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

公子子青一家四口痛哭良久,这才停了下来。

此时,在外等候许久的门客,听到房中没有了哭声,这才感叹一声:“君上悲痛如此,真乃至孝之人,仁义之君也。”

叹毕,便大喊道:“君上,君之好友楚国襄成君有书信来。”

公子子青闻好友襄疾送来书信,以为是襄疾来信安慰自己,不禁再次悲叹道:“将信函送过来!”

“诺。”

接着,公子子青接过信函,展开一看,却见信中写了三事。其一,太子横因反对迁都而被楚王禁足两月。其二,请求诛杀郑袖的江淮贵族与太子横交好。其三,楚王得知郑袖死讯后,不仅对太子横动粗,将太子横打得头破血流,而且又下令关了太子横一月。

见此,公子子青第一反应是皱起眉头。

他知道,当年因为太子横猥亵襄疾之兄,导致襄疾之兄也就是前任襄成君羞愤自杀,而太子横为了掩盖前襄成君自杀的隐情,不仅污蔑前襄成君行刺,而且还灭了襄成君满门。

而前襄成君自杀的隐情传出后,等到襄疾年长,一些人见襄疾面容俊秀非常,又纷纷中伤于他。

因父王收养襄疾于宫中,某些人便编排了父王与襄疾有不正当关系,以致父王不得不在襄疾十二岁的时候就将襄疾送出宫。又因为他以及韩王几瑟与襄疾交好,某些人又编排了他们兄弟三人有不正当关系。

不过身为楚王的父王需要避嫌,但自己这个庶公子完全不需要,所以自己与襄疾依旧交好入故。

公子子青同样还记得很清楚,自己离开郢都之前,襄疾一直都活在世人的指点以及国人的流言蜚语之中。

以至于襄疾自离开王宫后,除了跟自己与韩王几瑟走动外,其他时间全都留在府中读书习武,从不踏出家门半步。

而这一切的源头,全都是因为自己的兄长太子横。

而公子子青也曾不止一次从襄疾口中听到他对自己兄长太子横的愤恨。

是故,当他看到襄疾送来的信,他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襄疾牵强附会。

毕竟太子跟自己母亲毫无瓜葛。

但,公子子青转念一想,襄疾与自己私交甚好,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欺骗自己。

而且襄疾所说的事情,全都是可以查证的,而且都是一查便知的事情,襄疾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事上欺骗自己。

想着,公子子青脸色一变,双手紧紧握拳,语气生硬的吩咐道:“来人,立即派人去寿春······”

寿春城。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间,熊槐除了十一月初一召开朝议以外,其他时间依旧深居后宫,国事依旧全权委托给令尹昭雎,左徒屈原,左尹甘茂三人。

其中,令尹昭雎负责调解群臣关系,舒缓变法、保守、中立三派大臣之间的矛盾。左徒屈原全力主持变法事宜。而长袖善舞的甘茂则一面安抚国人百姓,一面拉拢国中乃至各国的大商人、大豪杰、大学者,争取将这些人全都拉拢到变法派这一边,并结交举荐各国来楚的游说纵横之士入楚用事。

在这三人的努力下,虽然熊槐没出面理事,但是国中依旧稳定如故,而且还隐隐呈现出一派恢复生机并欣欣向荣之象。

这一日。

熊槐在宋夫人的服侍下起床后,看了看今日的日程,见今天乃是太子横禁令到期,重新开府出门的日子,便吩咐道:

“让谒者传召给太子,让他再次代寡人监国理事,戒骄戒躁,不要再让寡人失望了。”

“唯。”

不多时,熊槐在宋夫人与吴美人的伺候下用完早膳,正欲去园林游览,此时,一个侍者过来禀报道:“大王,刚刚谒者黄歇来报,太子病重,无法理事,是以不能奉命。”

“嗯?”熊槐一怔。

他也知道这段时间太子一直卧病在家,太医也时常去太子府医治,说是太子气结于心,乃是心病。

熊槐本以为这是太子对禁足闭府不满,只要禁令取消,再重新让太子临朝监国,那太子的心病自然就会痊愈了。

但他没想,太子竟然病得很重,甚至都无法理事了。

想着,熊槐目光微微一沉:“传召,让谒者黄歇来见寡人。”

“唯。”

黄歇来,礼毕。

熊槐注视着黄歇,直接开口问道:“贤卿,刚刚你回报寡人,说太子病重,以致无法理事?”

黄歇恭敬的拱手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贤卿刚刚去见了太子,现在太子情况如何?”

“回大王,臣方才所见,太子面容枯槁,双目无神,这正是病重之象。”说着,黄歇又拱手道:“而且,据为太子医治的太医所言,太子所患乃是心疾,药石无医,若是不能尽快消除太子心病,拖延的时日一久,就算日后真的能治好太子心病,恐怕也会伤及太子心神。”

“哦!”熊槐看了黄歇一眼,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然后挥手让黄歇退下。

黄歇离去后,熊槐立即沉思起来。

太子的心病他知道,肯定跟一个月前他痛打并痛骂太子有关。

若是此时他去太子府好言安慰一番,解开太子心结,那太子横十有八九就会好起来。

若是他此时不管不问,可能太子横就有极大的可能会抑郁而死,就跟当年的令尹景翠一样。

当然,也不排除太子横会自己想通,然后不药而愈。

究竟是不管不问?还是立即去太子府安慰太子一番?

熊槐沉吟许久,想起他废太子的计划,终究还是长长一叹:“寡人能做的,还是让寡人去做吧,太子此时可不能出意外!”

说罢,熊槐立即向殿外大喊道:“传令,寡人要去太子府探望太子!”

太子府。

守门的将领潘信一见深居后宫许久不理事的楚王竟然出宫了,而且还来太子府看太子了,心下又惊又喜。

于是,他一面让人通知太子妃与公子平,一面急忙上前相迎。

“拜见大王。”

“免礼。”熊槐一下车便见一个将领打扮的人行礼,知道这人是太子府的守将,微微颔首后,吩咐道:“寡人闻太子病,心中甚是担忧,是以前来探望,请将军在前引路。”

“这···”潘信迟疑道:“大王,臣已经让人通知太子了,太子马上就会前来迎接大王。”

熊槐知道潘信的顾虑,立即摇头道:“将军,现在是一个心切的父亲来探望儿子,而不是楚王来看臣子,岂能让病重的儿子再出来迎接,这不是胡闹吗?万一家中太子病情,这岂是寡人所愿?”

说着,熊槐急道:“将军速速前去通知太子,告诉他,如今他病重在床,就不必前来迎接寡人了。”

潘信一听,顿觉一股浓厚的父爱迎面扑来,虽然这股父爱不是对他的,但是身为太子府的守将,他顿觉感同身受,不仅激动的道:“大王仁慈,太子知之,必感动非常的,甚至太子的病也会不药而愈的。”

说罢,潘信立即派了一个士卒前去报信。

熊槐见状,叹道:“希望如将军所言,还请将军在前引路。”

“唯。”潘信应了一声,然后恭敬的走在一侧引路。

熊槐见此,看了身侧的襄成君一眼,然后便带着襄成君疾等宫廷禁卫走进太子府。

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两国互市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韩一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托付后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达淮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动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八百章 退意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华易逝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
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两国互市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韩一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托付后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达淮阴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动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八百章 退意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华易逝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