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襄阳政权

自成水淹开封将孙传廷等击败,孙传廷狼狈逃窜入山东镇的强大,李自成追击的军队到了山东的境不久就停止了追击退了回去。田见秀已经攻下襄阳,在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说服下,李自成终于打定主意,不再流窜,在襄阳建立政权,李自成这个想法也是建立在实力急速扩大的基础上,现在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大明的军队可以撼动流寇的地位。

李自成在离开河南以前,决定收拾左良玉部,左良玉失去湖广总兵一职后,一直将他的十多万杂牌军队布置在信仰附近,虽然左良玉的战力李自成根本就看不上眼,但总不能让河南留下这么一大股部队不是,因此李自成率领大约十五万大军朝着信阳进发。

左良玉听说李自成朝着信阳进发,没有一丝抵抗的心思,他的想法只有逃,左良玉率领十多万大军在信阳附近大肆劫掠以后,就朝着武昌逃窜。李自成看到左良玉逃往武昌,继续追击,左良玉到达武昌后看到李自成紧追不舍,连忙又朝着九江逃去,一路上不断有士卒掉队,左良玉也没有心思去管了,等到左良玉赶到九江,手下的士卒掉队或者逃散者足足有两万多人,使得左良玉大军的数目回落到九万五千人左右。

左良玉被李自成杀的屁滚尿流,洪承畴初败,可以现在湖广附近已经没有能够威胁到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率领大军开往襄阳。襄阳地区的人民听说农民军快要到来,纷纷“焚香顶礼,牲酒远迎。”可以说襄阳附近的民心已经不在大明而在流寇。

到达襄阳后,牛金星、宋献策等人激励劝说李自成建立政权,李岩也是极力劝说李自成成立政权,而且要比其他人上心地多,李岩看到了战火对百姓的影响后,非常痛心,如果李自成一直这么流窜下去,百姓就会长时间的遭受战争之苦,如果李自成建立了政权,将湖广纳入统治中,那样一来百姓所受到的苦楚就会少一些,因此李岩在建立政权的事情上不遗余力。

李自成现在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正朝着三十万升去,而且自从进入襄阳以来,大量的青壮申请加入部队,如果不是考虑到粮草、军饷承受能力有限的话,李自成地大军现在至少能够达到五十万。一个人如果有了势力,那么胆子就会大起来,现在李自成掌握了这么多军队,又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使得李自成也渴望建立政权,因此李自成犹豫了几天终于答应建立政权,不过按照李自成的意思,他不是登基当皇帝而是建立大元帅府管理占领地地方。原来攻取开封时,李自成已被流寇推举为“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将军”。

到南下湖广襄阳等地区时,李自成的威望进一步提高,被推为“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元帅”。

李自成打算在襄阳建立政权的事情遭到了曹操的反对,曹操这时候也被推举为“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虽然名号是代天,但不能向全军发布命令,因此在进入襄阳之前,李自成取得了流寇的统治权,这个统治权也标志着流寇从原来的一盘散沙逐渐统一,除了张献忠之外,所有的流寇队伍已经全部听命于李自成,因此李自成地威望也到达了顶点。

虽然李自成已经取得了统治权,但流寇从分裂走向统一并不是一帆风顺,一些流寇将领比如曹操、张献忠等人,原来都是流寇的领袖,和李自成是平起平坐的,各营之间是合则留,不合则去,保持着行动的完全自由,现在却要改为严格的上下级从属关系,许多人心中还是有疙瘩的,而且做到完全服从是相当困难的,更有人不服从李自成的号令,如张献忠,还有河南地小袁营。曹操也是一个有实力的领袖,他如何能够放得下架子完全听命于李自成,他之所以投奔李自成,完全是由于和张献忠闹翻,一个人无法在官军的夹缝中生存,而且曹操的志向也不如李自成远大,因此曹操所喜欢的就是流寇路线,因此李自成想建立政权地事情遭到了曹操的极力反对。

从两个人地称号就可以看出两人不可调回的矛盾,一个奉天,一个代天,天岂可代?当大明官军地实力较强的时候,这些人能够放弃心中地隔阂一致对外,但当外部的压力一小,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再次暴露出来。

李自成感到自己地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他不得不考虑收拾掉曹操。使得流寇有且只有一个掌权者。李自成和手下地谋士、将领经过几次商议最后下定决心除掉曹操。

李自成进入襄阳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宴请曹操。曹操也知道他和李自成地矛盾已经到了

和地地步。知道去赴宴也宴无好宴。百分之一百是因此曹操没有应邀。李自成见到曹操没有接受邀请。李自成也知道曹操打地什么主意。第二天李自成率领一百骑兵赶到了曹操营地。说有要事与曹操商议。在进入曹操地卧室将曹操击杀。随后李自成向曹营将领宣布了曹操通敌地罪状。说明击杀曹操是迫不得已。李自成地行为引起了曹营将士地极大愤慨。曹营地部将大多不服。不过迫于李自成兵马地压力。没有敢为曹操报仇。经过半个月地拉拢和打击。李自成终于控制住了曹营。不过曹操营中有不少人向附近地官军投降。曹操部将王龙投降洪承畴。部将杨承祖率部投降孙传廷。还有不少小股地曹营士兵投降了附近其他官军势力。使得曹营四分五裂。不过李自成控制住大部分曹营士兵。杀掉曹操后。再也没有头领敢于李自成明着对抗。不少人迫于李自成地压力。只好承认李自成地正统地位。至此流寇走向统一。收拾了曹操后。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了中央机构。同时在政治上、军制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建立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主要是普遍地建立各级政权。中央政权设立于襄阳。暂名为“昌义府”。李自成以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地名义担任最高领导人。这时还没有建国号。也没有改元。文移布告俱以干支纪年。

崇祯听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割据政府不由暴跳如雷。不过这时候他手中地可打地牌不多。财政已经到了枯竭地地步。只好看着襄阳政权逐步强大起来。自从打击田羽地多半年来。大明地形势可谓急转几下。已经现出亡国之兆。崇祯现在别提多么后悔了。这个该死地杜之。如果不是他地一封信如何会偏执地去打击田羽。本来崇祯在朱仙镇战役后。想到了田羽。他知道现在也只有田羽有能力挽回败局。但糊涂地他再一次弃用了田羽。唯一可喜地做法便是崇祯没有再次打击田羽。在他想来只要不把田羽调回关内。田羽在关外一定不会有什么大地作为。因为山海关在他看来还是牢不可催地。即便造反。凭着山海关之险。完全可以抵挡田羽。田羽不知道崇祯地想法。这是一个多么可笑地想法。田羽没有想着造反。如果想造反地话。凭着山东镇地火器一个小小地山海关还不放在眼中。弃用田羽地结果让李自成有了机会。而崇祯没有接受王守仁地建议。也让大明沉入了深渊。

在李自成攻克襄阳后不久。张献忠在安徽出动。朝着武昌进军。此时盘踞在武昌地是大明右都督左良玉。虽然有数万兵马但左良玉已经没有丝毫地战意。在他地思想中唯一地便是如何保存实力。因此在张献忠尚未到达武昌之前率兵逃窜。

左良玉地大军一走。武昌城兵力空虚。武昌地文武大臣将希望寄托在了分封在武昌地楚王身上。他们请出了卸任在家地原大学士贺逢圣。贺逢圣率领武昌城中地文武大臣前去请求楚王。希望楚王能够拿出十几万两银子招募新军。可是楚王却叫人搬出洪武年间分封诸子时赐给楚王地一张裹金交椅。说道:“此可佐军。他无有!”

贺逢圣的等人绝了指望,哭着出府。直到形势十分危急之时,楚王才拿出银两招募新军,指定楚府长史徐学颜统领,号称楚府新兵,不让其他文武官员插手。只是这些新军多数都是败在流寇手下的惊弓之鸟,根本就无战力可言。

张献忠率领大军首先攻克了武昌的外围,在攻打武昌的时候,楚府新军反戈,打开武昌城的城门,张献忠大军攻克武昌,贺逢圣投河自尽,楚王被俘。

张献忠攻克武昌后,知道李自成已经建立襄阳政权,因此他也不甘落后,建立大西政权,改省城为京城,铸西王之宝,改武昌府为天授府。

崇祯本来打算调集兵马将新兴的襄阳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兵马还没有调集,另一个割据政权就出现了,崇祯接到消息后,良久没有说话,最后去奉先殿上了香,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崇祯慨叹说:“难道天亡我大明?”

从这章开始,历史事件有很多已经与历史不同,这也是田羽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吧。最近病了,难以坚持6000字的更新,希望大家谅解,而且本书已经到了快要结尾了,也要思考如何结尾,更新的速度慢一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局吧。

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鸥鸟第194章 一览众山小第4章 风雨老营第214章 凭空出现第302章 风雨鏖战刀影寒第54章 混世魔王第157章 借汝头一用第175章 自古祸不单行第239章 无奈之君第44章 贝勒折箭第239章 无奈之君第287章 一行而堕终身之名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辈第212章 铁血军魂第87章 大战在即第169章 人生得意需谨慎第129章 崇祯的抉择第125章 促膝长谈第20章 赌约第179章 南明骁将李定国第61章 高阳血战第264章 恸哭六军俱缟素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249章 试探第130章 出兵椴岛第216章 粮道第113章 逼上梁山第178章 浴血战三军用命第15章 南原血战第34章 设计第203章 高地第107章 捞到宝了第41章 血性第263章 历史抉择第298章 博弈第237章 小人物、大计谋第202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第142章 人生识字忧患始第311章 阿济格授首第309章 天下第259章 用计需连环第89章 靠,你小子不是东西第15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8章 残梦第220章 风卷残云第124章 说服第171章 居卑而后知高危第20章 赌约第292章 青山埋忠魂第46章 逃跑总兵第106章 路途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208章 皇太极的雄心第179章 南明骁将李定国第66章 庆都大溃第148章 维摩屠刽无二心第285章 令人崩溃的战争第9章 剜肉疗伤第44章 贝勒折箭第146章 神圣骑士团第180章 世外蓬莱今何在第205章 破军一击第35章 疯狂过后的收获第93章 丧失机会第127章 危机第222章 识真脱得幻乾坤第141章 古来白骨无人收第48章 坚持就是胜利第182章 势如破竹亦枉然(下)第299章 避重就轻第257章 血肉身躯归泡影第166章 黄粱梦破叹云浮第19章 东虏肆虐第90章 刁蛮郡主第15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72章 莫从世路暗投珠第162章 功不成志堪怜悯第82章 疑云第315章 斗法第278章 大变革第91章 火星碰地球第318章 王师百战铸军神第76章 擒多尔衮者赏银一两第153章 临大节达生委命第182章 势如破竹亦枉然(下)第306章 大西覆灭第58章 父代子死第115章 失之交臂第30章 太监索贿第132章 对策第149章 纵使有钱难买命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第110章 英雄迟暮第214章 凭空出现第312章 目标,盛京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鸥鸟第93章 丧失机会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第280章 利器深藏
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鸥鸟第194章 一览众山小第4章 风雨老营第214章 凭空出现第302章 风雨鏖战刀影寒第54章 混世魔王第157章 借汝头一用第175章 自古祸不单行第239章 无奈之君第44章 贝勒折箭第239章 无奈之君第287章 一行而堕终身之名第274章 朝秦暮楚非吾辈第212章 铁血军魂第87章 大战在即第169章 人生得意需谨慎第129章 崇祯的抉择第125章 促膝长谈第20章 赌约第179章 南明骁将李定国第61章 高阳血战第264章 恸哭六军俱缟素第213章 时空转移第249章 试探第130章 出兵椴岛第216章 粮道第113章 逼上梁山第178章 浴血战三军用命第15章 南原血战第34章 设计第203章 高地第107章 捞到宝了第41章 血性第263章 历史抉择第298章 博弈第237章 小人物、大计谋第202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第142章 人生识字忧患始第311章 阿济格授首第309章 天下第259章 用计需连环第89章 靠,你小子不是东西第15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8章 残梦第220章 风卷残云第124章 说服第171章 居卑而后知高危第20章 赌约第292章 青山埋忠魂第46章 逃跑总兵第106章 路途第307章 英雄降伏第208章 皇太极的雄心第179章 南明骁将李定国第66章 庆都大溃第148章 维摩屠刽无二心第285章 令人崩溃的战争第9章 剜肉疗伤第44章 贝勒折箭第146章 神圣骑士团第180章 世外蓬莱今何在第205章 破军一击第35章 疯狂过后的收获第93章 丧失机会第127章 危机第222章 识真脱得幻乾坤第141章 古来白骨无人收第48章 坚持就是胜利第182章 势如破竹亦枉然(下)第299章 避重就轻第257章 血肉身躯归泡影第166章 黄粱梦破叹云浮第19章 东虏肆虐第90章 刁蛮郡主第150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72章 莫从世路暗投珠第162章 功不成志堪怜悯第82章 疑云第315章 斗法第278章 大变革第91章 火星碰地球第318章 王师百战铸军神第76章 擒多尔衮者赏银一两第153章 临大节达生委命第182章 势如破竹亦枉然(下)第306章 大西覆灭第58章 父代子死第115章 失之交臂第30章 太监索贿第132章 对策第149章 纵使有钱难买命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第110章 英雄迟暮第214章 凭空出现第312章 目标,盛京第279章 沉浮宦海如鸥鸟第93章 丧失机会第69章 人生事,不如意十之七八第280章 利器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