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终得赵云

眼见周仓和裴方绍相投,司马卑还是十分欢喜的。[书签:]司马孚虽然并不是太擅长武艺,但大概如何也是能分辨的。此二人的武艺,绝对要胜过文稷”如此一来投入曹军之中,将很快就可以建功立业。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二人是黄巾出身,没什么后台,曹植举荐他们,肯定就已经被划,分为曹植的一党,只能帮助曹植。而且用他们,曹植也可以放心,毕竟没有太大的背景,也没有太多私利纠集。这就是用寒门的好处。

现在曹植在士林之中名声不错,但在军中,还是需要安插一些自己的人的。仅靠一个文稷以及远在长安的关平还不够”多了这武艺不错的二人”也算是一股助力。

接下来,司马孚便帮着周仓和裴元绍二人,对山寨中剩余的人进行整编”倒是夏侯兰,一脸担忧地望着大厅。

且说此时的大厅之中,曹植和赵云对坐在案桌前。赵云盯着曹植,淡笑道:“以四公子的身份,加之又是袁曹两军相持的重要时刻,出现在此偏远的地方,恐怕不会是巧合吧。”

面对赵云所问,曹植混不在意,轻笑道:“本公子果然没有看错人,子龙并非区区一勇夫。”

赵云听完,摇头道:“四公子之意,云心中明白,但云心中已有明主,恐有负四公子所望了。”

曹植没有露出半点意外,随口说道:“是刘玄德?”

赵云闻言,愣了片刻,随即轻轻点头道:“不错,就是刘使君。”

曹植闻言,摇头道:“刘玄德纸上谈兵之辈,他并非子龙所要寻的明主。”

赵云听着,眉头一皱”信口问道:“那谁才是?”

曹植语气肯定地说道:“本公子!”

“嗯?”对于曹植这个〖答〗案,赵云还是有些意外的,在他看来”曹植虽然是来招揽他”但应该是为曹操而来的。然没有想到,曹植一开口就是要自己投效他。这时,赵云的心终于起波澜了。

对于曹操,赵云并不认同,特别是他对天子刘协的态度。然而对于曹植”他又很难升起反感,特别是这数年来”曹植对他所说的话一直缭绕在心头,这些话甚至比刘备所谈的那些理想更加深刻,更加能触动他的心弦。

因此,尊曹植说完之后,赵云终于沉默了。

见到赵云沉默”曹植心中喜意更浓。曹植清楚,与人相处”除却关心、恩义之外,理想也是极为重要的。刘备的理想固然有吸引赵云的魅力”但曹植也相信自己的理想也能做到”而且比刘备的更好。

来之前,曹植就已经暗暗拿自己和刘备比较过。现在的自己乃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文才、政事、智谋、武艺样样皆已经站在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况且还跟郑玄这等儒家大宗师结为忘年交”名声之响亮,绝不在那些成名十余年的名士之下。

反观刘备,现在头顶除了挂着一个大汉皇叔的名头之外,什么也没有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这大汉皇叔水分极重”当初天子查不到宗卷,是刘备自己背出来之事早就在刘备占据两淮之后被曹操抖了出来。

此事一出,刘备名声大跌”在百姓眼中多了点怀疑”而在名士的眼中,却是已经坐实欺世盗名了。除此之外,由于去年曹操利用朝廷的名义,发动了一次经济战,刘备府库空虚,根本抵御不了,这数年在徐州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爱民名声,也毁了大半。

名声上,曹植是占尽优势”加之由于曹植的介入,曹操的名声也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坏。除此之外”这数年曹植也做了不少实事”与刘备相比”曹植就更像一个务实的人,而刘备则是夸夸其谈之辈。

眼见赵云沉默,曹植却是轻笑着说道:“子龙,本公子可以清楚地告诉你”刘玄德的理想实现不了。”

听到这话,赵云身体轻轻一颤,顿了一下才凝声问道:“为何?”

曹植摊手笑道:“现实很明显,其实无需本公子多说,子龙也清楚。如今河北四州为袁本初所据,中原至关西则为我父所有。虽说现今是两雄相争,然而无论哪一方取胜,胜方都能将对方之地尽取。如此一来”大汉十三州,只余下凉州、益州、荆州和大半个扬州未平。且不说这些地方各有诸侯,即便全部归刘玄德所有,他也不可能与我父相抗。

如此,即证明了,刘玄德之理想无法实现!”

曹植的话虽然是推断,但是如此巨大的现实差距,实在让赵云想不出半点反驳的条件。沉默了许久”赵云才说道:“即便如此,然刘使君任一方诸侯,也可以……”

未等赵云说完,曹植眼珠子一瞪,拍案暴喝道:“子龙难道就想战争就此永不停歇,百姓终日流离失所?”

“呃”,此言一出,赵云当即无言以对。

毫无疑问,停止战争,才是对百姓最好的,但若是刘备割据一方,让天下不能一统,那么……

现在可不是先秦,天下人早就没有了那分封建制,让诸侯列国并立的思想”有的仅仅是大一统。唯有大一统,才能停止战争!

这道理,赵云很清楚,也很明白。然而他心中还有执念,顿了一下,却是摇头道:“这些四公子都说得很对”但是四公子当明白,有件事,只有刘使君能做到。”

闻得此言,曹植轻笑道:“是匡扶汉室”或者说是延续汉室血脉吧。”

对此,赵云并没有否认,而是轻轻点了点头。

曹植见着”轻笑道:“子龙可记得,本公子当年说过的话吗?若真要计较起来,这天下也不应该走到家的天下”周室、大商以至虞、夏……,朝代更迭兴替,乃是天理循环之果。汉家,气数已尽!”

对于曹植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赵云心中却是闪过一些莫名的怒火,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夏桀、商纣、幽王昏庸暴虐”才致夏商周先后沦亡。当今天子自登基以来,并无大错,岂能因此而与前朝相比!”见看赵云反驳,曹植正了正身子笑道:“既然子龙要辩“那么本公子今日就说清楚好了。”顿了一下”曹植用平缓的语气说道:“当今天子确实没有大错,然而其父?其祖呢?孝灵皇帝,宠信十常侍,祸乱朝纲;兴党锢之禁,大杀名士;标价卖官以满足其一己之私又建裸泳馆,伤风败德:着狗穿朝服而封官,羞辱朝臣。此种种行径,较之夏桀、商纣、幽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如此皇帝,汉家气数早已败尽,如今仅是芶延残存罢了!”

汉灵帝的种种行径,天下皆闻,赵云听完,再次哑口无言。曹植见着”却不给他机会,继续说道:“在本公子看来一朝之兴替,并非是由皇帝所决定!”

此言一出”赵云眼中露出惊讶之色。

曹植见到”却是问道:“子龙可知,本公子这数年做了些什么?”见到赵云摇头,曹植自顾自地说道:“父亲想在治下兴屯田然而屯田得利者乃官府而非百姓”故而本公子进言立均田制”徐州百姓因此而受惠。而后,本公子又开设了天然居、茶坊”以领悟商业之道。其后本公子又与巧匠共同设计诸如曲辕犁、翻车等各种与民有利之机关。士农工商,这组成天下根基的四民,本公子都算亲身经历过。不仅如此本公子又与康成公、元节公讨论治国之道”这些事恐怕天下鲜有人能做到吧。”

赵云听完,忍不住轻轻点头道:“四公子大毅力,云佩服!”

曹植摆了摆手,说道:“不过这数年,本公子并非没有收获,最起码本公子总算悟出了救国之道!”

闻得此言”赵云目光一凝,拱手道:“愿闻其详!”

曹植神情严肃道:“救国之道,当在于制!周公设礼乐,而使周得享国运八百载。秦制完善,然太暴虐,故暴秦早亡。汉承秦制,并在其上加以更改”故汉制为民所重,汉得以传承至今。现在的大汉为何沦落到如斯田地,无他,汉制已坏罢了!”

赵云边听不住点头,当曹植停下来,却忍不住问道:“如此说来,重塑汉制,天下不就太平了?”

曹植轻轻摇头道:“子龙太过想当然了。若此时复周公之制,可否重现大周之盛景?”

被曹植这么一问,赵云当即联想到此时的情况与战国之时何其相像,若分封诸侯,恐怕不出二十年就会再次天下大乱。嗯到此处,赵云果断摇头道:“不能!”

曹植微笑道:“然也!人心不同,故而单纯的复古已经无用。汉制之崩坏”始于武皇帝。无论是世家、宦官当政。还是外戚干政,都由武皇帝而开先例。汉之最盛在武皇帝,而衰亦始于武皇帝。”说到这里,就连曹植也忍不住摇了摇头。停了许久”才接着说道:“及至光武中兴改制,鉴于王莽这等书生篡位之故,将世家名士悉数当成摆设”而只用宦官、外戚当政。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啊”后汉这百余年由宦官、外戚交替把持朝政,便是始于光武这改制!”

说到这里,曹植却是总结道:“现在百余年已过,汉制早已破败,即便修复了,又能如何?最终获益的只会是世家,而非普通百姓。故此”现在已经走到了重塑新制的时候了,新制不建,华夏难以重入胜景。勉强完成大一统”不出数十载,亦只会再沦于战乱,直至有适合时代的新制建立为止。”

深吸了口气,曹植眼神闪烁着说道:“本公子并不知道,吾所设的新制能否完全适合时代大势,然而吾自问,当今天下除却吾之外,无人可设迎合时代的新制!故此,能真正平息天下之大乱者,非本公子莫属!”说到这里,曹植的自信透体而出,竟逼得赵云不敢正视。

“制度!”赵云虽然是武将,但是曹植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赵云也很容易理解。相比于刘备经常挂在口边的匡扶汉室,赵云忽然觉得,曹植所言,更加靠谱。但是,有一样赵云很难接受的是,曹植要推翻汉室。

想到这里,赵云忍不住轻声念道:“难道就没有挽救汉室的办法吗?”

曹植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子龙以为,民重要还是君重要?”

沉吟了许久,赵云轻叹了口气,没有回答。

曹植见到,也不在意,轻声说道:“现在摆在乎龙之前,有两个选择。若投本公子,则弃君,而保民。若投刘玄德,则保君,而弃民!”

听到这话,赵云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凝声道:“投刘使君,既保君,亦保民!”

此言一出”曹植却是大喝道:“糊涂!刘玄德若得势,他会不与我父一战”夺取天下?既然是战”就必然累及百姓。还是子龙觉得,刘玄德有夺取天下的机会?即便有,子龙难道就真以为,恢妾汉制,足以挽救天下百姓?汉制早已不适合这时代,就算让刘玄德一统天下,本公子敢断然,无需三十载,必然再次大乱。这是大势所趋,若无长时间之累积”或是超脱于这时代的智者,难以解决!战乱再起,受苦的只会是百姓,这便是选君,而弃民!子龙,你三思吧。”

曹植这话,虽看似建立在推理之中,然而赵云能感觉到,这并非虚言。嗯到这里,赵云终于陷入了两难的阶段。

曹植见到,也不着急,反正他要的是赵云归心。如若他不归心”就算勉强得他相投也没有用。

时间就这么静静地过去了”一炷香、一刻钟,一个时辰足足三个多时辰,外面早已是日落黄昏,司马孚几人在大厅外焦急地等待着。对于里面的沉寂,几人都感到异常焦急。赵云的凶悍实在已经深入人心,他们也惧怕”二人若谈不好,赵云会暴起伤人。

就在几人准备冲入去看看情况的时候,却是听见里面传来赵云有力的声音道:“赵云拜见主公!”!~!

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第158章 内忧外患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97章 大旱(上)第97章 大旱(上)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5章 对弈第306章 形势又变第346章 荀友若第464章 徐母的转变第363章 夏侯兰第142章 回家(上)第138章 满宠拦路第121章 准备第271章 知识凌驾皇权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147章 选书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2章 辩曹操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异动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41章 还是选择中策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43章 孙乾师徒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244章 华佗的选择第85章 曹植与赵云(上)第463章 定计引徐庶第79章 以人换粮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东袭淮南第405章 大兄?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184章 一网成擒第476章 再爆经济战第462章 荆州的暗涌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251章 张绣的算计?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118章 误会第12章 折叠式箭囊第350章 激战离狐滩(下)第365章 先收二将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123章 虚张声势第228章 袁曹两家的战略第43章 孙乾师徒第207章 司马懿出手第206章 许褚VS张合第304章 半路杀出个关平第3章 攻心之计第178章 计策(下)第63章 答案第44章 天下儒宗郑玄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242章 谯县第478章 南方的局势与部署第24章 怪风第29章 算术(下)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270章 家变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22章 神童第203章 将骗术进行到底第8章 禁足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107章 硬气第459章 编撰类书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75章 算计陶谦第315章 袁绍惊醒第482章 士大夫的气节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413章 马家兄妹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226章 天子驾许都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242章 谯县第14章 徐州陈元龙(上)第309章 收得关平第262章 识破!董承结张绣!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73章 战书第384章 齐聚范阳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232章 商业构思(上)第502章 曹丕的选择第43章 孙乾师徒第418章 谈条件第154章 蝗虫(下)第346章 荀友若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224章 打脸!《灵芝篇》的下阕!
第254章 朝堂对杨修(上)第158章 内忧外患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97章 大旱(上)第97章 大旱(上)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5章 对弈第306章 形势又变第346章 荀友若第464章 徐母的转变第363章 夏侯兰第142章 回家(上)第138章 满宠拦路第121章 准备第271章 知识凌驾皇权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147章 选书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2章 辩曹操第146章 鄄城世家的异动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41章 还是选择中策第491章 返回淮南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162章 大事定矣第43章 孙乾师徒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244章 华佗的选择第85章 曹植与赵云(上)第463章 定计引徐庶第79章 以人换粮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东袭淮南第405章 大兄?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184章 一网成擒第476章 再爆经济战第462章 荆州的暗涌第312章 正奇相合第251章 张绣的算计?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118章 误会第12章 折叠式箭囊第350章 激战离狐滩(下)第365章 先收二将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117章 惊闻蝗灾第123章 虚张声势第228章 袁曹两家的战略第43章 孙乾师徒第207章 司马懿出手第206章 许褚VS张合第304章 半路杀出个关平第3章 攻心之计第178章 计策(下)第63章 答案第44章 天下儒宗郑玄第497章 青州与辽东第259章 郭嘉的吩咐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242章 谯县第478章 南方的局势与部署第24章 怪风第29章 算术(下)第473章 曹丕的打算第270章 家变第357章 围歼袁军骑兵第22章 神童第203章 将骗术进行到底第8章 禁足第477章 北方既定第107章 硬气第459章 编撰类书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75章 算计陶谦第315章 袁绍惊醒第482章 士大夫的气节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413章 马家兄妹第479章 携美往邺城第226章 天子驾许都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242章 谯县第14章 徐州陈元龙(上)第309章 收得关平第262章 识破!董承结张绣!第510章 强攻上庸第188章 丁夫人与卞夫人第73章 战书第384章 齐聚范阳第109章 手下留情第232章 商业构思(上)第502章 曹丕的选择第43章 孙乾师徒第418章 谈条件第154章 蝗虫(下)第346章 荀友若第40章 化腐朽为神奇的下策第224章 打脸!《灵芝篇》的下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