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将死

回到了自己的寝殿,允熥继续思考如何踩掉允炆上位。

但是无论是现代的允熥还是古代的都不是什么擅长阴谋的人,怎么也想不出如何对付允炆,不过允熥很快换了个思路,决定权在朱元璋手中,那就得努力博得朱元璋的好感。而不管是后代的史书还是允熥的记忆,都表明朱元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齐王朱榑害死几十名百姓,敲诈勒索了大量财物,不过是被骂几句;驸马欧阳伦偷着出口了几百两银子的茶叶,既没贪污,也没受贿,还增加了出口贸易额,就被处死了。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孙有多看重。历史上朱允炆大概应该是因为在朱标去世前后表现出的孝顺而封的皇太孙吧!

想到这里,允熥坐不住了,现在不正是表现自己孝顺的时候吗!不管待会下了朝老朱过不过来,他都会问一问这边的情况;现在朱允炆多半已经在太子寝殿那候着了,绝不能让他独领风骚!

一边想,一边穿戴。好在回来还没脱外衣,也不等小太监上来,匆忙穿上鞋,就往文渊阁跑。两个贴身小太监王进和王喜急忙跟上。

允熥一溜烟儿跑到文渊阁大门口,喘了口气,等王进和王喜跟上了,才踱着步子走向太子寝殿外间。到了地方,果然,不仅朱允炆和吕氏在,连另外两个吕氏的儿子允熞(jian)和允熙也都在,几位有品位的妃嫔也都在。吕氏和朱允炆脸上均有泪痕。

允熥心中嘀咕,但没太奇怪,仍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好。允炆没觉得有什么,或者说他现在也没心情思考别的了;但吕氏感觉虽然行礼方式和语气都很正常,但就是觉得允熥好像跟平时不太一样。

允熥又问道:“父王可曾醒来?现情形如何?”允炆答道:“据太监讲,卯时(5-7点)曾醒来一次,进了些粥,吃了药,随后又睡过去了,情况.......还算良好。”

允熥见允炆吞吞吐吐的,就看向太医。

此时当值的太医是两位八品的御医,左边那个看上去三十多岁,不胖不瘦,长得还有点儿小帅的御医允熥认识,是太医院有名的名医刘纯刘宗厚;右边那个允熥不认识,也就不管了,对刘纯道:“刘太医,不知道父王的病什么时候能好?”说罢作了一揖。

刘纯忙避让,连说“当不得”,然后答道:“太子病情已不再加重,方才李国手会同张院判开了一副药,要是太子中午醒来能吃的进去饭,就离好不远了。”

允熥吃了一惊,他可听懂了太医的暗含意思:‘太子病情已不再加重’的意思是病情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了;‘要是太子中午醒来能吃的进去饭,就离好不远了’的意思是要是中午吃不进去饭病就治不好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吕氏和朱允炆,怪不得他们两个哭了,但又不敢大哭,怕召晦气。允熥退到一旁,与刚刚前来的朱文英答礼问好,就开始使劲的回想朱标对允熥有过的慈爱,但由于是现代思维占主导,好半天才挤出几滴眼泪。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声音很轻,但偏能让人听清的通传声音。允熥暗道一声侥幸,老朱来得正是时候!忙回头准备行礼,但刚转过身朱元璋已经进来了,允熥等人赶忙行礼。

朱元璋也不理他们,直接对刘纯道:“太子如何?”刘纯把刚刚讲过可能不止两遍的话又重复一遍,老朱马上眉头紧锁,扫了一眼允熥几个,对允熥微有诧异,但也不说话,走进内间。

允熥却是浑身冷汗,刚才朱元璋很快的扫了他一眼,只不过是眼神稍有变化,就让他感觉好像所有的秘密无所遁形一样,要是老朱刚才问他话,他一定连小时候躲墙角撒尿,结果被小女孩现揪他******的事都说出来!

不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白手起家从贫民成为皇帝的人!但是从允熥以前的记忆里也没现他有这么大的威严啊?难不成是因为自己心虚?

允熥还未调整过来,就见到他的妹妹们在母妃的带领、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过来了,有的还在打着哈欠。这帮小屁孩,连续十几天睡不好觉,真是苦了她们了,过几天朱标死了还得接着熬,希望小萝莉们不要有因此夭折的啊!

这时内间的朱元璋正在床榻边坐着,时而盯着昏迷中的朱标,时而盯着窗户,不知是在想什么。屋里除了朱元璋和朱标,就只有两个服侍的宫女在,连喘气的声音都听不见,好似无人拜祭的墓地。

约么过了一刻钟,朱元璋听到床上有动静,忙一脸慈爱之色的看向朱标。

朱标确实是醒了,但全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无,张口道:“父皇...”

还未说完,朱元璋就就抢道:“让他们先盛碗粥,垫垫肚子。”正说着,一名宫女就小步快跑的出去了。

朱标缓了口气,说:“父皇,儿臣的身体儿臣自己知道,已经没有生机了,儿臣对医理也是懂一点的。恐怕今日就是儿臣的死期了。”又喘了口气,见朱元璋仿佛要说什么,忙道:“父皇也不用说什么安慰我的话,我都清楚。只是今后就不能再父皇身边侍候了。”说完这句话,又连连喘气。

朱元璋也没有说话,但是眼圈红了。取粥的宫女走进来,端着粥碗要送到朱标跟前。朱标道:“不用了。”那宫女转头看向朱元璋,见朱元璋无所表示,就端着粥碗退到一旁。

朱标又道:“你们退下去吧。”两名宫女顿了顿,见朱元璋仍是没有表示,一起退出去了。

朱标道:“父亲,儿子今年三十有七,算不上夭折,也没什么遗憾,只是有三件事希望父亲答应。第一件事,服侍我的宫女太监和为我看病的太医都是无罪的,希望父亲不要降罪于他们。”

听到朱标改口叫父亲,朱元璋忍不住想起了朱标小时候用稚嫩的声音但一本正经的叫自己‘父亲’的情景,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眼泪一滴一滴的掉在朱标的被子上。朱标应该也想到了朱元璋慈爱的同自己相处的情景,眼泪缓缓从眼角流下。

缓了一缓,朱标红着眼睛继续说道:“第二,父亲严刑峻法太盛,儿子也劝过多次,但今天儿子不从臣子的立场来劝说父亲,而是从一个儿子的立场。父亲所杀之人虽均罪有应得,但毕竟杀人太多,儿子怕父亲百年之后到了阴曹地府,如有父亲所杀之人爬上高位,恐对父亲不利啊!”

朱元璋听到这里,眼睛里的泪珠连成串,在被子上又堆叠在一起,慢慢的浸染了一大片,同时不禁出了‘呜呜’的哭声。声音似乎传到了门外,引起了令人不安的动静。

此时朱标似乎已经没有泪水可以流了,但眼角的泪痕仍然清晰可见。“第三,是儿臣死后,允炆,允熥等皆年幼,万万不可立为太孙,当以二弟为太子。”

朱元璋压住了哭声,只是眼泪还不停的往下掉,说道:“这些你都不必担心,为父自有安排。”

朱标听了,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竟半挺起上半身,用最大的力气说道:“父皇,国赖长君,父皇年事以高,允炆不过十五,万一有事,如何!”说完,再也坚持不住,倒回床上,大口的喘气。

朱元璋忙叫道:“太医!”顿了顿,又说:“吕氏,允炆,允熥,允熞,允煕,还有文英,文兰,文蕴,文芷你们都进来。”

刚才屋内隐隐约约传来哭声的时候,允熥整个人都懵逼了,难道朱标死了?不仅仅是他懵逼,允炆和文英以及吕氏等嫔妃一瞬间都处于一样的状态,然后马上又都转为想哭而不敢哭的表情。

允熥也是很伤感的,毕竟在允熥的记忆里,朱标是一个好父亲,虽然他与朱标相处时间不多,但仍能感受到朱标对他的爱护。正伤感着,听到了朱元璋的叫他们进去。是要见遗体了吗?允熥如此思索着,红着眼睛排在朱允炆之后走进屋子。

进屋后,正听到刘纯对朱元璋说:“陛下......太子殿下,他,臣已无回天之术。”

瞬间,吕氏和朱允炆跪倒在朱标榻前,并哭出了声;允熥腿一颤,也跪倒在地,眼泪缓缓流下来。

朱标有气无力的说道:“生死有命,我朱标虽年不过三十有七,但有子,”说到这里,看向朱允炆并伸出手,朱允炆忙伸出手拉住朱标的手,朱标又看向允熥,允熥也伸出手搭在朱标的手上。

太医刘纯默默地、悄无声息地走了出去。

“有女”,朱标伸出另一只手,拉住了文英。

“且父慈子孝,此生无憾已。惟愿你们以后能兄弟友爱,万万不可出现兄弟阋墙之事。允炆,你现在是长兄,以后要照顾好你的弟弟妹妹,同时代替我向父皇尽孝。”,允炆点了点头,但没有说话,仍呜呜的哭。

“允熥,你也不小了,多帮助你哥哥。”允熥不敢抬起头,怕朱标现什么,也只是点了点头。

朱标又低头缓缓扫视他的儿子女儿,然后,他那双满怀着对子女的眷恋之情的眼眸不动了。

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266章 想法第1086章 枭雄之死第805章 临高韩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第643章 南婆罗洲第1030章 最惨烈的一战——开始第258章 车轨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308章 反应第423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第340章 继续与下棋第451章 接见使者——朝鲜、扶桑、阿依努第129章 过山東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1766章 气数已尽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1114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前奏第1812章 与商人共天下?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第1435章 如何团结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第1279章 杭州事第383章 徐家与文官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273章 正名第1085章 最强男人对话——放心早了第134章 北平城第1753章 一个人的日记——面对奥斯曼帝国的海军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1140章 临危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406章 德州之战——预料不到的意外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1473章 对峙第656章 岷王——孟养的最后一天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965章 工业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363章 哀嚎第204章 弥勒佛第1510章 审问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857章 南定——目标是哪?第46章 再至面馆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1078章 最后的围歼战(一)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第596章 了解第673章 经纬西南——奴婢和佛教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621章 艰难的训练第152章 追悼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504章 黄淮奏报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1372章 代数与几何第1258章 婚第542章 详情与集市见闻第776章 解惑(一)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711章 要求第729章 军械准备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603章 杭州与西安第1161章 事情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价攻城啦第246章 接旨第1144章 接见宗喀巴(一)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492章 阅卷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516章 税清氓第906章 充分发挥价值第106章 婚礼第1329章 汉洲攻略(三)第1136章 上阵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419章 处置的决定(补昨日欠章)第1089章 血色(一)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771章 提前放出风声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诺
第804章 改名海南第1266章 想法第1086章 枭雄之死第805章 临高韩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第643章 南婆罗洲第1030章 最惨烈的一战——开始第258章 车轨第1055章 最终决战——常继宗第578章 南洋功臣第1308章 反应第423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1008章 额尔齐斯河与甘州第1407章 接见——伯鲁入职格致监第340章 继续与下棋第451章 接见使者——朝鲜、扶桑、阿依努第129章 过山東第679章 唵嘛呢叭咪吽第1766章 气数已尽第427章 高煦与渗水第1114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前奏第1812章 与商人共天下?第606章 棘手的公主第554章 丝绸与粮食第1435章 如何团结第967章 再次祝大家新年快乐!第1279章 杭州事第383章 徐家与文官第293章 接见使臣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273章 正名第1085章 最强男人对话——放心早了第134章 北平城第1753章 一个人的日记——面对奥斯曼帝国的海军第9章 谨身殿大讨论——结尾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1140章 临危第295章 重新思考第655章 岷王——出纳第406章 德州之战——预料不到的意外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1473章 对峙第656章 岷王——孟养的最后一天第1347章 汉洲攻略(十二)第965章 工业第758章 南巡——风景第363章 哀嚎第204章 弥勒佛第1510章 审问第1504章 苏州惊变——决断第857章 南定——目标是哪?第46章 再至面馆第300章 抱琴与朱模第1078章 最后的围歼战(一)第341章 讲武堂人才与整顿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1015章 坏消息一起来第43章 宫廷内外的阴谋——西南之人第596章 了解第673章 经纬西南——奴婢和佛教第598章 南海李家第621章 艰难的训练第152章 追悼第935章 繁华的京城与神奇的表演第1056章 最终决战——攻进大营第504章 黄淮奏报第786章 大案——其余的人犯第1372章 代数与几何第1258章 婚第542章 详情与集市见闻第776章 解惑(一)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第711章 要求第729章 军械准备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第603章 杭州与西安第1161章 事情第1320章 金融改革——为什么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价攻城啦第246章 接旨第1144章 接见宗喀巴(一)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623章 郡主和王妃第492章 阅卷第1390章 苏州府的行动第516章 税清氓第906章 充分发挥价值第106章 婚礼第1329章 汉洲攻略(三)第1136章 上阵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第952章 闲不下来第419章 处置的决定(补昨日欠章)第1089章 血色(一)第453章 接见使者——西北第1816章 大结局(上)第21章 重阳节——宝钞之二第1681章 束手就擒第1771章 提前放出风声第1725章 着急的吉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