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危局(十七)

div

现在的东晋朝廷已经开始百般的掣肘祖将军了,鲁平、陈浩若、岳布等人看的很清楚,所以力劝赵炎保持辽东独立,而这才有了自建尚令等职务,而赵炎看的更清楚,他知道,晋庭由于顾忌祖将军的赫赫威名,暂时不敢向祖将军下,于是开始从他的好友、子侄入手,编造罪名诬陷,逐步的剪除将军的羽翼。

赵炎知道,历史上,在公元321年祖逖将军郁郁而终后,东晋的士族们依然不放过他的亲信部将,祖逖将军之弟祖约以侍中出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统领祖逖余部,朝廷先是假意召他回淮南,百般刁难后迫使祖约与苏峻等谋反,而后晋庭出兵直接剿杀,直到祖约走投无路之下投降了胡寇石勒,使祖逖将军的一世英名蒙上了灰尘,祖逖幸苦九年建立的军事力量土崩瓦解,晋庭里的那些名士这才松了口气。

虽然祖逖之弟祖约做了汉奸,但是在东晋的权臣们安心了,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们的偏安统治了,君臣上下再也没有北伐的壮志了,所以之后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是朝廷上下都没有北伐额勇气了,勉强的北伐即使在前期获得了一些战果,那么最后也只有失败…

当然,祖逖将军九年北伐的成果也在祖约失败后立刻分崩离析,曾在祖逖将军旗下英勇奋战的河南、淮北百姓也*沦为胡寇的奴隶,汉家袍泽中又少了位真汉子,但是为此,晋庭的豪门世族权臣们却弹冠相庆,为此欢欣不已。

祖逖的经历就是前车之鉴,要想求生,绝不能仅仅依靠晋庭,也不能奢望深受儒学熏陶的衣冠世族能够矢志北伐,匡扶中原,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自己手中的雄兵,所以赵炎必须靠自己,他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能在辽东存活。

公元317年9月底,赵炎一行人离开襄平,开始了巡视的路程……

辽东自古以来就地广人稀,在五胡乱华的中后期,整个淮河以北的大地上,只有一千万左右的人口,平均起来每平方公里不过三四人。在中原,后赵石勒死后,其子石虎的统治下的中原甚至出现了一个旷古绝今的、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兽园,如此大的兽园里没有一人居住,居住的全是石虎圈养的野兽。

而现在虽然人口要比后来多,但是地处苦寒之地的辽东、千山山脉一带的辽河平原人口大概也和后来的中原差不多,而辽河平原则是赵炎巡视辽东的站,也是发展辽东经济重要的一环…

赵炎一行人从襄平南下后经过侯城再向南行百里,那里就是肥沃的辽河平原,盆底状的辽河平原一面临海,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后世的中国将这里建设成了一个巨大的商品粮基地。

而在几十年后,日益壮大的鲜卑部族大举南下,独占了这片肥沃的平原,这才使慕容鲜卑有了挑战的实力,而那位威名赫赫的民族英雄也是死在了慕容鲜卑的刀锋下,当然他那武悼天王的名号也是慕容鲜卑君主迫于民愿而追封的。

清晨,赵炎看着眼前广袤的平原久久的不能平静,陆卓远则兴奋的看着眼前仙境一般的土地,不由得有些痴迷了,则就是我们的土地,而哈齐儿则更是感到一阵阵的震撼,因为在远处,还有着**的草原,这里可是天然的马场…

“主公,这里的土壤如此的肥沃,如果我们有着二十万的百姓在此处屯田,开垦千亩良田,那么我们辽国仅凭这里就几乎可以养活全部的百姓和军队了”岳布看着眼前的土地若有所思的说道。

赵炎闻言点点头,但是这个耕种方法却需要商榷,不过他对这个方面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所以只好看着岳布,岳布也微微一笑:“主公,在耕种方法上,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牛拉耕犁,直辕犁倒是很好,但是我的师傅曾今收集并设计了几种农业器械,有石磨、风车、双轮双铁犁、连枷、纺车、草鞋器、碓、打谷板等,还有他精心写的一部,阐述农业技术和耕种技术,我相信这会给主公很大的帮助的”。

赵炎闻言大喜,想不到自己还在为农技的问题烦心,但是现在马上就有了一位专业人士了,“岳布先生,看来辽东屯田的事情需要你和工部、户部的人一起负责了,呵呵,岳布先生,麻烦你了”!

“愿为主公效劳”岳布也微笑着答应了赵炎的委派…

辽东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有经验的农夫、农业技术的改良和牲畜的数量,大量胡人的归来带来了先进的畜牧技术,也带来了大量的畜力资源,以前辽东的农夫都采用人力拉纤耕作,但现在好了,以后工部下面的工场可以根据岳布的设计,出“双轮双铁犁”与其它的耕种器械。

将来辽东的百姓可以使用双轮双铁犁,让耕牛能够在田地里快速的作业,顿时令耕作效率比普通牛耕提高二十余倍,此后,辽东地区的农夫可以耕作比以前多八倍的田地。同时,境内的胡人牧民也依靠畜力的使用,彻底与辽东百姓融合到了一起。

在赵炎的记忆里,根据史的记载和后来的推算,英国一个劳动力就能耕种一百二十亩旱地,每年至少收获一万两千斤粮食。

在中国,一直到了到了清代,在中国古代农业最发达的江东地区,一个采用牛耕的劳动力能耕十二至十三亩水田,岁收米二十至三十石,合稻谷四千五百至六千七百五十斤,虽然单个的劳动力生产效率上,英国农夫远远比不上中国农民,但总产出上,英国农夫的成果是中国农民的一倍以上。

而现在辽东的情况则和英国类似,拥有广阔的可耕地,但是劳动力不足,而且大部分是旱田,所以赵炎首先想到的就是改进农业技术,因为辽东的旱田广布,单位生产再高也不可能比不上南方的水田,所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方式不适合辽东的农业生产,而大似得经营方式更适合辽东的现状……

-------------

-------------

第238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177章 集 结南下(二)第269章 平叛(二)第229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81章 东征(一)第1章 辽西少年第214章 东进!东进!(六)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36章 危局(十七)第103章 战备(二)第191章 威压(三)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282章 唐帝(一)第16章 围点打援(三)第228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64章 危局(十三)第270章 平叛(二)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153章 墓府(九)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10章 段氏之乱(三)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94章 大改革(三)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167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172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37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00章 中原暂定(四)第231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208章 东进!东进!(三)第107章 战备(四)第199章 营救行动(四)第153章 墓府(九)第157章 大改革(二)第163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73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09章 东进!东进!(四)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29章 营救行动(二)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229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73章 平叛(四)第1章 辽西少年第216章 前进!前进!(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拉河谷三上第187章 困龙升天(七)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65章 围魏救赵(二)第113章 集结南下(三)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240章 困龙升天(一)第270章 平叛(二)第92章 东征(六)第262章 中原暂定(二)第90章 墓府(十)第165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117章 羊皇后(二)第25章 危局(六)第58章 危局(十)第260章 中原暂定(一)第195章 营救行动(二)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124章 威压(二)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90章 墓府(十)第145章 东进!东进!(四)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283章 唐帝(二)第157章 大改革(二)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205章 平叛(二)第229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39章 东进!东进!(一)第202章 平叛(一)第237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42章 困龙升天(二)第238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65章 危局(十四)第269章 平叛(二)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84章 墓府(七)第205章 东进!东进!(二)第261章 中原暂定(二)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64章 襄国攻防战(二)
第238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177章 集 结南下(二)第269章 平叛(二)第229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81章 东征(一)第1章 辽西少年第214章 东进!东进!(六)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36章 危局(十七)第103章 战备(二)第191章 威压(三)第192 章 困龙升天(十)第282章 唐帝(一)第16章 围点打援(三)第228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250章 困龙升天(六)第64章 危局(十三)第270章 平叛(二)第186章 困龙升天(七)第153章 墓府(九)第118章 羊皇后(二)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10章 段氏之乱(三)第252章 困龙升天(七)第199章 中原暂定(二)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94章 大改革(三)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59章 大改革(三)第194章 营救行动(二)第167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172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37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00章 中原暂定(四)第231章 襄国攻防战(三)第208章 东进!东进!(三)第107章 战备(四)第199章 营救行动(四)第153章 墓府(九)第157章 大改革(二)第163章 襄国攻防战(一)第173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09章 东进!东进!(四)第115章 羊皇后(一)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224章 羯族中的能人(二)第129章 营救行动(二)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229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30章 危局(十一)第273章 平叛(四)第1章 辽西少年第216章 前进!前进!(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拉河谷三上第187章 困龙升天(七)第248章 困龙升天(五)第168章 襄国攻防战(四)第65章 围魏救赵(二)第113章 集结南下(三)第257章 困龙升天(十)第240章 困龙升天(一)第270章 平叛(二)第92章 东征(六)第262章 中原暂定(二)第90章 墓府(十)第165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78章 集 结南下(三)第117章 羊皇后(二)第25章 危局(六)第58章 危局(十)第260章 中原暂定(一)第195章 营救行动(二)第76章 裂土封疆(一)第211章 东进!东进!(五)第124章 威压(二)第165章 查拉河谷(三)第241章 困龙升天(二)第90章 墓府(十)第145章 东进!东进!(四)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196章 营救行动(三)第283章 唐帝(二)第157章 大改革(二)第185章 困龙升天(六)第38章 裂土封疆(一)第205章 平叛(二)第229章 襄国攻防战(二)第139章 东进!东进!(一)第202章 平叛(一)第237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242章 困龙升天(二)第238章 襄国攻防战(六)第65章 危局(十四)第269章 平叛(二)第200章 营救行动(五)第84章 墓府(七)第205章 东进!东进!(二)第261章 中原暂定(二)第266章 中原暂定(四)第164章 襄国攻防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