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

熊槐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越国内部的吴越之争,只是因为越国治理不善,频频内乱,故而才迟迟没有彻底收拢吴人之心,才导致越国内部吴越两党相争,给了楚国以可乘之机。

不想,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会稽水患。

会稽地形平坦,到处都是沼泽,而位置近海,海浪极大,一个浪头打过来,海水就顺着水流流遍会稽各处。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大修长塘,蓄淡拒咸?

熊槐摇了摇头,越国早先就是这么干的,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却不能根治。

在河岸海岸修筑长堤?

只是一想起那数丈高的海浪,熊槐就主动退却了,现在郢都的城墙才三丈高呢。

所以说,会稽水患就是一个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工业化之前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既然无法彻底解决会稽水患,那么···

想到这,熊槐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原本他是打算迁移了越人贵族之后,再从淮南迁个万户楚人过来的,以稳定越地。

但如果越地开发困难,百姓无法在咸水中垦荒,那迁移百姓之事,不就难以施行了吗?

想着,熊槐看了看文雀,微微一笑。

原来他让寡人祭祀文子的目的在这,担心大量楚人涌入,即会影响越人的利益,又会给江东造成动荡,影响楚国稳定江东。

当然,恐怕更重要的是,楚人入越,自然也会影响他这个在楚国与越地之间,地位特殊的文氏家族。

所以,他没有直接提,而是拐弯抹角的说。

不过,会稽之地具体如何,还自己亲自需要调查一翻。

想着,熊槐看着文雀笑了笑:“贤卿有心了,寡人知之矣!”

接着,熊槐继续将吴塘周围巡视了一翻,然后才带着群臣返回会稽城。

回到宫城后,熊槐再次将唐昧召了过来。

此时,熊槐看着面前的唐昧,皱着眉道:“贤卿在会稽之地也快呆了两年了,不知对于越地贤卿了解多少。”

唐昧迟疑的看着楚王,不知楚王究竟想了解什么,于是,拱手道:“大王,越地之事,臣略知之,不知大王想问什么?”

шшш¸ttkan¸℃o

熊槐沉吟了一下,直接开口道:“寡人想知道越地的地理,若是寡人从淮南迁移万户百姓来越,以加快同化越人,稳定越地,不知此举是否可行。”

唐昧闻言露出沉重之色,灭其国迁其君,另置百姓入驻,这本是楚国的惯例,但是这事在越地行不通。

“大王,此举很难。”

“为何?”

“正如大王今日所见,还是因为越地水患。越地水患不同于洞庭,洞庭之地虽然荒芜,丛林沼泽密布,但是其开发的难度并不困难,只需用心治理数年,便可化荒芜为沃土。

但是会稽之地不行,会稽之地百里,深受海患,沼泽之水浑浊而咸苦,饮之多病而不寿,连本地的越人都受不了,更别说远道而来的楚人。

至于越地那些容易开发的地方,都已经被越人开发完毕,剩下那些无法开发的地方,连越人都无法开发。

越王勾践将都城从山区迁到会稽山下的平原后,在灭吴之前,越国地方圆百里,人口三十余万,时至今日,整个越国故土,诸暨、会稽、上虞等地近千里,人口近百万。两百年间,土地增加了十倍,人口增长了三倍,但是,臣查过越国历代卷宗,越国的耕地却只增长了两倍。”

熊槐一怔,唐昧口中的一连串数据,顿时将越地的开发难度呈现在自己面前。

此时,唐昧见楚王露出慎重之色,接着道:“大王,之前文雀在吴塘所说的话并没有错,越人与吴人的争端,就在于越地难以开发,许多越人勋贵源源不断的北上吴地寻找机会,与吴人争夺土地。

从勾践灭吴时起,越国陆陆续续在吴地封了三十多个越人封君,占有了大量吴地。故而吴国被灭近两百年,吴人与越人依然还是势同水火,难以相容。

是以,我楚军灭越之时,在吴地很少遇到吴人抵抗,别说开门迎降,更有甚者,楚军还未到,便有吴人在十几里外带路,唯恐楚军去得慢,或者找不到地方,吴越矛盾,其可见一般。”

熊槐缓缓点了点头。

接着,唐昧继续道:“大王,不仅如此,这只是越地的勋贵,他们虽然可以离开越地,但是普通百姓却难以离开。”

熊槐想起刚刚唐昧所说越地耕地的数量远远比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不由皱眉道:“若是耕地不足,那么越人百姓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呢?”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越国的百姓跟其他各国都有所不同,其他各国包括楚国,此刻的小农经济大都已经接近成型。

而越国则不然,越国的兴盛在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大行分封之制,至今不过两百年。越国的分封制,在这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一直都处在兴盛期,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已经走到衰败瓦解的程度。

所以,之前越王以及贵族对百姓占据绝对权威。既然耕地不足,而大量百姓又直属与贵族,没有自由之身,无法逃亡他地,那百姓如何养活自己呢?

同样,越地的这一现状,不仅关乎百姓,而且还关乎楚国对越地的统治。

现在越国的精锐已经在两年前被楚国消灭,越国贵族实力大减,而且楚国在越地还有八万楚军驻扎,所以越地贵族还不敢有所异动。

但是十几二十年后呢?

楚国总不可能一直保持在越地驻扎大量楚军,一旦楚军撤走,而越地贵族的实力已经恢复,那时,一旦越人贵族进行串联,想要恢复越国。

那么,以越人贵族对百姓的控制力,只要他们登高一呼,他们控制的百姓,必定会纷纷响应。

彼时,越地一定会反覆。

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熊槐早就想搞定越地的贵族了。只是因为之前接连不断的战事,所以才耽搁了。

也正是因为越地的这种现实,所以熊槐来江东之时,还将郢都的十万楚军带来了八万。不是因为熊槐怕死,巡狩地方还劳师动众带着八万大军护卫,实则熊槐很怀疑,仅凭江东的八万楚军,恐怕难以震慑那些即将失去所有不得不铤而走险的越人贵族。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熊槐才在遭到刺杀后,立即推翻了之前迁移贵族的设想,趁着自己大军在此,以此为借口,直接对江东的贵族下杀手。

越地的贵族制度,实在让熊槐感到心惊胆战。

一时间,熊槐的思绪飘得很远。

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二十三章 美人变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秦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连下三城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
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二十三章 美人变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谋秦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齐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连下三城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