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伍员奔淮

淮庄襄公薨逝之后,周围邦周诸国也是松了口气。这位淮公虽然征战不多,但是每一次出手都是大获全胜,先后灭亡了越国和徐国。

这两个方国可不是那些撮尔小国,在邦周诸国中也算是方圆两三百里的强国了。

至于说刚刚即位的这位淮公,众人印象更深刻的是他的夫人的美貌,觉得淮公会沉迷美色,因此都是松了口气。

楚国同样如此,楚庄王联合秦国击败晋国,称霸诸侯,问鼎天下,结果征伐宋国,一战被淮国打回原形,甚至就连楚庄王都因病薨逝。

庄王薨逝,其子康即位。

这位熊康即位的时候,楚国正处在低谷,非常担心淮国进攻,当时楚国上下都很紧张,也是在这种压力下,熊康励精图治,先是和晋国签订弭兵之盟,罢手言和,然后开始稳定王权,开始处理内部问题。

当时,楚国之中楚王之叔子南趁着庄王薨逝后做大,为楚国令尹。熊康当时都要看他的脸色,这让身为楚王的熊康很是不高兴,于是在外部环境稳定下来之后,就开始着手对付他。

楚王熊康趁着上朝的时候,在大殿两侧埋伏了士兵,等到子南前来上朝的时候,士兵一拥而上,将其抓住后将其杀死,并且将他的党羽也一扫而空。.

楚王熊康也因此彻底掌控了楚国的大权。

楚王熊康并没有因此放松,其继续和秦国结盟,同时征伐南方夷人小国,夺取人口,恢复国力。楚国在熊康的努力下,快速恢复过来。

同时熊康改良的税赋,让税收更加合力,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改革了军制,十几年的发展,再次让楚国兴盛起来。

这位熊康也是一位难得的明君,只可惜的是明君大多都不长寿。

楚烈王十五年,烈王薨。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光有大功曰烈。

烈王薨逝,其子即位。就像是绝大多数明君不长寿一样,很多明君的儿子也大多叛逆,而且其年纪也不大,主少国疑。

本来淮国的暗卫还准备暗中搞些事情,让楚国出现动荡,结果暗卫还没有出手,烈王的弟弟熊居就忍不住了,将侄儿杀死,然后自立为君。

这一番动作,极为迅速,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楚王已经换人了。

烈王之子被熊居杀死,夺取王位,这场政变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烈王虽然是明君,但是他当年改革动了卿士贵族的利益,后面又没有进行安抚,因此烈王之子熊贝被杀,贵族们很快就承认了熊居。

毕竟这种王室动乱在楚国历史上已经出现很多次了。

熊居即位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承认了其地位,可是唯有伍奢很不满。伍奢是烈王托孤大臣,楚国国相,熊居动手之前故意将其支开,等到伍奢得到消息,匆匆赶回的时候,熊居已经登基继承王位。 wωw ¤ttKan ¤¢ o

看到熊贝被杀,伍奢气的在大殿之上怒骂道:「竖子,以臣弑君,禽兽也,以叔杀侄,纣桀也,其罪当诛!」

熊居大怒,此时他已经掌控楚国大权,直接命令侍卫将伍奢抓捕。

「寡人敬你是三朝元老,为楚国立下不少功勋,这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认错,并且向寡人臣服,寡人就饶恕你的罪过!」熊居说道。

伍奢大怒:「吾乃烈王托孤之臣,岂能向你这弑君之人臣服,只恨没能完成先王嘱托看护贝王,要杀便杀,休想让吾臣服!」

熊居当即将伍奢囚禁,并且派人准备将伍氏一门尽数诛杀。幸好有人提前通报,伍奢的儿子伍子胥得知后,连夜出逃,奔淮国而来。

熊居没有抓到伍子胥,于是就将伍家剩下的人尽数诛杀。等伍子胥逃到淮国之后,得知伍氏一族竟然被熊居灭门

,当即发誓要报仇。

伍子胥逃到淮国,因为他知道,天下间诸国有能力帮助其复仇的只有淮国。在逃到淮国之后,伍子胥当即想要出仕淮国,可是其在淮国并没有相熟故交,也没有什么门路可以帮他举荐,根本无法入仕淮国,更别说面见国君了。

好在伍子胥发现在淮国没有举荐,没有背景而想要出仕,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学宫这条路,于是伍子胥就前往学宫求学。

淮国学宫每年都会进行考核,所有学宫弟子都能参加,只要考核通过,就会向淮公举荐,最后在得到淮公认可之后,就能入仕。

这也是那些怀才不遇,没有背景身份之人一步登天的通道。当然真正能走通这条路的人没有几个。

伍子胥矢志报仇,自然不会被这点困难所难倒,当即将其从家中出逃时候所带的佩剑与一枚玉佩典当,以做日常使用,然后前往淮国学宫。

......

「君上,这是今年学宫之中通过考核的名册。」一名书记官双手将竹简送上。

王骐伸手接过竹简,随口问道:「这一次考核之中,可有优异者?」

「有一楚国人,伍子胥才能卓越,名列第一,其他人差之远矣。」书记官恭敬的说到。

王骐顿时来了兴致:「楚国人?楚国人怎么会来咱们淮国?」

要知道楚国和淮国数次大战,死伤惨重,楚国的公室以及贵族们对于淮国很是敌视,基本上很少有来淮国学宫的,更不要说出仕淮国了。

「听说其家族被楚王灭门,臣也不知真假。」

「好了,你下去吧!」王骐摆摆手,让众人退下,随后一名暗卫从角落中走出来。

「这个伍子胥你们可曾查过?可是楚国的女干细?」王骐一边看书简,一边问答。

「君上,已经查过了,伍子胥乃是伍奢二子,伍奢因为痛骂熊居杀侄篡位,被熊居灭门,只有伍子胥得以逃脱,其来淮国是想借助我们淮国的力量破楚。」

「除非其真能不顾灭门之仇,而做楚国女干细!」

「伍奢啊,也是一个铮臣,忠义之士啊,可惜了。」王骐摇摇头,并不是太在意。

「楚国这令尹继承法又开始了!」

「派人去将伍子胥请来,孤要亲自考校一番。」

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68章 斗勃:你不讲武德!第13章 避其锋芒第4章 邗都之战(2)第15章 梅里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7章 王临薨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32章 姬烈革新第51章 死不瞑目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1章 继承遗产第24章 霸业之始第36章 泗沂之战第32章 优势在我第38章 水军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16章 攻心为上第3章 邗都之战第19章 攻城战第15章 邦周伐淮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19章 尊王攘夷第23章 云渊会盟第31章 齐国之谋第40章 滑稽记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11章 律法与书院第57章 窃嫂自立,晋侯护王第72章 质子第32章 优势在我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49章 孙叔敖(2)第62章 火龙降世第72章 质子第25章 和议第74章 应对第63章 淮国称霸第43章 大聪明第48章 新王登基第30章 顺水推舟第50章 父慈子孝第20章 吞并纪国第30章 攻城战第10章 改革第45章 番国:你觉得我比息侯还蠢?第61章 祭天开大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43章 公羊革新第6章 齐国会盟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28章 王钊薨第39章 落水而亡第46章 仲国第57章 窃嫂自立,晋侯护王第15章 邦周伐淮第46章 仲国第11章 乱齐第15章 梅里第42章 什么档次第14章 礼乐崩坏自此而始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48章 孙叔敖第91章 美人 名剑第4章 邗都之战(2)第19章 攻城战第41章 未雨绸缪第55章 晋国风起第6章 齐国会盟第43章 公羊革新第39章 暗流第14章 对阵楚军第28章 王钊薨第50章 父慈子孝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8章 筹谋第8章 筹谋第47章 招贤令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章 淮国伐吴第67章 淮国伐巢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72章 质子第13章 洞天之主第63章 淮国称霸第42章 华夏名剑第9章 发展与盐第68章 斗勃:你不讲武德!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61章 祭天开大第24章 霸业之始第15章 梅里第7章 淮齐之盟
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68章 斗勃:你不讲武德!第13章 避其锋芒第4章 邗都之战(2)第15章 梅里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7章 王临薨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32章 姬烈革新第51章 死不瞑目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1章 继承遗产第24章 霸业之始第36章 泗沂之战第32章 优势在我第38章 水军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16章 攻心为上第3章 邗都之战第19章 攻城战第15章 邦周伐淮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19章 尊王攘夷第23章 云渊会盟第31章 齐国之谋第40章 滑稽记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11章 律法与书院第57章 窃嫂自立,晋侯护王第72章 质子第32章 优势在我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49章 孙叔敖(2)第62章 火龙降世第72章 质子第25章 和议第74章 应对第63章 淮国称霸第43章 大聪明第48章 新王登基第30章 顺水推舟第50章 父慈子孝第20章 吞并纪国第30章 攻城战第10章 改革第45章 番国:你觉得我比息侯还蠢?第61章 祭天开大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43章 公羊革新第6章 齐国会盟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28章 王钊薨第39章 落水而亡第46章 仲国第57章 窃嫂自立,晋侯护王第15章 邦周伐淮第46章 仲国第11章 乱齐第15章 梅里第42章 什么档次第14章 礼乐崩坏自此而始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48章 孙叔敖第91章 美人 名剑第4章 邗都之战(2)第19章 攻城战第41章 未雨绸缪第55章 晋国风起第6章 齐国会盟第43章 公羊革新第39章 暗流第14章 对阵楚军第28章 王钊薨第50章 父慈子孝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8章 筹谋第8章 筹谋第47章 招贤令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章 淮国伐吴第67章 淮国伐巢第17章 淮并吴,管仲相齐第72章 质子第13章 洞天之主第63章 淮国称霸第42章 华夏名剑第9章 发展与盐第68章 斗勃:你不讲武德!第12章 洞天福地第45章 国人暴动,厉王出逃第61章 祭天开大第24章 霸业之始第15章 梅里第7章 淮齐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