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献计

金起宗是被绑着抬进平壤府衙的即使是这样也拦不住他破口大骂。不过他说的都是朝鲜语我听不懂太多但是由于我的大学同学有很多是朝鲜族所以对骂人的话我还是很在行的成句的听不懂但是里面夹杂的单词我还是能听出个一二来说这家伙是个武人可又不像以他的那副身躯实在和武人够不上边瘦长的身材刀削一样的脸颊蓬乱的头再加上深陷的眼窝我都佩服他以这样的身板居然有如此大的嗓门和底气而且还是受了伤的情况下。

我回头向和我一起来的李哲问道:“这个金起宗在骂什么呢?”

李哲费了半天劲才给我翻译过来原来这家伙不是在骂我而是在骂献城投降的李觉复至于骂什么李哲是读书人不好开口只说金起宗骂李觉复是奸臣误国误民没有他平壤城不会丢失之类的话可我却听得明白什么“摩泽利萨斯该。”那话里不是疯子傻子的咒骂就是猪啊狗啊的侮辱特别多谁让我是兽医于这猪狗的单词最为熟落再看跟着李觉复担架后面的是一个矮胖的家伙肥头大耳的生就了一副硕鼠的模样也不怪金起宗骂他。可是这家伙对金起宗的咒骂全然熟视无睹迈着四方稳步走上前来向我和众人行了一个礼。

“想必这位就是李大人了小臣早就听说了大人的威名对大人仰慕已久今日一见果如传言实在是小臣的荣幸。”朝鲜一直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对于日本和女真政权则采取敌视的态度。是以明明是皇帝却要说成大王皇后则称为王妃对明朝也称作是下臣此刻李觉复如此称呼其含义不言而喻。

金起宗也听出了这句话的含义再次破口大骂不过这次他用的是汉语:“好你个李觉复猪狗不如的东西甘心作胡虏的奴才我呸我怎么能和你同殿为臣呢大王真是看走了眼让你做平壤留守你有何面目去见大王有何面目去见天下的百姓。”

我皱了皱眉这个金起宗也太粗鲁了若是一直由他骂个不停我还办不办事了佟养性现在十分善于捉摸我的意图我一皱眉他马上就明白了什么意思低头吩咐士兵将金起宗的嘴给堵上了那金起宗气得干瞪眼却说不出话来只得浑身扭动。

“多谢大人让下臣总算有了说话的机会。这个金大人虽然人粗鲁了一些可是位难得的将才希望大人不要杀他至于小臣的性命却全由大人做主了。”李觉复话一说完在场的众人都笑了这家伙真有意思自己的死活还不知道呢倒先给别人讲起情来并且这个人刚刚当众将他骂了。

我笑了笑道:“你这人倒真是可爱自己的小命还捏在别人手里却关心起他人的生死来了。”对于这样的人我必须提防能说出这样的话要么是大奸伪善至极的人要么就是一个心胸开阔的大贤之人。可是怎么看他也不像一个贤者啊更像一个投机商。

“大人是不会杀小臣的这点小臣十分清楚也很有信心否则大人的损失就大了。”李觉复恭维的说道那副表情实在让人讨厌。

“这个你倒要说说了若是说对了我不杀你若是说错了看看这里的众位将军不用我动手他们就会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李觉复给众人作了一个罗圈揖开口说道:“先在这里谢过诸位大人不杀之恩小臣有三点理由让大人不杀小人。第一小臣带众献城避免了无谓的伤亡也减少了贵军的损失有功有功而杀之是为不公;第二小人是真心投靠若是将小人杀了则寒了整个朝鲜有此想法的人的心是为不明;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事小人有一妙计可保大人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得到大半个朝鲜若是大人将小人杀了是为不智。有此三点我想大人是断不会杀我的。”

“哈哈哈你倒是很能说。”我大笑道心中却是不得不对这个李觉复重新估计看来他绝不像外表那样简单。“你说的这三点倒是很有意思不过我要告诉你我想杀你不需要什么理由而至于你的理由么第一你献城有功不假可是若是没有你献城我们也一样能攻下这平壤若想邀功为何数日前你不献城让我军造成了损失;第二你说杀了你寒了天下人的心但是我想也会让很多人大快人心吧甚至是会感谢我。”说道这里我向金起宗看去果然他在那里一个劲的点头直把李觉复吓得面无人色。

“再说这第三点吧你怎么就能保证你这个计策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得到大半个朝鲜呢你凭什么保证要知道我部下的性命可是很值钱的。没有你这个朝鲜我们也一样打得下来但是若是你的这个计策行不通付出的将是他们的性命我绝对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不过么你若是说的有道理切实可行我也会不杀你并且奖励你。好了现在你该说说你那个什么妙计了!”

我这话说出来让李觉复寒热交加再没有刚才的神色了普扑通的一下子跪了下来“小人该死小人该死不该在大人面前卖弄求大人饶恕。”

这个李觉复啊刚才的神采哪里去了这读书人的骨头看来真的有很多是软的。“好了好了你若是说你该死那我也就成全你了来啊把他拉下去坎头。”我吓唬他道左右的亲兵也十分配合冲了上来。

李觉复慌忙的在地上磕头道:“小人不敢了小人不敢了大人绕了小人吧!”见把他捉弄的差不多了我才摆了摆手挥退下属。

“那还不快说只有这条计策才能救你性命。”

“是的小人这就说。”说着又猛猛地磕了几个头。

“大人想必是听说过光海君李珲吧他是我们朝鲜上一任的大王可是他却被现今的大王李倧推翻了。”说起这两个朝鲜的皇帝来李觉复倒是一点也不尊重信口直呼其名这也好省的我记不住那些谥号什么的我总是记不住。这个李珲和李倧的事我是知道一些的若按照朝鲜王室的继承次序本来应该是光海君的弟弟元宗继位。不过由于当时他的年纪还轻所以后来让光海君继位了。这个光海君继位后一向支持大北派(一个政治派别朝鲜的政治派别很多很乱)所以和群臣的意见一直不合。后来待元宗的儿子长成之后又纠集了个什么西人派的大臣合力把光海君废掉了换成了现在的这个李倧。有点像明成祖朱隶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可是这个朝鲜的“明成祖”比较没有用让他的侄子给夺了回来。但是这些好像和这次征朝没什么关系吧朝鲜的政治就是这么乱一会士祸之乱一会后宫干政的再就是各个学派自己窝里闹内讧支持的皇位继承人也不同所以总是乱七八糟的没个理清的时候了。

“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我们是要问你的计策。”阿敏不耐烦地说道。

“是是是小臣这就说这就说?”李觉复跪在地上又磕了几个头。

“小臣要说的这个计谋就是从这光海君身上来的四年前当今的大王李倧在西人派和一些武将的支持下夺回了王位可是新继位的大王并没有将光海君杀死可能是怕落个不好的名声吧所以光海君一直被秘密幽禁恰巧小臣就是负责这光海君幽禁之事的。是以也只有小臣和几个不多的下属知道光海君在哪里。光海君虽然被逼退位但是他毕竟作了15年的大王各州府郡县的官员如今大多还是他任命的就是连一些兵马节度使、水军虞侯、兵马万户也都是光海君提拔的。只是当年事突然没等这些人作出反应光海君就被秘密幽禁了。如果大人将光海君放出借助他的名义讨伐逆贼那么这些人一定会闻风响应倒时整个朝鲜还不是大人唾手可得。”

李觉复的这话引起了我的兴趣目前我也一直在考虑占领朝鲜后以什么名义来统治如何能让朝鲜人不反抗而安心于生产我可不想将朝鲜弄得跟伊拉克似的鸡犬不宁那样我就没办法财了也无法立足。这个李觉复提出的办法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既便于统治也便于快占领朝鲜。只是他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还要再诈诈他。

“你说的还好不过我如何相信你这话是真的即便是真的你又是何居心背叛自己的大王和同胞你就不怕遗臭万年么?”

“是的小臣也不是没有羞耻之心虽然小臣这样做可能被国人唾弃可是小臣也是为国人着想就像大人说的平壤就是没有我也会破的整个朝鲜也是迟早的事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个过程来的快一点这样国民的损失和牺牲也会小一点。换个角度说朝鲜一直视明朝为君自己为臣可现在明朝阉党专权民不聊生更有甚者越海来朝鲜避难足见其国事已经衰败到了何等地步灭亡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八旗入主中原朝鲜还是要称臣的。更何况倭人早已虎视眈眈若是此时不归顺大金则倭人必再演壬辰之乱倒时靠谁来抗倭寇明军么他们已经被八旗逼在宁远出不来再说以明朝现在的军事实力也无法再帮助朝鲜抵抗倭寇了那么要么归顺大金使倭人不敢来犯要么与大金为敌两面受敌则亡国灭种不远矣。是以小臣才冒天下之大不韪出此计策无非是希望少生杀戮也少消耗国力以期对抗倭寇。朝鲜历代行的是汉文说的是汉语实华夏一支万不能脱离华夏而倭人狼子野心不但侵袭我朝鲜也进犯天朝断不能于之苟合所以我李觉复宁负千古骂名也不希望朝鲜重糟当年壬辰之祸。”李觉复这话说的倒是言辞恳切不光是我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就连金起宗也不再挣扎了而是在那里望着李觉复眼光中神色复杂。

“你起来吧先和这个金起宗退下去吧让我好好和众位大人商量一下。”

“是还望大人三思。”说着李觉复领着几个人将金起宗抬了出去府衙中只剩下我们几个人。

“要我说还考虑什么这个李觉复说得挺有道理就照他说的办反正不管谁做了这个朝鲜的大王不还是咱们说了算么?”阿敏直截了当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进军以来他的部队损失较大所以为了避免损失实力他对李觉复的提议很响应。

“二哥说得有道理我觉得此法可行这样我军就不用到处征战了损失较小。”多尔衮也在一旁支持虽然他的部队损失最小可是他也最明白皇太极的心思不愿意在朝鲜上多浪费自己的兵将。

“这事绝没有李觉复说的那样简单先不说他动机何在单说这个光海君到底可不可用也是两说他为何被赶下了台民心又如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还都不知道若是个厉害角色恐怕对我们今后统治朝鲜不利。”宁完我说道他虽然有时讨人厌可是分析问题还是很透彻的考虑的也不是不对。

“那怎么办这也不行那也顾虑这仗还要不要打了。”阿敏嚷嚷道。

我挥了挥手停止了他们的对话接着说道:“我看这样先派人把这个光海君找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不就知道了么。至于这个李觉复么可用但不可大用让他掌管一下地方上的事务可以但是万不能让他有军权否则今天能投靠我们明天也能投靠别人还是小心为上。”众人都同意我的意见于是命鳌拜带着这个李觉复去把光海君找到并请回来同时命人先给金起宗治伤等他好一些再说。

退了堂我那算是升堂吧我被安排住在府衙里第一件事就是将李哲找来向他询问光海君的事情。

原来这个朝鲜的政治也确实复杂比我知道的还乱简直乱得跟一锅粥似的光各种学派就不胜枚举什么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啦大尹派和小尹派啦南人派和北人派啦多的根牛毛似的。这些学派互相倾轧打消成天的争执不休为了取得优势这些派别都试图拥立不同的王储以期在政治斗争中得到好处占据主导地位。于是李朝的王位更迭也就令人眼花缭乱了先后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把个小小的朝鲜弄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恐。这还不算朝鲜还有一个特产就是后宫干政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看看吧这可不是中国的特产)。成宗、明宗、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朴敬嫔也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外戚门阀势力不断增长于是这些学派又和门阀勾结使个朝鲜的政治斗争更加复杂了。说道这里李哲也摇了摇头可以看出他对此厌烦透顶偏又无可奈何。

“那这个原昌君李觉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为何率众投降呢?”我向李哲问道。

第28章 邓家(下)第23章 说媒第26章 讹诈第19章 囤积(下)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20章 海上枭雄第11章 圈钱第4章 妥协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9章 献计第18章 国殇第19章 变故第22章 游说第18章 粮食和土地第22章 巨额财产第16章 风云突变第17章 双宝第17章 双宝第32章 围困(上)第27章 蜜月第17章 焚村第11章 坎坷第13章 讨论(上)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0章 对马海战(二)第14章 反思(上)第18章 国殇第20章 水军第13章 落难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下)第4章 手术第14章 平定台海第13章 秦淮晚风第17章 意义深远第27章 我家的醋坛子第29章 婚庆第31章 血清第13章 讨论(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9章 惊喜第7章 院判第36章 赴会(上)第16章 毒药第17章 和解第3章 遭遇第36章 赴会(下)第24章 四正六隅第15章 瘟疫(二)第6章 正人君子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7章 双宝第21章 青楼争锋第9章 惊喜第22章 商路(下)第1章 大移民第19章 囤积(上)第20章 水军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22章 突骑第30章 嫌隙第21章 次品第22章 就职大典第22章 强毒攻击第24章 四正六隅第4章 海盗第12章 嬉闹第3章 下毒第6章 瘟疫降临(下)第14章 反思(下)第3章 生动课堂第14章 盟誓第14章 反思(上)第16章 战淮海(三)第30章 百废待兴第35章 龙归大海第19章 心计第22章 游说第35章 龙归大海第18章 国殇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23章 鏖战第15章 战淮海(二)第28章 吃瘪第14章 噩耗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25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二)第32章 神效第3章 治人第7章 疫苗(上)第10章 给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章 赌注(上)二十一章 赎金第33章 解困(下)第13章 授课第8章 先进是塑造的第30章 大儒第12章 开学第2章 逼宫第4章 赌注
第28章 邓家(下)第23章 说媒第26章 讹诈第19章 囤积(下)第8章 军火买卖(下)第20章 海上枭雄第11章 圈钱第4章 妥协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9章 献计第18章 国殇第19章 变故第22章 游说第18章 粮食和土地第22章 巨额财产第16章 风云突变第17章 双宝第17章 双宝第32章 围困(上)第27章 蜜月第17章 焚村第11章 坎坷第13章 讨论(上)第18章 身世之谜第10章 对马海战(二)第14章 反思(上)第18章 国殇第20章 水军第13章 落难第24章 堂吉诃德计划(下)第4章 手术第14章 平定台海第13章 秦淮晚风第17章 意义深远第27章 我家的醋坛子第29章 婚庆第31章 血清第13章 讨论(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9章 惊喜第7章 院判第36章 赴会(上)第16章 毒药第17章 和解第3章 遭遇第36章 赴会(下)第24章 四正六隅第15章 瘟疫(二)第6章 正人君子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7章 双宝第21章 青楼争锋第9章 惊喜第22章 商路(下)第1章 大移民第19章 囤积(上)第20章 水军第25章 军事改革(上)第22章 突骑第30章 嫌隙第21章 次品第22章 就职大典第22章 强毒攻击第24章 四正六隅第4章 海盗第12章 嬉闹第3章 下毒第6章 瘟疫降临(下)第14章 反思(下)第3章 生动课堂第14章 盟誓第14章 反思(上)第16章 战淮海(三)第30章 百废待兴第35章 龙归大海第19章 心计第22章 游说第35章 龙归大海第18章 国殇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让别人去说吧第23章 鏖战第15章 战淮海(二)第28章 吃瘪第14章 噩耗第15章 无敌战舰和海上堡垒第25章 群英会蒋干中计(二)第32章 神效第3章 治人第7章 疫苗(上)第10章 给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章 赌注(上)二十一章 赎金第33章 解困(下)第13章 授课第8章 先进是塑造的第30章 大儒第12章 开学第2章 逼宫第4章 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