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武郑敏瑶举兰福

送走了朱赞仪,允熥开始批答奏折。从七月初十开始到今日七月二十,他已经连续十天没有去过后宫休息,每日都是白日与大臣商议事情,晚上批答奏折;虽然熙瑶每天晚上陪着他,但他也没心思干些什么。

今日终于不必整个白日都商议事情,他当然想下午就将所有的奏折批答完毕,晚上好能够回后宫休息。所以他批答奏折十分快速,基本上就是辅官和舍人怎么票拟,他就怎么处置。

不过还是有些奏折允熥按照自己心意批答。“讲武堂的学生请愿,请求提前从讲武堂毕业,为大明去战场上杀敌?”

允熥想了想,暂且将这封奏折挑出来,又对王喜吩咐几句,继续批答其它的奏折。

不一会儿,王喜回来附在允熥耳边说了什么。允熥说道:“果然如此。”随即将那份奏折拿过来,批答到:请愿的二年级学生,出身卫所在征调之列的,允许返回原卫所,为其世袭官职征伐安南。

他刚批答完,又扫了一遍奏折,忽然见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叫道:“郑轩捣什么乱,他又不是正在讲武堂上学的学生!”又特地写了几句给郑轩的处罚,才将奏折放到一边。

或许是这些没有按照票拟内容批答的奏折所耽误,允熥没能在晚饭之前将所有的奏折批答完毕。不过他想着明日也应该没什么事,放下笔,挑出几分紧急的让王喜送到通政司下发,自己起身往后宫休息去了。

他走到坤宁宫门口时,正好遇到熙瑶从宫内出来。她有些惊喜的说道:“夫君今晚不必在乾清宫批答奏折了?”

“嗯,今天事情少一些,不必了。”允熥说道。

“这太好了。敏儿都抱怨几日了,说往日虽然每月也有小半个月晚上见不到父亲,但还没有这样连续十天见不到。特别是今日敏儿在女子学堂上课时还扭伤了脚,回来就哭着找父亲,妾正想和夫君说要不要带敏儿去乾清宫呢。”熙瑶道。

“敏儿扭伤了脚?还哭了?情形怎么样,严不严重?”允熥马上关心的问道。

“妾看过了,不算严重,只是往日她一受伤夫君就马上关切地询问,而这次却连父亲的面都没见到,思念父亲就哭了。”熙瑶道。

wWW ★T Tκan ★¢○

“这怎么不和我说!若是知道敏儿扭伤了脚还哭了,夫君一定马上从乾清宫过来看她。”允熥道。

“夫君,臣妾担心影响夫君处置朝政……”

熙瑶话还未说完,允熥就打断道:“朝政什么时候都可以处置,但孩子受伤后的关心若缺失,是过后补不回来的。”

“以后若是还有这样的事情,即使觉得夫君忙碌,也要派人去乾清宫说一声。”

“是,夫君。”熙瑶躬身说道。

这时允熥注意到一旁还有其他的宫女宦官,刚才这番话恐怕影响了熙瑶在他们面前的威信,马上又补充道:“夫君也知道你担心耽误朝政,况且还有你这个母亲在宫里照看;但夫君也很宠着敏儿,就算为此暂且将朝政推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还对一旁的宫女宦官说道:“皇后这些日子这么忙碌,你们竟然还对皇后如此懈怠!”

这些人马上跪下说道:“陛下恕罪,奴才再也不敢了。”有一个小宦官似乎想要辩解,但马上被年纪大些的宦官阻止。

“夫君,这并非是他们懈怠臣妾,而是臣妾自己想要走一走。看在臣妾的份上,夫君这次就不要处置他们了。”熙瑶求情道。

“既然皇后求情,朕这次就绕过你们,但下次切不可如此懈怠!”允熥道。

“谢陛下隆恩。”他们几个跪在地上又磕了一个头,才站起来。

允熥这才拉着熙瑶走进殿内,向敏儿所在的殿阁走去。

刚才被年纪大些的宦官拽了一把的小宦官一脸不服气的低声说道:“明明是陛下,为何不让我辩解?”

“你自己找死等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别带累我们!”年纪大些的宦官说道。

“这怎么就成了找死?”小宦官说道。

“你,别的先不说了,单单主子斥责你时你敢辩解,就等着跪死在坤宁宫前面的大理石上吧。”大宦官指着一片地方说道:“瞧见没有?那一片大理石的颜色都和旁边的不一样。”

“更何况刚才陛下的话也不是随意说的。这和你说了你也不明白,等以后在宫里的时候长了你就知道了。”

小宦官虽然仍旧不太服气,但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

……

允熥拉着熙瑶的手快步走进敏儿的屋子,一眼就见到敏儿正坐在床沿边和兄弟姐妹们说话。允熥马上松开拉着熙瑶的手走到敏儿面前将她抱住,说道:“敏儿,父亲听说你脚扭伤了?哪只脚?现在还有没有事?”

敏儿却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也抱住允熥,带着哭腔说道:“爹。”

“这是怎么了?又哭起来了?”允熥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问道。

“没什么,就是女儿想爹爹了。爹爹已经十天没有看过敏儿了,是不喜欢敏儿了吗?”敏儿说道。

“这怎么会!敏儿是爹的心头肉,爹怎么可能不喜欢你了。”允熥柔声说道。允熥安慰了一阵,才让她安静下来,停止哭泣。

之后敏儿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是左脚扭伤了。不过娘说也不重,抹了药以后也不怎么疼,就是这几天没办法上室外的课程。”

“那就不上。为了你们中午休息,爹不是还让人安排了屋子?她们去上室外的课,你就回屋休息。”允熥一边轻轻挪动她的左腿要看看伤,一边说道。

“可女儿是班长,上课有事情配合先生们来做。”

“不是还有副班长么?爹记得副班长是常继珺?让她来做。”

“也对,反正女儿又不是以后一直不能上室外的课,只是这几天而已,让继珺妹妹也行。”

“敏儿,”看过伤觉得没什么问题松了口气的允熥笑道:“虽然继珺比你小,但她的父亲是你舅姥爷,她是你表姑,你叫她名字也就罢了,叫她妹妹可不像话。以前爹可叮嘱过你。”

“唉,继珺比我大一辈么?”敏儿吐了吐舌头道:“忘了。”

“你呀,以后一定要记得。”允熥说道。

“知道啦,爹。”敏儿笑道。

这时允熥看向在一旁的思齐、文垣等孩子,又一把将他们全部抱在怀里说道:“这几日爹在乾清宫处理事情,没有空闲来看望你们,是爹的不是。从明日开始爹会轻松一些,每日都过来看你们。”

“嗯。”思齐和文圻抱住允熥的胳膊,答应一声。

文垣也抱住他的胳膊,不过没有说话。

唯一一个不太适应的就是贤琴。贤琴不是他的女儿,虽然养在宫中这两年多感情还好,但也没到长兄如父的境地,颇有些尴尬。

抱了一会儿,允熥松开他们几个,笑道:“爹有些饿了,你们饿不饿?”

“饿!爹我也饿了!”敏儿马上说道。

“那就去用膳。”允熥将敏儿抱起来,说道。

“嗯!去用膳!”敏儿又道。

允熥轻轻刮了她鼻子以下,又对文垣等人说道:“走,跟着父亲去用膳。”

餐桌上也十分热闹,敏儿似乎要将这些天积攒的话都在这一天爆发出来,小嘴不停的说着,思齐和贤琴也在一旁凑趣,就连平日里话不多的文垣都说了不少。

一直到敏儿自己说的嗓子都干了,声音也沙哑了,允熥笑着说道:“即使你攒了十日的话,也没必要今日都说出来。看吧,把自己的嗓子都说出毛病来了。”

敏儿“哼”乐一声,不过没有再说话。

允熥这才有了空闲,和熙瑶说起话来。

“今日是七月二十,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乡试了。煕扬这一科可有中举的把握?”

“前日王中书给他出了三道五经题让他作答,昨日批改过后,说,煕扬这一科中举,也就是两成的把握。”

“杨中书也看过了煕扬的卷子,说,若是这些日子做过的题目能有和考试时候差不多的,大约是能中。”熙瑶道。

“哈哈,杨荣这个回答等于说煕扬这一科中不了了。”允熥笑道。

“不过这也没什么。煕扬今年才十七,中不了举人才正常。齐泰当年中直隶乡试第一,已经二十多岁了;建业二年中进士的这些人,杨荣是二十九岁中举三十岁中进士,其他人也都和他差不多。”

“嗯,夫君,这妾也能明白,所以并未对煕扬这一科抱什么期望,齐尚书也一样。家父已经和齐尚书商量好了,现在就瞒着煕扬悄悄预备婚礼,等乡试后不论是否得中,都让他们成婚。”熙瑶道。

“嗯,你们能这样想最好。”允熥道。

熙瑶笑了笑,吃了一口饭,又说道:“夫君,有件事妾想求一下夫君。”

“何事?”

“夫君,东海水师抽调前往北部湾一带的卫所出发的日子是二十五日,臣妾的兄长也是那一日出发。”

“十五日因为水师调动之事,妾就没能见到兄长,他马上又要去南方打仗,妾担心若是有个万一,所以妾想请求夫君允许二十二日宣召他入宫,妾和熙怡都想再见他一面。”熙瑶道。

“这,”允熥有些犹豫。这当然是违背规定的,但人情也要考虑。

“这样吧,那一日以朕的名义宣召水师的一些将领入宫,朕和他们说几句话就让他们退下,你和熙怡在乾清宫的侧殿见一见。”

“谢夫君恩典。”熙瑶笑道。

“说过很多次,你不必说什么谢字。”允熥道。

“妾知道了。”熙瑶答应道。

说过此事,允熥又对熙瑶道:“若夫君在八月初一仍未定下应天府乡试的考官,你一定要提醒我。”允熥刚才是因为想到煕扬才想起今年还是乡试年。他以后的时日也会一直忙关于安南之事,怕自己忘了此事,所以让肯定会记挂着弟弟要参加的考试的熙瑶提醒他。

“王喜你也是,记得提醒朕。”允熥觉得不保险,又对王喜说道。

“嗯,妾一定到时候提醒夫君。”熙瑶这么说了一句,又说道:“夫君,下月初八是皇爷爷的诞辰,夫君那一日也得将时候腾出来,上午在太庙祭拜。”

“是啊,马上又到皇爷爷的诞辰了。”允熥感慨了一句,接着说道:“你六日晚上记得再提醒我一遍。”

“嗯,夫君。”

说过此事,允熥本以为熙瑶没什么事情说了,就要转过头去和思齐她们说一说上学之事。可熙瑶又开口说道:“夫君,还有一事,今日昀芷来到我面前说的,妾想和夫君讨个说法,到时候若是昀兰问起来,能够回答。”

“和昀兰有关的事情?莫非是朕为她挑选的夫婿叶西平要去打仗之事?”允熥说道。

“就是此事。夫君,臣妾听说叶西平是陆师的千户。这陆师可不比水师安全,万一叶西平,臣妾说句不好听的话,他死在了安南,昀兰就成了望门寡,名声可不好听。”熙瑶道。

“这又如何?成了望门寡,又不是真正的寡妇,有什么要紧?况且就是真成了寡妇也没什么。皇家的公主还嫁不出去不成!”允熥说道。

现在可不是历史上的明代中后期,驸马的前程还是很不错的,现在五军都督府里五个都督就有两个是驸马,兵部尚书梅殷是驸马,台湾镇总兵曹彻也是驸马,除了顶级勋贵和官位很高的文臣外,其余人家都对当驸马趋之若鹜,皇家的公主怎么也不愁嫁不出去。

熙瑶见允熥的思维和自己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只能说道:“臣妾知道了。”回头自己琢磨应对昀兰的话。

“对了,朕之前不是让你派人和福清姑姑说她可以择人另嫁么?怎么现在还没动静?”允熥又问道。

“夫君,福清姑姑已经有儿子了,若是贸然再嫁,恐怕儿子接受不了。”熙瑶道。

“她这个话可不对。另嫁他人张克俊接受不了,她私底下与仆人私通张克俊就能接受了?你回头和她说,若是不愿嫁人,也不要再与下人私通;若是再与下人私通被朕知道,朕就随意安排一个人迎娶她。”允熥说道。与私通相比,寡妇再嫁更令人接受,皇家的声誉不能被她败坏了。

“妾身知道了,会和福清姑姑说。”熙瑶说道。不过她心里暗自苦笑:又是一个不好办的活计。

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第59章 ……阴谋——两处场景第411章 北撤第1361章 流泪的树第777章 解惑(二)第171章 上朝第273章 正名第868章 反应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256章 多疑第943章 两个嘱咐第1777章 第四件事与李泰元求见第1512章 供词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04章 鱼之有水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359章 议进兵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668章 攻缅——勃固的起义第134章 北平城第1211章 再等等第1552章 印度之战——阴影第395章 燕军人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422章 朱赞仪的遗嘱与十年前的诏书第556章 献女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1536章 拜访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020章 救援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1098章 遗书第1299章 简化字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1208章 外交无小事——最终处置与三个目的第1116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预想面对失败的选择第797章 广州人的反应第580章 正派国舅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5章 一体纳粮与摊丁入亩第1479章 嘱咐第1168章 植物学家与出版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1464章 光荣第52章 ……阴谋——搏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673章 三日后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番外15:民众的日子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番外1:四百年后的世界第826章 战安南——慢兵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569章 扶桑船队第1141章 善后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760章 南巡——有关之事第594章 风潮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435章 还有第872章 继续议事与南洋诸国的担忧第1791章 再次设立市舶司与另外两件事第1497章 苏州惊变——萧家谈话第1330章 南洋风雨——启程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767章 大案——冲着谁来第512章 军中与继续整顿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第1075章 决战——老武器新用法第1040章 铁门关之战——赐水第753章 南巡——扩散第940章 队列与方阵悼念金庸第1266章 想法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947章 买首饰第818章 战安南——登陆第1439章 白莲与内外王子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1006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中)第1663章 巴布纳——跟随萨尔哈的理由第1662章 巴布纳——去巴布纳答复本章说与其它
第667章 攻缅——受卓蒲勃第59章 ……阴谋——两处场景第411章 北撤第1361章 流泪的树第777章 解惑(二)第171章 上朝第273章 正名第868章 反应第1555章 印度之战——损失与建藩第256章 多疑第943章 两个嘱咐第1777章 第四件事与李泰元求见第1512章 供词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计第104章 鱼之有水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387章 过年后继续关心李家的事情第893章 朱赞仪的事情第829章 多邦城——谋划献城第359章 议进兵第810章 战安南——出发前第668章 攻缅——勃固的起义第134章 北平城第1211章 再等等第1552章 印度之战——阴影第395章 燕军人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153章 谁指使的第1422章 朱赞仪的遗嘱与十年前的诏书第556章 献女第740章 忘记的事第1536章 拜访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330章 科举新制度第825章 战安南——争论第1038章 铁门关之战——中者必异第1020章 救援第1262章 罗家的本子第333章 过山東与白莲教第187章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第1098章 遗书第1299章 简化字第796章 最后醒来第1208章 外交无小事——最终处置与三个目的第1116章 撒马尔罕城之战——预想面对失败的选择第797章 广州人的反应第580章 正派国舅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5章 一体纳粮与摊丁入亩第1479章 嘱咐第1168章 植物学家与出版第390章 兖州城上第1464章 光荣第52章 ……阴谋——搏第745章 李家的榨菜第1673章 三日后第399章 朱榑异变第875章 胡朝的末路——坏消息番外15:民众的日子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番外1:四百年后的世界第826章 战安南——慢兵第170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413章 歌谣与天上第458章 答谢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569章 扶桑船队第1141章 善后第543章 拒绝与见面第760章 南巡——有关之事第594章 风潮第1696章 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第8章 谨身殿大讨论——一鸣惊人第435章 还有第872章 继续议事与南洋诸国的担忧第1791章 再次设立市舶司与另外两件事第1497章 苏州惊变——萧家谈话第1330章 南洋风雨——启程第520章 初到永明第147章 卡廷——追入漠北第767章 大案——冲着谁来第512章 军中与继续整顿第585章 第一个生日第1276章 赦免和规矩第1075章 决战——老武器新用法第1040章 铁门关之战——赐水第753章 南巡——扩散第940章 队列与方阵悼念金庸第1266章 想法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947章 买首饰第818章 战安南——登陆第1439章 白莲与内外王子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第209章 超长的朝会第1006章 被夺取的乌鲁木齐(中)第1663章 巴布纳——跟随萨尔哈的理由第1662章 巴布纳——去巴布纳答复本章说与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