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

“请大王出来一见···请大王出来一见···”

熊槐听着耳边呼啸而来的大喊声,顿时脸色苍白的屏住呼吸,仿佛只要他一出气,外面愤怒的人群就会冲进来一样。

经过漫长的一息时间,就在熊槐渐渐感到窒息时,面无血色的太卜观游走了进来,然后眼中带着恐惧行礼道:“大王,外面的群臣与百姓全都在大喊,在请大王出去,怎么办?”

“怎么办?”观游的声音仿佛打破了空间的禁锢,熊槐囔囔的一声,然后贪婪的狠狠的吸了两口新鲜空气。

随着新鲜空气入体,一股生机从心中涌现,熊槐觉得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恐惧仿佛也被驱散了不少,此时,他僵硬的思虑才开始转动起来。

现在的情况,熊槐承认,他已经彻底失败了。

或许,只要他在庙外一露面,就十有八九会被贵族,不,应该是会被愤怒的盗贼弑杀。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窝囊耻辱的死。

更何况,熊槐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他心中还牵挂着自己统治多年的国度,还牵挂着自己谋划多年的战略···

他想将自己的国家完整的交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留给自己的儿子一个衰弱分裂的国家。

想着···想着,熊槐突然看了在大殿中耸立的黑帝神像一眼,心中微微一安。

接着,熊槐浑身一松,仿佛解脱了一般,语气平静的吩咐道:

“太卜,你去庙外跟群臣说,寡人祈福三日,已经十分疲惫,今夜将在庙中歇息一晚,明日再与群臣百姓相见。”

“这···”观游露出迟疑之色,并未应承下来出去宣诏。

熊槐见观游没有回应,又见观游迟疑,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便安抚道:“太卜尽管出去宣诏,此处乃是黑帝所处,寡人所在,群臣百姓一定不敢擅闯。”

“这···”观游又迟疑一下,才下定决心,应道:“唯。”

庙外。

随着太卜观游缓缓打开大门,庙外的呼喊声顿时一滞,接着震天动地的呼喊声也慢慢停息下来。

此时,观游见庙外呼喊声停息,立即面无表情的开口道:“大王诏:寡人今日已疲,无力处理国事,国中大事可有太子处理,待寡人歇息一夜,明日再召见群臣。”

诏令宣布完毕,观游立即开口道:“诸位父老兄弟,大王已经歇息,还请诸位退下,不可打扰大王歇息。”

说罢,观游没有给众人开口的机会,便直接退回庙中,并关上大门。

另一边,昭常带着人群呼喊好一阵之后,忽然见黑帝庙大门洞开,他本以为大王出来了,结果却不想,出来的仅仅只是宣布诏令的太卜观游。

歇息一晚···再等一晚···

这简直难以接受。

岂不闻夜长梦多呼!

他可不愿再给大王一晚时间。

此时,昭常目光深幽的看着大门紧闭的黑帝庙,虽然他有心煽动百姓冲进去,然后摧毁庙中的一切。

但这个念头刚在脑海中浮现,便被他驱逐出去了。

不仅仅只是畏惧黑帝的神威,同样也害怕背上弑君恶名。

大王可以死得不明不白,可是却不能死在他昭常手上,否则,他如何服众,如何取信勋贵。

他要的是一个强大的楚国,而不是一个混乱衰败的楚国。

他要成为管仲孙叔敖那样名震天下的贤相,而不是令尹子西那样的一时良相。

想着,昭常眼睛一转,然后看向咸尹范环道:“咸尹,如今国难当头,而大王怠政,君身为咸尹,有谏议之责,还请咸尹入内请出大王。”

范环一听,立即冷冷的讥笑道:“左尹,这次在下来此是为了国家来追随大王的,而不是来与大王同归于尽的。”

昭常脸色一僵,然后将目光看向身侧的司马景缺。

景缺见昭常看过来,立即向黑帝庙长长一拜,久久没有起身。

昭常见状,顿时露出尴尬之色,然后又将目光看向景缺身侧的景邵。

景邵见昭常看过来,立即拱手行礼道:“左尹想去哪,在下愿为羽翼附从。”

昭常闻言面色僵硬的笑了笑,然后直接将目光看向其他大臣。

此时,其他大臣见昭常看过来,心知这是昭常在找替死鬼,便立即将目光转向别处,不敢再看昭常。

昭常见此,便知道此时无人敢主动冲击黑帝庙,也无人敢去庙中弑君。

顿了顿,昭常看着黑帝庙冷冷一笑,便向景邵轻轻吩咐道:“还请上大夫去城外军营走一趟。”

景邵闻言立即点了点头,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联系军中昭氏景氏以及其他贵族子弟,孤立柱国唐昧,中立军队。只要军队保持中立,那他们就可以率众杀入郢都,擒杀太子、昭雎、唐昧、屈原等人。

想着,景邵立即拱手行礼道:“请左尹放心。”

与此同时,庙中。

熊槐则已经准备好纸笔墨砚,开始亲笔书写诏书。

纸张铺开后,熊槐便持笔写下第一道诏书:废太子诏。

第一道诏书写完,熊槐又立即写下第二道诏书:立太子诏。

而就在书写第二道诏书的过程中,熊槐在立谁为太子时,微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写下秦夫人次子年仅十岁的公子子鼠的名字。

接着,熊槐又快速写下立秦夫人为后的第三道诏书,罢黜令尹昭雎的第四道诏书,立昭常为令尹并让昭常主持灭火的第五道诏书,第六道诏书罪己诏,以及最后一道要求丧事从简并与南后合葬的诏书。

七道诏书写完,熊槐放下笔后,这才悲哀的一叹:“今日一败,寡人不是败给了昭常,而是败给了岁月。

倘若寡人再年轻二十岁,而不是现在的花甲之龄,那寡人···”

说着,熊槐屈辱的冷哼一声:“若是寡人还有二十年的时间,那这一次,寡人一定会将昭常等人灭族。

只可惜···已经没时间没精力,再去经历一场牵连全国的浩劫了。”

说罢,熊槐发出一声长叹,然后再次拿起拿起笔来,开始在案上的纸上写起自己之前所规划的战略来。

虽然他不知道这些究竟有没有用,但他还是将这些全都写了下来,这是他留给这个国家以及下一任楚王最后的馈赠。

就在熊槐奋笔疾书的时候,郢都城中,柱国唐昧还带着一帮门客弟子遥望星空。

就在所有人都皱着眉头死死的注视着星空的时候,突然,一阵清风吹过,然后又一阵风吹过。

就在众人愣住间,此时,其中一个门客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惊喜喊道:“起风了,而且风中带有湿气,要下雨了。”

“湿气?”其他人一怔,全都跟着嗅了嗅吹拂而过的清风,然后露出惊喜之色道:“君上,真有一股湿气”

“湿气···没用的!”唐昧闻言,依然还死死的盯着天空。

此时,他看着依旧璀璨的群星,摇了摇眉心紧锁的头:“看这星象,今夜不会有雨了···”

半夜时分。

黑帝庙中,熊槐还在心急如焚的写着自己的规划,突然,太卜观游快步走了进来,急道:“大王,柱国传来密信。”

“柱国?”熊槐猛地停下笔来。

这三天来,虽然熊槐一直没有离开黑帝庙,但是熊槐与外界的联系一直都没断过,他可知道,虽然唐昧还控制着军队,但是在他接连三日没有出门的情况下,昭常等人可是在频频联系军队将校。

原本熊槐以为唐昧让他失望了,但是唐昧在现在这个时候送来密信,却也让熊槐心中升起一股希望。

或许唐昧有办法呢!

想着,熊槐立即应道:“快,将密信呈上来。”

“唯。”

接着,熊槐接过密信展开一看,然后深深的皱起眉头。

此时,观游见楚王盯着柱国的密信皱眉不语,想了想,心中一惊,然后迟疑的问道:“大王,柱国在信中说了什么,难道柱国准备出兵镇压庙外的乱象吗?”

熊槐闻言看了一眼皱眉的观游,沉吟了一下,摇头道:“不,柱国说:三天之内,必有大雨,所以柱国希望寡人再拖上三天。”

“三天?”观游一怔。

唐昧的话他信,要知道唐昧可是闻名天下的天文星象大家,既然唐昧说三天内会下大雨,那一定会下大雨。

可是,就算他跟楚王已经知道三天内会有大雨,这又有什么用,现在楚王最需要的今夜下大雨,若是今夜不下雨,那明早那一关他们绝对过不去。

现在,他只恨自己不会呼风唤雨之能。

想着,观游一脸绝望的叹恨道:“太迟了,三天太久,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在明天早上之前解决问题,只要今夜不下雨,那就太迟了,太迟了,太迟了···”

熊槐闻言,看了一眼绝望的观游,笑道:“不,现在得到这个消息一点也不迟。现在寡人还有半夜时间,有了这点时间缓冲,那寡人就绝对能拖上三天,甚至还能拖五天······”

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三百章 会盟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国退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十三章 初见端倪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赐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
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三百章 会盟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国退兵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十三章 初见端倪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赐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