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狂热民族心

新书推荐:

欧景心接着说道:“不过这个联合军团的兵力和装备短期之内是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根据中情局、战情局的专业分析,目前协约国能够抽调到亚洲的兵力主要来源是英国和日本,当然日本要占更大头。除了刚才所说的四个外籍雇佣团之外,英国在香港还有六个火枪营,西藏有一个野战团和一个外籍混编团。”

何福光问道:“总兵力大约多少?”

欧景心说道:“英国兵力应该只有八千人左右,而这其中大部分不是正规军。诸位应该清楚,所谓的外籍雇佣兵团几乎连二等兵团都算不上,尤其是混编外籍兵团,人种复杂、宗教信仰复杂、语言复杂,协调力和战斗力大有局限。”

吴绍霆当然很清楚英国在印度目前的状况,几乎所有精锐资源全部投入到欧洲战场,留在亚洲的所剩无几。他甚至怀疑这仓促编成的四个外籍兵团会不会都是老弱病残,连武器都还是燧发火枪、鸟铳之类。

欧景心继续说道:“日本在台湾的两个师团已经全部抽调到朝鲜,这次越南联合军团的组建,他们可能会从本土抽调一个师团的兵力,当然,这是我们做出的最大估算。以日本目前的财政和战争消耗,他们很难维持两个大型战场的开销。更何况越南和西南中国根本不是日本的利益范围。”

何福光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日本人只会怂恿英法两国在越南发起行动,他们真要加入联合军团只怕不会那么容易。照此推算,法国人应该不会有太多做为了。”

欧景心说道:“是的,法国本土的战况越来越艰难,德国在一个半个月之前发动了凡尔登战役,这可是一场高消耗的大型会战,单单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双方几乎损失了数万兵力。不过法国在印度支那联邦有一个大约三千人的常备兵团,海军方面还有一支南洋巡逻舰队,大部分是一千吨位以下的内河舰艇,只有一艘图尔维尔号装甲巡洋舰。”

何福光一边思考着一边问道:“法国人应该还有一些可以控制的地方军队。”

欧景心回答说道:“是这样的,越南军队,暹罗军队,都是一些殖民地本土军队。不过这些法国人同样担心这些军队,毕竟他们在南亚的统治不像英国人对印度的统治,为了更容易掌握这些国家政权,西方人不会给本地军队装备精良的武器。”

这时,吴绍霆不动声色的说道:“我记得张盛霆涉外公司有一套不同程度的应急方案,包括收买当地军队。情报部门对此有没有做过相关评估,一旦战事爆发,我们能通过收买当当地军队来瓦解敌人的势力可行性是多少?”

欧景心不能确定的说道:“诚实的说,这方面目前还无法说的准。但根据我们的预测分析,完全不需要多此一举,只要击败了越南联合军团,整个南亚的被殖民国家都会引起政治大地震,很有可能促成一批民族独立运动家的出现,来推翻遭受奴役的傀儡政权,这其中不排除有地方军阀参与的可能性。”

吴绍霆微微点了点头,近代亚洲的殖民统治造成的民族x矛盾,这一点是自己发动南亚战争最好的契机。他郑重其事的说道:“情报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工作,要像朝鲜那样尽快找到可以利用的代理人,好好利用这一点,我们才能占据优势。”

邓铿应道:“这一点我会亲自跟进。”

吴绍霆接着又说道:“南方两个集团军准备的怎么样了?”

陈炯光坐直了身子,一丝不苟的说道:“请元首放心,广州和昆明从年中开始就已经蓄势待发,如今早已进入最高等级的备战状态,随时可以发动进攻。不仅如此,我们集团军的情报机构业已疏通所有渠道,香港、西藏安排好了接应工作。”

吴绍霆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我决定策划一系列‘斩首行动’。你们都是跟我一起经历过广东战争的,当时为了扭转战争局面,同样制订了一套‘斩首行动’的计划。”

何福光立刻问道:“元首的意思是指,派出特种部队执行针对敌人首领的计划?”

吴绍霆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没错,就是这样,香港、西藏的战事我不希望拖的太久,如果可能的话,在越南甚至南亚的战争我也不希望拖延的太久。”

何福光进一步问道:“那元首,您打算如何安排斩首行动?直接杀死总督和高级将领?”

吴绍霆略略沉思,说道:“如果可能最好能抓活的,一则是要注意我们的名声,二则有这些人质在手里,以后总会有用处的。当然,未必一定要抓活的,毕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论如何以战争大局为重,只要能赢的战争,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何福光说道:“我明白了,我会亲自给集团军司令部下达指示。”

吴绍霆补充的说道:“具体计划由下面来负责安排,不过不必急着开始行动,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走好舆论这一步。这是我们整体行动的开端信号,只要国内的情绪沸腾了,接下来一切就能顺水推舟。”

随后,会议上又进行了更详细的讨论,陈炯光把南方两个集团军的战略计划草案做了汇报,邓铿也把与德国人的联络进展交代了一下。既然中德盟约正式曝光,中国以同盟国身份加入世界大战阵营,做为亚洲重要的战略核心部分,中国自然要拿这个幌子来向同盟国的老大哥讨要一笔经费。

在中德外交的事宜上,吴绍霆做了一些交代,他让邓铿回头给外交部去一封电报,派伍廷芳亲自到德国公使馆会见德国公使辛慈,并且质问中德盟约曝光是否由德国故意泄露。先把气势打出去,然后再开口要钱,无论能要多少都比没有得要强。

十二月注定不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中国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关于“中德盟约”的消息,南京总统府在沉默了数日之后,正式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承认中德盟约的存在,但没有表示中国将会以同盟国身份介入欧洲战事。

然而没过多久,十二月一日那天吴绍霆于奉天召开紧急会议的内容也不胫而走。这自然是吴绍霆故意安排的风声,他让一些元首行营的官员私下把消息散播出去,包括自己在会议上郑重其事的讲话。

很快,这股旋风就席卷了整个大江南北,甚至还刊登到了欧洲诸国的主流报纸上。

wωw ●тTk an ●¢ Ο

南京总统府新闻部配合这些消息,开始鼓吹中国与德国结盟的原因,不管其内幕究竟是什么,对外而言一律是遭受列强的压迫,为了保卫中华民国的国权利益,只能借助同盟国阵营的援助来对抗外来威胁。

“这一点毋须多疑,从青岛战争我们就不难看出,协约国迟早会进一步瓜分我们中国,日本迟早会进一步吞并中国领土。”

“日本所谓的大陆政策,这已经是忍无可忍的威胁!”

“没有德国提供超过两亿帝国马克的资助,南北铁路不可能在一年之内竣工,青岛战争更不可能三天大获全胜。”

“英国人在策划西藏分离,沙俄人一直鼓吹蒙古x独立,东洋小鬼子更是厚颜无耻的制订所谓的大陆政策。这就是协约国的嘴脸,这就是协约国的阴谋,现在不反抗待在何时?”

“朝鲜战场上我们已经胜利在望,这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好时候,中华民族不应该再惧怕那些纸老虎!”

无论是在北京、南京、广州、武汉这样的大城市,又或者是在其他小县小镇,市面上到处流传着诸如此类的言论。时评专家,著名学者,政府官员,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声援南京中央政府向协约国开战,收回协约国在华所有特权,维护完整的国家主权利益。

在这样强烈的舆论氛围熏陶之下,知识分子们热血冲动,老百姓们情绪激烈,在他们眼里不必关心更深层次的东西,只知道谁在欺负中国,谁又在保护中国。“好”和“坏”就这么简单。元首吴绍霆给国内带来了和平,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改革税政、肃清吏政,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改善农业、发展工业,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大实事。

更重要的是,元首吴绍霆唤醒了中华人民的民族性,将一个贫弱、受人欺凌的弱小民族,一跃而起转变为与列强争雄的大国风范。

这些年来,吴绍霆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恢复中国“亚洲大国”的身份地位。

在新闻部和各情报单位的舆论监控之下,国内的气氛很快狂热起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分析和调查,新闻部很快发现国内对中德盟约事件,更多表现在寄托着强国强民的愿望上面。随即在紧接着的宣传煽动过程中,新闻部更多的在民族主义上投入手笔,大肆鼓吹中华民族的优越高等。

配合硬性的舆论宣传,大学里举办学术讲座,社区开办公益路演,用工单位张贴大字报,村镇则召开集体大会。这些活动全部是为宣扬民族主义做铺垫,把中国五千年优越文化全部掏箱底的拿出来,什么汉唐时期先进文化、什么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什么天朝上国,但凡是值得称赞或者值得意淫的物事,经过包装之后全部拿出来做典范。

归根结底一句话,那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是全世界领先的国家,如今中华民国不仅要恢复这些过往的殊荣,还要把这份殊荣提升到更高的档次。

一股狂热的民族主义旋风很快形成,由上而下的席卷了全中国。

国民们彻底沸腾了,就连家庭主妇、深闺绣女们都认为中国应该更加富强,而要证明中国富强的方式那就是与世界列强争雄。

《》是作者“闽南愚客”写的一部小说,最新。

热门推荐:

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876章 ,决裂第75章 ,以德服人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108章 ,继续推进第254章 ,巷战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1067章 ,狮城海军基地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77章 ,深入军心第280章 ,策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26章 ,协助进城第1095章 ,突袭吉林省第899章 ,到福州第224章 ,共和国成立第1007章 ,弥彰西北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945章 ,世界大战的改变第814章 ,烟台惨案第170章 ,会师第733章 ,洋人的态度第779章 ,典型英国主义第370章 ,梁启超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944章 ,德国反应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420章 ,风波暗起第99章 ,践行笼络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288章 ,在梧州第553章 ,蔡锷与小凤仙第615章 ,敌后动作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288章 ,在梧州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203章 ,在北方第805章 ,煎熬第244章 ,北方的反应第156章 ,乌龙之谈第940章 ,吴绍霆的决定第351章 ,委屈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876章 ,决裂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1199章 ,新年与春夜第351章 ,委屈第782章 ,国会大会第18章 ,敢作敢为第43章 ,见龙济光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273章 ,振军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280章 ,策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2章 ,邮轮奇遇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706章 ,大战前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1146章 ,三股势力形成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905章 ,第二代战斗机试飞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787章 ,空军基地第24章 ,城门任务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664章 ,动变第1103章 ,破竹之势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544章 ,诚恳挽留第384章 ,善后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1053章 ,预兆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490章 ,推心第343章 ,信誓第10章 ,空额规则第675章 ,两路人聚首第666章 ,“善后”工作
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876章 ,决裂第75章 ,以德服人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108章 ,继续推进第254章 ,巷战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1067章 ,狮城海军基地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77章 ,深入军心第280章 ,策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26章 ,协助进城第1095章 ,突袭吉林省第899章 ,到福州第224章 ,共和国成立第1007章 ,弥彰西北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945章 ,世界大战的改变第814章 ,烟台惨案第170章 ,会师第733章 ,洋人的态度第779章 ,典型英国主义第370章 ,梁启超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944章 ,德国反应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420章 ,风波暗起第99章 ,践行笼络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288章 ,在梧州第553章 ,蔡锷与小凤仙第615章 ,敌后动作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288章 ,在梧州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226章 ,丁家花园重逢第203章 ,在北方第805章 ,煎熬第244章 ,北方的反应第156章 ,乌龙之谈第940章 ,吴绍霆的决定第351章 ,委屈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876章 ,决裂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1199章 ,新年与春夜第351章 ,委屈第782章 ,国会大会第18章 ,敢作敢为第43章 ,见龙济光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273章 ,振军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280章 ,策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2章 ,邮轮奇遇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706章 ,大战前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1146章 ,三股势力形成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905章 ,第二代战斗机试飞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787章 ,空军基地第24章 ,城门任务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664章 ,动变第1103章 ,破竹之势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544章 ,诚恳挽留第384章 ,善后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1053章 ,预兆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490章 ,推心第343章 ,信誓第10章 ,空额规则第675章 ,两路人聚首第666章 ,“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