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孔子

当有一条生路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哪怕这条生路再小,都会有人去争抢。哪怕他们明知道若是团结一致,成功突围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人的私心会让这一切化为乌有,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要自己逃命,甚至还有很多人会利用他人来为自己增加逃生的几率。

因此在看到淮国让开一条通道后,整个楚国大军的决死之志就烟消云散了。

子反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大军的控制,楚国大军争先恐后的向缺口处冲去。淮国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剃刀,一层层的削去外皮。

为了活命找机会,楚军自相踩踏而死的比死在淮国手中的还多。十万楚军溃逃者众,只有少数一部分贵族们带着自己的私兵还能勉强维持。

看到这种情况,陈屹当即派遣淮军精锐对那些人进行攻击。庆忌率领淮国精锐从侧后方进攻,宛如一把利刃般,将楚国败军分割。

那些结阵的楚军纷纷被淮军重点打击。这些人能够临危不乱,不用猜也知道是楚军之中的精锐。精锐可是比那些乱军重要多了,只要消灭这些精锐,楚国就算再征召十万大军,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楚军四散溃逃,死者无数,大量楚军士卒被斩杀,整片大地都被染红。

子反面如死灰,然后冲周围的护卫说道:「如此惨败,我已无言再见王上,只能自杀殉国了,尔等各自散去吧,记着不要结阵,保全有用之身。」

说完拔出利剑自刎而死。

.......

楚国十万大军死伤惨重,最后逃回楚国者不足一半。当楚王得到子反自杀谢罪,十万大军死伤惨重的时候,痛心道:「子反误我,千秋霸业毁于一旦也!」

说完这句话,楚王当即就昏厥过去。

楚王本来年纪已经不小了,此番刺激之下,当场大病一场。楚国御医费尽手段才将他救了过来,可即便如此也只能躺在床上。

楚国刚刚兴起问鼎中原的霸业,就这么仓促的结束了。

楚庄王二十三年冬,辗转病榻半年的楚王病逝。

......

淮安,学宫。

孔丘作为有名的学者,在听闻淮国学宫中保存了大量书籍之后,就动身前来游学。在翻看了淮国学宫之中的书籍之后,孔丘找到了自己的道,他认为天下纷乱,乃是礼乐崩坏所致。

想要让天下恢复太平,重新兴盛,就需要重新建立礼乐。以前齐桓公曾经建立过一段时间,因此天下安定。

只要天下人人都奉行礼,君主践行仁义王道,臣子忠诚,天下会不安定吗?

因此孔丘开始在淮国学宫之中讲学,前来听讲的学子很多。认同他的道的人也多,因此孔丘名声大噪。

王谨听说淮宫之中来了一名大贤,因此亲自前去学宫想要和其交流一番。

「淮公,淮国是天下强国,想要长久兴盛,就必须要恪守礼乐。国君践行仁义,臣子践行忠,天下就能安定......」孔丘在得知淮公亲自来听其讲道之后,很是高兴,将他所思的道认真的讲述了一遍。

王谨听得连连点头,但是始终不发一言。

等到孔丘讲述完毕之后,王谨这才说道:「先生之道,乃天下王道,请您留在学宫中,阐述您的王道,并将其记录下来,学宫会将其传承下去。」

孔丘听了很是高兴,当即答应下来,要将他的道记录于册。同时向淮公询问,是否会推行王道。

王谨笑了笑说道:「先生的王道的确是天下正道,只是现在还不完善,推行尚早。」

然后让他好好编纂书籍,编好之后他会来看的,然后就离开了学宫。

淮宫大殿

之中,王骐有些好奇的问道:「君父,您似乎不打算推行孔先生的王道吧!」

王谨笑着说道:「自然不打算推行!」

「那是为什么?儿臣听其讲述的确很有道理啊?」王骐疑惑的问到。

「因为不合时宜!」王谨淡淡道。

「孤知道王道是一门好学问,如果能在天下间推广开来,的确可以兴盛,但是想要推行王道何其难也!」

见到王骐还是有些不明白,王谨笑着说道:「按照孔先生所说,只有天下间人人都能够大公无私,道德高尚,王道才能推行天下,可是这天下间能够做到品德高尚,大公无私的人又有几人?」

「世人多有自己的想法,人性偏私,王道如何推行?若是强行推行,最后却是满堂道德小人也。」

「再比如现在,天下纷乱,若是我淮国推行王道,讲究仁义,别人可不会和我们讲仁义,到时候淮国因此遭受损失怎么办?」

「此外,我淮国和邦周诸国终究不同,我淮国源自殷商,自淮文王立国到此已经三百余年,历代先辈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松,为何?」

「因为只要我们放松了,懈怠了,淮国就会立刻跌入尘埃,邦周诸国都立刻就会扑上来撕咬!」

「淮国是殷商遗族所建,邦周是武王克商所建,当初剌王东南不复,就是因为我淮国的原因,你觉得邦周诸国视我们如何?」

「所以,齐、晋、楚、郑、卫、燕甚至秦国宋国,都能行王道,但是我们淮国却不行!」

「君父,儿臣明白了!」王骐点点头。

「若是想要推行王道,除非天下一统,然后在君王的意志下强行推动。」王谨笑着说道:「现在诸国纷争不断,天下战乱,如何推行王道?所以孤才说让孔先生在学宫之中著书。」

「至于说他想要推行王道,只怕当今天下,没有一个国家会愿意,诸国的国君或许会有认同他的,但是却不会有人去推行!」

王谨看的非常透彻,这种王道,在淮国公室的守藏室中也有一些记载。但是为何历代先君都没有推行,就是因为不合时宜。

王道是有用学问,礼义廉耻应当被提倡,但不是现在。

「君父,您不愿意推行王道,恐怕孔先生是不愿意在淮国久留的!」王骐说道。

「不愿意留下就不愿意留下吧,记得将他所著的书籍抄录整理下来就好。」王谨笑着说道:「而且现在的孔先生还是很有理想的,等他在各国被打击一遍之后,自然就会回来!」

第24章 霸业之始第26章 淮国并钟离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44章 战车漂移第62章 火龙降世第21章 征伐莱国第28章 称霸天下,齐侯伐淮第48章 新王登基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0章 滑稽记第32章 优势在我第67章 淮国伐巢第70章 晋国暗子第41章 未雨绸缪第33章 改粮种桑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8章 孙叔敖第9章 晋侯方伯第33章 改粮种桑第74章 应对第93章 孙武相淮 铁器时代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87章 宋国:快去请淮公相救!第62章 火龙降世第46章 仲国第15章 梅里第81章 宫室诡谲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44章 战车漂移第14章 礼乐崩坏自此而始第37章 国人动乱第11章 律法与书院第29章 王权交替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92章 孙武逃淮,崔杼弑君第33章 改粮种桑第72章 质子第31章 齐国之谋第93章 孙武相淮 铁器时代第12章 伐吴第28章 王钊薨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2章 华夏名剑第53章 楚国风渐起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66章 谋取巢国第72章 质子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2章 华夏名剑第44章 战车漂移第42章 华夏名剑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64章 诸侯朝贡第24章 气运玄鸟第14章 对阵楚军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42章 华夏名剑第56章 周室荒唐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61章 祭天开大第29章 离间第72章 质子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30章 顺水推舟第38章 水军第4章 邗都之战(2)第18章 诱敌深入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37章 霸业终结第23章 云渊会盟第47章 招贤令第4章 邗都之战(2)第37章 霸业终结第12章 伐吴第89章 孔子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13章 避其锋芒第77章 西子第9章 晋侯方伯第4章 邗都之战(2)第78章 学宫第2章 淮国伐吴第91章 美人 名剑第92章 孙武逃淮,崔杼弑君第77章 西子第6章 徐茂使齐第92章 孙武逃淮,崔杼弑君第21章 撤退第56章 周室荒唐第19章 攻城战第72章 质子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38章 王晟薨
第24章 霸业之始第26章 淮国并钟离第41章 欧冶与公羊第44章 战车漂移第62章 火龙降世第21章 征伐莱国第28章 称霸天下,齐侯伐淮第48章 新王登基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0章 滑稽记第32章 优势在我第67章 淮国伐巢第70章 晋国暗子第41章 未雨绸缪第33章 改粮种桑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8章 孙叔敖第9章 晋侯方伯第33章 改粮种桑第74章 应对第93章 孙武相淮 铁器时代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87章 宋国:快去请淮公相救!第62章 火龙降世第46章 仲国第15章 梅里第81章 宫室诡谲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44章 战车漂移第14章 礼乐崩坏自此而始第37章 国人动乱第11章 律法与书院第29章 王权交替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92章 孙武逃淮,崔杼弑君第33章 改粮种桑第72章 质子第31章 齐国之谋第93章 孙武相淮 铁器时代第12章 伐吴第28章 王钊薨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2章 华夏名剑第53章 楚国风渐起第27章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求首订)第66章 谋取巢国第72章 质子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18章 诱敌深入第42章 华夏名剑第44章 战车漂移第42章 华夏名剑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气第64章 诸侯朝贡第24章 气运玄鸟第14章 对阵楚军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42章 华夏名剑第56章 周室荒唐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61章 祭天开大第29章 离间第72章 质子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30章 顺水推舟第38章 水军第4章 邗都之战(2)第18章 诱敌深入第20章 截粮道,断后路第37章 霸业终结第23章 云渊会盟第47章 招贤令第4章 邗都之战(2)第37章 霸业终结第12章 伐吴第89章 孔子第36章 历史总是惊人的一致第13章 避其锋芒第77章 西子第9章 晋侯方伯第4章 邗都之战(2)第78章 学宫第2章 淮国伐吴第91章 美人 名剑第92章 孙武逃淮,崔杼弑君第77章 西子第6章 徐茂使齐第92章 孙武逃淮,崔杼弑君第21章 撤退第56章 周室荒唐第19章 攻城战第72章 质子第5章 发展与牛耕第38章 王晟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