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徐茂使齐

王晟很清楚淮军虽然连战连胜,士气高昂,但是身体的疲惫并不会改变。短时间里千里转战,期间几次大战,这些士卒也需要休息。

当然即便是要议和,也不能是他派人前去。

王晟让大军继续作出攻击阵型,对齐国进行压制,但是对于鲁国就放松了不少。看到这种情况后,齐国更加肯定鲁国和淮国之间已经有了联系。

不敢再和鲁国联合,而两国之间没有联合之后,单独对上淮国都不是对手,到了这种时候,齐国也不敢再和淮国开战。只是现在淮国大军在侧,更不敢轻易撤退。

一旦撤退的时候淮国突袭,到时候齐国肯定会损失惨重。至于说鲁国,现在齐国也不敢相信他们了。

为今之计,只能一边向国内求援,一边派人进行谈判。

在得到齐军派遣使者前来谈判的消息之后,王晟心中也松了口气。齐人前来谈判,看来这场战争是要结束了。

齐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攻灭吞并了不少东夷部落,以前还能和他争锋的莱国在这几十年来也渐渐衰败,被齐国占领了不少土地。现在齐国的人口数量并不比淮国差多少,真要是决一死战,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得到齐国想要停战之后,王晟和大臣们商量了一番,觉得不能只签订这次的停战盟约,而是想要和齐国签订一个长期的盟约。在他南下吞并吴国的时候,齐国不会再来扯后腿。

只不过现在的齐国将领并没有这个权限,因此在一番商议后,王晟决定派出使者出使齐国。

出使齐国并不是一件好差事,毕竟淮国和齐国之间发生了数次大战,想要结成盟约可不容易。而且这次出使十有八九要被刁难,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因此需要一個智勇双全之人前去才行。

王晟在考虑良久之后,决定派遣徐茂出使齐国。

齐国,临淄。

在徐茂来到这里的时候,齐侯用公爵之礼进行了接待。自从淮国得到周天子承认之后,即便是邦周诸国心中再怎么不爽,也必须用公爵之礼接待。

只不过这种热情的接待在进入齐国王宫之后就没有了。虽然按照规格依旧是公爵之礼,只是显得很是敷衍。

徐茂没有在意这些,因为这的确是公爵之礼,你不能说他们笑的很假。

大殿之中的宴会也并不热烈,显得很是冷清。在徐茂落座之后,还没开口,就看到两名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齐侯面前。

齐侯问道:“绑着的人是哪里的,所犯何罪?”

旁边的寺人道:“他是淮国人,犯了盗窃罪。”

齐侯撇了徐茂一眼然后轻蔑道:“淮人是不是都善于偷窃?”

徐茂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就是橘子,生在淮水之北就变成了枳,只是叶子相同,而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是什么原因?水土不同,淮人生活在淮国不偷窃,而到了齐国偷窃,莫非是齐国的水土使得百姓只能以偷窃为生吗?”

齐国君臣一阵尴尬,然后摆摆手让官吏将其带走。

齐国这番布置也让徐茂明白他必须作出反击,不然只会让淮国被其小看。心中一动,当即说到。

“听闻齐地富庶百姓多有妻妾不知可对?”

听到淮国使者夸奖齐地富庶,这些大臣当即点头承认,同时心里却是再次对其轻看了几分。

徐茂继续说到:“在来到齐国的时候,外臣听到了一件事情。”

“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有大臣问道。

“说的是有一个齐人,家里有一妻一妾,丈夫每天外出,都是吃饱喝足才回家,妻子就有些好奇,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什么人。这人就说他们都是很有地位的达官贵人。

妻子听了就很奇怪,对妾说,丈夫每天出去都要醉酒才回,问他和谁喝酒,他说是一些达官贵人,可咱们家中不过是普通百姓,凭什么被达官贵人邀请,而且也从没有见有达官贵人到家中来过啊?

妻子决定暗中跟着丈夫前去查看一番,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妻子就偷偷跟着丈夫出了门,只见丈夫一路都不和人打招呼交谈,反倒是来到了一处大户人家附近,就在妻子觉得丈夫会进这达官贵人家中的时候,却见丈夫绕了个弯,来到旁边的一个小路上。

这条小路通往这家达官贵人的后门,难道丈夫只能从后门而入?妻子心中有些不高兴。只见丈夫来到后门处,对着那门敲了几下,片刻之后,门开了,一个仆人模样的人看了他一眼,而丈夫则是一脸讨好的向那人讨要着什么,那仆人很不耐烦的摆摆手让他在这等着,然后‘哐啷’一声将大门关上。

过了片刻,就看到那仆人端来一些残羹剩饭,交给丈夫,丈夫则是对其很是感谢,将那些残羹剩饭吃掉。吃完之后,丈夫离开这里,又跑到其他达官贵人家的后门,进行讨要。原来其所谓的每天有达官贵人邀请吃饭,就是在这里。

妻子回去之后,将看到的事情告诉了妾,两人站在院子中打骂,抱头痛哭,而丈夫却毫不知情,酒足饭饱后,洋洋得意回来,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

不知诸位觉得此人好笑否?”

听完徐茂的讲述,齐国君臣脸色难看。齐侯几次想要发作,却又不得不忍了下来。

最后只能道:“呵呵,淮使前来,不能开玩笑,却是寡人不对了。将这些酒食都撤下去,再送新的来!”

徐茂道:“多谢齐侯款待。”

很快,众多侍从就将简陋的酒宴撤换掉,将各种美食美酒送了上来。然后歌舞也纷纷上演,整个大殿之中一片祥和,就仿佛刚才的那番唇枪舌剑都是假象一般。

......

《徐茂使齐》文字简练,文风辛辣,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描绘了齐国君臣傲慢的态度,而徐茂的反制也是句句千金。讽刺了妄自尊大、傲慢无礼的齐君,映射了齐君内心卑劣,外表却趾高气扬的虚伪表现,充分表现了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敌周旋的外交才干。——《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

第16章 唇亡齿寒第21章 征伐莱国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5章 挑拨离间第9章 晋侯方伯第3章 邗都之战第43章 大聪明第35章 突袭颖泽第38章 王晟薨第7章 淮齐之盟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8章 筹谋第40章 滑稽记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70章 晋国暗子第74章 应对第11章 乱齐第4章 封邦建国第46章 仲国第80章 秦楚之盟第31章 齐国之谋第39章 暗流第59章 对峙,齐国暗潮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80章 秦楚之盟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3章 水淹周军第83章 徐国覆灭第37章 霸业终结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40章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7章 淮齐之盟第42章 华夏名剑第42章 什么档次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11章 乱齐第6章 齐国会盟第30章 顺水推舟第41章 未雨绸缪第3章 邗都之战第22章 势如破竹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81章 宫室诡谲第50章 父慈子孝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30章 攻城战第49章 褒姒第19章 攻城战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46章 仲国第39章 暗流第9章 发展与盐第36章 泗沂之战第20章 吞并纪国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33章 改粮种桑第24章 霸业之始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3章 邗都之战第40章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9章 褒姒第44章 战车漂移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42章 华夏名剑第43章 公羊革新第5章 挑拨离间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46章 仲国第94章 伍员奔淮第40章 滑稽记第2章 周军追至第72章 质子第7章 淮齐之盟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44章 战车漂移第37章 霸业终结第23章 云渊会盟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国底线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15章 梅里第64章 诸侯朝贡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46章 仲国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33章 改粮种桑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35章 邗国求援第47章 王临薨第24章 霸业之始第32章 姬烈革新第6章 徐茂使齐
第16章 唇亡齿寒第21章 征伐莱国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5章 挑拨离间第9章 晋侯方伯第3章 邗都之战第43章 大聪明第35章 突袭颖泽第38章 王晟薨第7章 淮齐之盟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8章 筹谋第40章 滑稽记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70章 晋国暗子第74章 应对第11章 乱齐第4章 封邦建国第46章 仲国第80章 秦楚之盟第31章 齐国之谋第39章 暗流第59章 对峙,齐国暗潮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80章 秦楚之盟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3章 水淹周军第83章 徐国覆灭第37章 霸业终结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40章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7章 淮齐之盟第42章 华夏名剑第42章 什么档次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11章 乱齐第6章 齐国会盟第30章 顺水推舟第41章 未雨绸缪第3章 邗都之战第22章 势如破竹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81章 宫室诡谲第50章 父慈子孝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30章 攻城战第49章 褒姒第19章 攻城战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43章 公羊革新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46章 仲国第39章 暗流第9章 发展与盐第36章 泗沂之战第20章 吞并纪国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33章 改粮种桑第24章 霸业之始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3章 邗都之战第40章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9章 褒姒第44章 战车漂移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42章 华夏名剑第43章 公羊革新第5章 挑拨离间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46章 仲国第94章 伍员奔淮第40章 滑稽记第2章 周军追至第72章 质子第7章 淮齐之盟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44章 战车漂移第37章 霸业终结第23章 云渊会盟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国底线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15章 梅里第64章 诸侯朝贡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46章 仲国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33章 改粮种桑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35章 邗国求援第47章 王临薨第24章 霸业之始第32章 姬烈革新第6章 徐茂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