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

说了一连串道理后,熊槐饱含期待的对群臣道:“诸卿,私德以及公义,孰轻孰重,不可不察。庄子曾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并非没有缘故。寡人希望的是,楚国之中,多有子路这样的上德不德的人以及行为,而无有子贡这样的下德不失德的行径。

愿诸卿与寡人共勉。”

话音一落,群臣愣了愣后,立即拜道:“愿听大王教诲。”

此时,乔君一听楚王不仅不接受他的捐献,而且说他捐献家产的行为,乃是下德无德的行径,顿时心中大急。

楚王不接受的他的贿赂,那么不久后的将来,还会答应的他的请求吗?

想起封地的现状,乔君不由全身一冷。

身为封君,不仅享有治下的管辖权,同样也肩负着为楚国守土的责任,现在各国已经在洛邑会盟,联军来袭在即,而楚国的打算,分明是想放弃淮北,退守淮水。

如此一来,他所在乔地,必然会沦陷。而他在封地的家小,运气好则会当场战死,运气不好则会沦为奴隶,举族沦落这种下场,乔君心中无法接受。更令乔君无法接受的是,若是他举族全部死在淮北,那他拼死抵抗各国,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趁各国联军还未南下,就弃地逃亡,按楚国法律,封君不战而逃,这比全军覆没的罪责还重,乃这是夺爵灭族的大罪。

可若是不跑,率众死守蕲城,那么族中子弟能跑出去多少呢?

更重要的是,乔地士卒死伤惨重,实力大减,即便楚王看在他尽忠职守的份上,保留乔君封号,并且未来夺回乔地后,将乔地归还给乔君一脉。

乔君也担心自己这一脉的子弟无法守住乔地,导致乔地被其他贵族所侵吞。

这种封地被其他贵族侵吞的事情,在楚国并不少见,而且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在朝中掌握大权的公室贵族,对那些势力衰弱,或者出现过错的封君,一向都是情有独钟。一定会想方设法进行欺压,然后将这些封君的封地全部据为己有。

年代久远的不说,就说当年吴起之乱,楚肃王新即位之时,楚国一下子被灭族了七十多家贵族。难道吴起那一扑,真的有七十多家丧心病狂的贵族,手中箭矢不仅射穿了吴起,还射中楚悼王的遗体?

显然并不是,这不过是借口罢了。

楚国的那一场内乱,除了最大的受益者以及最大的受害者楚肃王,还有许多大臣从中牟利,乘机狠狠的大赚了一笔,将许多封君的封地都据为己有。

甚至,更有甚者,朝中大臣还会不通过楚王,就直接对其他封君下手,侵吞封地的···

乔君一想起楚国每次出现动乱之时,当楚王无法掌控朝政之时,楚国贵族间的血腥杀戮,顿时打了一个冷颤。

楚王还得找个由头,站在道义的最高点,而朝中的那些大臣,心狠起来,简直不要脸。

想到这,乔君立即思索起来,如何才能在自己死后,在乔君一脉实力大减之下,保住乔地不为其他贵族所吞呢!

思前想后,乔君还是觉得楚国之中,有能力替乔君能保住乔地,且不贪图乔地的人,大概也只有楚王一人了。

只是在楚王不接受贿赂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楚王亲自出面保住乔君一脉的乔地呢?

乔君突然想起那个出现巨大错误的秋君来,顿时眼前一亮。

想着,乔君心中凌然,露出激动之色,再拜道:“大王,臣有罪。”

熊槐面色一沉,立即问道:“贤卿何出此言。”

乔君应道:“大王,臣不能理解大王心意,以至于出此糊涂之言,几近祸乱国家公义,这便是臣的大罪。”

熊槐摇头道:“贤卿误会寡人了。方才贤卿的的捐款之言,乃是出于忠心,即便有所思虑不周,也是出于一番好意,寡人岂会怪罪贤卿呢!”

乔君再拜道:“大王,即便大王不怪罪臣,但臣心中也十分自责,而令臣心中更加难安的,臣愚钝,恐怕不能理解大王的深意,不能将大王的教诲告诉乔地百姓。故臣有一个不情之情,请大王答应。”

熊槐看着长拜在地的乔君,迟疑问道:“不知卿有何请求?”

乔君闻言立即应道:“大王,臣愚钝,万万不及大王万一,故,臣请效仿秋君,请大王为臣安排一位令尹与司马,以协助臣治理乔地百姓。”

此言一出,殿中的群臣顿时为之色变。虽然知道乔君是在寻求自救,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乔君竟然会推脱守土之责,而将战败的责任推给楚王。

熊槐同样也震惊的看着乔君。

心念一转,便知这乔君交出封地内的大权是假,推卸责任是真,以防止蕲县乔地失守后,被依律治罪,剥夺爵位。

明白乔君的目的之后,一股怒火瞬间从心口涌上脑门。

虽然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但是乔君的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封君的底线。

有好处,封君贵族们想方设法都要上,恨不得将所有的好处功劳全部揽在自己头上,就这熊槐也就忍了,毕竟楚国的封君已经干了几百年了。

一旦出现不利的情况,封君们就千方百计地规避,或将罪责转给其他人,或将损失转给国家。对这熊槐也忍了,毕竟他们同样也习以为常了。

但熊槐万万不能忍的是,国难当头,竟然出现乔君这种不思为国尽忠,反而打算交出权力,躲避战争推卸责任的行为。

天下太平之事,乔君牢牢把持住乔地所有大权,他这个楚王的不能插手乔地之事。现在各国来伐,乔地守不住了,乔君不想着以死报国以谢君恩,反而把乔地大权交换给楚王。一旦乔地失守,罪责就可以推给楚王派出的令尹以及司马身上。然后他乔君一脉就留在郢都,顶着乔君的封号继续混日子。

若是战后楚国不胜不败,各国退走,乔地被夺回,即便那时乔地令尹司马全是楚王的人,对乔君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罪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缩之意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公子宪章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书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八十四章 征召封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诛杀昭常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八百五十八章 齐王崩下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
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罪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退缩之意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公子宪章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书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八十四章 征召封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诛杀昭常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八百五十八章 齐王崩下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