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

“哈哈哈,襄成君不愧是军中悍将,一举击破秦营,当为首功。”熊槐得知襄成君一举攻破秦军主营,大喜过望。

本以为今天故布疑阵,声东击西,,以点破面的计策,可以迅速过河,不想襄成君如此给力,不仅将韩国大营给围了,还将秦军大营攻破。

难道这就是淹没在历史中的名将?

“大王,这是襄成君攻破秦军主营的经过,请大王一阅。”一脸笑意的陈轸拿着一张帛书走进来道。

熊槐兴致勃勃地接过战报,迫切想了解襄成君是如何攻破秦军主营的。

将帛书展开一看,熊槐笑声一滞,然后大笑道:“好好好,襄成君果然是名将。”

接着,熊槐一脸笑意的将战报交给陈轸,道:“贤卿看看,襄成君此战如何。”

陈轸接回战报,展开一看,顿时了然,向楚王行了一礼,同样大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我楚国再出一员名将,襄成君立此大功,应对当重赏。”

熊槐接着问道:“依贤卿之间,应该如何重赏襄成君。”

陈轸答道:“独赏襄成君千金,此战襄成君所部当为首功,可以赏万金,其他两部有功,一起赏万金。”

熊槐大笑到:“理当如此。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寡人身边还缺一个名将随时指画战争形式,依寡人看,襄成君可以,不知卿以为如何。”

陈轸答道:“大王英明,襄成君立下大功,应当加官进爵,可以升襄成君为将军,可惜襄成君未尽全功,韩军主将申差逃脱,不然倒是可以从执圭晋升为上执圭(楚国最高爵位)。”

熊槐点点头道:“好,升襄成君为将军,那就有劳贤卿为寡人走一趟。”

陈轸答道:“愿为大王走一遭。”

陈轸离去后,一脸喜色的上官大夫走了进来,向楚王汇报道:“大王,大喜啊,秦军已经败退,工尹昭雎正在指挥我楚军追杀秦军。”

熊槐高兴的问道:“奥,这么说我楚军今天就可以全军过河。”

上官大夫道:“大王正是如此。”

熊槐大喜道:“好,传寡人之令,过河。”

战后,秦军大营。

襄成君正在准备派人去招降韩军主营的三千韩军。

外面快步走进一个偏将。

“将军,大王使者来了。”偏将行礼道。

襄成君一惊,道:“快,随我去迎接大王使者。”

陈轸被迎入主营后,对诸将宣布道:“大王诏···”

众将听到楚王的封赏,立即大喜。

唯独襄成君身体僵住,脸部有些僵硬。

襄成君虽然没有封地,但是身为楚国的封君,他并不缺钱。

楚国的各大阶层排名,与其他战国时期的其他各国有区别,尤其是和变法后的秦国不同。

以秦国为代表的各国,将农业和农民看得极重,士农工商,除了士人阶层外,农民排首位,商人排在最末,被视为蠹虫。

而楚国则不然,楚国的商业有两个阶层,其一大商人阶层称商人,其二是小商人称贾人,除了士人以外,商人在各行各业中排第一。

所以如同鄂君等封君,除了封君的身份外,还是大商人。

襄成君也不例外,也有数只商队,不然早就喝西北风去了。

楚王重赏千金,对于襄成君来说,也就是几次买卖的收益,至于将军的职位,他本身就是封君,现在虽然职位是裨将,但是面对楚国的将军,只要出了军营,就可以平起平坐。

失望,很失望。

楚王对他的封赏,根本就不是襄成君想要的。

败韩军,破秦营,这么大的功劳,楚王竟然一块地都没有赏。

陈轸见此挥手将其他人驱散,道:“其他人退下,我有话对襄成君说。”

众将退出后,陈轸沉默良久。

襄成君见陈轸良久不说,心中羞怒,以为陈轸在消遣他,大怒道:“阁下这是何意,本将军务繁忙,若无他事,请恕本将无礼,不送。”

陈轸赔罪道:“将军息怒,刚刚在下想一件事情,有些出神了,恕罪恕罪。”

是你自己说有话对我说,结果却想其他事情去了。

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

襄成君气急反笑道:“不知道阁下在想何事?”

陈轸不紧不慢道:“回襄成君,我在想齐国的事情,齐国田氏的一些往事。”

“哈哈哈。”

襄成君大笑讽刺道:“齐国田氏!客卿真是日理万···”

笑到一半,话还没有说完,襄成君脸色大变,瞬间苍白,向陈轸长拜道:“先生救我。”

齐国田氏的事情,田氏轰动天下的事情,就是用大斗出小斗进的办法,收买人心,继而买下整个齐国。

而且,田氏刚刚这么做的时候,齐国就有大臣向齐王告发田氏意图不轨,只是没有引起齐王的警惕。

有田氏的事情在前,如果有人用他重赏三军的事情进谗言,楚王会相信自己吗?

恐怕就算相信自己,为了警告其他人,也会贬谪自己吧。

现在各国对于齐国田氏的行为,可是极为警惕的。

陈轸故作不解道:“襄成君这是何意!将军立下大功,深得大王之心,何须在下相救。”

襄成君跪行陈轸身边,长拜不起。

陈轸见状满意的点点头,道:

“大王得知将军立下大功,欣喜异常,认为将军乃是当世名将。”

“可是大王接到将军的战报后,却突然有些担心。”

“大王当时说襄成君世代忠贤,不当心襄成君你有异心,只是担心这件事被其他人知道后,会导致楚国折损一位名将,这不仅是襄成君你的不幸,更是楚国和大王的损失。”

“所以大王才在战争还未结束之前,就对众军宣布此战的赏赐。”

襄成君头上冷汗直冒,接连长拜,道:“先生,我乃是粗鄙之人,竖子无知,不解先生爱护,反而冲撞于先生,这实在是不该,如今我子之罪行深重,但还请先生不吝指点与我。”

如果用万金换一个封地,自然是值得的,但是现在赏金由楚王发放,那就是他襄成君一句话就导致楚王损失两万金。

当然,如果不是这一战赢得很漂亮,估计楚王会直接烹了自己。

想到这,襄成君的衣服瞬间被汉水湿透。

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国会盟第八十三章 亲自救援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
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国会盟第八十三章 亲自救援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