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路遇

他们一行八人也不驾车,骑上马在街上溜达,还一边谈论着聊着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功夫、女人……

因为他们都穿着皇家子弟的常服,所以也没有不开眼的老百姓冲撞他们;洪武街又十分宽阔,生点儿意外也不太可能。

就算是过往的其它勋贵子弟也会主动靠到边上等着他们过去,没人会招惹他们。还有一个过路的官员想上来说几句话拜见一下,但是被他们给忽视过去了,他们可不在乎一般的官员。不过这也是有例外的。

他们正聊着什么的时候,又有一支车队停在了路边等着他们过去。高煦等人都不在意,还在聊着什么;但是朱孟炯眼尖,看出来这是郑国公府的马车,伸手拽了拽允熞和朱贤烶,说道:“你看,那边是郑国公府的马车,”

朱贤烶毫不在意的说道:“郑国公府怎么了?能比咱们皇家还牛逼?”他继承了朱榑的跋扈劲儿,谁也不在乎。

倒是允熞说道:“不行,我得下马拜访一下,这可是外祖家。”常妃身为朱标的头一个正妻,理论上朱标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

历史上允炆继位以后虽然常家没什么权力,但是允炆对他们可是‘礼遇甚厚’,表面功夫做的很足。

允熞下马去拜访。朱孟炯看允熞去拜访了,自己也顺势下马去跟着拜访,虽然他比允熞还大。

见到他们下马去拜访,高煦等人在马上坐着等着也不好,也纷纷下马。就是一贯跋扈的朱贤烶也下了马跟着,虽然他不会和常家的人主动说话。

允熞走到常家那朱元璋生前赏赐的奢华马车面前,驾车的车夫马上行礼说道:“见过亲王殿下!”不过虽然礼行的是一丝不苟,但是也没有什么紧张的神色。

允熞对着马车说道:“可是郑国公在里边?小王明仪殿主人来拜会。”因为他还没有正式的封号,也没有出宫分府居住,为了不显得高高在上所以只能用自己所住的宫殿名称来自称了。

允熞虽然好像一个武人,但是心思可比允炆细腻多了。

然后除了朱贤烶之外的六位王爷也先后说要拜会。他们就好说多了,都有封号,用封号自称即可。

马车里,郑国公府的二管家常有福对常继锋说道:“四少爷,一共是七位王爷来拜见,您得下去见见。”

但是常继锋惊慌的说道:“你出去见见不行吗?”

常有福一看就知道是常继锋之前从未同时与这么多皇、贵族子弟见面,犯了恐惧症不愿意下车去见。他顿时感慨这位少爷还是缺乏锻炼,要是大少爷继宗、二少爷继姚在这里一定会下车与几位王爷谈笑风生的,就是三少爷继盛、五少爷继祖也比四少爷强。

但是现在在这里的主家只有常继锋一人,他还是只能温言说道:“四少爷,您得出去见一见,外边的可是几位王爷,就算几位王爷不介意,总不能让他们觉得咱们郑国公府没有礼数。”

常继锋的这些天才来到郑国公府的玩伴于诫却不像常继锋这样惊慌,反而十分兴奋的说道:“王爷?我来到京城还没有见过王爷呢!”然后撺掇常继锋说道:“你下去看一看,我也跟着看看,看看皇子是不是像村子里传说的那样都是人中之龙。”

常继锋一听于诫说话,就暂时忘记了紧张,笑着说道:“咱们村子里的传说一点都不对,我见过皇上,连皇上都不是乡亲想的那样,王爷们也不会那样的。”

于诫还是说道:“你就下去看看,我也看看。”

你还别说,常继锋还就吃于诫这一套,说道:“那我下去看看,你跟着我不要说话。”

于诫答道:“知道了。”

常有福松了口气:‘四少爷可算同意出去见几位王爷了。’然后他又深深地看了一眼于诫,暗想:‘四少爷对于于诫的话可是真听。’

他又嘱咐了几句话,然后下车。

门外的几位王爷都等的不耐烦了,就算是郑国公常升,也不能怎么怠慢他们吧?并且常升平日里的为人,也不像是这样怠慢他人的人。

有人正在疑惑,这时马车的门帘被掀开,从里边走出来一个才七八岁的小孩子,后边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人,众人一看就认出了是郑国公府的二管家常有福;至于最后出来的人众位王爷都给忽略了。

常有福行礼说道:“几位王爷,今日是我家四少爷出门,大老爷和二老爷都不在。”

“我家四少爷还小,还没单独见过外人,若有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常继锋这时按照之前常有福的嘱咐说道:“小生常继锋,见过几位王爷。”

八位王爷一听,就知道这是最近找回来的原郑国公常茂唯一的那个儿子了,已经被允熥加封世袭指挥使,听说常升对他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好。

允熞反应最快,上前拉住常继锋的手说道:“原来是四表弟。我就托大称呼你表弟了。以后咱们常来往。”

“我现在住在宫里不方便,等我出宫建府了,常找表哥来玩。表哥教你功夫,就算比不得常家的家传功夫,见识见识也好。”

八面玲珑的朱济烨也凑上来说道:“常家弟弟,我可是已经在外边开府居住了,可以找我来玩。”虽然他并未说自己是谁,但是一旁的常有福可认识他的。

朱孟炯当然也凑了上来。至于高煦,他不习惯和陌生人打交道,一时倒是不知道说什么,等到他想好说什么了,现自己预备的词儿都已经被其他人说过了,也来不及再想了,随便说了几句。

其他的王爷就没有做的过了得了。他们毕竟是王爷,就算不得罪郑国公府.也没必要拍常家的马匹。但是也都上来说了几句话。只有朱贤烶哼了一声,嘛也没说。

常继锋见到这么多人和自己说话,顿时又手足无措起来,常有福教他的东西全忘了。常有福忙上前招呼着。

又寒暄一阵,他们才散开各自走各自的路。

常有福带着他们回到郑国公府,马上来拜见常升,并且在说完今日出府干的事情之后,说道:“二老爷,今日回来的时候,我们遇见了四亲王殿下,齐王世子殿下,还有高阳郡王、……等六位郡王殿下。”

常升说道:“那怎么招呼的他们?”

常有福说道:“二老爷,是四少爷出去招呼的。”

听到这句话,常升笑道:“噢,继峰也会招呼客人了?”然后他对站在一旁的常继锋说道:“不错,有提升。”

常继锋说道:“叔父,我只是说了一句话,就见到他们都上前来与我说话,我就慌神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边全是管家招呼的。”

常升还是说道:“那也有提升,该表扬一下。”又对常有福说道:“赏赐你宫里赏赐的绸缎一匹。”然后对于诫说道:“加你一个月的月钱。”

常有福马上跪下说道:“二老爷,赏赐太重了,还是收回去吧。”

常升说道:“我说赏你就是赏你的,安心收着就好。”常有福这才收下。于诫一开始就没想着推辞,见到常有福收下了,自己也就心安理得的谢恩了。

常升又与常继锋说了几句关于今日他‘独自’出府的事情,然后让他退下。

返回常继锋住的院落的时候,于诫对常继锋说道:“你现在的家可真是豪奢,家里这么多下人服侍我还想得到,这么多钱说赏赐就赏赐了。”他才来京城不久,还不习惯。

常继锋对他说道:“按说现在叔父,三叔父对我都很照顾,母亲(常茂的正妻冯氏)也对我很好,就好像我是她亲儿子一样,家里又锦衣华服的,在村子里的时候再想不到这样的好日子。”

“但是我有时会想回到村子里生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泥巴,被弄得满身的泥,然后被大人骂,剥光了扔河里洗澡。有时候我会想回村子里。”

于诫说道:“嗯,我也是,总想玩泥巴,但是总不让,还不让光着屁股待着,真是不得劲。”于诫使劲的点头,仿佛要通过这个告诉常继锋他有多么的想玩泥巴、光屁股。

常继锋有些无语的看着于诫。他是想和于诫诉说自己的心情,但是于诫总能把话题歪到其他方向上去,完全理解不了他的心情。

但是常继锋还是觉得只有于诫才能和他说到、玩到一起去。

=======================================================

于诫受赏的事情在郑国公府传播,顿时惹得又两个人不满意起来。常继姚与常继盛说道:“二伯太偏心了,继峰不过是出来见了几位王爷一面,连话都说不利索,二伯竟然就赏赐了二管家和那个继峰的小书童!哪有这样的!”

常继盛也接到:“就是,就算继峰是大伯家的独苗,也不能这么偏私。咱们找大哥说道说道去。”

常继姚说道:“拉倒吧,和大哥说道,那他一定说咱们没有兄弟友爱之心。他是未来的郑国公,什么也不担心,和咋们不一样的。”

常继盛说道:“我就是觉得不公平。要不设计他出个大丑?”

常继姚说道:“你要不怕让爹把屁股打烂,你就去吧,可千万不要说和我说过。”

常继盛泄气道:“我也怕。”

兄弟俩相对无言,也只能带着不甘散去了。

========================================================

接下来几天,允熥提出的输血和烈酒清洁的事情在京城传了开来。与允熥想的不一样,大家主要是关注输血,而不是他认为的烈酒消毒的事情。

允熥后来才明白,原来此时朱元璋严厉限制用粮食酿酒,并且大家日常喝得就是酵酒,不是后世大行其道的蒸馏酒,所以可以被认为是烈酒的蒸馏酒十分少,普通老百姓也喝不起,与输血一样是和老百姓无关的事情。

而输血多么耸人听闻啊,比烈酒清洁要引人注意的多,所以大家都在谈论输血的事情。

至于武将世家更是关注输血的事情了。就算是大将,在打仗的时候受伤也是难免的,说不定倒霉中了一箭然后流血过多就死了。要是输血真的管用,他们就多了在打仗的时候保命的把握。

各家都在找医生询问是不是真的,但是医生们,包括太医院的御医也不知道啊,被问得很烦。

还有人直接问到了允熥这里。这天下午允熥批答完了手头的折子,御马监的太监白喜光来拜见允熥。

他行完礼之后站起来说道:“陛下,奴才已经和工部说好了,用他们的工匠与御马监的工匠一起造车轨和特殊的马车。”

“奴才是来问一问,先从哪里开始修建轨道?通到哪里?奴才才好与工部确定造车轨和特殊的马车的大工坊建在哪里。”

允熥说道:“兵部说了吗?沿着驿站修轨道,还多半要增加驿站的数目,兵部也绕不开的。”

白喜光躬身说道:“陛下,奴才的御马监之前从未与兵部打过交道,无陛下的命令,也不好擅自与兵部接洽。”

允熥说道:“那便算了,不必你御马监来与兵部打交道了。告诉工部的官员,让工部与兵部来说。”

白喜光说道:“是,陛下。”

允熥接着说道:“至于修在哪里?嗯……”

允熥想了一会儿,说道:“第一条线路就从龙湾渡江北对着的浦口开始修,延伸到凤阳。这一路朕走过,没有什么大河,湖泊可以躲开。”

“碰到小河流就架桥过去。一路上的几个府城,以及直隶京师的滁州城都要经过,县城倒是没什么必要。除了必须的躲避山、水,尽量把线路拉直,好能够快些。若是驿站的位置不合适的,就挪动驿站。”

“先着人勘探从浦口到滁州城的线路,这一路勘探好了就先开工。在修建从浦口到滁州城的轨道的时候,着人勘探从滁州城到凤阳城的线路,拿来给朕看。”

允熥想要修的就是后世的京浦铁路线的线路。现在先修从浦口到凤阳的,之后再延伸到北平。不过中间的黄、淮两条河估计修不了桥,只能是在渡口用船来中转了,倒是也不是很费事。

白喜光躬身行礼说道:“是,陛下。”然后看着允熥没有什么安排了,就退下了。

番外19:奇怪的问话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兑换第1279章 杭州事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271章 处置与公租房第289章 生擒第673章 经纬西南——奴婢和佛教第590章 薛救齐第231章 比武第1113章 继续谈论第1267章 七月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639章 粮食和军歌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797章 广州人的反应第61章 ……阴谋——差点儿第599章 初到宝安第1325章 汉洲攻略(一)第729章 军械准备第1523章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均不同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1340章 南洋风雨——雨袭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1434章 [免费]处置第1237章 真正的学校——开学答复本章说与其它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401章 格致监河南分监监正第650章 秦肃第1561章 印度之战——惊喜第1372章 代数与几何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348章 南洋风雨——结果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605章 女子学校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1553章 印度之战——夜色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91章 苏州惊变——开始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247章 郑国公府第177章 端午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181章 军与监第1142章 相见赏赐第289章 生擒第234章 事前准备不敢懈怠第1465章 为了流传第1319章 金融改革——钱庄总行会与新窝本制第280章 心得第983章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548章 印度之战——白死?第1149章 谈笑,之后转折第964章 钢铁厂续第157章 郡主第208章 用方感谢和求订阅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第541章 继续召见第480章 懈怠弹劾第556章 献女第1556章 印度之战——目的第989章 继续接见番国第473章 亲子第1484章 天文学大发现——第一个投身科学第1122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告一段落第814章 雷州第287章 巨大的脑补第1419章 加封与解释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201章 宴饮的最后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第467章 幕后台前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678章 岷宁第90章 除夕宴第1381章 征兆第214章 论迹论心第1699章 理番院迎来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头儿第1793章 选定张学熙第762章 大案——采生折割(补昨日欠更)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第172章 投奔第890章 为什么不给我们色目人一条活路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11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语言与国家第1265章 车祸引发的事情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195章 何为人925章 殿试的题目第689章 金帐汗与维齐尔
番外19:奇怪的问话第220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兑换第1279章 杭州事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271章 处置与公租房第289章 生擒第673章 经纬西南——奴婢和佛教第590章 薛救齐第231章 比武第1113章 继续谈论第1267章 七月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639章 粮食和军歌第14章 允炆和蔼,允熥发威第797章 广州人的反应第61章 ……阴谋——差点儿第599章 初到宝安第1325章 汉洲攻略(一)第729章 军械准备第1523章 朕之想法与诸位爱卿均不同第1528章 畅想与请求第1340章 南洋风雨——雨袭第226章 东西藩国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第1737章 索科特拉岛大海战第1434章 [免费]处置第1237章 真正的学校——开学答复本章说与其它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401章 格致监河南分监监正第650章 秦肃第1561章 印度之战——惊喜第1372章 代数与几何第1066章 决战——开始第1348章 南洋风雨——结果第254章 新书画与旧古董第605章 女子学校第922章 由此所引发的第1553章 印度之战——夜色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1491章 苏州惊变——开始第1166章 前所未有的重要事情第247章 郑国公府第177章 端午第666章 攻缅——投降第1181章 军与监第1142章 相见赏赐第289章 生擒第234章 事前准备不敢懈怠第1465章 为了流传第1319章 金融改革——钱庄总行会与新窝本制第280章 心得第983章 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465章 改封永王第1548章 印度之战——白死?第1149章 谈笑,之后转折第964章 钢铁厂续第157章 郡主第208章 用方感谢和求订阅第1245章 真正的学校——教育的目的第541章 继续召见第480章 懈怠弹劾第556章 献女第1556章 印度之战——目的第989章 继续接见番国第473章 亲子第1484章 天文学大发现——第一个投身科学第1122章 撒马尔罕城后续——告一段落第814章 雷州第287章 巨大的脑补第1419章 加封与解释第546章 审问出来第914章 后宫都是聪明人第1201章 宴饮的最后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第467章 幕后台前第1252章 农业改革——试点第678章 岷宁第90章 除夕宴第1381章 征兆第214章 论迹论心第1699章 理番院迎来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头儿第1793章 选定张学熙第762章 大案——采生折割(补昨日欠更)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第172章 投奔第890章 为什么不给我们色目人一条活路第442章 北巡——阿依努与更北第1355章 汉洲攻略(十六)第1715章 她答应了第1129章 克拉维约东游记——语言与国家第1265章 车祸引发的事情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1195章 何为人925章 殿试的题目第689章 金帐汗与维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