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洞天福地

bookmark

编纂律法、建立书院、太医署,一系列的工作很是繁忙。而在国家安定之后,子珏也开始命令史官记录淮国历史,并且对殷商的历史也开始进行整理编撰。

为了方便书写,子珏特意制作出来毛笔和墨,配合竹简用来书写。让书写变得简单方便起来。

编撰殷商历史,乃是因为他知道邦周编撰殷商历史肯定会丑化。子珏可不想任由邦周来些,因此记录整理殷商历史就顺理成章了。不过因为当初逃离时候并没有带太多东西,史书自然没有多少,只能依照众人记忆,以及借阅徐国等方国的史书了。

子珏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封为史官,让其记载淮国以及殷商、邦周的历史。今后这一支子孙都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详细记录淮国,以及周围其他方国和邦周的大事。

书写阅读的方便让知识的传播变得便利,这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让淮国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处圣地。

邦周东方诸国这些年并没有和淮国发动战争。子珏也有了充足的时间让淮国进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培养出来了大量人才,帮助子珏管理淮国。子珏的政令可以通畅的传递到淮国各个角落,而医术的进步,也让淮国幼儿的夭折率降低了好几倍,婴儿夭折率降低,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律法的确立也让贵族、官员们有了约束,整个国家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而子珏当初定下的国策,让淮国不断蚕食周围的淮夷、东夷部落,让淮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牛耕的发展让淮国粮食充裕。

成王三十年,这位邦周第二位天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成王十二岁即位,太宰旦执政七年。分封天下诸侯,让邦周快速取代殷商的周天子逝去了。这位天子在位时候周王室国力日渐鼎盛,诸侯咸服,其子即位后,是为康王。

相比起来,子珏的身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系统的缘故,依旧非常健康。他这些年一直推动着淮国的发展壮大。自从淮国大破齐国联军之后,淮国和东方邦国之间二十余年没有发生战争。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齐国等国的实力增长了很多,诸国也暂时忘却了上次惨败的痛,齐国又组建联军进攻淮国,这次联军乃是周天子下令组建。康王登基对于齐国等国这么多年来没有剿灭淮国这個殷商遗国,很是不满,因此下令让齐国征讨。

新王登基,自然是要立威的,刚好淮国被拿来当了典型。而齐国等国也想要报当年的仇,很快就组建了军队。

对于齐国的异动,子珏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有一种危机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淮国的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又有子珏亲自率领,淮国再次大胜。

自从上一次交换战俘之后,子珏就向齐国、鲁国、莒国、郯国、纪国等方国派遣了不少人员,这些人员一方面是用来交换物资,一方面收集情报,同时也在暗中挑拨这些方国的关系。

因此这次诸侯联军人数虽多,但是其中勾心斗角,结果再次被子珏打败。这次淮国大胜让子珏的威名更胜,邦周各国一时间也不敢再来征讨。若不是担心刺激到邦周,子珏就想顺势向北进攻。

被教育了一番之后,齐国等国伤亡惨重,暂时无力南下,康王甚至想要动用天子六军。不过这个提议刚开口就被大臣们拦下来了。

这些大臣很清楚,天子六军代表的意义。邦周建立才多少年,当年很多老人还活着呢。天子分封诸国,就是为了保护周天子不受战乱,通过供奉制度保证天子有充足财力供养军队,在任何时候天子都能保证优势军队,能够震慑心怀不轨的诸侯。

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天子要尽量避免直接参加战争,即便是要锻炼军队,派军队轮换出征便是。一旦天子领军出征,战败后定然威严大损,获胜得到的好处也不多,可谓是得不偿失。因此康王只得作罢。

而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康王十三年,北方的鬼方也有了异动,兵峰直逼成周附近。周室震动,召集诸侯于鬼方大战,大破鬼方,俘虏上万,这才让康王挽回了几分面子。

康王二十三年,子珏感觉到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这一年,已经是他建立淮国五十年了,五十年的发展,淮国的实力已经不弱于齐国,人口也达到了五十万。

淮国在这五十年里数次战争都是大胜,折让淮国成了一方强国,子珏的声望也在这些年达到了鼎盛。

他的薨逝对于淮国的影响很大,周围的方国也纷纷派出使者前来吊唁。

子珏的状态很奇特,他整个人悬浮在淮国上空。一缕缕气运进入他的身体之中。他可以到淮国的任何地方去,心神一动,便可以瞬息而至,只是却无法干涉现实中的事情。

他看着自己的身体被装入棺椁,然后大军护卫,将子珏葬在早就建造好的陵墓之中。

子珏的长子钊即位,对着大臣们道:“昔年殷商天崩,先王于危难之中,带领殷商遗族败邦周,重立社稷,建国于淮,后又定律法、兴医术、传文教、立农耕,五十载淮国大兴,有经天纬地之才,当谥为‘文’。”

“君上圣明!”众大臣齐声答道。

“先君于殷商天崩,大厦倾覆中再续国祚,延续宗庙,理当以王礼下葬!”众大臣再次说到。

子珏薨逝,追封为淮文王,葬于南山之上。

【你被追封为文王,你获得天阶道具——福地洞天】

【福地洞天:特殊道具,使用后可以在虚空之中建立一个洞天世界,洞天世界不与现实世界有任何联系,只有作为洞天之主有权限操控洞天,或者让其他人进入洞天,同时可以赋予其他人一部分权限,并可随时收回。洞天福地一旦使用无法关闭,并且时刻消耗气运值。】

看到这洞天福地,子珏顿时明白了,这是系统给他死后的安身之所啊!

淮文王在军事、律法、农业、医术、文学、工商、建筑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座无法饶过的夺目丰碑,可称之为全才,很多人认为,若是淮文王早生二十年,历史上邦周代商都不一定成功。——《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人》

第45章 番国:你觉得我比息侯还蠢?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19章 攻城战第68章 斗勃:你不讲武德!第94章 伍员奔淮第22章 势如破竹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国底线第14章 礼乐崩坏自此而始第76章 狠毒第34章 死间第57章 窃嫂自立,晋侯护王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28章 称霸天下,齐侯伐淮第7章 淮齐之盟第49章 孙叔敖(2)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50章 父慈子孝第38章 水军第43章 公羊革新第46章 仲国第55章 晋国风起第22章 全军覆没第15章 梅里第32章 姬烈革新第7章 淮齐之盟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31章 齐国之谋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80章 秦楚之盟第7章 淮水之战第23章 云渊会盟第83章 徐国覆灭第61章 祭天开大第34章 贪婪第38章 王晟薨第47章 招贤令第72章 质子第61章 祭天开大第2章 淮国伐吴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5章 挑拨离间第61章 祭天开大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27章 周室与诸侯的平衡第20章 吞并纪国第24章 霸业之始第12章 伐吴第62章 火龙降世第30章 顺水推舟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34章 死间第33章 改粮种桑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13章 避其锋芒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73章 吞越第9章 晋侯方伯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33章 筑坝蓄水第12章 伐吴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46章 仲国第15章 梅里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63章 淮国称霸第47章 招贤令第51章 死不瞑目第34章 贪婪第90章 孔子问道老子第78章 学宫第12章 伐吴第87章 宋国:快去请淮公相救!第18章 诱敌深入第84章 秦楚攻晋第55章 晋国风起第6章 齐国会盟第94章 伍员奔淮第44章 战车漂移第20章 吞并纪国第30章 顺水推舟第47章 招贤令第77章 西子第35章 突袭颖泽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36章 泗沂之战第33章 筑坝蓄水第58章第42章 华夏名剑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30章 顺水推舟第19章 攻城战第61章 祭天开大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38章 水军第43章 公羊革新第48章 新王登基第15章 梅里
第45章 番国:你觉得我比息侯还蠢?第26章 和谈与封爵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19章 攻城战第68章 斗勃:你不讲武德!第94章 伍员奔淮第22章 势如破竹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国底线第14章 礼乐崩坏自此而始第76章 狠毒第34章 死间第57章 窃嫂自立,晋侯护王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28章 称霸天下,齐侯伐淮第7章 淮齐之盟第49章 孙叔敖(2)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50章 父慈子孝第38章 水军第43章 公羊革新第46章 仲国第55章 晋国风起第22章 全军覆没第15章 梅里第32章 姬烈革新第7章 淮齐之盟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31章 齐国之谋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80章 秦楚之盟第7章 淮水之战第23章 云渊会盟第83章 徐国覆灭第61章 祭天开大第34章 贪婪第38章 王晟薨第47章 招贤令第72章 质子第61章 祭天开大第2章 淮国伐吴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5章 挑拨离间第61章 祭天开大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27章 周室与诸侯的平衡第20章 吞并纪国第24章 霸业之始第12章 伐吴第62章 火龙降世第30章 顺水推舟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34章 死间第33章 改粮种桑第75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13章 避其锋芒第46章 扬州城和邗沟第73章 吞越第9章 晋侯方伯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33章 筑坝蓄水第12章 伐吴第54章 奇观误国啊第46章 仲国第15章 梅里第88章 淮国:霸主?我同意了吗?第10章 齐鲁宫闱之乱(待更新)第63章 淮国称霸第47章 招贤令第51章 死不瞑目第34章 贪婪第90章 孔子问道老子第78章 学宫第12章 伐吴第87章 宋国:快去请淮公相救!第18章 诱敌深入第84章 秦楚攻晋第55章 晋国风起第6章 齐国会盟第94章 伍员奔淮第44章 战车漂移第20章 吞并纪国第30章 顺水推舟第47章 招贤令第77章 西子第35章 突袭颖泽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36章 泗沂之战第33章 筑坝蓄水第58章第42章 华夏名剑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52章 配五国相印第30章 顺水推舟第19章 攻城战第61章 祭天开大第71章 齐晋楚的默契第38章 水军第43章 公羊革新第48章 新王登基第15章 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