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袁尚之谋

邺城,大将军府书房中。

袁绍一脸阴沉地盯着跪坐在自己面前的袁尚,刚大骂过一场,袁绍也需要歇息一下。望着袁尚那生得极为俊美的脸容,像极了自己年轻时那风流倜傥的样子,袁绍也不忍再骂下去。而基于这一点,袁绍平日对于袁尚也是特别喜爱,可谓百般宠爱集一身。只是…,…

一想到外面风传的消息,袁绍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刚消去的怒气再次上涌,双目圆睁呼吸也开始变得仓促起来。

袁尚挑通眼眉,见到袁绍的样子,立即抬头道:“孩儿无能,累父亲名声受损,请父亲责罚!”

听到这话,袁绍的气也消去了不少。静默了一会,袁绍才摆手道:“好子,曹子建自小就聪明,当年为父也中了他的计,你不如他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反正河北上下世家无数,能在小辈中找出比曹子建要强的,一个也没有。只是我袁家四世三公,名声太盛,才被推到风口浪尖罢了。此事过去了,也就无关紧要了,这点脸面,为父还损失得起。”顿了一顿,袁绍目光盯着袁尚,说道:“显甫,为父只望你不要懈惰……“……

袁绍的声音虽然不大,然那源源不断的细语,却是无时无刻地在数落着袁尚的不是。袁尚本来就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特别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自小就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

当初曹植来河北,他刻意接近曹植,就是为了套取情报。现在数年过去,那些情报也随着曹军实力的增强,大都变得没有意义了。而基于他的身份之故河北上下也没有多少去追究那些已经落后的情报的真伪。然而,在袁尚的心中,却是始终认为,当初是自己成功从曹植口中骗出情报,故此对于自己不如曹植的说法,一直都是嗤之以鼻。

诚然,袁尚承认自己在文章上不如曹植。但对于世家子弟来说经学才是基本。诸如文章等都是小道,不如曹植只是平日没有钻研罢了,一旦钻研,绝不会输于他。

原本,袁尚还听逢纪之劝本着不惹怒袁绍,对他的怒骂忍气吞声。然而骂也骂过了,现在袁绍那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是让袁尚觉得特别难受。

听着听着,袁尚就忍不住反驳了一句道:“父亲,孩儿并不认为自己就差于曹植!”

此话一出,袁绍也停了下嘴,场面顷刻间陷入了寂静。静默了一会,袁绍并没有发怒反而饱含深意地反问道:“那显甫自认,哪方面能及得上曹子建?”

袁尚想了想,答道:“父亲常言,文章只是小道尔,经学才是根本。曹子建尤擅文这点根本不足为虑。除了文章之外,孩儿其他方面前绝对不会差过曹子建。论武艺,孩儿自小就习武,现在河北上下除却颜、文二位将军,谁会是孩儿的对手。那曹子建武艺平平,外面的人不知实情,说得他就如吕布亲临一般。实质上孩儿早已去信问过文将军曹子建之所以能伤着颜将军,那是因为他和另外三人围攻颜将军再加上浑身暗器之故。这等小道,终究上不得台面。再者孩儿自小就跟随几位先生学政事和兵法,而曹子建则时常外出,游山玩水。

他或许有些小聪明,然而根基并不扎实,日子久了,自会露出破绽,到时要击败他易如反掌!”

顿了一下,袁尚转而说道:“而且孩儿觉得,曹孟德之所以千方百计提高曹子建的名声,为的就是要打击我河北士气。让我们河北人觉得,怎么比都不如曹子建区区孩童。若长此下去,曹子建将会成为我河北年轻一辈的阴霾。孩儿以为,必须尽快击破曹子建神童之名声,不然的话,麻烦将更大!”

听完袁尚的一席话,袁绍竟然罕有地点头道:“显甫这分析,倒是有理。那依你之见,当如何击破曹子建之名声?”

袁尚想了想,拱手道:“孩儿自问文韬武略皆不在曹子建之下,孩儿愿意到黎阳,与曹子建交锋!”

袁绍眼眉一挑,凝声问道:“你就算到了黎阳,曹子建也未必会出来。”

袁尚想也没想就答道:“他不出,孩儿就用方法激他出来。两军交战,讲的是斗智斗勇,激其出战,亦是斗智的一部分。”

“好!”袁尚刚说完,袁绍便击掌叫好,继而大笑道:“既然如此,显甫就往黎阳前线吧。不过切不可任意妄为,一切皆要听从傀义和公与他们的安排。”

袁尚低下头,嘴角轻轻一翘,大声答道:“孩儿遵命!”顿了一下,袁尚却是说道:“父亲,现在友若先生失踪,黎阳只剩公与先生。反观濮阳处,有程仲德、贾文和、刘子扬等一众智谋之士,孩儿恐公与先生势孤。不若将正南先生和元图先生调往黎阳,如此三位先生合力,才不易出差池。”

袁绍听完,心中沉吟。程昱、贾诩,已经是成名已久的人了,至于刘晔,虽然年轻,但出道已有数年。况且刘晔乃是名门之后,对于出身显赫的名士,袁绍从来都是极为重视的。而且,荀谌去之前曾打包票,只要对方是程昱,就绝对不会败。现在颜良文丑大败,显然后面还会有贾诩和刘晔等人插手。前车之鉴,袁绍也的确担心,沮授一人不会是三人的对手。想到这里,袁绍就有了决定。

就在此时,外面有人禀报道:“大将军,黎阳急报!”

“嗯?”听到这消息,袁绍也不得暂时中断思绪,凝声道:“进来。”

未几,一名风尘仆仆的士卒就走了进来,施礼之后就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上。袁绍不敢怠慢,接过书信立即看了起来,那士卒也跟着退了出去。

袁尚却是注意到,袁绍信之时,眼神不住闪烁。于是忍不住问道:“父亲可是曹军渡河而来?”

袁绍闭上眼睛,放下书信,随后摆手道:“曹军岂敢轻易渡河。这是公与给为父的书信,说黎阳一切安好,他一人足以应付曹军谋士,让为父无需再派人前往。”

“这………”袁尚听着,脸色一变却是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袁绍盯着袁尚,问道:显甫,你很想前往黎阳?…”

袁尚重重地点头道:“自然,孩儿要向天下人证明,我袁家绝对比他曹家要强!”。

袁绍闻言轻轻颌首道:“如此,你去吧。”。

袁尚原本还以为没戏,听到袁绍的话惊讶地抬头道:“父亲,公与先生…,………”。

未等袁尚说完,袁绍便摆手道:“公与只是让为父无需再派谋士前往,汝到黎阳之后,一切就听傀义和公与的吩咐吧。”。

听到这话,袁尚便知道自己要带逢纪和审配二人去的计划难以成功,也没有再提出来,拱手道:“孩儿明白。…”

袁绍轻轻点头道:“汝现在去跟你娘辞行吧,明日一早出发,不得有误!。”袁尚应了一声直接退了出去。

当袁尚走后,袁绍盯着他的背影,喃喃道:“显甫,千万别让为父失望啊!。”

那边袁尚退了出去之后并没有立即去找其母刘夫人,而是先回到自己的房中。刚进去,逢纪和审配已经在那里候着,见到袁尚回来逢纪微笑着问道:“三公子,可是成功了?”。

袁尚苦笑一声叹道:“本来是成功了,可惜最后关头却被那个沮公与横插一手!哼!”。

听到袁尚的话,逢纪有些不解地问道:“三公子没有按照纪的话去说吗?”。

袁尚摊手道:“本公子已经按照先生所言去说了,父亲也正待同意。奈何最后关头,沮公与派人从黎阳送来书信,说黎阳一切安好,无需父亲再派人前往。如此,父亲就只派本公子一人去,而不许二位先生同行。”

听到这话,逢纪和审配同时对视了一眼,逢纪眼神闪烁数下,随后说道:“三公子不必担心,只要三公子去了,那就行了。纪和正南不去,亦是无妨。

袁尚闻言,叹道:“若无两位先生辅助,本公子恐怕双拳难敌四手,无法与曹子建等人相抗。…”

对这话,逢纪和审配都是十分受用,微笑着颌首。审配所长,在于军略,论到权谋,还是逢纪更为擅长。故此,当袁尚说完之后,逢纪便轻笑道:“三公子不必担心,其实现在只是三公子先行前往黎阳罢了,一有机会,三公子便可将纪和正南调去。”。

听到这计较,袁尚却是轻轻点头,但旋即问道:“先生所言虽然可行,但本公子该如何做呢?”。

逢纪淡笑道:“沮公与现在不让我们去,理由乃是其能对付曹军。若是,…………”说到这里,逢纪当即收口。

袁尚也是有些小聪明,一听便明白过来,眼眉一挑道:“先生好计!…”

倒是审配皱眉道:“元图,如此会不会太过了。”。

逢纪摆手道:“正南不必担心,只是让沮公与吃些小亏罢了。反正张傀父大军在彼,曹军也不可能怎样。”。

听到这话,审配才了然地点头道:“这倒是。”。

袁尚眼神热切地望着逢纪,问道:“请先生吩咐。…”

逢纪微微一笑道:“三公子无需着急。且等三公子到了黎阳,先打探一番情况,再派人告知纪,纪再定谋不迟。另外,耶城这边亦要布置一番。”。

“哦?邯城这边也要?…”

见到袁尚目带不解,逢纪道:“这个自然。不过邯城这边并不难,也就是要三公子给刘夫人带一句话,关键时刻让刘夫人在主公身边举荐纪与正南,便可以了。”。

刘夫人,也就是袁尚的生母。由于其年纪不算大,姿色保养得好,加上袁尚的关系,故而在众夫人之中最为受宠。逢纪让刘夫人吹枕边风,这个计策已经不是第一次施行了,听到逢纪的话,袁尚自然点头称是了。

接下来,袁尚便匆匆别了逢纪和审配,到刘夫人那里“辞行…”了。第二天一早,袁尚便带着袁绍安排的五百精锐,前往黎阳。

袁尚前往黎阳的当天,离开邺城的时候,排场弄得极大,仿佛要让邺城上下都知道一般。消息很快就传到濮阳,当程昱边扬着手中的书信,边微笑着将这消息念出的时候,厅中众人俱是大喜。

徐晃当先笑道:“总算完成了主公和奉孝先生的安排了。

听到这话,众人齐齐点头。然而曹植却是注意到,贾诩的神情一直都很严肃。于是忍不住问道:“文和先生,可是有何不妥?”

见到曹植如此观察入微,贾诩心中暗暗点头,随即问对面的程昱道:“仲德,当真只有袁显甫一人前往黎阳?”。

程昱听着,也没多想,轻轻点头道:“是啊……”话出口了一会,程昱的脸色才跟着一变,眼眉一挑道:“不好!”。

程昱这话,再次让厅中众人露出惊色。曹彰更是嚷道:“先生,究竟怎么了,你可别吓着俺。”。

程显眉头紧皱道:“只有袁显甫一人到黎阳,恐怕未能完成成事。…”

曹彰闻言,有些不解道:“先生的意思是……,……。

未等曹彰说完,刘晔便接口道:“袁显甫,无能之人罢了。就算其到了黎阳,凭沮公与和张傀义的手段,他也插足不了要紧之事。如此,我等计策就难以成功。一般来说,袁显甫前往黎阳,定要带上几名谋士同行,不然的话他将没有任何助力。没有力量的袁显甫,根本不能起到乱黎阳袁军的能力。如今看来,不是沮公与看破我等之计,就是田元皓了。这两人,绝不简单!…”

刘晔的一番分析,贾诩、程昱同时点头表示同意。曹植心中推敲一下,也知道刘晔的分析不离十。不过,从此事的反应看来,倒是能大致分辨出三人的能力高低,首屈一指的乃是毒士贾诩。随后程昱和刘晔,倒是差不多。不过,再从年龄上看来,应该是更为老辣的程昱稍胜刘晔一些。

但是这也让曹植真正的认识到,刘晔的才能绝不在五大谋士之下。想到这里,曹植暗暗下决定,一定要助刘晔解开心结,如此他将能真正得到这位大才的相助!(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第361章 袁尚之谋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414章 赵云与马云禄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54章 栖迟岩书院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97章 大旱(上)第380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下)第34章 夜袭彭城·乐进第488章 糊里糊涂的婚礼第56章 针锋相对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279章 失败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279章 失败第514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507章 荆州定矣第402章 凶悍的组合,吕布与赵云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410章 抵达金城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406章 救援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248章 再临栖迟岩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105章 乐进VS张辽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79章 失败第186章 大丰收第494章 水军的训练地点第92章 伏击(三)第210章 司马孚的犹豫第127章 战后(下)第292章 劝降向县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异动第282章 全没了第310章 淡定的司马懿第495章 刘备异动第187章 曹操败归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44章 回家(下)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144章 回家(下)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325章 贾诩再献毒计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434章 火烧乌巢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57章 三问(上)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454章 徐庶设谋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426章 再拼一把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8章 禁足第194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308章 经济战,开始(下)第62章 还是要行上策第448章 司马懿往淮南第223章 《灵芝篇》第401章 九原相遇第67章 白马义从第324章 吕布,降!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325章 贾诩再献毒计第90章 伏击(一)第390章 水淹袁军(下)第47章 老辣陈珪第215章 遇刺(中)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谦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363章 夏侯兰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436章 悠闲的曹植第411章 多疑的韩遂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谦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107章 硬气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13章 攻心计成第281章 烧你宗卷第276章 城外狩猎(下)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59章 老夫无解第285章 人口问题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15章 徐州陈元龙(下)第474章 选址合肥,建设新城第261章 骑兵三宝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
第361章 袁尚之谋第317章 出兵徐州第414章 赵云与马云禄第415章 借兵成功第54章 栖迟岩书院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97章 大旱(上)第380章 疯狂,夺取幽州计划(下)第34章 夜袭彭城·乐进第488章 糊里糊涂的婚礼第56章 针锋相对第458章 海船问题第279章 失败第515章 逼退二刘,进军江东第279章 失败第514章 张辽威震逍遥津第507章 荆州定矣第402章 凶悍的组合,吕布与赵云第471章 父子交心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410章 抵达金城第486章 天子当盾牌第300章 猜字《孟冬篇》第406章 救援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248章 再临栖迟岩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105章 乐进VS张辽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79章 失败第186章 大丰收第494章 水军的训练地点第92章 伏击(三)第210章 司马孚的犹豫第127章 战后(下)第292章 劝降向县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异动第282章 全没了第310章 淡定的司马懿第495章 刘备异动第187章 曹操败归第280章 神秘文士第144章 回家(下)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144章 回家(下)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325章 贾诩再献毒计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434章 火烧乌巢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57章 三问(上)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454章 徐庶设谋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第426章 再拼一把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8章 禁足第194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308章 经济战,开始(下)第62章 还是要行上策第448章 司马懿往淮南第223章 《灵芝篇》第401章 九原相遇第67章 白马义从第324章 吕布,降!第283章 兵指淮南第472章 《二十孝》小人书第325章 贾诩再献毒计第90章 伏击(一)第390章 水淹袁军(下)第47章 老辣陈珪第215章 遇刺(中)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谦第489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363章 夏侯兰第420章 才女蔡琰第436章 悠闲的曹植第411章 多疑的韩遂第36章 擒了曹豹,走了陶谦第82章 曹植为使(下)第107章 硬气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174章 文稷效忠第13章 攻心计成第281章 烧你宗卷第276章 城外狩猎(下)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59章 老夫无解第285章 人口问题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15章 徐州陈元龙(下)第474章 选址合肥,建设新城第261章 骑兵三宝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