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

赵国所发生的事情,让各国看了一场热闹。

而上郡这边,最先赶来救援的,就是各国的联军,魏章看到这一盘散沙一样的五万联军,顿时觉得恶心无比。

然后,又过了十余日,赵国大军在赵成的率领下赶到上郡,摇摇欲坠的肤施城顿时稳定下来。

虽然秦赵两国大战未休,但是天下的其他地方,倒是一片平静。

时间如水,平静地来到六月。

此时,楚国大部分的地方,不是在收获麦米,就是在播种粟米,一派忙碌景象。

楚宫中。

斗由一脸喜色的向楚王汇报道:“大王,根据之前诏令,我楚国可以用等量的麦米顶替其他粮食交税,历时两年,政策始终不改,如今已经得到百姓的信任。”

“根据各县回报,如今冬季种植的麦米,已经接近粟米的一半,只要我们能把之前的政策坚持下去,那么今年收获粟米之后,种植的麦米肯定会更加多。”

“好!很好!这的确是一件大喜事。”熊槐面带笑意:“若是我楚国的百姓种植的麦米与粟米一样多,那么就是我楚国之幸,寡人之幸。”

听到斗由与楚王的话,一旁的景鲤不由面露得意之色。

之前,各国冬小麦种植的极少,而楚国,即便是拉高麦米价格的情况下,种植的麦米同样也不多。

如今麦米的价格在楚国被稳定在三十多钱,但麦米的种植量却能迅速提升,无疑,这是他的功劳。

各国都是一年一获,若是楚国的百姓全都在冬季种植麦米,那就是楚国一年两获,楚国种一年的田相当于其他国家种植两年。

实力差距,瞬间就拉开了。

这就是他麦君封号的来源,一个建议就提升了楚国的实力。

另一边,熊槐笑着对斗由道:“贤卿,寡人想知道这次那个县收获的麦米最多,寡人要重赏他!”

种植麦米这事,不仅要刺激百姓,还要刺激各地官吏,这样一来,才会更加有效率。

斗由停顿了一下,才道:“大王,收获麦米最多的县,无疑是寿县,去年司败奉命在寿县防备齐越两国,期间,司败下令士卒种植了大量麦米,以致太府从寿县收集的麦米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各县。”

“若是扣除司败所得,那么其他各县,将以庸县为首,如今庸县所收的麦米已经接近粟米的七成。”

“庸县?”熊槐迟疑了一下,问道:“寡人记得之前楚国抬高麦米价格,号召百姓种植麦米时,其他地方响应寥寥。而就是这庸县,在当年种植的麦米是最多的吧!”

斗由应道:“正是如此。”

接着,熊槐再问道:“那么那个许行现在还在庸县呆着?”

“这······”斗由愣了愣,点头道:“回大王,好像是的!”

景鲤闻言解释道:“大王,当初庸县乃是安置我们从淮北迁移的齐国百姓的地方,为了稳定人心,所以我们并未驱逐许行。”

“而现在庸县那边,那些迁移而来的百姓依就处在免税期间,所以许行也并未离开。”

许行虽然是楚人,而且与楚王从未有过交集,但是昔日许行离开楚国投奔滕君时,那句闻滕君仁,故来投奔的话,的确狠狠的打了楚王的脸。

只是,楚王当初得知许行回到楚国时,并未下令驱逐许行,而楚国的心胸,自然也就容得下一个整天胡言乱语的妄人。

景鲤见楚王想入沉思之中,斟酌道:“大王,许行虽然言行偏激,近乎疯言,而且对大王有不屑之词,但是,若是大王能让他呆在楚国,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大王的声望。”

“所以,臣以为,莫不如对许行不闻不问,以示大王心胸宽广,能容人。”

熊槐摇了摇头:“令尹此言差矣。”

景鲤一惊,问道:“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笑道:“有功则赏,有过则伐,这正是治国之道,怎能对有功之人不闻不问!”

“如今许行既然能影响其他百姓种植麦米,这就是有功于国,所以,寡人觉得应该赏。”

说着,熊槐向景鲤问道:“令尹觉得应该如何赏赐许行。”

赏赐许行?

景鲤心中一惊,担心楚王会任命许行为官。

楚王能容忍一个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人为官,虽然有利于提升楚王的声望,但是一则许行出生低下,二则许行号召国君贵族与百姓同耕的言行实在恶心。

所以,景鲤想了想,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大王,臣以为庸县种植的麦米远超其他各县,这不仅是许行一个人的功劳,更是庸县县尹治理有方,所以,臣觉得不仅要赏许行,更要重赏庸县县尹。”

熊槐面无表情的应道:“令尹言之有理,那么两人都赏吧,令尹身为百官之首,总理国事,令尹以为应该如何赏赐二人!”

景鲤见楚王同意自己的建议,松了一口气道:“大王,臣以为庸县尹可以赐百金,晋爵一级,以示嘉奖。”

“至于许行此人,赐十金,许其一个县吏,以资鼓励。”

“······”熊槐瞥了景鲤一眼,不由摇了摇头。

若是真的按景鲤所说的去做,这哪里是奖励许行,这分明是羞辱他!

十金,县吏,难道凭许行的名气,他若是真的出仕,难道还会在乎这些?

想着,熊槐笑道:“令尹所言极是,庸县尹就按令尹所说去办,只是许行吗!从未在各国用事,提其做县吏,寡人以为不可。”

听到楚王拒绝了他对许行的提议,景鲤不由迟疑道:“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想了想道:“这样吧,免去提其做官的赏赐,将赏金提升到五十金,以示鼓励。”

景鲤拱手道:“大王英明!”

熊槐见景鲤行礼,笑了笑,继续道:“另外,寡人听说许行被百姓尊称为当世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居一地,而民从之,以致儒家弟子自发背上锄头,不远千里前去投奔。”

“上古的圣人尧舜太过久远,已不可见,但是现在的圣人,寡人却打算见一见。”

景鲤见楚王打算召见许行,立即反对道:“大王,世间之事大多以讹传讹,许行被愚民尊为圣人,不过是百姓被许行所欺骗,至于儒家弟子前去投奔,那也只是一些顽固不化的迂腐之儒罢了。”

“臣闻上古圣人,居一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许行在滕十年,而滕国灭,在楚多年,而臣却不见其所居之所成邑,更别说成为一个城池了。所以,许行此人乃是欺世盗名之辈,其人不见也罢。”

景鲤说完,斗由亦出言道:“大王,臣以为令尹之言极是,许行圣人之名,实在是名不副实。但是许行其人,臣以为大王倒可一见,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臣听说,许行种地很高明,不仅精通五谷的种植,而且每年的收获都比其他人多。”

斗由一说完,景鲤不由惊疑不定的看向他。

斗由却对景鲤的目光视而不见。

这几年,楚国一边大战一边备战,斗由都感觉自己心力交瘁了。

若是许行能把农家的种植技术贡献出来,斗由觉得自己会轻松不少。

熊槐看了看斗由,笑道:“不错,仅凭这一点,这许行就值得寡人一见。”

“大王···”

景鲤还欲再说些什么,却被熊槐打断。

“令尹,就这样吧!”

景鲤欲言又止,最后,见到楚王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得应道:“唯!”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六百九十八章 群起围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八十三章 亲自救援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书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声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六百九十八章 群起围攻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八十三章 亲自救援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书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