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质子

楚国突然退走,又攻灭舒国,淮国还没反应过来,战争就已经结束了。楚国在舒国布下重兵,对淮国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架势。

淮国想要进攻就只能强攻,楚国一层层设防,淮国即便是攻下舒国,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在看到无法攻破楚国的防御之后,淮国很果断的结束了战争。伴随着楚国吞并舒国,撤军防御之后,齐国和晋国也纷纷结束了会盟,返回国内。

虽然这一次战争中,淮国并没有失去什么,但是想要斩断楚国越国之间关系的目标失败了。

于是为了压制越国,王谨在吴越边境布下却不进攻,逼迫越国不得不征召大军于边境布防,越国也因此要承受沉重的负担。

越侯看到淮国采用这种方式来消耗越国的实力,很是憋屈,于是就向他的大臣们询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淮国不在边境驻扎大军,威胁越国。

大夫文且道:「君上,淮国强大,可以支持大军长期驻扎,我国贫瘠,不若让您的儿子前往淮国为质子,并且准备丰厚的礼物称臣朝贡?」

送去质子,并称臣纳贡,这已经是要成为属国的姿态了,可如今越国的情况如果不这样,很可能被淮国彻底耗死。

越国众卿当即表示同意,于是越侯就下诏将自己的儿子前来。

「君父,您有什么事情找儿臣?」允常行了一礼问道。

越侯看向自己刚刚十三岁的儿子,心中很是不舍,不过为了越国计,还是要说:「淮军大军驻扎边境,我越国只能和他们对耗,淮国地方千里,我越国不过三百里,如何能耗的起?」

「君父,不若让儿臣领兵,征发淮国,定然大破淮军,解此之窘境。」允常自信满满的说到。

看到雄姿英发的儿子,越侯哈哈大笑道:「我儿,淮国地方千里,戴甲二十万,先不说你能不能击败那些淮人,你即便击败了边境的淮军,他们转眼就能召集更多的大军,我越国如何应对?」

允常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

看到儿子垂头丧气的样子,越侯继续说到:「我儿不必沮丧,淮国立国三百年,历代国君皆奋发,如此才有淮国今日鼎盛,只是淮国虽强,却和中原诸国和楚国不睦,我越国虽然现在不如他们,但是并不代表以后不如!」

「儿臣明白!」允常很快恢复过来。

「今天让你过来,是有一件事情让你去做。」越侯说道。

允常道:「君父,什么事情?」

「孤准备向淮国称臣,缴纳贡品,并且派遣质子前往淮国!」

「什么!?」允常脸色顿时变得惊疑不定。

刚才不是还要想着大败淮国呢?怎么转眼之间就要投降了?

「怎么,是不是觉得孤得了失心疯,神志不清了?」越侯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然后说道:「在淮国强盛的时候,不要想着去反抗,即便是更加屈辱的事情,只要能兴盛越国,孤都会去做!」

「现在让你去淮国就是为了让淮国相信我们没有与淮国作对的心思,我们只有表现的越谦卑,越谄媚,越讨好,越国就越安全!」

越侯严厉的说道。

「君父,儿臣明白了!」允常说道。

「你明白就好,到了淮国之后,记得不要顾忌脸面,孤会让人多给你送奇珍异宝,你就去献给淮国国君,以及卿士贵族,去讨好他们!」

「喏!」允常拱手说道。

接下来越侯先是写了一封极尽谄媚讨好的国书,交给允常,然后从府库之中取出各种各样的珍宝,将其装在马车上,让允常一起带走。

允常带领着数百人的使者团向淮国而去,刚一来到吴地,就被淮国

士兵拦住,当得知允常是越国太子,乃是去淮国朝贡的,立刻就上报。

消息经过层层上报之后,很快就送到淮安。

淮国大殿,王谨将越国送来的国书交给众卿:「越侯送来国书,请求成为我淮国属国,奉我淮国为盟主,并且将太子允常派到淮安作为质子,诸卿觉得如何?」

「君上,越国狼子野心,上次趁我淮国与晋国大战,联合楚国攻吴地,不可信也,这定然是越国的缓兵之计!」徐庸直接说道。

「徐大夫言重了,越国已经上了国书称臣,并且将太子携带大量珠宝前来作为质子,以臣下看来很有诚意了!」阳厥大夫说到。

「君上臣也认同阳大夫所言,邦周方国之中,派遣太子为质子,并且以国书称臣,乃是通行各国的做法,若是我淮国不认同,那么淮国其他的属国就会担忧,到时候我淮国的影响力就会下降,邦周想要臣服我们的方国,也会因为我们的态度而犹豫。」公羊却说道。

「君上,臣觉得应该接受。」向卿恭敬道:「其他国家派遣质子,大多是不受宠的,而越国派遣太子为质,显然是在向我淮国表示诚意,并且太子为质,这其中也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影响了允常,让他和我淮国亲近以后其登基为越侯,自然也会亲淮而厌楚。」

「只要让越国太子对我们友好,楚国想要联合越国对付我们的计划也就落空了!」

大臣们你来我往,进行争论,绝大多数的大夫都同意让越国成为属国。毕竟这种方式比出动大军征伐要方便多了,而且潜移默化,只要连续几代国君都是亲近淮国,基本上楚国的谋划就彻底破产了。

王谨想了一下,同样觉得很有道理,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同意吧!」

允常在得到王谨同意之后,立刻在淮军的护卫下向淮安而去。这一路上,允常见到吴国故地之上,只见这里道路整齐,农田繁茂,河渠如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是惊讶。在得知这里建成不过十余年,就有如此气象,允常几乎不敢相信。

很快众人乘船渡过大江,然后从维扬北上,而到了这里他发现,淮国这里居然比吴地更兴盛,甚至连脚下的运河都是淮国开凿的后,彻底将他心中的骄傲打碎。

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77章 西子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6章 齐国会盟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22章 势如破竹第59章 对峙,齐国暗潮第50章 父慈子孝第86章 楚国称霸第16章 唇亡齿寒第48章 孙叔敖第47章 招贤令第32章 优势在我第47章 王临薨第61章 祭天开大第32章 姬烈革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38章 王晟薨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18章 管仲改革第48章 新王登基第18章 管仲改革第39章 暗流第90章 孔子问道老子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1章 乱齐第67章 淮国伐巢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48章 孙叔敖第47章 王临薨第4章 邗都之战(2)第30章 攻城战第47章 王临薨第30章 顺水推舟第12章 洞天福地第66章 谋取巢国第17章 首战得胜第22章 势如破竹第16章 攻心为上第87章 宋国:快去请淮公相救!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复第38章 水军第29章 离间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35章 邗国求援第7章 淮水之战第3章 水淹周军第66章 谋取巢国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15章 邦周伐淮第83章 徐国覆灭第46章 仲国第6章 徐茂使齐第74章 应对第33章 改粮种桑第13章 避其锋芒第39章 暗流第48章 新王登基第29章 王权交替第38章 水军第94章 伍员奔淮第70章 晋国暗子第81章 宫室诡谲第40章 滑稽记第70章 晋国暗子第15章 邦周伐淮第38章 水军第72章 质子第13章 洞天之主第8章 战俘,暗中挑拨第45章 番国:你觉得我比息侯还蠢?第34章 贪婪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31章 齐国之谋第31章 齐国之谋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34章 贪婪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19章 尊王攘夷第28章 称霸天下,齐侯伐淮第24章 气运玄鸟第89章 孔子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0章第33章 改粮种桑第64章 诸侯朝贡第28章 王钊薨第21章 撤退第32章 姬烈革新第1章 季礼使齐第24章 气运玄鸟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26章 淮国并钟离第40章 滑稽记第78章 学宫
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77章 西子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6章 齐国会盟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22章 势如破竹第59章 对峙,齐国暗潮第50章 父慈子孝第86章 楚国称霸第16章 唇亡齿寒第48章 孙叔敖第47章 招贤令第32章 优势在我第47章 王临薨第61章 祭天开大第32章 姬烈革新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38章 王晟薨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18章 管仲改革第48章 新王登基第18章 管仲改革第39章 暗流第90章 孔子问道老子第12章 洞天福地第11章 乱齐第67章 淮国伐巢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48章 孙叔敖第47章 王临薨第4章 邗都之战(2)第30章 攻城战第47章 王临薨第30章 顺水推舟第12章 洞天福地第66章 谋取巢国第17章 首战得胜第22章 势如破竹第16章 攻心为上第87章 宋国:快去请淮公相救!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复第38章 水军第29章 离间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35章 邗国求援第7章 淮水之战第3章 水淹周军第66章 谋取巢国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15章 邦周伐淮第83章 徐国覆灭第46章 仲国第6章 徐茂使齐第74章 应对第33章 改粮种桑第13章 避其锋芒第39章 暗流第48章 新王登基第29章 王权交替第38章 水军第94章 伍员奔淮第70章 晋国暗子第81章 宫室诡谲第40章 滑稽记第70章 晋国暗子第15章 邦周伐淮第38章 水军第72章 质子第13章 洞天之主第8章 战俘,暗中挑拨第45章 番国:你觉得我比息侯还蠢?第34章 贪婪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31章 齐国之谋第31章 齐国之谋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34章 贪婪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19章 尊王攘夷第28章 称霸天下,齐侯伐淮第24章 气运玄鸟第89章 孔子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0章第33章 改粮种桑第64章 诸侯朝贡第28章 王钊薨第21章 撤退第32章 姬烈革新第1章 季礼使齐第24章 气运玄鸟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51章 死不瞑目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26章 淮国并钟离第40章 滑稽记第78章 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