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夜议卖板栗

在山上忙活了一个下午,捡回了四个大布袋的板栗,大概也有两百斤左右了。众人都累的腰酸背痛儿的,匆匆吃过晚饭,大家还是热情高涨的剥出五十斤的板栗来。

为了让吃的人剥的时候方便些,林小桥建议李二虎一个一个的把板栗劈出一条缝儿来,然后再放到水里去煮。五十斤的板栗总共分了两次煮熟,然后放着让它们自然的降温。

看着林小溪眼馋的模样儿,孙氏想了想又单独剥了两三斤板栗煮熟了,给大家一起吃。堂屋里众人都美滋滋的吃着水煮板栗,林小桥觉得有机会的话她一定得试着做做糖炒板栗,那滋味儿简直太香了。记得那时读书的时候,自个儿可是对糖炒板栗情有独钟的啊,怎么也戒不掉,几乎两三天就要买上一次。就因为这,她害怕板栗吃多了不好,曾经专门了解过板栗的一些特性啥的咧。查过之后,发现吃了板栗会有好些好处咧,因此便放心儿的吃着糖炒板栗了。

她记得好像有那么一段话,栗子营养丰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称。糖炒板栗始于宋代。秋后,刚出锅的栗子香味飘在街上吸引着路人,男女老少都爱这一口小吃儿,吃到嘴中,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从很早的时候被京、津一代地区尚传诵着赞咏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

清代人郭兰皋在《晒书堂笔录》中就说道:“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机子上,操长炳铁勺频搅之,令匀偏。”把炒栗子的情景描述得十分生动、具体。然而,糖炒栗子的要诀还有八个字:“和以濡糖,藉以粗砂”,这样才能达到“中实充满,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的理想效果。

板栗还有一定的药用效果咧,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等多种功效。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频多及脾肾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等病症。宋朝的文学家苏辙老年时,吃栗子就治好了自个儿的腰腿病,他因此赋诗一首:“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老年人常吃栗子,可以达到抗拒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唉,越想越多,算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想想,明儿个的水煮板栗该咋卖呢?于是林小桥问道:“这果子咱卖的时候叫它啥咧?”

这问题他们还真没想到,总不能就叫刺儿球吧。李老头子说道:“咱这还这没想过咧,总不能还叫刺儿球吧?要不叫黑果咋样?”

孙氏也说道:“还真不晓得叫它啥咧。黑果,听着这名儿觉着不大好听咧”

看他们都说不出什么好听的名字儿,林小桥觉着干脆俗套一点儿,于是说道:“要不就叫福果儿呗,反正没有人知道这刺儿球能吃,别人吃着这果子也不晓得它是啥。福果儿,吃了能给人带来福气的果子,听着这名儿,我觉得大家应该会买的咧。姥姥,姥爷,你们觉得咋样?”

众人一听,都觉着不错儿,孙氏夸道:“瞧咱小外孙女儿,这脑袋瓜子就是好使儿,还懂叫啥福果咧。我说你们姐妹俩儿就是姥姥的福果儿咧。”

李老头子也乐呵呵的说道:“老婆子这话说得对儿,小桥姐妹俩就是咱老两口的福果咧。”

于是,刺儿球从今以后就化名为“福果儿”了。

林小桥听了众人的反应,接着说道:“小舅舅,咱明天去镇上西街的集市上摆吧,那里都是有钱人,咱应该可以好卖一些。”

李二虎听了点头说好,林小桥又问道:“那咱这福果该卖多少钱一斤咧?”这个问题可把大家给问住了,这福果儿是新的吃食儿,以前也没人卖过,连个可以借鉴的价钱都没有。还真不晓得该卖多少钱一斤咧,李二虎心里犯难的想着。

林小桥觑了觑大家的脸色儿,好像大家都比较困惑,于是她试探的说道:“姥爷,我觉得西街那边都是有钱人,他们可不像咱们穷,几文钱对他们来说压根儿就不算钱。咱要是把价钱定少了,估摸着他们还不稀得来买咧。要不咱把价钱定的高一些,反正目前为止也没有人卖过,那些有钱人不都喜欢新鲜嘛,对他们来说还不就是花钱吃个新鲜嘛。”

李老头子听完此话,惊讶的看着林小桥,心道:这么小的女娃子,居然能够想到这么多咧,真是聪明。他凛了凛神儿,点头说道:“是这么个理儿,要不咱就定三十文一斤,先卖着试试看呗。”

孙氏倒抽一口冷气儿:“啥,三十文一斤,这么金贵,一斤猪肉才十八文咧,这福果儿看着挺压秤的,一斤也没几个啊。这能成吗?”

林小桥听到孙氏的话,对于她的惊讶,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对于他们这些穷苦的乡下人家来说,三十文钱就要三十个鸡蛋才能换来咧。所以孙氏一时惊讶,接受不了,那也是有的。不过林小桥也由此看出,李老头子不是个目光短浅的人啊。她点了点头道:“我觉得可以咧。咱先卖着试试看呗,卖不出去再说吧。”

众人听完此话都没有说什么,于是这卖福果儿的事情就如此这般的被定了下来,大家各自去睡觉不提。

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68章 迁入新宅第43章 喜悦第125章 有趣的烧烤大餐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01章 亲人相聚第86章 学文母子的过去第25章 赶集第44章 归家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146章 买人第49章 李家盖房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154章 省城置产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43章 喜悦第80章 刘氏被逼无门,踏上歧路第25章 赶集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94章 添妆第180章 内宅社交第140章 回家了第33章 全福菜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17章 上林村第50章 李氏有喜第26章 镇上考察第195章 嫁第161章 乡试第38章 谈成(下)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165章 妯娌第146章 买人第184章 洗三儿第101章 亲人相聚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194章 添妆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04章 学文与小姨的碰面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80章 刘氏被逼无门,踏上歧路第74章 刘氏上门(上)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43章 喜悦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68章 解决麻烦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48章 钱用来干嘛?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164章 好消息第108章 元宵节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4章 开口第132章 琐事第217章 奔赴宁远第26章 镇上考察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202章 郑老太爷的悔恨第71章 买田地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43章 喜悦第195章 嫁第90章 腊八节第18章 晚饭前奏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67章 林家二房盖新宅第168章 解决麻烦第209章 耍乐第83章 陈文学婚事的选择第211章 前程定,议亲事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7章 姐妹夜话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164章 好消息第53章 李氏出事儿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57章 郎中辨药材真相第28章 刺儿球?第6章 温馨第209章 耍乐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54章 省城置产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174章 归来第38章 谈成(下)第162章 中举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133章 夫妻小吵
第105章 小姨威武第68章 迁入新宅第43章 喜悦第125章 有趣的烧烤大餐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01章 亲人相聚第86章 学文母子的过去第25章 赶集第44章 归家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146章 买人第49章 李家盖房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154章 省城置产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43章 喜悦第80章 刘氏被逼无门,踏上歧路第25章 赶集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97章 初入京城第194章 添妆第180章 内宅社交第140章 回家了第33章 全福菜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17章 上林村第50章 李氏有喜第26章 镇上考察第195章 嫁第161章 乡试第38章 谈成(下)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165章 妯娌第146章 买人第184章 洗三儿第101章 亲人相聚第151章 老爷子来了第194章 添妆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04章 学文与小姨的碰面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80章 刘氏被逼无门,踏上歧路第74章 刘氏上门(上)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118章 铺子田地两边忙第43章 喜悦第89章 事情后续第168章 解决麻烦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48章 钱用来干嘛?第61章 林二牛说分家第164章 好消息第108章 元宵节第148章 自寻乐趣第4章 开口第132章 琐事第217章 奔赴宁远第26章 镇上考察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202章 郑老太爷的悔恨第71章 买田地第128章 小舅婚事定第43章 喜悦第195章 嫁第90章 腊八节第18章 晚饭前奏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67章 林家二房盖新宅第168章 解决麻烦第209章 耍乐第83章 陈文学婚事的选择第211章 前程定,议亲事第84章 小儿女情感第7章 姐妹夜话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164章 好消息第53章 李氏出事儿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57章 郎中辨药材真相第28章 刺儿球?第6章 温馨第209章 耍乐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54章 省城置产第139章 无功而返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35章 改变销售策略第130章 不速之客第174章 归来第38章 谈成(下)第162章 中举第199章 各有思量第64章 温文尔雅的少年——陈学文第133章 夫妻小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