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

张平来了又走,虽然熊槐打算用重礼笼络于他,但是,对身负使命的他,却全然无用。

于是,张平在收到楚王重礼礼遇的情况下,在楚宫中言辞极为激烈的将楚王责备甚至臭骂了一番,就此,楚韩两国正式绝交了。

半月后,昭雎率军返回郢都,一回到都城,昭雎第一时间面见楚王。

“大王,臣有罪,因为臣的缘故,导致大王的计略失败,更导致大王受到韩国羞辱,臣死罪。”

说完,昭雎立即深伏在地,摆出一副请罪的样子。

这一次韩国同楚国绝交的理由,不是楚国的援军没有抵达,而是楚相昭雎突然从战场消失,以致宜阳孤立无援,韩国不得不向各国投诚。

如此一来,不仅使得楚国背负了背盟的恶名,让楚王遭到韩人侮辱,更让楚国打算让韩国主动背盟,然后为将来再次攻略韩国的计划落空。

如是种种,正是昭雎第一时间来请罪的原因。

身为令尹,身为直接当事人,这个锅他得为楚王背上。

熊槐闻言摇了摇头道:“令尹请起,楚韩绝交的根本原因还是寡人未出兵救援,至于令尹的离开,不过是韩国的借口罢了。这事与令尹无关,乃是寡人计略失误,更让令尹身处险境。”

说着,熊槐笑了笑道:“更何况,比起令尹安危来,区区一个韩国根本不值一提。”

昭雎一听,顿时露出感动之色:“谢大王厚爱。”

接着,熊槐等昭雎直起身体,开口道:“令尹此时归来,正是时候,不久后便是秋收时节,等秋收之后,寡人打算大规模征召江汉百姓,一则向各国以示我楚国已经有了防备。

若是各国来袭,那这些百姓就是军队,若是各国未来,那这些百姓就是修建水渠的主力,到时,无论是防备各国,还是主持修建水渠,都有劳令尹费心了。”

昭雎立即拱手应着:“请大王放心,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好。”熊槐点了点头。

另一边,楚韩决裂之后,韩王与秦王率先在宜阳相会。

会盟结束之后,两国达成盟约,韩国以公子咎为质于秦,而秦国则归还韩国焦地以东的土地。

与此同时,齐魏两国大军也相继撤离新郑。

而韩国派往赵国求援的使者太子几瑟则留在了赵国···

十月。

楚国各地陆续收获完毕,秋收之后不久,各地百姓开始不断的调往郢都。

就在这个时候,秦韩魏齐四国之君,齐聚韩都新郑。

郢都楚宫,熊槐与朝中重臣齐聚一堂。

“大王,新郑的内应来报,四国之君相会,齐王魏王号召各国一同出兵,不过对于这一提议,秦韩以两国交战太久,无力继续征战为由,拒绝了立即出兵伐楚的提议。

四国商讨许久,决定将伐楚时间推迟一年,给秦韩两国以休整时间。

目前,四国之君已经各自返回国中。”

熊槐听完陈轸的禀报,笑了笑道:“果然不出所料,秦韩两国交战近年,国力损耗不小,尤其是韩国,损失必然是极大的。”

此时,陈轸听到楚王说起韩国,立即认同的附和道:“大王英明,据韩国那边的消息,恐怕这次韩国的损失,比我们所预料的还要大一些。探子来报,这次两周秋收后不久,韩王便派出使者向两周借粮,西周君与东周君无可奈何之下,已经答应了韩国的请求。

不仅将今年秋收征来的新粮全都借给韩国,而且还允许韩国在两国之中平价向百姓购粮。

而且···”

陈轸顿了顿,见殿中的其他大臣全都向他看了过来,笑了笑道:“大王,韩王已经派出大半朝中重臣,前往各地要求百姓补种麦米。为此,韩王下令,为了方便百姓制作面粉,韩国将免费为国中各地百姓提供石磨以及畜力。”

“这···”熊槐一怔:“如此说来,韩国真的很缺粮!”

说着,熊槐心中的石头顿时落地,如果说之前他还对是否率先争取与秦国结盟,还有一点点的疑虑,那么现在,他彻底没有疑虑了。

此时,昭雎听楚王又嘀咕了一句,立即接着道:“大王,韩国缺粮这是毫无异议的。臣之前在宜阳助战,韩国每月需为臣提供二十万石粮食,臣在宜阳呆了近九个月,韩国一共向臣提供一百八十万石粮食。

其中,韩国最初提供的粮食,大半是新粮,小半是陈粮,但是,韩国新郑被齐魏联军围攻,那时,韩国急需楚国援军的情况下,韩国提供的粮食,也全部都是陈粮,而且都是那种囤积数年的粮食。

所以,臣推算,韩国积存的粮食,恐怕是快要耗尽了。”

熊槐闻言,笑道:“好,如此就好,韩国大为削弱,接下来,我楚国应对各国就要轻松不少啊。”

说着,熊槐目光扫过群臣,沉吟道:“诸卿,既然各国不会来攻打我楚国,那么这个冬天,咱们也别浪费了,抓紧时间,全力修建水渠。”

“是,大王。”

随着楚王的一声令下,早已聚集在郢都的二十万百姓,便在昭雎的调度下,开始在云梦江汉之间修起水渠来。

冬十二月。

就在楚国埋头苦干大力修建水渠的时候,赵国那边传来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王,赵王退位了。”

“嗯?”熊槐一愣。

退位?赵国内乱?还是那个国家突然偷袭了赵国?亦或者说赵王突然变糊涂了?

一时间,熊槐思绪千回百转,半响没反应过来。

良久,熊槐定了定神,问道:“陈卿,到底怎么回事?”

陈轸咽了咽口水,拱手道:“大王,之前各国伐韩之时,赵王有意再次亲自率军攻打中山国,但是,赵王亲征的事情,却遭到以赵成为首的赵国群臣抵制。

他们劝阻赵王说天下风云际变,国中不可一日无王,赵王弃国家于不顾,多年在国外征战,对赵国不利,同时这也不是明君所为。而且,赵国群臣纷纷说赵王亲征中山,万一有意外,实在太危险了。”

熊槐微微一皱眉,心思一转,便知道为什么之前赵王亲征没问题,而这次就不行了。

如今中山国已经被赵国四面合围,灭亡指日可待,是以赵国群臣都不愿赵王亲自去攻打中山国,抢走了灭国的大攻。

灭国的功劳···想想楚国之前灭亡越国,熊槐可是一口气拿出了五座县城,还有十几座城镇,还有超过五千户的食邑,以做群臣之赏。

中山国不比越国,但是只要能率军灭亡中山国,其主将,一座县城跑不掉的。

想想赵王当时所面临的情况,熊槐幸灾乐祸的笑道:“所以赵王决定退位了。”

陈轸点头道:“大王英明,赵国攻打中山国的事情,因为赵国君臣的争持而不了了之。不久前,赵相赵文病死,赵王便在决定下一任相国人选的朝议上,正式宣布,他将让位于太子何,并自称为主父。

同时,因赵王何年纪太小,无法处理国事,赵主父便让肥义做赵王何的相国,且将赵国的国政全都托付于相国肥义。”

“···”一时间,熊槐也不知该怎么评价赵王的行为。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托付后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联姻燕国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国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
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托付后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联姻燕国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国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