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

1909年的初夏,阳光正好,克虏伯为威廉二世冲泡了一壶来自东方的明前龙井。

“威廉,英国的伙伴已经证实了三国协约的存在。”克虏伯喝了一口茶说到。

威廉二世眉头一皱:“是的,情报部门也证实英、法、俄签订了军事协约。德国的敌人团结到了一起。”

“他们都不是德意志帝国的对手,所以他们不得不互相勾结。”克虏伯的语调有点儿狠。

威廉二世喝了一口茶:“弗里茨,你倒是很乐观哈。”

“陛下,”克虏伯正色说道:“只要陆军不太过深入俄国内陆,致使战线过长和兵力吃紧,我相信天下第一的德国陆军只胜不败!”

“那海军呢?”威廉二世对德国陆军还是比较放心。

克虏伯接过话:“威廉半岛的各个工程项目已经基本竣工,电厂已经发电、钢铁厂也已经出钢,到明年造船厂所有船坞都可以使用,舾装码头也可以交工,明年我们就可以大规模造舰。另外,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已经试运行,卡车流水线、野战炮流水线、机枪流水线明年可以进行试产。”

“新造船厂的产能怎么样?”威廉二世又问。

克虏伯回答:“我们将直接建造三万吨级战列舰,装备克虏伯正在研发的400毫米主炮,第一批战列舰下水时间应该长一点,大概需要大半年,后面可以按照半年计算。所以,四个三万吨级船坞每年可以下水八艘战列舰。”

“从1911年底开始,装备40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可以服役。新造船厂每半年下水四艘三万吨级战列舰,五年之内我们将拥有20~24艘战列舰。这一代四艘战列舰我准备继续出售,前两个月土耳其和中国都透露过买舰的想法。”克虏伯补充道。

“先拖一拖他们,至少等到我们的新战列舰服役后再说。”威廉二世强调。

“如您所愿,陛下!”克虏伯放下茶杯说到。

由于克虏伯的绝大部分营业单位,威廉二世都暗中持股,所以德皇的金融知识实际上非常丰富,而且因为克虏伯集团涉及各行各业,所以威廉二世的知识面很宽。用经济思维去思考问题,已经成了德皇的习惯,也令威廉二世在很多问题上,与克虏伯看法一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必须解决经济问题”,这一名言就是威廉二世的座右铭。德国的社会发展受制于几乎没有殖民地,当每个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到来时,就只有大搞基础建设,来拉动内需(比如威廉半岛的超级工程接纳了上百万的失业人员)。

但是搞这么大的工程,国家只能发行债券,先用债券换成钱,把工程搞起来(先稳就业),等过几年经济危机过去了再慢慢还。但问题是,要在经济危机中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就必须搞很大的工程,要发行很多债券来借钱。实际上,德国在1907年经济危机中发行的债券,国家财政几十年都还不清。要解决这么大的经济问题,就只剩下一种办法——战争!

战争也要讲效率,像战列舰这种大国重器,每造一艘战列舰都会对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大和号战列舰占全日本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可能大家对这个百分之一没什么直观感觉,那我换个参照物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建造一艘大和号战列舰,相当于同时开工十几个三峡工程!每年开工8艘战列舰,就相当于每年开工建设上百个三峡工程!而这个军舰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一艘战列舰没几年就过时了。建造水电站今后还能收回投资,战列舰过时可就只能报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年报废上百个三峡工程!所以,不能用来决战的战列舰,没必要建造那么多,保持战列舰低速生产,跟上科技发展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而随着国债的越滚越多,德国既没有殖民地,又没有国际货币(不像美元那样,可以每隔几年收割世界一次)。根据德国经济学家计算,再过五年,德国就会国家破产,德国的经济会崩溃,前几次经济危机积累的问题将在五年后总爆发!所以,战争是必然结果!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发生,而不是由某件事情突然引发的。史实上,威廉二世曾经说过:“1914年开战,太好了!真是天赐良机!”

相当于海军的不确定性,德国陆军的战术发展很另类。由于中国的战争经验(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俄战争)德国陆军开始重视小规模军队的高机动性作战(冷枪小组战术)。德国陆军做了很多机动作战的研究和试验,摸索出了一整套的“穿插迂回”的机动战术。(史实上现代穿插迂回战术的发明人正是德国,一战中的东线作战、暴风小队,二战中的闪电战就是穿插迂回战术得运用)

为了适用于穿插迂回战术,德军的编制改成了“三三”制。一个德军班由一名班长和三个小组组成。每个小组三个人,由两名步枪兵和一个冲锋手枪兵组成(典型的冷枪小组编制)。进攻时,一个小组在正面吸引敌军火力,另一个小组迂回到敌军侧面,突然发起攻击;而班长掌握着第三小组,视战斗情况而投入兵力,决定战斗结果。防御时,一个小组布置在正面,另一个小组布置在侧面,班长留一个小组作为支援部队,必要时投入到战事紧张的地方。以此类推,一个排下辖三个班,一个连下辖三个排,一个营下辖三个连。德军形成了“三三制”的编制。

为了适应“穿插迂回”的机动战术,德国陆军的装备也发生了改变:中等长度的上衣代替了长大衣,原来的长大衣真的不太适合机动作战;顶部装饰着枪尖的皮盔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克虏伯生产的热轧锰钢头盔,原来的头盔在树林、房屋里穿行不方便,陆军在克虏伯的建议下舍弃了它;最重要的新式装备是背负系统。

外骨骼背负系统是一个钢制的背架,这个背架上可以放置武器、给养、被服等等,它用一条宽帆布带围在人体的髋部高度,再加上背带固定在人的肩上。当人们负重行走的时候,重量合理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避免只集中在肩部,从而达到“长距离负重不累”的效果。有了背负系统,每个德军都成了神行太保,日行百里而不累。

德国,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第四十六章 损兵折将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二十八章 密约第十章 水战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战况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二十章 克虏伯汽车公司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第十二章 撤军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七章 恭亲王奕䜣(下)第二十八章 密约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六十章 惨胜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九章 新战术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二十四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国形势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十四章 大胜之后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势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六十四章 战后思考第五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二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三十一章 武器贸易第七十章 纽芬兰岛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十章 水战第三十五章 变样的海军竞赛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四十六章 损兵折将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二十三章 左宝贵将军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十六章 甲申易枢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六十四章 战后思考第五十二章 战果第六章 恭亲王奕䜣(上)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第十八章 反攻第六十三章 布鲁西洛夫攻势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猎杀小组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四十四章 海上猎杀小组第十六章 甲申易枢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四十八章 战列巡洋舰之殇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六十五章 新枪(上)第三十二章 提尔皮茨第三十二章 提尔皮茨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形势第九章 新战术第五十五章 石油战争第一章 穿越小克虏伯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六十五章 新枪(上)第三十四章 1907年经济危机第四十八章 战列巡洋舰之殇第二十一章 银行第三十章 中俄战争第五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十一章 空城第一章 穿越小克虏伯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学第四十一章 包围第十六章 甲申易枢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五十五章 石油战争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十八章 反攻第五十一章 落幕
第四十六章 损兵折将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二十八章 密约第十章 水战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战况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二十章 克虏伯汽车公司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第十二章 撤军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七章 恭亲王奕䜣(下)第二十八章 密约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六十章 惨胜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九章 新战术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二十四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国形势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十四章 大胜之后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势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六十四章 战后思考第五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二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三十一章 武器贸易第七十章 纽芬兰岛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十章 水战第三十五章 变样的海军竞赛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四十六章 损兵折将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二十三章 左宝贵将军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十六章 甲申易枢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六十四章 战后思考第五十二章 战果第六章 恭亲王奕䜣(上)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第十八章 反攻第六十三章 布鲁西洛夫攻势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猎杀小组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四十四章 海上猎杀小组第十六章 甲申易枢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四十八章 战列巡洋舰之殇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六十五章 新枪(上)第三十二章 提尔皮茨第三十二章 提尔皮茨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形势第九章 新战术第五十五章 石油战争第一章 穿越小克虏伯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六十五章 新枪(上)第三十四章 1907年经济危机第四十八章 战列巡洋舰之殇第二十一章 银行第三十章 中俄战争第五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十一章 空城第一章 穿越小克虏伯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学第四十一章 包围第十六章 甲申易枢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五十五章 石油战争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十八章 反攻第五十一章 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