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

“父王!”

此时,太子贞看着面前的宋王以及自己手中的王冕佩剑,突然生出有一种身处梦境的错觉。

他曾经也在梦中梦到过自己即位的场景,比如他父王突然病死,然后他即位为王;又如他父王曾遭到天谴,然后他即位为王;再如楚军杀入商丘城中,然后他被逼无奈之下即位为王;还有城中暴乱,他父王死于乱军之中,然后他即位为王。

种种情况,他都想过,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他父王竟然会有这么一天,竟主动承认错误,并让位于他。

当然,殿外埋伏刀斧手的情形,他也曾想到过,但一想到现在商丘城的局势,他就把这个想法排除脑外了。

此时此刻,他父王不可能再有阴谋了,宋国也经不起阴谋了。

虽然,此刻手中的王冕与佩剑全都在提醒他,他父王真的要主动退位了,要禅位于他,但他却始终难以置信。

此时,宋王见太子贞愣愣的呆在原地,全然没有半分反应,立即开口问道:“怎么,太子,难道你不愿在这个时候承担起国家大任吗?”

太子贞一怔,反应过来。

但他还没来及说话,此时,已经反应过来的群臣,知道现在能救宋国的,也就只有让太子即位,才能让楚国出兵。

于是,群臣同时向太子朝拜道:“请太子即位!”

此时,宋王看到朝中大臣全都向太子朝拜,并请太子即位的情形,他的心脏不禁一揪。

他本以为当他下定决心的时候,他已经放下了,但···

当他真的看见群臣全都向太子朝拜的时候,他才发现,他似乎始终都没有放下。

原来他放不下!

但,此时此刻,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再次开口道:“太子,如今国难当头,一切从简,你就当着群臣的面,就在今日即位吧。”

“父王!”太子贞有些激动以及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宋王。

“请太子即位!”群臣再次朝拜。

太子一听,看了看自己的父王,又看了看正在朝拜的群臣,立即坚定的点头道:“好,至此为难之际,寡人身为成汤后裔,理当肩负起我宋国社稷。”

说罢,太子贞一边向王位上走去,一边给自己换上王冕以及佩剑,待走到王位面前,迟疑了一瞬间,然后正了正衣冠,才在王位上做好。

宋王贞一在王位上坐下,群臣立即大声朝拜道:“拜见大王!”

“诸卿免礼!”

“谢大王!”

另一边,就在群臣朝拜新王的时候,宋王偃正尴尬的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

活了八十多年,饱受贵族礼仪教导的他,也不知道现在他自己该怎么办,是因为就此离场呢?还是跟着群臣朝拜新王呢?亦或者扬起高傲的头颅?

好像他无论怎么做都不合适。

此时,王位上的宋王贞已经发现了他父王宋王偃的尴尬与无措,同时,他自己看着台下的父王也很尴尬。

让父王朝拜他吧,于情于理不合。让他再去朝拜父王吧,那跟他做太子有什么区别,不妥。请父王回后宫吧,又有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嫌。

最重要的是,现在宋国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尤其是他父王麾下的群臣大军数量质量都压他一头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他们父子俩再次闹矛盾,那宋国就真的要亡了。

想着,出于安抚宋王偃以及之前在朝中效忠宋王偃并城中效忠宋王偃的人群的需要,宋王贞立即将自己的姿态放得极低,恭敬的向宋王偃行礼道:“父王乃寡人之父,又有禅让之大德,而且寡人新即位,还有许多需要向父王请教的地方,所以还请父王面向群臣,坐于寡人一侧,垂帘观政。”

宋王偃一听,立即松了一口气。

垂帘观政的意思,他是清楚的,当初赵国赵主父退位,赵王何即位后,赵主父便是让赵王何坐于台前面见群臣,而赵主父自己则隐于幕后,掌控国家大局的。

现在宋王贞让他效法赵主父,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只是,就在宋王偃准备开口应下之时,他又微微一滞。

此时,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称呼宋王贞。

“大王”二字,他始终说不出口。

想了想,宋王偃矜持的点头道:“善。”

另一边,宋王贞也发现了称呼的问题,不仅宋王偃喊他大王喊不出口,而且,让他继续尊称宋王偃为父王,他也觉得别扭,总感觉自己还是太子,而不是宋王。

想了想,宋王贞开口道:“父王,寡人乃是你的儿子,又是你禅位于寡人,让父王你称寡人为大王,这实在是不妥。

所以,寡人觉得从今往后,你我之间应该只有父子之情,再无君臣之义。

故,寡人还有群臣会尊称你为王父,而王父你直接称呼寡人名字便可。”

宋王偃闻言,想了想,点头道:“善。”

此时,殿中群臣,无论是之前忠于宋王偃的,还是忠于宋王贞的,他们见宋王父子关系已经理清,全都行礼贺道:“大王英明,拜见王父。”

群臣话音还未落下,那一边,宋王偃心中却越发难受了。

之前,群臣都是只朝拜他的,但现在,群臣却先朝拜新王,再向他行礼了。

另一边,志得意满的宋王贞却没有理会宋王偃此刻的所思所想,他在宋王偃做好后,立即下诏道:“寡人刚刚即位,疏于国事,面对各国联军的围攻,寡人决定延续旧制。”

说着,宋王贞看向宋相唐鞅道:“相国,城中后勤以及支援前线事宜,还是交由你全权负责,还望相国全力相助。”

唐鞅一听,见自己这个双手沾满了太子党鲜血的人,不仅保全了宋相位置,而且连总理城中后勤的职责也没有被剥夺。

虽然他知道这是新王无奈之下的妥协,但还是颇为激动喜悦的拱手应道:“请大王放心,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接着,宋王贞又开口道:“传诏,晋升将军曹斌为大将军,让他依旧总领全城防务,城中大军寡人尽数托付于他,让他全力守卫商丘。”

“唯。”

“传诏,以公子服为太子,以太子服为使者,立即前往楚国救援,寡人欲以太子服为质,请求楚国出兵。”

“唯。”

此时,宋相唐鞅拱手道:“大王,如今商丘城已经摇摇欲坠,而楚国援军到来所需的时间又太长,臣以为,至此之时,当立即调彭城大军北上,以策应商丘城,牵制敌军,以待楚军到来。”

宋王贞一愣,彭城的十万大军,是他全力征召了治下百姓,才聚集起来的军队。这一支军队本来是他用来防备不测,然后用来复国的军队。

但现在,既然他做宋王,那···

想着,宋王贞立即应道:“丞相所言极是。”

说罢,宋王贞再次开口道:“传诏,以将军臧子为上将军,让臧子速率彭城十万大军驰援商丘。”

殿中群臣一听,立即齐呼:“大王英明。”

另一边,宋王偃听到群臣的呼声,又见宋王贞将其手中的十万军队调来商丘,心中不禁冷冷一哼。

若是彭城的十万大军早早的调来彭城,他何至于走到退位让贤这一步。

想着,宋王偃心中的悲痛更加强烈了。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师徒来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忧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寿县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八十四章 征召封君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三百一十六章 议赵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师徒来楚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忧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寿县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八十四章 征召封君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三百一十六章 议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