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天朝之美

一个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史书上记载说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不上朝,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其实社会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当时的经济富足,我们可以用实物来证实。比如我们知道的话本小说,嘉靖时期是《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发行;到了万历时期,《西游记》、《金瓶梅》这些作品都在发行;像“三言”、“二拍”,大量话本小说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还有崇祯朝的《天工开物》。西方人对中国忽视《天工开物》还表示不解,说皇帝是不是没看过这样的书啊?这样重要的科学著作,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引起资本主义革命呢?英国有一个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他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他问:资本主义革命,就是工业化的革命,为什么没在发达的中国产生?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当时不注重无形资产,不注重知识产权。晚明时期,大量知识分子、上层社会追求生活的奢靡,商品跟着就出现了。

比如们知道时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方于鲁的制墨、陆子冈的治玉、张鸣岐的手炉,等等。这些手工业品都是署个人名款,充斥整个市场。今天统计,署着“张鸣岐”款的手炉,大概有4万件存世。一个人不可能制造出这么多的手炉!只能说明他的人名已经变成一个品牌。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了一个特征,就是品牌意识。我们熟悉的品牌都是个人名。

我们今天知道的西方的著名品牌基本上都是人名。比如服装有范思哲、阿玛尼,汽车有丰田、福特、奔驰,还有波音飞机,路易·威登的包,这些都是人名,跟我们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品牌意识一模一样。但不幸的是,这个品牌进入清朝后,叫做“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到解放以后,叫做“madeinchina”,中国制造,不再注重品牌。

我们刚解放的时候,由于要向西方各国出口,没有商标是不能出口的,所以我们被迫出了一些品牌。

叫什么“天坛”、“东风”、“解放”、“红旗”、“蓝天”、“白云”,都找不着调的事儿写在上头,当成一个品牌。问题是蓝天、白云都不为此事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却能为此事负责。这就是对品牌意识的淡漠,对无形资产的淡漠的一个史实。

同光中兴时期,资本主义第二次萌芽,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又出现了。接受第一次被扼杀的教训,这次的品牌叫什么呢?叫外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狗不理包子、王麻子剪刀、葡萄常、泥人张、烤肉宛,姓名都说一半儿。所以,中国的品牌在资本主义的第二次萌芽时期,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品牌都是半拉人名,羞羞答答。

第三次用人名作为品牌的第一个人是李宁。他拿完世界冠军退役以后,创造了一个品牌,叫做“李宁”牌。我有一次去王府井利生体育用品商店,不幸看到这一幕:那时候李宁的牌子刚上市,很多人不适应。售货员给一个人介绍,说这是新牌子,叫李宁牌。那个人愣着,看了半天,说:“我身上怎么能绣一个他的名字啊?”他是这个概念:我的身上不能有别人的名字。但是他不知道,他穿的皮尔·卡丹的西服,也是别人的名字。

这就是那道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未在中国诞生的一个基础原因:中国人不大注重无形的东西,不注重个人创造。而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注重个人创造,要把个人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的资产,这才能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康乾盛世的产生,我觉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康熙皇帝的伟大和英明。康熙,一个极易吸收外来文化的皇帝。这个文化不仅仅是汉文化,还包括西方文化。他请来大量西方老师来教他几何、天文、机械。我查了一下,他学过静力学,我们一般人今天都不学这样的学问。康熙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皇帝,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要成为一个全能的皇帝,他做到了这一点。他也影响了后来的雍正、乾隆,使这一百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百年。

到了他儿子,就是雍正这一代。雍正是一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他批过4万多份奏折,这些奏折至今在国家档案馆里保存。雍正在位十三年,平均每天至少要御批10件奏折,最少时要写一个字:览;最长的洋洋万言。

我们都知道,用毛笔写字,不停地写,写一万个字大约需要两天时间。用钢笔写,写得快的人大概一天可以写一万字,毛笔写得要慢。这样勤勉的皇帝,他的政务非常繁忙。雍正跟他的父亲,跟他的儿子都不能比,他没有下过江南。他处在清朝康乾盛世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他要整顿吏治,要改革康熙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所以他就没舍得出门。

那么,雍正怎么去减压呢?他对艺术品有要求。在中国历代皇帝里,雍正对艺术品的要求最为具体。比如,史料记载,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太监刘希文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我们将来讲瓷器的时候会讲到这一点。成窑五彩,就是后来的斗彩。就是太监交来的这件斗彩,没有盖。皇上就下旨:“着做木样呈览。钦此。”意思是你先做一个木头盖,画好了给我瞧瞧。

隔了一周,二十日的时候,木样就做好了,画了五彩木样一件呈览,拿给皇上看。皇上又说:“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细里改画。钦此。”皇上说的太具体了,说照着这样给我做几个。原先这个画得还粗了点儿,你给我再画得细点儿。

年希尧是雍正时期的重臣,他受他弟弟年羹尧的牵连,被罢免过。罢免的第二年,就是雍正四年,重新起用,所以他干活非常认真。

像这样的史实,记载了一个皇帝在艺术上的要求,这个要求一定得传达到下面。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雍正这一朝的瓷器,非常精美。清代瓷器的高价,很多都是雍正一朝所创造。

晚清到民国初年的第四次收藏热,跟以前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外需加大,内需相对缩小。晚清时期民不聊生,在西方列强的多次侵扰之下,中国人都感觉到生活岌岌可危。除了个别人的生活很好,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都很差。等到西方人终于打开了中国这扇神秘的大门,能亲自看到中国古老文明的时候,他们垂涎了很久的中国文化终于摆在他们面前,所以西方人开始大肆掠夺。

我们今天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看到中国的灿烂文明,大部分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大约都是鸦片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段时期流出去的。

民国时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张学良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张伯驹,凡是对收藏有兴趣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家。溥侗,溥仪的同族兄弟。再有就是袁寒云,袁世凯的二公子。这四个人被大家统称为“民国四公子”,非常儒雅,都酷爱收藏。

张伯驹当年花了4万大洋买了《平复帖》,后来捐给了故宫。《平复帖》是跟三希堂那著名的“三帖”齐名的法书。后来,又花了240两黄金,买了展子虔《游春图》。买《游春图》的时候,张伯驹把自己的豪宅卖掉凑钱。

他那座豪宅占地15亩,原来是清末著名大太监李莲英的旧宅。15亩有多大呢?换算成平方米,是整整1万平方米!今天在北京城里的1万平方米的四合院,先不说买要花多少钱,拆迁就要拆出3个亿!非常巨大的数字。

张伯驹把这个宅子卖掉,加上妻子的首饰,加上自己现有的钱,凑足240两黄金,买到了展子虔《游春图》,最后也捐给了国家。这就是民国时期收藏大家的一个心态。

再比如张学良,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他把所有的收藏拿出来,在台湾拍卖,所得的款项都捐给社会。拍卖现场非常热烈。其中有一件拍品,我记得很清楚,拍了160多万,赢得满场鼓掌。这时候那个人站出来,说:“钱我照付,但东西我也捐掉,再拍一次。”这反映了一些收藏家喜爱传统文化、赞助社会的一个心态。

想了解收藏,首先应该知道收藏的一个大致分类。民国时期的分类特别简单,就分硬片、软片。两人对话:“您收什么啊?”“我收软片。”那就知道你收藏的大方向了。书画、地毯、织绣,凡是可以卷起来的,一般都称之为“软片”,剩下的都称之为“硬片”了。比如陶瓷、玉器、铜器,这些都属于硬片。

今天有了非常科学的分类,按照科学的名称分类。人家再问:“您喜欢什么啊?”你可以回答:“我喜欢陶瓷,我喜欢玉器。”也非常明确,不用很内行的话。行话多少显得有点儿江湖味儿,行内能听懂,行外听不懂。我们今天的收藏分类,是行内、行外都能听得懂。

从收藏的角度讲,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准备。今天喜欢收藏的人太多了,但是冒冒失失地进来,没有准备,就会出很多问题。那么,收藏首先应该准备什么呢?第一条就是理论先行。你首先应该知道你要收藏什么,再把对应的书找来看。比如说,我喜欢陶瓷,我就找《中国陶瓷史》看看,我得把中国陶瓷先弄清楚。人家一说宋代五大名窑,我就得知道是“汝官哥钧定”。

专业上做准备非常重要,不是光说自己收藏就行了。你跟人家一张嘴,人家就说你是个棒槌。你跟人聊天,说:“我喜欢斗彩。”说错了,念斗彩。“斗”是双音字,如果你没有很深的了解,你一说错,人家就知道,你是个棒槌,是一个不懂行的人。

第二点就是最好请个老师,交个朋友。但这条要注意,一定要找正经人,不要找一些走旁门左道,全是巫术的人。再有一点,你请的这位老师应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比如说在专业单位任职、有过收藏成就,这样的人会对你有很大的好处。有时候别人教你一句,省得你摸索半天。当然,我现在说的都是理论问题,你也可以不请老师。比如我刚喜欢收藏的时候,我就没请,也没地儿请。我就是逮着这个人问一句,逮着那个人问一句。所有人都可以是你的老师,但你要自己多思考。

第三点就是多接触实物,有机会就看。接触实物有很多种方式,最多的就是看展览。我早年酷爱看展览,所有的展览不落空,一般都是开幕看一次,闭幕前再看一次。看的时候要仔细,记住所有特征。现在展览很多,跟我喜欢收藏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另外,看的同时能上手尽可能去上手。比如拍卖会的预展,你可以去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别人有好东西,你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可以上上手,但一定要小心。

翰海拍卖公司就出过一件事。一位老兄一进屋就两眼发直,直接对着一个瓶子冲过去,他没看见瓶子前面还有柜子,柜子上还有玻璃。结果一头撞到玻璃上了,玻璃当场就把瓶子给切碎了,后来还引发了官司。我挺能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原来也碰见过这么一件事。那时候我还没做博物馆呢,我家里东西多。有一个酷爱收藏的老先生上我们家来看东西,一进门就直奔着东西去了,没看见脚底下有地毯,结果绊了一个大马趴,摔倒了。这些人就是心里非常着急。但是看文物的时候,心里绝对不能急。不论你多么想看见这东西,都要注意观察,注意周围的环境,这就是你上手时的一个规矩。你不懂这个规矩,就会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

我亲眼见到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两个人各看一个盘子,看完后没有按照规矩都放下,再去拿对方的盘子看。他们互相手递手,结果当场俩盘子就都撞碎了。眼睛是有视差的啊!那时候,我在旁边看着都一头大汗,甭说他俩了,就跟水洗的似的。

你看古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特征,要注意到所有的细部。比如底部,有机会尽可能地去看到。我当年去故宫参观,那时候故宫的条件没有现在好,展厅里灯光非常昏暗,我自己带着手电筒。我第一次拿出手电的时候,工作人员都冲过来说:“你想干什么?”我说:“我就是想看清楚点儿。”他说:“这不是看得挺清楚的吗?”他不知道,他说的那个清楚,跟我说的清楚,实际上有很大差距。他只要看到东西在展柜里,就算清楚了;我是要看到所有的细部,才算清楚。我去的多了,就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混熟了,再拿手电也没人管我了。

后来有一次,我去的时候,我就指着一个瓶子,跟他们说:“你们那瓶子被人动过了。”那人说:“不可能。”我说:“肯定动过了,你最近是不是没上班?”他愣了,说:“是没上班,我请了一个礼拜的病假。”我说:“你问问,一定动过了。”他就真的打了个电话一问,那个东西确实被动过了,拿出去照相后又送回来了。他觉得特神奇,就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动过了呢?”我说:“这事儿对你来说特难,对我来说就很简单。这个瓶子每个面的图案不一样,我每次来看的都是这面,我特想看到背面,可就是看不到。结果这个瓶子照完相,被送回来的时候,放的人随意一搁,把背面冲外,我终于看到了。”

第302章 单色釉之王第269章 印证第165章 赚钱新门路第316章 流派之争第19章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第295章 闲情逸趣第3章 燥起来第67章 被包养?第230章 前辈也不是万能的第74章 茧山龙泉堂第205章 骗人的电视剧第192章 史上最牛水龙头第307章 修仙皇帝第214章 打包也是技术活第251章 大观斋第284章 流派之争第88章 敲开故宫大门第243章 智勇双全第216章 猪队友第7章 不传之密第2章 独具匠心第289章 原始美第135章 啪啪出来的激情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119章 铃朱而墨韵增辉第147章 内幕第248章 洋古董第97章 技惊四座第143章 寻宝新方式第46章 善工堂专场第62章 火头军第178章 短兵相接第119章 铃朱而墨韵增辉第295章 闲情逸趣第78章 薄冰盛绿云第299章 火眼金睛第29章 白玉流金云第255章 三大财主第311章 找死第310章 埋地雷第87章 修旧如旧第111章 步步维艰(加一更)第127章 疯狂的石头(为所有正版书友加更)第122章 莫欺少年穷第155章 大功告成第174章 附庸风雅的罪第258章 打眼第276章 文人学士第285章 甲骨第154章 深入敌后第191章 国宝中的国宝第59章 高手在民间第7章 不传之密第98章 刘二寡妇第151章 死人才值钱第319章 牛刀小试第81章 家贼难防第83章 揭皇榜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杨大大加更)第152章 投名状第120章 石中藏奇宝第64章 火的艺术第116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第78章 薄冰盛绿云第66章 一生一事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274章 时代气息第292章 诗词的真相第316章 流派之争第11章 纪氏后人第198章 一根香骨四两酒第13章 镶口第166章 无耻第121章 百一砚第202章 神秘身影第39章 仿品?第37章 青花之谜第162章 造假也是爱国第295章 闲情逸趣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114章 公鸡中的战斗机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无敌第171章 偶像!第105章 首席大掌柜第150章 港姐压路机第184章 传奇中的传奇第243章 智勇双全第249章 桃李满天下第249章 桃李满天下第323章 百里挑一的丝第197章 女生外向啊!第309章 一色压万彩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225章 故宫秘宝室第178章 短兵相接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311章 找死第327章 最后决战第207章 空白的艺术
第302章 单色釉之王第269章 印证第165章 赚钱新门路第316章 流派之争第19章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第295章 闲情逸趣第3章 燥起来第67章 被包养?第230章 前辈也不是万能的第74章 茧山龙泉堂第205章 骗人的电视剧第192章 史上最牛水龙头第307章 修仙皇帝第214章 打包也是技术活第251章 大观斋第284章 流派之争第88章 敲开故宫大门第243章 智勇双全第216章 猪队友第7章 不传之密第2章 独具匠心第289章 原始美第135章 啪啪出来的激情第200章 京城第一玩家第119章 铃朱而墨韵增辉第147章 内幕第248章 洋古董第97章 技惊四座第143章 寻宝新方式第46章 善工堂专场第62章 火头军第178章 短兵相接第119章 铃朱而墨韵增辉第295章 闲情逸趣第78章 薄冰盛绿云第299章 火眼金睛第29章 白玉流金云第255章 三大财主第311章 找死第310章 埋地雷第87章 修旧如旧第111章 步步维艰(加一更)第127章 疯狂的石头(为所有正版书友加更)第122章 莫欺少年穷第155章 大功告成第174章 附庸风雅的罪第258章 打眼第276章 文人学士第285章 甲骨第154章 深入敌后第191章 国宝中的国宝第59章 高手在民间第7章 不传之密第98章 刘二寡妇第151章 死人才值钱第319章 牛刀小试第81章 家贼难防第83章 揭皇榜第125章 磨石如磨心(舵主我是杨大大加更)第152章 投名状第120章 石中藏奇宝第64章 火的艺术第116章 处处留心皆学问第78章 薄冰盛绿云第66章 一生一事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274章 时代气息第292章 诗词的真相第316章 流派之争第11章 纪氏后人第198章 一根香骨四两酒第13章 镶口第166章 无耻第121章 百一砚第202章 神秘身影第39章 仿品?第37章 青花之谜第162章 造假也是爱国第295章 闲情逸趣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114章 公鸡中的战斗机第186章 白眼一翻 天下无敌第171章 偶像!第105章 首席大掌柜第150章 港姐压路机第184章 传奇中的传奇第243章 智勇双全第249章 桃李满天下第249章 桃李满天下第323章 百里挑一的丝第197章 女生外向啊!第309章 一色压万彩第227章 都不容易第225章 故宫秘宝室第178章 短兵相接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311章 找死第327章 最后决战第207章 空白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