏银一两第288章 男儿当立不事之功第138章 党同伐异第153章 临大节达生委命第145章 唯女子小人难养也第186章 应事如流水落花第94章 争第97章 对峙第31章 神枪岳晟第131章 创意战争的起源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122章 再见伊人第161章 贫无达士将金赠第151章 道不远人人远道第277章 忍字的最高境界第185章 平台面圣受隆恩第295章 易钗而行第303章 黑旗第145章 唯女子小人难养也第259章 用计需连环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
第276章 将相本无种第28章 残梦第160章 白首相知犹按剑第152章 进退维谷第55章 伏击第212章 铁血军魂第17章 困守土山第158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88章 男儿当立不事之功第92章 新年第229章 皇太极的反击第147章 大明守财奴第49章 困境第144章 不让胡马渡阴山第158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39章 无奈之君第295章 易钗而行第27章 美女救英雄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295章 易钗而行第128章 明代的“劳斯莱斯”第116章 海军希望第126章 背后捅刀子的人第64章 生擒贝勒第192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229章 皇太极的反击第75章 天佑英雄第64章 生擒贝勒第265章 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第186章 应事如流水落花第309章 天下第266章 仍是朱家之天下第206章 失落的多铎第71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60章 大顺永昌第131章 创意战争的起源第134章 暗度陈仓第65章 一大笔横财第67章 长使英雄空遗恨第268章 牛刀杀鸡有成无败第9章 剜肉疗伤第163章 叹豪杰空逞英雄第92章 新年第169章 人生得意需谨慎第149章 纵使有钱难买命第49章 困境第193章 笑痴人自生障碍第242章 秋季攻势第79章 一夜成城第189章 知心能几人第34章 设计第19章 东虏肆虐第141章 古来白骨无人收第285章 令人崩溃的战争第74章 党争为祸第80章 局势恶化第263章 历史抉择第10章 完美计划第282章 宁遇阎王不遇义字营第247章 疾风知劲草第46章 逃跑总兵第175章 自古祸不单行第242章 秋季攻势第91章 火星碰地球第28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40章 哀兵必胜第8章 初战告捷第222章 识真脱得幻乾坤第83章 与蛮子斗智其乐无穷第44章 贝勒折箭第216章 粮道第51章 太极宗师陈王庭第13章 逃脱虎口第136章 无力回天第7章 又升官了第112章 来迟了第77章 标枪、又见标枪第81章 勇敢的心第267章 争名夺位多莠臣第76章 擒多尔衮者赏银一两第288章 男儿当立不事之功第138章 党同伐异第153章 临大节达生委命第145章 唯女子小人难养也第186章 应事如流水落花第94章 争第97章 对峙第31章 神枪岳晟第131章 创意战争的起源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122章 再见伊人第161章 贫无达士将金赠第151章 道不远人人远道第277章 忍字的最高境界第185章 平台面圣受隆恩第295章 易钗而行第303章 黑旗第145章 唯女子小人难养也第259章 用计需连环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