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用什么办法挑衅

“咚咚咚!”在拉合尔城下,擂鼓的声音响起,身材高大健壮的鼓手用力挥舞手中的木槌,敲响厚厚的大鼓。伴随着鼓声,数千早已做好准备的明军将士也大声呐喊起来,向拉合尔城冲去;安排在阵地后面的大炮也散发出阵阵硝烟,向城头发射炮弹。

驻守拉合尔城的印虏士兵马上意识到今天明军攻城的手段不同于往日,要猛烈得多,立刻打起精神,防守城池。城内的守城器械虽然算不上充足,但暂时还够用,明军一时半会儿攻不下城池。但所有人都知道,明军如果真的猛烈攻城,守城器械用不了一日就会消耗殆尽,之后,就凭仅剩不到万人的士兵,根本不可能在近十万明军的围攻下守住城池。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兵能够赶快来到。

“苏丹,您不是已经带兵赶来救援拉合尔城了么?求您尽快赶到,如果明天一早您仍然不能赶到城下,您就只能见到一座被明军统治的城池了。”拉合尔城的守将站在城头上,一边观察战局,一边说道,同时不停地向明军营寨后面望去,似乎想要第一时间见到赶来支援的军队。

他的祈祷很快应验了。就在明军发动进攻之后半个时辰,在明军营寨后方又泛起滚滚烟尘,足有数万士兵的军队忽然出现,直指明军营寨。守城的将领虽然看不清这些士兵的长相与军服的样式,但见到留守营寨的明军士兵并未打开营寨大门欢迎这些人,反而派出防守阵势,就知道来的肯定是赛义德率领的援兵。他顿时喜极而泣。

不仅仅他一人这样,所有守城的军官和士兵都喜极而泣。德里苏丹国不信任婆罗门教徒,拉合尔城内的所有士兵都是天方教徒,城内甚至就连平民都是天方教徒,所有婆罗门教徒都早就被赶了出去。这固然使得不会出现内奸,但也使得一旦城池被攻破,明军可以毫无负担的在城中劫掠而不必在意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所有守城的士兵都拼了老命抵抗明军的进攻。但按照现在的情形,他们根本不可能守住城池,许多人都怀着绝望的心情与明军交战。可这时忽然见到援兵赶来,城池或许能够守住,如何不高兴?许多人甚至欢呼着将手中的兵器扔到一旁。当然,这样做的人很快被军官踹了几脚或打了几下,重新拿起兵器。可即使如此,他们仍然非常高兴。

“一定要击败明军!”有些人高声叫喊起来。很快,所有城头上的士兵,甚至城内的平民都高声叫喊起来,声音回荡在方圆数十里之内。

但明军没有那么容易击败。千里迢迢赶来支援的军队试着打了一下明军的防线,战死了几百个士兵后没有发现薄弱之处,向后退却休整。明军的统帅也下令停止攻城,所有士兵撤回营内,大炮也调转炮口朝向印虏的援兵。但明军并未发动反击,大炮也没有开火,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印虏的进攻。

“明军的统兵将领真是谨慎。这个将领叫做什么?”看了一会儿明军的防线,赛义德放下千里眼,问身旁的幕僚道。

“他叫做宋瑄,今年五十岁,爵位是西宁侯。他曾经在明国的京城为官,曾统领上直卫之一,很受明国皇帝的信任;他也曾多次带兵打仗,立下过不少的功劳,九年前的伊吾之战也立下战功,受到封赏。他父亲当年跟随明国开国名将冯胜西征,之后长期驻守在明国的甘肃,伊吾之战后因公改任到伊吾,据说世代统领当地的军队。六年前他父亲病死,他承袭爵位,镇守伊吾。”

“他麾下的本部兵马大约有三万人,算上预备役大约有五万人。不过他不可能将这些士兵全部带到印度来打仗,大约只带领了两万本部士兵,其余都是朱尚炳调拨给他的军队和征召的周边部族兵。”这个幕僚详尽的介绍道唯恐自己说漏了什么。

“怪不得,已经五十岁了,所以用兵这么保守。”赛义德却没有在意他的其他介绍,只是说道:“我军的总兵力只有五万左右,而明军围在拉合尔城城下的士兵不算婆罗门教徒就有八万,另有两万婆罗门教徒,接近我军的两倍;我军又是一路急行军赶来,没有携带大炮,再加上我军连营地都没有,如果换了一个将领,多半已经带兵攻上来了,但他竟然只是坚守营寨。用兵真是太保守了。”

“但他这样保守,反而使我军的策略没有办法使用。这样不行。如果强攻明军的营寨,那么即使打败明军也会损失惨重。”赛义德咬了咬牙,说道:“不能让明军这样待在营寨里。孟迪尔,你带兵上去挑衅明军,一定要让明军主攻来攻。其余军队,做出建立营地的样子。”

“苏丹,这……”有人想要提出异议。

“执行命令!”赛义德才不会听别人的命令,语气加重说道。听到这话,大家也不敢再说什么,忙退下吩咐士兵建造营地。

“萨尔哈,你说,明军会因为挑衅而出兵攻打我军么?”待所有将领都离开这里,赛义德坐到椅子上,举起杯子喝了一杯水,对木屋内唯一一个看起来不像是下人的人问道。

“明国的文化与婆罗门教徒或天方教徒截然不同,孟迪尔说的话明军士兵甚至都听不懂,明军将领既然没有马上派兵攻打,估计也不会受挑衅的影响,起不到多大作用。若想让明军士兵愤怒之极就连军官都阻拦不住,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办法。”萨尔哈随即轻声将这个办法说了出来。

听到萨尔哈的话,赛义德神色郑重起来,过了一会儿说道:“如果这样做,那可就与明国不死不休了,即使打败了南北两路明军,明国也不会善罢甘休。至少,北方的秦藩不会善罢甘休。我只是想击退明军,保住自己的国家,可不是想和明国结下解不开的仇怨。”

“萨尔哈,我知道你的想法,对你来说,像我这样帖木儿大汗的叛将建立起来的国家不值得珍惜,与明国同归于尽才好。所以这样建议你不要说了,再说,我就会将你处死。”

“我的心思苏丹你当然一眼就能看穿。但如果不采纳我的建议,你又有什么办法激怒明军士兵主动来攻打?”萨尔哈道。

“未必没有别的法子。”赛义德又道。

“我觉得别的法子不可能激怒明军士兵,不过既然苏丹这样说,我就先瞧瞧孟迪尔能不能激怒明军。”萨尔哈没有坚持,只是这样说道。说过这话,萨尔哈与赛义德不再交谈,认真向前方看去。

孟迪尔这时已经带领所部将士来到两军阵前,随即开始挑衅明军。但正如萨尔哈所预料的,大明的文化与天方教徒或婆罗门教徒都不相同,很多在印度十分具有挑衅意味的动作只是让明军士兵觉得莫名其妙。双方又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即使紧急由懂得汉话的人普及了几句骂人的话,但听着印虏士兵走调的骂声,明军士兵只觉得好笑,丝毫不生气。

孟迪尔很快败下阵来,接过斧头砍树去了,换了别的将领来挑衅。可这些将领都面对和孟迪尔一样的问题,根本无法激怒对面的明军士兵。一连换了五个将领都是如此。

拉合尔城城头的士兵看的莫名其妙。他们离的有点远,听不清楚在喊什么,心里纳闷:‘不是赶来救援的么?怎么不攻打明军的营寨?就算因为现在兵少,可这一轮又一轮派出这么多士兵来到两军阵地中间是做什么。他们从早晨看到中午,都没见到双方除了赛义德不停地派出几千名士兵来到两军阵前外有任何其他动作,再也没心思瞧了,纷纷打了饭开始吃饭。

“苏丹,这样不行,根本无法激怒明军士兵。”援兵这边也吃上了饭,在饭桌上,孟迪尔忍不住对赛义德说道。

“是啊苏丹,根本无法激怒明军士兵。”另外一名也带兵去挑衅的将领沮丧的说道。其他人也纷纷说起来。

“都住口!”赛义德听得烦闷,大声说道。众人忙停止说话,低头认真吃饭。

赛义德也继续吃饭。但他的心思很明显并不在眼前的饭食上,吃的极慢,许多将领都吃完了他连半碗都没吃完,像是在思考什么事情。众人知道苏丹必定是在琢磨如何让明军来攻,也不说话,也不散去,就等在饭桌旁。

过了一会儿,赛义德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放下碗和勺子,扫视一圈发现将领们都在,吩咐道:“下午,就采用萨尔哈说过的那个办法,挑衅明军!”

“苏丹,这,用了这个办法,和明军就是解不开的仇了!”“是啊苏丹,不能用啊,用了后患无穷!”听到赛义德的话,众人大惊,纷纷劝道,仿佛萨尔哈的法子是什么禁忌一般。

可赛义德已经下了决心,又道:“若是不用那个法子,就不用担心后患了,因为德里苏丹国也就没有以后了!我意已决,用那个法子!孟迪尔,下午由你来做。”

“苏丹,我,是。”孟迪尔本想推绝,但见到赛义德的表情,顿时推绝的话就不敢说出口,答应下来。但其他将领的表情也没有轻松多少。赛义德又扫视一圈,起身离开这里。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孟迪尔再次带兵来到两军阵前,只是这次他才开始挑衅,对面的明军士兵就发怒起来。与上午截然不同。但孟迪尔宁愿明军的表现与上午一样。

第652章 岷王——过兵第1741章 伟大的航行——终于验证第1270章 儿女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72章 人力资源最大化第1557章 视察五城学堂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93章 讲武堂——允熥讲话第529章 喜脉第1018章 两个文明的战争第1680章 崩塌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748章 雲南的两个反应(五千字章节送给大家)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1475章 恭贺第488章 贡院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139章 拼杀与首次上阵第311章 杨栽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1433章 打架与缘故第428章 下线遁第1289章 应天乡试第1167章 曙光第3章 彻底融合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第1789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争论与差事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348章 乡试与文会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122章 偶遇罗贯中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鹤的意见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728章 对安南的决定第192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第469章 坤宁宫夜话第66章 看折子的技巧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1365章 谁决定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018章 两个文明的战争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169章 经济与科学第185章 崩第1137章 决心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第1472章 类比第929章 牧场骑马第1703章 朱芳远迎接天使第183章 准备第685章 对蒙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505章 编户齐民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1076章 决战——挡第1465章 为了流传第1258章 婚第481章 改任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273章 家话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疯狂的商人第1264章 惊险第702章 从二十五到三十第747章 出巡两广——安南人的反应第163章 新人第1442章 对欧洲的谋划—驱逐威尼斯使者与热那亚的请求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392章 辽王的反应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987章 不得不应酬啊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844章 治伤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492章 阅卷第1151章 会见前第926章 场地乾清宫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492章 阅卷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500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662章 攻缅——那罗塔
第652章 岷王——过兵第1741章 伟大的航行——终于验证第1270章 儿女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72章 人力资源最大化第1557章 视察五城学堂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93章 讲武堂——允熥讲话第529章 喜脉第1018章 两个文明的战争第1680章 崩塌第1301章 简化字与标点符号第85章 失常的人第1346章 南洋风雨——三宝垄守城第748章 雲南的两个反应(五千字章节送给大家)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1475章 恭贺第488章 贡院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856章 南定——提要第1139章 拼杀与首次上阵第311章 杨栽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1433章 打架与缘故第428章 下线遁第1289章 应天乡试第1167章 曙光第3章 彻底融合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第1789章 工业时代——文垣的争论与差事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1243章 真正的学校——为何只招勋贵第348章 乡试与文会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333章 汉洲攻略(五)第122章 偶遇罗贯中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12章 准备出行第1317章 金融改革——唐伯鹤的意见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728章 对安南的决定第192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第469章 坤宁宫夜话第66章 看折子的技巧第485章 天檽黑卡退位第1365章 谁决定第1761章 苏伊士截杀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1018章 两个文明的战争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169章 经济与科学第185章 崩第1137章 决心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第1472章 类比第929章 牧场骑马第1703章 朱芳远迎接天使第183章 准备第685章 对蒙第339章 举荐与偶遇第505章 编户齐民第1790章 工业时代——富裕人口做什么第1060章 最终决战——‘施法’第1171章 继续调查第1076章 决战——挡第1465章 为了流传第1258章 婚第481章 改任第1807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推恩西南第1273章 家话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疯狂的商人第1264章 惊险第702章 从二十五到三十第747章 出巡两广——安南人的反应第163章 新人第1442章 对欧洲的谋划—驱逐威尼斯使者与热那亚的请求第1257章 说话嘱咐第1676章 哪里来的援兵?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392章 辽王的反应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决断第534章 多方的关注第380章 嘱咐大臣第987章 不得不应酬啊第985章 永王回京第844章 治伤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492章 阅卷第1151章 会见前第926章 场地乾清宫第1277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节快乐)第492章 阅卷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500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662章 攻缅——那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