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

熊槐不急不缓地巡视完丹水后,才下令返回郢都。

此时,熊槐站在船尾,看着丹淅之地逐渐远去,心情极为复杂。

良久,直到丹淅的防御工事逐渐在视线中模糊,直到消失在视线中,熊槐才收回目光。

接着,熊槐摇了摇头,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转身向船舱中走去,就在进入船舱的那一瞬间,熊槐停了下来。

熊槐的身躯在船舱前停滞数个呼吸,而后,在陈轸与公孙衍的迟疑中,缓缓开口道:“陈卿,传诏,让襄阳城守屈原秘密来见寡人。”

陈轸闻言顿时一惊。

屈原这个名字已经数年没有从楚王口中说出来的,不仅如此,屈原这个名字也有数年未在郢都出现,仿佛这个名字如同被人遗忘一般,大家都不愿意提及,唯恐那一天,楚王又想起这个人来。

不想,现在,楚王竟然在各国伐楚的前夕,突然想见屈原了。

陈轸心思千回百转,口中没有丝毫怠慢,应道:“唯。”

熊槐听到陈轸的回应道,微微颔首,然后进入船舱中。

···

船队顺流而下,过丹水,入汉水,以极快的速度向郢都而去。

当夜,熊槐的船舱中,灯火通明,此时,熊槐独自一人静静的坐在船舱中,正全神贯注的看着案上的木简,渐渐的,案上左侧的木简已经大半移到右侧。

夜深人静,此刻熊槐已经忘记了时间流逝,直到陈轸的声音突然在船舱外响起,这才将沉浸在木简中的熊槐拉回现实。

“大王,屈原求见!”

熊槐一怔,过了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屈原是他自己召见的。

想着,熊槐立即一边揉了揉眼睛,一边开口道:“立即让屈原进来!”

“唯!”

很快,随着舱门的响动,屈原的身影出现在熊槐眼前。

透过微微晃动的灯光,熊槐发现屈原的相貌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依旧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

随着屈原的走近,熊槐很快就发现了屈原身上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屈原的眼睛,以前,熊槐记忆中,屈原的眼睛明亮而灵动,现在,数年未见,屈原的眼睛已经变得漆黑而深邃。

此时的屈原,少了几分朝气,多了几分沉稳。

“臣屈原拜见大王!”屈原来到楚王案前,看了一眼越发显得威严的楚王,立即压制激动的心情,然后行礼一拜。

听着屈原平静中带着一丝激动的声音,熊槐笑了笑,开口道:“贤卿快快请起。”

待屈原起身,熊槐再次将屈原上下打量了一下,笑道:“数年不见,贤卿却是比以前更加稳重了。”

屈原闻言立即拱手:“大王,无论臣如何变化,但,臣对大王的忠心却一直未变。”

熊槐一怔,不由诧异的看着屈原。

以前,以屈原的骄傲,可不会当着楚王的面表忠心,而是自己用笔,用华丽的辞藻将这些话写下来···

想着,熊槐便笑了笑,对此刻的屈原更加满意了。

熊槐满意的地方,不仅因为屈原的表忠心,而是屈原的态度。

以前的屈原,虽然才华过人,对楚国充满热情。但是,或许是因为被提拔过快,以弱冠之龄,位列楚国重臣,导致才气过人的他,也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总是看不起身边的同僚,显得恃才傲物,与周围的人关系很差。

现在,屈原能如此,这说明他已经放下自己傲气,如此,熊槐也就不担心,屈原周边的人,欣赏他,崇拜他,敬畏他,却无人亲近他。

想着,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贤卿,此处只有卿与寡人,贤卿不必如此正式,坐!”

“谢大王!”

待屈原坐下后,熊槐看着屈原,郑重的道:“贤卿,这次寡人召见贤卿,乃是为襄阳之事。不知,贤卿筑城数年,现在的襄阳的如何?可堪一战?”

说完,便紧紧的瞪着屈原,这襄阳城,便是熊槐的底气所在。

此时,天下战云密布,屈原自然知道目前的局势的,故而一听楚王问战,顿时以为楚王兵力不足,想要从襄阳调兵。

于是,屈原立即拱手道:“大王请放心,自臣来到襄阳之日起,便始终牢记大王的嘱托,一直都在训练士卒,不敢有一日松懈。此时襄阳城中有精兵两万,另有百姓万户。只要大王一声令下,臣便可在五日之内,为大王聚集三万士卒。

此外,襄阳城外,还有百姓八万户,只要大王需要,臣便可立即征召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的百姓,一月之内,还能聚集十万士卒,愿为大王而战。”

“这···”

熊槐一听襄阳一地,就有百姓近十万户,能拿出十三万军队,顿时大吃一惊,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数年前,屈原前往襄阳的时候,熊槐只是从楚国各地招募了五万百姓给他筑城。而后,秦王驷崩,熊槐下令昭雎攻取於中,尽迁於中诸城一万五千户百姓于襄阳。

就算之前的五万百姓每人一户,那也只有六万五千户百姓,剩下的三万户百姓哪来的?

若是按照每户五口来计算,这襄阳城中便有五十万百姓。

这···

太假了,熊槐更本不敢相信!

这才过去数年,襄阳就能拿出十五万士卒。

熊槐迟疑的看着屈原道:“贤卿,襄阳城中,何以有如此多的百姓?”

屈原见楚王狐疑的看了过来,立即开口道:“大王,臣绝无欺瞒大王之意,此刻襄阳一地,有百姓二十八万余人,户数九万三千余户,这些百姓,臣都一一登记在册,绝无半分虚假。”

“这···”熊槐喃喃着将屈原所说的数字重复了一遍,从这三个不正常的数字中,明显可以看出,此时的襄阳很不正常。

熊槐心中已经隐隐明白,为何襄阳的户数有这么多,士卒也有这么多了。

还未出口询问,又见屈原拱手道:

“大王,臣在襄阳筑城之时,为了实现襄阳的粮食自给自足,一面组织百姓在周围伐木取土石筑城,一面将向四周开辟田地屯田,待到城池修建完成之时,已经在城池周围开辟出百万亩田地。

襄阳城墙修筑完毕后,臣下令将襄阳的田地广开阡陌,分成一亩一亩的小田。然后依照以前征召百姓时所宣言的内容,向参与筑城的百姓赠送田地二十亩荒地八十亩,并立下契约,许诺这百土地全都归百姓私人所有。

并且向百姓宣布,只要这些百姓愿意留在襄阳,官府不仅不会干预他们的种植,而且也无需他们耕种王田,免税两年,其后只需交税两成半,其余所有的粮食尽归他们自己所有。”

熊槐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修筑襄阳的百姓,并非征召而来,而是他这个楚王下令,从楚国各地招募而来,招募的条件,便是分田,分给他们属于自己的田地。

想着,熊槐不禁脱口而出道:“所以说,这就是襄阳最初的五万户百姓?”

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会稽城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五十章 连环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寿县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九百六十七章 群臣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诈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
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会稽城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六百五十章 连环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寿县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九百六十七章 群臣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诈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