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今日之局

中日两国开战了,就是如此之突兀。

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好,不仅日本人没有准备好,就连民国也没有准备好。一五工业发展计划接近尾声,如果可以,李汉更希望这一场中日之间的冲突战争能够拖延到二五工业发展计划之后。只可惜欧战任由他百般插手,也仅仅只多拖延了一年时间,如今德奥几国已如历史上一般筋疲力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欧战结束只怕就在今年之内。

为了防止欧战结束之后,腾出手来的欧美强国插手其中。李汉为此不得不提前他的对日全面战争计划,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他很清楚民国也没有准备好,起码他本人是没有全胜的把握跟信心的。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就算是不想打,也由不得他了。

许是过去几十年来,邻国日本给民国带来了太多的屈辱。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等等,让这个国家国民们面对过去曾经屡次重创了中国,打断了两次中国复兴机会的日本,骨子里的不自信基因又冒了出来。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宣战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1日星期一,民国股市开盘之时上午股市走向只能用跳水来形容。

目前民国共有天津、上海、武汉三座股票交易所,自辛亥年以来尤其是14年李汉掌政以后,民国经济因为赶上了欧战的顺风车,获得迅猛发展。如今在天津、上海、武汉三座交易所内共有79家企业公司上市,其中钢铁、重工类企业有9家,其他国营大型工厂公司43家,虽说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得以在股票交易所上市,但占了大头的都是带着国字招牌的巨无霸。比如上市的一家联合盐业,总市值就比最大的五家民营企业加在一起还多。

国营企业在股票交易所所占的比重较高,所以一旦开战势必将影响到股票交易所的运作。这也是为什么在4月21日星期一股票交易所开市之后,股市出现大幅跳水的原因。

在战争中,信心很重要。李汉对股票交易所十分看重,财政部不仅专门划出了一个部门管理交易所,甚至他的总统府还有专门的职员每天都要将最新统计的股市交易所的大致走向跟分析递交给他,以作为对民国经济大环境的参考意见。

所以,得知股票交易所出现大幅度跳水之后,李汉立刻做出了指示,国务院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前线取得的战果。随后,作为政府咽喉报纸的《中国之声》更是大量刊登了一些有关前线占据的报纸跟照片,其中不乏陆航偷袭旅顺跟辽东半岛之后高空航拍的照片,那军港中跟地面上标柱的一幕幕爆炸之后的惨状,无不提醒人们,日本人的损失有多惨重。

前线的胜利确实也给了国民信心,一方面是辽东半岛捷报的到来,另一方面,是国防军登陆台湾部队成功登陆,同时民国的海上狼群也震惊的世界,因为日本人的准备不足,在开战的头几天里,民国的海上狼群足足将近十七万吨的日本商船及军舰击沉,令日本各商队只能躲在本土及殖民地各港口内,不敢轻易出港。

这三个消息都是特大利好,是的,再也没有比战场上的胜利更能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了。

于是,在接下去的几天里,原本低迷的股票行情立刻像抽了大烟一样疯狂看涨,公债市场也表现良好,而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国内股票市场的一片混乱,以及公债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跌。

全面战争并不仅是一场两个国家之间的军事斗争,更是一场经济斗争,就看哪一方最先倒下去了。

1919年4月23日,日本吴港。

吴市的崛起,与日本帝国海军有密切关系。在日本江户时代,这一带称为「吴浦」,是一个不知名的渔村。1886年(明治19年)的海军镇守府「吴镇守府」的成立,改变了吴市的城市发展命运。1903年(明治36年)的海军兵工厂成立。因明治时代第二海军区镇守府的设立,庞大的国家预算花费5年的时间使吴港一带完成划时代的变革,一座日本重要的海军军港崛起,那就是日本第二大的海军军港吴港。

一艘艘军舰拉长了汽笛,呜咽着开出了港口。

这里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由常驻吴港的第二、第三舰队主力组成,“雾岛号”战列巡洋舰作为刚被命名为‘支那特遣舰队’的旗舰出现在本队的最前面。上面已经挂上了信号旗“雪耻关东州”。跟在后面的“日向”号无畏级战列舰答以“必灭支那海军”。而后面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的答复信号旗则是“昔日之耻管叫支那血偿”。跟在后面的朝日号旧式战列舰与它同级的“初濑”号战列舰的答复分别是“放眼东亚唯我朝阳之国”,“诸君武运昌隆”。

这支‘支那特遣舰队’集合了日本海军过半主力,是由一艘日本最新无畏级战列舰、两艘新式战列巡洋舰,四艘前无畏级别及老式战列舰组成。另外还有十艘一等或者二等的巡洋舰,二十一艘驱逐舰,大小补给舰只若干,几乎云集了日本海军超过三分之一的主力。

日本海军现代化之步起步于明治维新时期,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尤其在经历了两次黄海海战之后,日本一跃从一支为列强所蔑视的海军弱国,成就了如今世界海军强国之名。可以说,这个国家的海军是骄傲的!

然而现在,一场战争摧毁了日本人的骄傲。

在几天之前,民国悍然对日本发动了一场不宣而战的偷袭。是的,是偷袭。

在偷袭之中,毫无防备的日本方显然没有想到海军羸弱的那个国家竟然有胆向他们主动下手,结果不备之下损失惨重。根据事后日本统计出来的数据,再首日的偷袭之中,日本共有九艘战舰沉没于海底,总吨位达到近八万吨。

这一巴掌可谓打疼了日本人,海军高层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群情激奋。不需要陆军再进行游说,日本海军上至元老重臣,下至水手、军官,还有那些曾经为这支海军的建立还节衣缩食的皇族们都陷入了出离的愤怒之中。如果不是日本这边没有准备,海军的物资跟丹药准备需要几天的时间,恐怕这支海军早就要全军出动,好好教训那些狂妄不可知的支那人了。

可是就在海军焦急等待出港的这两天里,又发生了几件令日本人为之抓狂的事情。他们外出的商船频繁遭到民国海军的骚扰,被击沉了多艘商船、货船,其中就有大量本该运送往日本的战略军事物资。经过分析之后,日本海军很快确认了,这支偷袭他们的民国海军很可能是那支被报告在台湾偷袭了海军驻扎台湾舰队的潜艇部队。

毕竟根据日本收到的情报,民国的海军主力如今被集中到了渤海湾地区,正在全力清剿跟压制日本驻扎旅顺跟釜山的两支分舰队,防止海军舰炮为陆上的战时提供便利。

站在“日向”号无畏级战列舰的舰桥上面,烟囱冒出的浓浓黑烟被强劲的东风吹得漫过了英式的三足桅杆舰桥。让舰桥上面的支那特遣舰队的司令长官山屋他人大将的心情也有些和这些浓烟一样,蒙上了一层雾霭。

山屋他人生于岩手县,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1903年起先后任“秋津舰”、“笠置舰”和“千岁舰”舰长,第四舰队和第二舰队参谋长,海军大学教官。1909年任海军省教育本部第一部部长兼第二部部长,晋升少将,后兼海军大学校长。1913年晋升中将,1914年历任第一舰队司令、第一南遣支队司令、第三战队司令,去年年底晋升海军大将。

海军主持了16年日本的南进扩张行动,当时还是海军中将的山屋他人也经历了那一战役,捞足了资本。当年日本海军南进舰队实力强大,但南进行动并不如向外界所宣传的那样,日本一番风顺的凭借着绝强的力量碾压式的击败了荷兰殖民地军队之后,便逍遥的占领了荷属东印度群岛殖民地。

大致情况都跟日本对外宣传的一样,然后仅有极少数的国家跟势力知道,当年日本人完全可以说是游走在钢丝线上,险些在南洋引发了一场波及世界几大海军强国的对战。当年阻挠日本吞并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不仅有英国的太平洋跟印度洋舰队,还有美国驻扎菲律宾的海军主力。山屋他人当时就是指挥第四支队的海军舰艇与美国海军对峙于南海跟苏禄海地区,凭借着勇武跟顽强的指挥日本舰队蛮横的强行冲撞驱赶,迫使实力不敌他们的美国海军最先退出了对峙区域,因而引起了海军高层元老的青睐,这才有了去年他被提升为海军大将。

山屋他人不仅勇敢,而且还是一位拥有国际视野的日本海军将领。与一般愤怒的国人不同,他看得很远,想得也很多。

在他看来,支那人自从革命之后的变化真的很快,最近几年来实力越发强大,如同甲午年之前刚刚经历过洋务运动壮大的满清一样,又成为了大日本帝国的一大强敌。

这个对手必须要再一次被打倒,帝国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跟机会。

只是,山屋他人心中阴霾却没有因此而散去,反而越发浓重起来。

支那人,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山屋他人素爱看三国,在他看来三国这本书就是支那人的智慧精华总结。遥望过去将近十年的变化,支那人走出的每一步在当时看来都可能很疯狂、荒唐,但是历史最终的真相却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对了,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支那,一个让帝国都必须警惕的存在。甚至对帝国的威胁性,还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满清之上。

以他的看法,支那人敢在这个时候主动出击,甚至不惜冒着彻底惹怒了帝国的方式,以偷袭拉开这一场战争,这背后只怕并没有外界解读的那么简单!

他在担心!

是的!

日本坚持不了持久战,随着战争进行的深入,如果一旦战事陷入胶着,资源贫乏的日本必将拿出大量的资金向海外购买物资,但如果支那人效仿德国建立了一支海底狼群部队,他们的那支羸弱海军也放弃正面跟日本对抗,而选择不断的偷袭日本的商船队,那么,战争很可能一如日露战争一样,从目前支那人的动作来看,很明显是受到了德国人的启发向着他最担心的一幕走去。

唉,这一场全新的中日战争到底会是又一个甲午中日战争,还是又一个日露战争呢?

击败支那,保证帝国的扩张道路上没有这块拦路石一直都是山屋他人这些日本军人的毕生所求。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山屋他人心里的不安总也压不下去,也许是因为对面那个国家近些年来发展的太快,也许是因为他对现在的民国了解的太少,总之出海之初,他心中便已是没了底气,不知道海军真的能够完成帝国交给他们的重任吗?

远望大海,波涛险恶。

第259章 圈套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202章 韬光隐晦第334章 动第691章 重要第76章 紫禁城内(下)第612章 一年(二)第597章 轰炸第688章 行动第436章 订婚第321章 动第413章 生产建设兵团与供销社第668章 国会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370章 平陕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五百七十六章第76章 紫禁城内(下)第555章 劫第164章 棋局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195章 刘家庙失陷(下)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434章 大战前的准备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381章 西藏战事第461章 桌下2第614章 外蒙危机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374章 内部会议(上)第316章 大动作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222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下)第490章 行动代号‘狩猎’第341章 天下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207章 给我两个月的时间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534章 防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604章 调停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361章 余波(上)第493章 大铁路建设公债第六百零九章第85章 宴请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411章 大选第374章 内部会议(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74章 武胜关大捷第743章 旅顺陷落1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147章 买卖(上)第221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中)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440章 剑指岳阳第183章 打草惊蛇(中)第421章 伍廷芳与拖拉机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第80章 汉江之上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736章 骂名我来当1第233章 战起(2)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3章 拯救村民第37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4)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648章 反攻3第455章 捷报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229章 乱局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147章 买卖(上)第236章 证据第276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第305章 荆楚新政(三)
第259章 圈套第55章 全面进攻(上)第1章 货币金融情报科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27章 捷报频传2第202章 韬光隐晦第334章 动第691章 重要第76章 紫禁城内(下)第612章 一年(二)第597章 轰炸第688章 行动第436章 订婚第321章 动第413章 生产建设兵团与供销社第668章 国会第719章 不宣而战11第408章 盐政改革第370章 平陕第605章 日本妥协第503章 护国肇始(上)第五百七十六章第76章 紫禁城内(下)第555章 劫第164章 棋局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三百令七章 实业第282章 张钟瑞与王天纵第195章 刘家庙失陷(下)第670章 新德里风云第434章 大战前的准备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540章 过渡内阁(上)第381章 西藏战事第461章 桌下2第614章 外蒙危机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113章 内忧外患(1)第250章 三路人马第651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2第374章 内部会议(上)第316章 大动作第192章 借事欲动,发难汉川第121章 兵围杜家庄(上)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222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下)第490章 行动代号‘狩猎’第341章 天下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207章 给我两个月的时间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534章 防第217章 尘埃落定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604章 调停第150章 恶战一家岭(2)第157章 鹜蚌相争、渔翁得利(3)第361章 余波(上)第493章 大铁路建设公债第六百零九章第85章 宴请第366章 蒋方震与忙碌的日子第411章 大选第374章 内部会议(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274章 武胜关大捷第743章 旅顺陷落1第228章 暗夜偷袭第147章 买卖(上)第221章 一场不能输的战役(中)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454章 安徽巨变第440章 剑指岳阳第183章 打草惊蛇(中)第421章 伍廷芳与拖拉机第214章 军务会议、居正逼宫(下)第520章 东交民巷的炮声第657章 决战唐努乌梁海9第80章 汉江之上第130章 落魄的骗子(下)第153章 恶战一家岭(5)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736章 骂名我来当1第233章 战起(2)第373章 陕西战事第711章 不宣而战3第3章 拯救村民第37章 秘密采购与租船协议(4)第122章 兵围杜家庄(中)第231章 清军来了第648章 反攻3第455章 捷报第539章 拉拢与分化第485章 远东准盟友(下)第229章 乱局第134章 肮脏的政治(中)第147章 买卖(上)第236章 证据第276章 入瓮与礼和洋行来人第305章 荆楚新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