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声

齐国临淄。

当田甲从田文哪里得知这次齐国主将的人选,已经确定是触子而不是自己后,暗中伤心不已。

他一面暗呼齐王不公,一面抱怨田文没有尽力帮他。

可是,还没等齐王与田文回到临淄,临淄中又接连传出数条谣言。

“田文数请齐王立田甲为将,奈何齐王听到田甲谣言,遂决定以触子为将。”

“齐王心中恼怒田甲接连令齐国损兵折将,所以才立触子为将。”

“齐王时常跟人说,田甲接连为楚国所俘,应该自杀以谢国人,他还活着,就是齐国的耻辱。”

“齐王在会盟中公然称赞触子才能远胜田甲,并且齐国之中才能胜过田甲者无数。”

······

当田甲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懵了。接着,痛失主将之位的伤心,与多日来的怨愤结合在一起,田甲面目扭曲的恨道:

“大王何其不公也,之前淮北一战,大水冲击之下,连主将章子将军都落荒而逃,我乃是奉章子将军之命深入楚地截击楚军,以致脱逃不得,最后,为了我数万齐军将士的性命,这才委曲求全投降楚人。

结果,大王竟然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身为副将的我,大王不公。”

“还有,季真那个小人,为了帮助触子获得主将的位置,竟然暗中散布谣言,败坏我的名声,以致让我为天下笑。

季真,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另一边,郢都。

当熊槐得到昭雎从大梁传回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

田文保举田甲为将,齐王丝毫不顾田文颜面,当众拒绝了田文的提议,若不是齐王与田文有各国之君的台阶,恐怕那一次齐王与田文的面子都没了。

此时,熊槐深深的意识到,齐王与田氏之间的裂痕,从来没有那一天如现在这样深这样大。

所谓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虽然现在楚国还对齐国无能无力,可是这却并不妨碍楚国算计齐国。毕竟,有齐国这样强大的邻居,齐国的衰弱就是楚国的壮大。

所以,这正是趁胜追击,进一步离间齐国君臣关系的时候。

想着,熊槐笑了笑,对前来禀报消息的陈轸道:“陈卿,寡人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寡人以为,现在是咱们动手的时候了。”

“大王英明。”陈轸拱手一礼,接着,略带迟疑道:“大王,虽然此时臣也以为应该多派探子,广施财物,以离间齐国君臣。

只是,如今六国出兵在即,而国中正处于变法的关键时候,太府恐怕没有多余的钱财,而知北涯的探子也多关注江淮,并无余力啊。”

熊槐一怔,露出慎重之色。

六国已经决定出兵,暂时无法关注楚国,那他在国中的行动就要加快进度了。所以,太府的钱粮除了用于变法以外,还得留下一部分用来应付战事。

这样算算,太府就没有多少多余的钱了。

而收买敌国大臣,尤其是齐国这样富裕的国家的大臣,更是吃钱的大户。若是钱少了,说不定齐国大臣还看不上呢。

想着,熊槐沉吟许久,然后吩咐道:“陈卿,你先去找太府尹支取五千金,然后请再亲自去一趟寿县,去找惠子,虽然这些年惠子在寿县一直在扩建城池,修建宫殿,但是,当年越国灭亡后,越国的珍宝钱财大都留在了寿县,所以,寿县那边现在还有一些钱粮。

卿到了寿县后,先让惠子暂停修建宫殿事宜,然后寿县的钱物珍宝,全都任卿支取,除了那个水晶杯,其余宝物卿都可以拿到齐国送人。

寡人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让稷下学宫的诸子煽动齐王打压田氏,尽可能的煽动田氏团结起来反抗齐王,并与稷下学宫针锋相对。

寡人要齐王与田氏的裂痕更加大,更加深,以至于无法弥补。”

陈轸一听,立即拱手拜倒:“臣领命。”

“还有一事。”熊槐迟疑了一下,然后嘱咐道:“贤卿此去寿县,也安排一下,关键时刻,将惠子送来郢都。”

“大王仁慈。”

······

淮南。

此时,廷理孙浩与三闾大夫屈署已经先后查证了六君与东城君的封地,二人一同确认是百姓恐惧新法而自发聚集在封君周围之后,便带着轻松的心情以及沉重的礼物前往东城东面的阴陵。

可以说,孙浩与屈署在离开郢都的那一刻,他们就都知道,这次江淮之行,乃是一场公费收贿的旅行。

而六君与东城君则是帮他们验证了心中的猜想。

这一日一大早,天色还灰蒙蒙的,孙浩与屈署便从临时营地起来,稍稍洗漱了一下,还没有用早膳,便率众前往阴陵。

昨天夜里阴陵君派来使者相告,阴陵君已经在阴陵西部边境等候,并备下早膳,请他们今日务必前去用膳。

对于这样的礼遇,有心跟阴陵君交好孙浩与屈署,自然不会扫了阴陵君的面子。

天色放亮,太阳将出未出之际,车队已向东走了十几里,来到阴陵地界。

此时,车队停下,一个护卫来到孙浩与屈署乘坐的马车外,禀报道:“廷理,大夫,阴陵已到,阴陵君正在前方等候。”

马车上,正在交谈的孙浩屈署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笑道:

“廷理请。”

“大夫请。”

二人先后下了马车,然后走到车队前,见一个身材肥胖,穿着封君服饰,眉目间带着笑容的人正在向车队走来,这人正是阴陵君本人。

到了近前,阴陵君率先行礼道:“阴欣见过廷理、大夫。”

孙浩还礼道:“阴陵君,数月不见,君风采依旧啊。”

此时,屈署却是打趣道:“不,在下却以为,数月不见,阴陵君却是增长几分福气啊。”

阴陵君一听孙浩屈署说话带着一团和气,心中立知六君东城君传来的消息属实。于是,他原本忐忑的心,此时却是彻底放松了。

想着,阴陵君笑道:“在下这几月来枯坐阴陵,身上就只能长肉了。而廷理以及大夫则不然,二位一心为国,操劳国事,数月不见,两位却是清减了几分,在下这心里可是羡慕心痛不已啊。

正好···”

阴陵君欣喜道:“在下知道今日廷理与大夫要来,便令人在阴陵大泽中捕鱼,全靠二位的福气,捕获三十余斤老鳖一只。鳖汤熬了整整一夜,此时正是享用之时,还请两位前往享用。”

说着,阴陵君颇为自得地叹道:“两位久在郢都,常吃江水之鱼,今日可要尝尝我阴陵之鳖,这也别有一番滋味。”

孙浩惊异的道:“三十余斤老鳖,这可是可遇不可求啊。”

屈署亦叹道:“今天托阴陵君的福,却是有口服了。”

阴陵君哈哈一笑:“廷理,大夫,请。”

“阴陵君请。”

接着,队伍再次走了数里,在一个路边的长亭边停下。

而后,阴陵君引着孙浩屈署二人走向长亭。

待三人在亭中坐下,周围的侍者立即奉上熬了一夜的鳖汤。

此时,阴陵君举起自己案上的鳖汤,向二人示意道:“廷理,大夫,请享用。”

“阴陵君请。”

接着,屈署喝了一口鳖汤,顿觉一股香气浓郁而滚烫的热泉涌入腹中,热气散发之际,瞬间驱散了腹中的饥饿以及身上的寒意。

细细品了一下,屈署叹道:“鲜,香,美,不愧是三十斤重老鳖。”

阴陵君听到屈署的夸张,眉目间顿时露出笑意。

接着,阴陵君满是期待的向孙浩看去,却见孙浩隐隐皱起眉头,见此,他心中一沉,立即小心的问道:“廷理,可是这老鳖汤不合口味。”

“不。”孙浩摇头道:“鳖汤鲜美非常,只是,在下好像听到了一阵歌声。”

说着,孙浩回头向自己身后一望,却见身后乃是一片树林,而耳中那若有若无的歌声,正是从林中传过来的。

“歌声?”屈署一怔,跟着向孙浩身后望去。

“歌声?”阴陵君心中一疑,向东方望了望,见太阳刚刚从远处升起,顿时皱起眉头。

这一大早的,天气阴寒,百姓也不会起这么早。而且,荒郊野外,那来的歌声。

想着,阴陵君也不解的向孙浩身后看去。

顿了顿,就在阴陵君准备说话之际,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歌声。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哀怨凄婉的女声从远处的树林里传过来:

“沿着河岸大堤走,采伐山楸拿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河岸大堤走,采伐山楸拿枝条。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饥困谁养活!”

听到这刺耳的歌声,亭中三人同时脸色大变。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八百六十章 宋宫之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强攻坚城(二合一)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六百一十五章 议宋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三百零五章 议联姻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八百六十章 宋宫之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强攻坚城(二合一)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六百一十五章 议宋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五百四十一章 恶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三百零五章 议联姻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