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西北财政

在成都西北财政处处长办公室,财政处长马文凯看着军务处、教育处等几个部门交过来的经费报告,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

虽然这几个月他改革税制,为此不少人反抗连命都搭上了,几个政府官员被直接没收家产。但是政策还是在充满着血腥味的味道中落实了下来,不过这几个月各地到处打仗,建学校,建工厂同样使得整个卫国军控制下的地方各县几乎都有小学,几个大城市还有初中,高中,而且尹昌衡专门让他拨了一笔经费用来建设成都的四川大学,这教育支出与军费就占了百分之八十。剩下的百分之十用于建铁路,另外的全部用于支出。但在他强力运行下,几次出现大赤字都被填上,他如今25 但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练,他看起来像37岁老成的样子。

而这时,装备处长张斌走了进来,他手里也拿了一份文件。

张斌走到办公桌前,便笑着对马文凯说道:“马处长,西北制造局那边又要二十万,并且前线打仗又要将军械快速补充上所以还得再拨十万。”

说着把文件放在马文凯的桌子上。

马文凯听后接过文件大致浏览了一遍后问道:“这怎么要二十万这么多,不是当初说好每月只拨六万,这次怎么一下子要二十万。”

张斌听后答道:“我听张总办说他将以前厂子的东西又重新翻修一边,并且又扩建了一个轻机枪厂。”

马文凯听后点了点头说:“如今那我先拨五万先把前线所需军械补齐,再拨五万让他先用着,等以后运转不紧张了再说。”

张斌听后立刻反对道:“可当初总司令要让制造局弄出和汉阳厂差不多规模的厂子,这样只怕给总司令那边不好说吧。”

谁知马文凯听后并没有理会继续坚持说:“无妨,我会向总司令解释,张处长你先去把这十万拿上吧。”

张斌听后有点为难说:“这……”

马文凯又拿起军务处与教育处来要钱的文件让他看:“诺,你看,不只装备处,其他几个处都在要钱,财政处如今也难啊,咱们财政收入又不像东南诸省那样,咱们只有四川年收入达一千万五百万,而甘肃才破千万,藏地才交六百万,疆省,宁夏刚接管,初步算了一下两地加起来才千万,所以如今财政处难啊,还望张处长多多包涵。”

张斌听后说:“这我也知道,可总司令管吗?打仗人家管吗?所以我希望马处长能够再拨五万,我也好和总司令有个交代啊。”

马文凯还是一脸无奈摇了摇头,说:“张处长你先把这十万拿上,剩下的过些日子等财政宽松了给你。”

张斌看后只好点了点头,将文件放下,走了出去。因为他知道今天这钱是领不到了。

刚出门,张斌不禁骂道:“妈的,这钱又不是你家的,死扣住不给干嘛?等总司令南征回来看你怎么为总司令解释吧。”说完,他快步走上马车回去了。

马文凯在办公室里打了个喷嚏 然后将装备部的要钱文件看都没看,直接和那几个要钱文件随便放在一堆文件里。

然后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又重新放到桌子上,然后准备召集几个科长开会讨论怎么解决如今的财政问题,以解当前的燃眉之急。

马文凯大步走向门打开门,财政处的官员看见马文凯走了出来,立刻全部站了起来,马文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们几个科长来一趟我的办公室。”

“是”

随后几个科长立刻走了进去。

“叫你们来就是想着如何把当前这个局面渡过去。”马文凯先开口说道。

“如今税制改革已经有些眉目了, 四川的年税收有望从一千五百万增长到一千八百万不成问题,甘肃也可能达一千一百万左右,新接收过来的几地可能也会到七百万左右。”一位同样年轻的科长说道。

“不过我们已经把经济弄得够好了,各个政策也落实到位了,这其他的我们也是巧妇无米之炊啊。”

“就是啊,处长,如果再次出现赤字我们也没有办法了啊。”

马文凯看着他的这几个科长的反馈,他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我都知道,如今咱们总司令南征西南,北边也刚刚接收,都需要钱,这刚开始都理解,毕竟万事开头难啊,我们还是得面对,就想着叫各位来把这些一一解决!”

政府采购科科长李元开口说道:“处长,职部到是有个法子,不知道行不行。”

“说”

“如今像疆省这些地方善后其实完全没必要让咱们再掏钱,而是让疆省自己去善后,自己掏腰包,我相信咱们把任务交下去,当地政府绝对会自己把这些处理的,再者军费一事,这就是要与后勤处商量了,他们还是有些库存,先支援西南各部,等南征战役打完,再陆续补充其他部队,而且南征各部的补充先补充前线各部,再补充后面部队。”李元说道。

马文凯听后又看了看众人问道:“各位何意?”

其他几个科长全点了点头说道:“职部同意李科长的这个法子。”

见其他人这么说马文凯自己也知道这大概是目前能够想到的最能解决问题的个法子,于是他再次点了点头说道:“那就依李科长的意见去办,西北财政能不能渡过这个难关,就靠诸位了,凯替总司令谢谢诸位了。”

众人也齐表忠心道:“愿为总司令效力!”

随后马文凯又与众人商量了一些具体的事项,想着差不多的话就上报尹昌衡,然后就下发各地准备施行了。

第二十二章 大败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战(三)第三十九章 滇桂联军第三十三章 复重庆第六十八章 视查西北制造局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二十四章 贵州不安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六十三章 各方态度第十四章 西北军政府第四十九章 先赏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七章 英使来访第四十五章 贵州战事第二十六章 宁夏战事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战(三)第四章 对策第一章 诛杀赵尔丰第二十八章 张作霖第六十八章 视查西北制造局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二十八章 张作霖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剧第六十九章 南北战事起第七章 英使来访第五十五章 密谋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剧第三十四章 广西来人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战(四)第七章 英使来访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战第二章 裁军第三十一章 马战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四十章 共和党第六十章 黎段之争第二十二章 大败第十二章 冲突第十章 宫廷激战第七十九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二十五章 誓师南征第十六章 西北制造局第三十七章 平罗兵乱第二十六章 宁夏战事第七十八章 蔡锷复出第五十五章 密谋第六章 定藏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八十章 入陕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拢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谈判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十二章 冲突第四十七章 黑省归奉第二十九章 夺六盘水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四十六章 滇军回昆第十二章 冲突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辞职了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战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战(二)第三十五章 杨增新的兵变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四十一章 西北财政第七十二章 福建乱第七十二章 福建乱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五十章 桂军内乱第七十二章 福建乱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战第三十四章 广西来人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拢第二十八章 张作霖第三十二章 何丰林的决定第七十九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五十八章 平乐第十七章 李嫣第七十八章 蔡锷复出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一章 诛杀赵尔丰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战(三)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战第二十二章 大败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七十九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六十章 黎段之争第四十七章 黑省归奉第六章 定藏第六十七章 会议第二十六章 宁夏战事第四十九章 先赏第四十六章 滇军回昆第三十三章 复重庆
第二十二章 大败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战(三)第三十九章 滇桂联军第三十三章 复重庆第六十八章 视查西北制造局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二十四章 贵州不安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六十三章 各方态度第十四章 西北军政府第四十九章 先赏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七章 英使来访第四十五章 贵州战事第二十六章 宁夏战事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战(三)第四章 对策第一章 诛杀赵尔丰第二十八章 张作霖第六十八章 视查西北制造局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二十八章 张作霖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剧第六十九章 南北战事起第七章 英使来访第五十五章 密谋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剧第三十四章 广西来人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战(四)第七章 英使来访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战第二章 裁军第三十一章 马战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四十章 共和党第六十章 黎段之争第二十二章 大败第十二章 冲突第十章 宫廷激战第七十九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二十五章 誓师南征第十六章 西北制造局第三十七章 平罗兵乱第二十六章 宁夏战事第七十八章 蔡锷复出第五十五章 密谋第六章 定藏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八十章 入陕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拢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谈判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十二章 冲突第四十七章 黑省归奉第二十九章 夺六盘水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四十六章 滇军回昆第十二章 冲突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辞职了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战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战(二)第三十五章 杨增新的兵变第二十七章 龙云的打算第四十一章 西北财政第七十二章 福建乱第七十二章 福建乱第六十二章 张勋入京第五十章 桂军内乱第七十二章 福建乱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战第三十四章 广西来人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拢第二十八章 张作霖第三十二章 何丰林的决定第七十九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五十八章 平乐第十七章 李嫣第七十八章 蔡锷复出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一章 诛杀赵尔丰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战(三)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战第二十二章 大败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七十九章 阎锡山的选择第六十章 黎段之争第四十七章 黑省归奉第六章 定藏第六十七章 会议第二十六章 宁夏战事第四十九章 先赏第四十六章 滇军回昆第三十三章 复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