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

这其中其实并不乏袁世凯时期他的心腹重臣,比如杨度跟梁士诒!两人中杨度乃是袁世凯的心腹幕僚,只可惜其人过于桀骜,加上本人也不讨北洋系的喜爱,袁世凯一直对他都是敢用却不敢重用,结果在袁世凯被炸死之后,北洋系从李汉手上能够争夺到的职位有限,他杨度虽然有才但为人太过桀骜,北洋系现首领段祺瑞对他十分不喜,自然只是口头对他拉拢了一番,杨度没有看到诚意拒绝之后,他便成了北京城中的一届闲人。?

梁士诒也差不多,他早年出仕,在经济特科的考试中遭人暗算,正当他沮丧之时,正好袁世凯在直隶推行新政,延请人才,于是他便在当时袁世凯跟前的红人及老乡唐绍仪的推荐下,出任北洋书局总办。由此,梁士诒也就跟随唐绍仪的门下,成为一个北洋系下唐记小集团的成员。?

1906年,唐绍仪接替盛宣怀督办铁路总公司,梁士诒也就协助唐绍仪主持路政,由此发挥专长,一发而不可收。等到唐绍仪出任奉天巡抚后,梁士诒也已经立稳脚跟,成为五路铁路提调(总经理),邮传部成立后梁顺势当上铁路局局长,后来又奏办交通银行,由此发展出一大势力交通系,人送绰号“梁大财神”。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梁士诒出任总统府秘书长,并先后兼任过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等职。袁记约法颁布后,由于责任内阁制被总统制代替,袁总统在总统府下设立了政事堂取代之前的国务院,徐世昌充当国务卿,杨士琦、钱能训分别为左、右丞,结果梁士诒一时失势,无处安身,最后只捞得税务督办一职,令梁大财神好生懊恼。?

还没等到梁士诒心中的懊恼散去,护国战争便打响了,没多久袁世凯惨死,没有了依靠之后像梁士诒这样手握钱袋子却没有兵权的文人自然就成为了‘受欺负’的对象。段祺瑞临时上位做了北洋系新领袖之后,梁士诒的交通银行多次遭到段祺瑞的光顾,被他以各种名义从梁士诒手中讹诈了交通银行近三四百万军饷。你道那梁士诒如何甘愿被他讹诈,一来梁士诒手上无兵,自然争斗不过大权在握的段祺瑞,二来他也是被段祺瑞掌握了把柄。今年年初为整顿政府高层贪墨情况,袁世凯批准成立‘肃政厅’,任命十六位肃政史,对国务卿、总长有违法行为者,各级官吏有违宪、违法、行贿、受贿、滥用威权等行为者,均得纠弹;对人民的陈诉,得依法向平政院提出行政诉讼,并监视裁决的执行。?

梁士诒这位交通系的首领自然不能保证手下干净,属交通系的交通次长叶恭绰和财政次长张弧均被肃政厅掌握了贪墨证据;还不仅如此,本身还兼职铁道部长的他更是陷身‘津浦、京绥、沪宁、正太四大铁路局’的营私舞弊案。被段祺瑞抓了小辫子之后,狠狠从他嘴里掏出了一笔巨款来。不仅如此,南北谈判中,因为梁士诒无法插手,他的交通系遭到了徐世昌、盛宣怀联手段祺瑞的默契打压,铁道交通部是梁士诒最眼红的部门,可惜梁士诒死扣着交通银行不愿吐出来,结果他梁士诒不但没能拿到铁道交通部的总长位子,连几个北洋政府内交通跟财政部的交通系官员,都没能获得半个职务。梁士诒这一次是彻底失算了,袁世凯一死觊觎他的交通银行的人到有多少。而对于李汉而言,交通银行虽有上千万的规模,但梁士诒没有向他投诚,他根本犯不着来主动示好,更是默契的配合北方打压交通系,结果导致交通系在此次南北和谈中遭遇惨败,未来内阁的一个职务都没争到,交通系的没落已经十分明显了。?

就杨度一众人而言,本来就对李汉的前景看好,只是一来碍于袁世凯之间的不清不楚关系,二来也是犯愁找不到攀上高枝的门路,所以李汉的登门拜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台阶,而李汉本人只字不提这些人在袁世凯时期表现,也让这些心里还有些包袱的人放松下来。大家都是聪明人,对于国家和个人也有一些长远的期望,既然时代变了,主人变了,那么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应该是免不了的,这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都是有好处的,说到底,这些精英人物还是有经世济民的心态在里面,并不原意自己的才能被白白浪费。杨度、陆征祥便是因为如此答应了他的新政府邀请,而另一个舍不得权力的梁士诒也如此被攻陷,成为了李汉快速瓦解北洋系,增加自己实力的代表。?

其他人都还说,要问李汉怎么跟爱新觉罗?载沣这位前清时期的摄政王走近了,这事说起来还要从抵达北京之后重选临时总统府说起。北京城中,要考虑到安全性之后,能选择给他当做临时总统府的建筑还真不少,不过多数都是前朝的一帮王爷贵族们的郡王、亲王府邸。好在这些府邸对于寻常人来说要弄来一座十分困难,但是对于李汉这位临时大总统却无甚难事。前朝清帝退位之后,不少王爷贝勒们都离开了京城,或者去了关外、阴谋复朝,但多数都变卖了京中产业,去了距离北京较近的天津跟青岛租界。也因为如此,京城不少前朝的王公大臣们出售的宅院都十分便宜,李汉在六国饭店待了一天,他的手下考虑安全兼价格之后便选中了端郡王府。?

就在李汉准备派人去将这栋正在出售的府邸买下来的时候,这时候拦路杀出来一人,打乱了李汉的计划。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前朝的摄政王载沣,这位自清帝退位之后便一直老实本分的待在北京,没有参与任何宗社党的所谓复国运动的宣统帝之父。?

端郡王载漪曾是八国联军侵华时,联军承认的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说难听一点就是洋人挑出来泄愤,刻意羞辱慈禧的目标。载漪之子曾被慈禧封为大阿哥,准备用来代替光绪帝,乃是慈禧的心腹重臣。八国联军侵华后,载漪父子遭遇流放,府邸也受到洋人的‘照顾’而被火焚烧毁了大半,因为畏惧这里面跟洋人之间的因果,一直到清帝退位前此处地契几经转手,都没有人好好掏钱修葺一番。直到民国成立之后,一位往返关内关外的皮草商看它便宜,这才不顾外人警告买来花钱修葺了一番。谁料到全家方才搬入不久,那皮草商便在关外遭遇了马贼,落了个身死异乡的惨剧。这本是件意外,却给人联想到了端郡王府的典故,于是那皮草商的子嗣一直都想将这产业卖出去,可惜一来瑞郡王府经过一次大祸之后建筑已是十分小气,北京城里比它大气华丽的宅院多的是。二来,大家也担心染了霉运,李汉之前一直没人胆敢接手。?

以李汉现在的身份,盯着他的目光太多了,说句难听话,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在琢磨着是不是背后有什么动作。结果,他这边才刚派人去买下来端郡王府的地契,那边爱新觉罗?载沣便向他递了拜帖,随后亲自往六国饭店,详细跟他明说了这端郡王府背后事,劝阻他不要入住瑞郡王府的同时,他还恳切的跟李汉表示,若他需要,可将自己的醇亲王府让出来,给他做总统府。?

载沣这么明显的巴结态度,虽然出乎李汉的意料之外,但也没引起多少疑心。此人自清廷退位之后便一直待在自己的醇王府里,很少同一群旗人宗社党联系。这虽说多少跟他的性子有关,但也足以说明其为人还算比较信守清帝退位诏书及相关协定的。而且,这么一位重要的人物,调查局自然不可能放过,考虑到宣统乃是载沣之子,调查局在12年便安排了情报人员以伪装成下人混入醇王府内,传出来的情报也都显示了,载沣的确多次拒绝了宗社党邀请他往天津、关外主持大局。?

对于这么一个放弃了权力的曾经的摄政王,他为什么要主动向李汉示好,这事他也是花了不少功夫才算弄明白的。?

清帝逊位后,载沣生活很低调。他从不参与复辟活动,只求维持对皇室的优待条件和保持现状不蔓不枝足矣。在清朝遗族中,载沣是一个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是遗老遗少中最早剪去辫子,安装电灯电话、穿西服、买汽车的人物之一,这也许与他出使德国,接受过新思想有关。他的这些举动,自然引起一些满清遗老遗臣的不满,虽然不乏称赞他开明的声音,但多数还是骂他忘本,丢了祖宗的脸。但这何尝不是他的高明之处。?

辛亥一战后,载沣已经看透了清明灭亡已成定局,他自认能力、阅历都不如袁世凯,所以退位之后也就老实的留在北京自己的醇王府内摆出安享晚年的架子。实际上,他看似乃是舍不得北京的家业,但何尝不是以自己做人质,换取其他王公大臣们的希望。试想倘若他这位前朝摄政王也离开了北京,跑到了其他租界区捣鼓宗社党,你看袁世凯能不能继续伪装自己的伪善面孔,对一群旗人的拙劣表现睁一只眼闭一睁眼。恐怕,他一早便发兵全灭了旗人遗族捣鼓出来的势力,将危险抹灭在萌芽状态了。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他的性子虽然暗弱,不太适合当什么国家领袖,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见识、没有眼光。?

本来载沣自己都认为他不会再出山的,一直老死在醇王府里。然而,当今年四月,善耆在东北捣鼓的关外八旗跟着日本人折腾起什么满洲国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比起旗人,革命党出身的李汉毫无疑问杀起来是好不心软的。当年四川、湖北,多少旗人因他丢了祖产、田地,损失的银子何止千万。他是担心连袁世凯的北洋都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李汉真要发起怒来,要下狠手对付旗人,日后指不定这本就因为不通生产而在失去了手上的权力之后迅速消亡的旗人立刻便遭到了灭顶之灾。毕竟现在在关外,善耆仅仅依靠万余土匪、马贼烧杀掠夺,也不过攻占了奉天省内的几座县城,吉林、黑龙江两省驻兵早就消灭了闹事的马贼。只有奉天督军张锡銮担心善耆等闹事旗人背后的日本人,故几次压下了麾下将军要求起兵镇压善耆等旗人作乱的建议,非要说什么等关内发兵。不然,东北那些个闹事的旗人早被镇压了下去。?

他这么交好李汉,不过是为日后善耆等人战败,留个后路也好在李汉面前求个情罢了。?

这醇王府李汉自然没要,盯着它的人太多了。前朝摄政王的府邸,他李汉一到北京载沣就‘自愿’让出来了。说出去谁信?说不得他李汉还要落一个欺负前朝遗老王公的骂名呢!不过醇王府不能要,但载沣的善意却要收。这载沣就算性子再怎么暗弱,终归在旗人中有大影响力,他现在是一国总统了,总归做事之前要多想想,旗人该打压还是要狠狠打压的,但一味的打压不能包治百病,所以,拉拢跟分化也是在所难免的。?

4月27日,日本国内传来很不好的消息,长州藩元老同时也是第一位日本元帅大山岩出面指责山本权兵卫,刚刚被任命为内大臣的他一出面,本就依靠着态度正在逐渐软化的海军支持而死撑着的首相山本权兵卫终于认识到了恐怕以无力回天,于27日向天皇递交裁定书,请求天皇下达圣旨裁定。倘若大正天皇开了口,便是他跟内个倒台之时。?

日本国内的政局到了最混乱的端口,同样的也是日本国内政局将要得以恢复的前兆。因为大正天皇说起有罪,山本权兵卫内阁将立刻倒台,日本国内最好再混乱大半个月,新内阁在各大势力决出之后,日本将恢复秩序;而天皇裁定其无罪,日本政局也将立刻得以恢复。?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收到日本国内调查局分部传回来的情报之后,李汉立刻下达了旨意,命令在山海关休整了数日的李济深的十师跨过长城,杀往锦州。同时,他派人暗中将密信送到驻守奉天的第十六师师长张作霖手上,暗示其尽快控制奉天,同时在密信中签署了解除亲、日派奉天督军张锡銮职务的命令,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省新省长。?

暗中未免日本国内再起波澜,他两日内四次召见、拜会德国公使穆默,就战车向德国转交设计图跟相关技术同德国尽快达成一致,以便令德国松口,出动海军在渤海巡游给日本增加军事压力,迫使其尽快撤出吞并的复州跟安东县。这是他跟民国的心理底线,至于关东州跟南北满铁路驻军,这是现阶段的他完全没有能力解决的历史遗留,至少他还没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第423章 乱第166章 西安举义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361章 余波(上)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569章 山东危机(1)第480章 打陆唬龙(上)第9章 马贼来袭(2)第739章 抉择上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569章 山东危机(1)第463章 桌下4第436章 订婚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324章 兵临武昌与先生回国第508章 雷霆(4)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293章 会第32章 买枪(上)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09章 汤黎之谋(上)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148章 买卖(下)第528章 和谈(二)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349章 铁路第407章 溥伟之死(下)第570章 山东危机(2)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203章 接触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445章 大战(二)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第740章 抉择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187章 陈小六第370章 平陕第28章 密信第453章 大战(完)第345章 交锋(2)第146章 酒宴(3)第237章 逃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279章 密会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646章 反攻1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290章 变第7章 指点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417章 四川盐务(二)第556章 相见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554章 削藩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118章 扫平内患(4)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236章 证据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334章 动第495章 浙江第517章 刺袁(上)第543章 詹天佑第715章 不宣而战7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54章 你听那呼声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320章 汉阳一夜第六百零六章第316章 大动作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246章 县城第404章 飞机与假钞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643章 南洋变局3第6章 方老第431章 刺宋案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
第423章 乱第166章 西安举义第71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下)第361章 余波(上)第345章 资本积累与将往重庆第569章 山东危机(1)第480章 打陆唬龙(上)第9章 马贼来袭(2)第739章 抉择上第577章 青岛之战(1)第569章 山东危机(1)第463章 桌下4第436章 订婚第390章 拉萨战役(一)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324章 兵临武昌与先生回国第508章 雷霆(4)第705章 要和平还是战争第293章 会第32章 买枪(上)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209章 汤黎之谋(上)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148章 买卖(下)第528章 和谈(二)第270章 暗争施南府第620章 三路开战(1)第349章 铁路第407章 溥伟之死(下)第570章 山东危机(2)第198章 礼和洋行第203章 接触第567章 一触即发(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476章 分离情报机构第619章 第二次远东危机(4)第445章 大战(二)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492章 拉开阴谋的大幕第740章 抉择下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运第187章 陈小六第370章 平陕第28章 密信第453章 大战(完)第345章 交锋(2)第146章 酒宴(3)第237章 逃第70章 两镇光复与冲突(上)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489章 扩兵与整军第279章 密会第726章 辽东恶战1第264章 重炮齐鸣第580章 青岛之战(4)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368章 货币与军校第646章 反攻1第412章 利益交换第399章 吞并甘肃(二)第290章 变第7章 指点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417章 四川盐务(二)第556章 相见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554章 削藩第175章 三人同行(下)第118章 扫平内患(4)第16章 意外收获(上)第236章 证据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747章 血染海疆3第334章 动第495章 浙江第517章 刺袁(上)第543章 詹天佑第715章 不宣而战7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249章 暗杀之变第54章 你听那呼声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106章 武昌之议(下)第648章 捷报频传第320章 汉阳一夜第六百零六章第316章 大动作第629章 攻陷库伦1第246章 县城第404章 飞机与假钞第425章 政局乱象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643章 南洋变局3第6章 方老第431章 刺宋案第322章 历史在这里稍稍走偏第398章 吞并甘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